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码头沉桩施工方案_第1页
卸船码头沉桩施工方案_第2页
卸船码头沉桩施工方案_第3页
卸船码头沉桩施工方案_第4页
卸船码头沉桩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2采用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1.2.1交通部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1-981.2.2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1.2.3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的局部修订1.2.4交通部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 250-981.2.5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 203-20011.2.6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2.7交通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 254-981.2.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1.2.9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1.2.10中华人民共和国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1.2.11其它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技术标准2、工程概况2.1工程综述2.1.1 工程名称: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标段卸船码头工程2.1.2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浙江省舟山本岛南部的六横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900”,北纬294500”。2.1.3 工程规模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项目是以电煤储存、混配、中转为一体的港口工程,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炭水水中转码头之一。建设15万吨级、5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各1个,3.5万吨级、2万吨级、5000吨级煤炭装船泊位各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装船、卸船各1500万吨)。卸船码头施工的范围包括:卸船码

3、头平台612m36.5m,系缆墩15m12m,人行联桥27.5m2.4m,辅助用房平台45m15m,皮带机支架平台586m10.5m,T0号转运楼建筑面积约400m2(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12m),5号变电所及侯工楼建筑面积约900m2(两层,框架结构,总高7.2m),码头附属设施(钢轨、橡胶护舷、系船柱、绞盘机、钢爬梯、车挡、锚锭、皮带机挡风板等,工艺水电预埋件,但不包括水电安装)。2.1.4 业主单位:浙江省舟山六横煤电项目筹建处2.1.5 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1.6监理单位:上海华申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2工程主要内容2.2.1工程范围: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

4、工程标段卸船码头工程2.2.2沉桩数量:635根(包括卸船码头627根1200mm钢管桩,栈桥8根1000mm钢管桩)。2.2.3沉桩时间安排:根据业主要求,沉桩不间断进行。计划自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6月15日沉完所有的桩基。2.2.4质量等级:优良。2.3高程和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85高程基准”。3、自然条件3.1 水文资料3.1.1 基面:国家85高程基准。3.1.2 工程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2.12m设计低水位:-1.51m极端高水位:3.48m极端低水位:-2.56m3.2设计波浪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以六横岛为依托,坐西南向东北,四周

5、有西白莲山、湖泥山、虾峙岛、凉潭岛、后门山、元山岛和走马塘岛等岛礁以及舟山本岛、穿山半岛所环抱,有效地阻挡外海大浪对港址的直接侵袭,港域的波浪多为风引起的局部风浪。根据港址周围地形与风的资料分析,确定ESE、SE向为港址码头的强浪向。根据六横一年期水文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本工程海域2级浪的出现频率占绝对优势,年出现频率占85.2%,3级浪次之,占14.5%,4、5级浪极少出现,仅占0.2%和0.03%。有效波高(Hs)的年平均值为0.21m,最大值为2.34m。十分之一波高(H1/10)的年平均值为0.26m,最大值为2.97m。最大波高的年极值为3.90m。平均周期的年平均值为2.5S,最

6、大值为6.1S。3.3 潮流本工程海域于2004年3月、11月和2006年8月进行了三次海流观测。一共观测12个测点,其中2004年春季(3月)测点4个,分别为L0401L0404,2004年秋季(11月)测点4个,为BC01BC04,2006年夏季为4个测点,分别为SC0401SC0404。根据测流资料进行分析本海域的潮流情况,确定卸船码头、装船码头前沿各测点最大可能流速见下表:潮流的最大可能流速统计一览表站号表层中层底层垂线平均流速(cm/s)流向()流速(cm/s)流向()流速(cm/s)流向()流速(cm/s)流向()L0401168123158127140124158125L0402

7、981401001439412590138L0403164152180154135146173151L0404150123154121124119147123BC01134154124150113162119150BC02179144169139150134170142BC03156346162343153325157331BC04155334140320143321143324SC01179328170330157337176328SC02196323183329170326181327SC03180151169149150149170149SC04182153167153154150168

8、152备注:L0401L0404是2004年春季的测验成果,BC01BC04是2004年秋季的测验成果,SC0401SC0404是2006年夏季的测验成果。3.4 气象舟山位于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北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严寒和酷暑期较短。风向主要表现为季风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湿润,雨水充沛,总体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受冷暖空气的交替影响,天气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频繁。如夏季出现高温伏旱、台风暴雨,秋季有低温早霜及持续的秋雨,冬季有寒潮侵袭等,四季均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3.5 气温

