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人口红利效应的形成和问题(一)摘要我国经济 “增长奇迹 ”源于多种因素, “人口红利 ”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的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劳动人口比例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关键词人口红利;效应;形成一、什么是人口红利所谓 “人口红利 ”,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 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换句话说,人口红利就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 即形成一个 “中间大,两头小 ”的结构。 在此阶段,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储蓄和投资
2、不断增长,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二、人口红利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人口红利 ”从三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增长:1高劳动参与率高劳动力比重意味着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高。据统计,截至2005年 1 月 6 日,中国总人口达 13 亿。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 15 岁-64 岁劳动力人口为 8.8 亿,占总人口的 70.15%。到 2003年提高到 70.4%,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5 年中,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都在 70%左右,到 2020 年达到峰值。这是世界上劳动人口的最高比例。2高储蓄率适龄劳动力比重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赡养率低或劳动力人均负担率低,即每个劳
3、动者需要赡养的老人和孩子数量较少。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是实现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条件。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而储蓄是资本积累或投资的重要来源。所以,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25%左右的高位。央行新近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12 万亿元,同比增长18.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60-1970 年间,囊括高收入国家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储蓄率只有14.8%。3较高的劳动力配置效率配置效率是相对于技术效率而言的。技术效率是指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而配置效率是
4、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现存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我国工农业生产率的巨大差异为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使其效率提高,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劳动年龄人口构成看,中国 “人口红利 ”的“大头 ”在农村, 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农村劳动力人群从土地中走出来,走向城市,走向发达地区。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农民工 ”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 46.5%,其中第二产业占 56.7%,建筑行业占 80%。因此,中国收获“人口红利 ”的程度将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现实劳动生产力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改革开放后的 20 多
5、年里,我国有超过1.6 亿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种植业和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即使在发生“民工荒 ”现象的2004年,我国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农民仍有1.2 亿,占农村总劳动力的 20%以上。显然,大量过剩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疑造成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旦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就能发挥劳动力要素重新配置的巨大效应,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总之,人口和劳动力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研究表明,中国在过去 20 多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的影响占 28%,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占 24%,劳动力质量的影响占 24%,人口流动或要素配置的影响占 21%,其他因素(如管理水平等)
6、占 3%。研究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学者指出,这些国家(地区)的高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力质量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三、妨碍人口红利的不利因素1短期影响因素从短期来看,有以下几项因素影响着人口红利的实现:(1)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且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就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不充分。这样一来,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成为需要社会负担、抚养的人口,而这部分人却不能创造财富,从而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2)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制约着人口红利的实现程度。从劳动年龄人口的分布看,中国人口红利的大头在农村,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7、,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群从土地中走出来,走向城市,走向发达地区。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农民工 ”占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 46.5,其中第二产业占 56.7,建筑行业占 80。因此说,中国收获人口红利的程度应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现实劳动生产力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程度。但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一事实决定着转化为现实劳动生产力的实现程度不可能太高。 2003 年中国首次公布的 “中国教育与人口资源问题报告 ”显示,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7.33 年,而城市为 10.20 年。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预测, 目前中国至少有 1
8、.2 亿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其中 1/4 1/3 为 15-25 岁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但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与培训。低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同时决定了创造力也相对较低。比如:制造业 1 小时劳动力的价格,美国是 30 美元,中国大约是 2 美元,而美国的劳动率也比中国高 10-20 倍。可见,只有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成本,中国才能更好地兑现人口红利。(3)由于农民进城收益并无提高,进城成本却明显上涨,消减了农民进城的愿望。这就是免除农业税(即务农收益相对提高)之后,我国部分地区一度出现 “民工荒 ”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民进城务工的经济收益不高。 有资料显示, 近 20 年来,农民工工资水平几乎没有上涨。 农民进城务工获得的技能收益相当有限。更为糟糕的是,农民进城就业或失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组合目标设定
- 大理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厨师提成合同(标准版)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与现场检查安全法规执行与落实试卷
- 入境旅游绿色认证体系应用考核试卷
- 乡村旅游绿色餐饮服务标准考核试卷
- 2025年装配式建筑施工地铁工程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春季高考英语听力专项训练试卷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
- 2025年度建筑行业市场政策调控准入考核试卷
- 2025年冷链物流政策与企业战略(如扩张、转型)匹配水平考核试卷
- 电商品牌代理分销合同范本
-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 乳牙的解剖形态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画蛇添足
-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与架构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GB/T 507-2002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 2023年洞口县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制度
- 物料与产品管理规程
- 环保领导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 DB32T 428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