9、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8.2(1971年8月20日)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6.5(1967年1月16日) 多年平均气温 16.2 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 26.8(8月) 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5.8 (1月)3.6 降水 多年年最大降水量 1769.3mm(1993年) 多年年最小降水量 961.3mm(1996年) 多年平均降水量 1261.1mm 多年月最大降水量 431.8mm(1989年9月) 多年最大日降水量 195.2mm(1994年10月11日) 累计平均日降水量10mm(中雨)的天数为41.5d 累年平均日降水量25mm(大雨)的天数为13.8d 累年平均日降水量50mm(暴雨)的

10、天数为3.3d3.7 风利用普陀长期站和梅山、虾峙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本工程区域风的特征。拟建港址风况表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全年有两组主导风向,即偏西风(NWN)风和偏东南(ESESSE)风;偏西北风3方位频率合计为36%,平均风速在4.95.0m/s间,最大风速在2535m/s间;偏东南风3方位频率合计为22%,平均风速在4.05.2 m/s间, 最大风速在1925m/s间。其它各风向频率在5%以内,平均风速相对较小。根据六横气象站的一年观测资料分析,工程区全年常风向为偏西北(NWNNE)风,强风向为偏东南(ESES)风。全年平均风速为5.1m/s,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大,春末夏初小。

11、大于等于6级的大风出现的频率全年为5.8%,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且风向以WNWNNW向出现最多。本工程标段卸船码头工程施工位于六横岛外1200多米的开阔海域,施工区域风大、浪高、流急,施工全过程均属孤岛作业,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年可施工作业天数有效天数时间短。3.8 地质根据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埋藏条件、成因时代、岩性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等,将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基土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组,并细分为47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的埋藏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及钻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现将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1 淤泥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局部稍具层理,土质教均一、细腻,易污

12、手,切面较光滑,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可见少量贝壳碎屑和云母残屑,含腐殖质。厚度1.512.5m。2-2 淤泥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有粘阻力,土质均一、细腻,易污手,有腥臭味,局部含薄层状粉砂,含少量贝壳、云母碎屑和有机质。埋深0.07.6m,厚度3.913.8m。2-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有粘阻力,偶夹薄层状粉砂,土质均一、细腻,易污手,有腥臭味,含有机质和少量的贝壳碎屑、云母碎屑。埋深0.08.4m,厚度1.514.5m。2-5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流塑可塑,无层理,含铁锰质斑,高岭土斑,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局部夹薄层状粉砂,含云母碎

13、屑。埋深5.013.6m,厚度为2.98.3m。3-1 淤泥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切面光滑,微层理,刀切时有粘阻力,手模有滑腻感,含大量有机质和贝壳碎片,局部见薄层状粉砂。埋深3.05.6m,厚度1.95.6m。3-2 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具层理,土质较均一,有腥臭味,易污手,切面光滑,粘塑性好,干强度高,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偶见贝壳碎片,局部为软塑状粘土。埋深2.315.0m,厚度1.811.2m。3-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具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较光滑,粘塑性好,易污手,有腥臭味,干强度较高,具较高压缩性,夹粉砂薄层,层厚约12mm,可见少量云母碎屑和未腐化植物碎

14、屑,偶见贝壳碎片,局部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埋深4.017.6m,厚度1.920.2m。3-4 粘土灰黄色,饱和,可塑流塑,无层理,含黄色粉质粘土团块,局部有结核,切面不光滑。埋12.1m,厚度3.9m。3-5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饱和,软塑可塑,切面稍显光滑,夹薄层状粉砂,层厚约12mm,含铁锰质结核,韧性好,干强度高,含有机质、少量云母碎屑和贝壳碎片。埋深6.421.9m,厚度1.58.8m。3-5粉质粘土灰色,饱和,软塑可塑,切面较粗糙,见层理,见薄层状粉砂和粉土互层状,粉砂层厚23mm,含石英、云母和少量贝壳碎屑。埋深9.123.2m,厚度3.16.0m。4-2 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

15、塑。薄层状、鳞片状双重构造,夹粉砂薄层,层厚约1mm,切面光滑,手捻摸有轻微颗粒感,易污手,有腥臭味,粘塑性好,含有机质,局部含大量贝壳碎片。埋深6.020.1m,厚度4.511.9m。4-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薄层状、鳞片状双重构造,层厚26mm,切面光滑,粘塑性较好,易污手,有腥臭味,夹粉土和粉砂薄膜,局部为粉质粘土或粘土,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埋深11.917.8m,厚度5.812.7m。4-5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饱和,软塑可塑。稍具层理,土质较均一,夹粉砂薄层,层厚约23mm,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刀切时有粘腻的阻力,刀切面见铁锰质侵染,可见少量云母碎屑和未腐化植物碎屑,见

16、极少量贝壳碎屑,偶含碎砾石。埋深10.533.6m,厚度1.432.8m。4-5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薄层状为主,向下层理发育不明显,切面光滑,土质较均一,粘塑性好,局部夹极薄粉细砂层。埋深17.625.5m,厚度7.713.7m。6-1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可塑,厚层状,见薄层状粉砂,粉粒含量不均,切面稍光滑,见层理,含钙质结核、腐殖物,见少许铁锰质渲染。埋深14.825.5m,厚度3.87.1m。6-1粘土灰绿,灰黄色,软可塑,稍具层理,切面稍光滑,土质均一,粘塑性好,含氧化铁斑,见少量贝壳残骸和未分解植物残骸。埋深18.527.0m,厚度2.48.0m。6-2 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

17、薄层状,层厚26mm,粘塑性一般,粉粒含量高,夹粉土、粉砂薄层,含铁锰质结核,见有贝壳碎屑及植物残骸,局部见砾砂、碎石。埋深9.864.7m,厚度0.327.9m。6-2粘土灰色夹灰黄,灰绿色,饱和,软可塑,层理较紊乱,土质较均一,切面较光滑,粘塑性较好,含铁锰质结核,刀切时刀刃粘阻力大,层理间夹薄层粉细砂层,层厚约1mm,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夹植物残骸,局部见贝壳碎片。埋深13.244.4m,厚度1.918.4m。6-2 粉质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无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稍显光滑,粘塑性一般,偶夹少量碎石,局部见未分解植物残骸。埋深21.037.8m,厚度3.56.8m。6-3 含粘性土圆

18、砾灰色夹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层厚状,土质不均,卵石径约35cm,次棱角状,含量约520%,局部达50%60%,成分为凝灰岩;角砾含量3050%,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为凝灰岩;余为粘性土及少量砂。埋深8.462.4m,厚度0.64.6m。6-4 贝壳层灰黄灰色,湿,稍密中密。贝壳碎屑含量8090%,粒径0.22.5cm,个别达4cm,其余为粘性土填充,钻进较困难。仅CZM14号钻孔揭露,埋深26.0m,厚度7.9m。7-0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土质均一、切面光滑,粘塑性一般,含贝壳碎屑较多,具高压缩性。埋深20.647.5m,厚度1.45.4m。7-1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间夹灰色

19、,饱和,软硬可塑,具层理,夹薄层装粉砂,厚13mm,切面光滑,粘塑性较好,刀切时刀刃粘阻力大,用手捻摸有轻微砂感,韧性好,干强度高,见铁锰质渲染;局部含1030%的碎石或角砾,成分为凝灰岩;局部含贝壳碎屑,偶见泥质结核及植物残骸。埋深10.264.3m,厚度0.614.2m。7-1粘土灰绿,灰黄间夹灰白色,饱和,可塑坚硬,无层理,土质较均一,切面稍显粗糙,粘塑性一般,含铁锰质斑,部分高岭土化,偶见砂砾石。埋深12.266.2m,厚度1.611.1m。7-1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饱和,可塑硬塑,局部坚硬,无层理,切面略显粗糙,土质较均一,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含少量贝壳碎屑和氧化铁,见零星泥质

20、结核。埋深26.056.5m,厚度1.05.9m。7-2 含粘性土砾砂灰灰黄色,中密,饱和,厚层状,土质不均,砾含量约2540%,局部含量较高,达50%65%,亚圆状为主;可见少量卵石,分布不均。圆砾、卵石成分均为凝灰岩。埋深33.663.5m,厚度0.43.9m。7-2 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厚层状,粉粒含量不均。埋深52.0m,厚度2.0m。7-3 粉质粘土灰黄,灰绿色,饱和,硬可塑,无层理,切面较粗糙,略有砂感,粘塑性一般,干强度较高,含铁锰质斑和少量云母碎屑,局部含少量碎石。埋深31.363.9m,厚度0.78.6m。7-3粘土zz黄色,中密实,切面粗糙,摇振反应慢,有砂感,无层理,局

21、部含较多的粉细砂,见铁锰质渲染。埋深50.0m,厚度9.2m。7-4 粉质粘土灰色,饱和,软可塑,无层理,切面稍光滑,土质较均一,粘塑性一般,夹薄层状粉砂,可见未腐化植物碎屑,偶见贝壳碎屑,局部含砾砂。埋深9.665.5m,厚度1.28.1m。7-4粘土灰色,可塑,层厚状,粉粒含量不均,局部含少量碎石,呈强风化状,含较多植物残骸。埋深58.568.5m,厚度3.55.9m。7-4 粉质粘土灰色,很湿,中密,厚层状,层理不明显,局部夹薄层状粉砂,切面不光滑,手捏有砂感,见少量贝壳碎片。埋深28.663.0m,厚度1.18.3m。7-5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饱和,硬可塑坚硬,层厚状,切面稍光滑,

22、土质不均,夹薄层状粉砂,含铁锰质结核,含有机质和云母碎屑,局部含砾砂。埋深20.375.0m,厚度1.122.2m。7-5粘土灰绿,灰黄色,硬塑坚硬,厚层状,土质较均一,粘塑性一般,刀切时粘阻力大,用手摸有轻微砂感,夹粉砂薄层,层厚约12mm,切面稍显光滑,见铁锰质渲染,偶含砾砂。埋深21.574.1m,厚度2.710.0m。8-2 含砾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饱和,可塑硬塑,无层理,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土质不均,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粘塑性较好,含铁锰质斑及大量高岭土斑。底部含较多碎砾石,粒径0.34cm不等,次棱角状,碎石约占530%,粒径24mm,角砾约占1020%,中粗砂约占515%。

23、埋深29.971.7m,厚度1.210.0m。8-3 含粘性土圆砾灰绿,灰黄色,饱和,中密状,以圆砾为主,含量3040%,亚圆状;卵石分布不均,一般含量2030%,局部含量5060%,亚圆状为主,粒径35mm,个别7cm。卵石、圆砾成分为凝灰岩,其它为中粗砂、粘性土充填。埋深34.965.5m,厚度0.42.4m。8-4 粉质粘土灰绿、灰黄、灰白色,饱和,可塑坚硬,无层理,切面光滑,韧性强,干强度高,粘塑性一般,含铁锰质斑,局部可见少量角砾和碎石,粒径0.53mm。埋深54.470.1m,厚度1.43.6m。8-4粘土青灰色,硬可塑,层厚状,夹褐黄色斑块。埋深54.1m,厚度3.8m。9-1

24、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层厚状,切面粗糙,见铁锰质渲染,含腐植物。埋深64.2m,厚度3.6m。9-2 含粘性土砾砂灰色,黄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砾石呈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约占2540%,粘性土约占20%,其余中粗砂,切面粗糙砂感。埋深12.554.5m,厚度1.72.5m。9-3 含粘性土角砾灰绿,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厚层状。碎石径约25mm,含量约4055%,角砾约1020%,余者粘性土及砂。碎砾石成棱角状、次棱角状。土质不均,局部碎石含量较少。埋深8.680.0m,厚度0.56.5m。9-3砂质粉土灰黄色,饱和,软塑可塑。无层理,切面粗糙,粘塑性较差,含510%砾砂,局部可见少量碎石,次

25、棱角状,成分以凝灰岩为主,含铁锰质斑、高岭土斑。埋深44.467.0m,厚度0.63.4m。9-4 含粘性土砾砂灰绿,灰黄色,饱和,中密,碎石含量1520%,次棱角状为主,粒径26cm,角砾含量一般大于20%,碎石和角砾成分为凝灰岩,部分碎石和角砾手捏易碎,其余为粘性土。局部砾含量较少以粉质粘土为主,可硬塑状,层厚状。埋深66.069.1m,揭露厚度一般大于8m。10-1 全风化晶屑凝灰岩灰绿色,硬塑坚硬。原岩结构不清晰,大部分已成土状,偶见原岩结构及原岩团块,铁锰质渲染,部分高岭土化,局部可见少量强风化碎块,手捏易碎。埋深28.973.1m,厚度0.62.8m。10-2 强风化晶屑凝灰岩灰绿

26、、灰黄、灰紫、褐灰色,岩质较硬,凝灰结构,块状构造,风化强烈,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裂隙很发育,呈网状,裂隙面铁锰质渲染,岩芯很破碎,呈碎石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埋深9.878.1m,厚度0.29.1m。10-3 中风化晶屑凝灰岩灰绿、灰紫色,岩质坚硬,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质新鲜,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主要见与轴心夹角05、5060、7080三组,闭合状,局部微张,沿裂隙面见铁锰质渲染,次生节理网状分布,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埋深11.984.5m,厚度3.113.2m。10-4 微风化晶屑凝灰岩灰绿、灰紫色,坚硬,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质新鲜,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

27、,最大柱长35cm,重击难碎,断口锋利。埋深25.141.0m,厚度大于5m。4、施工组织管理5、测量基点布设本工程位于浙江省舟山本岛南部的六横岛东北岸石柱头一侧,因监理单位提供的首级控制点在原海堤上(靠近码头一侧),故不再布设基线。引测支点进行加密,以满足码头工程各个部位的定位、放线施工。同时,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通过四等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到原海堤上,以满足码头工程各个部位施工时的高程控制需要。序号点名等级纵坐标横坐标高程备注1I020E级3292668.439416366.5115.573水准高程2G004E级3293118.816415335.9871.750水准高程3G00

28、5E级3293225.948415866.7535.635水准高程4G018E级3292598.838416656.1245.102水准高程5G019E级3292384.693416887.6875.043水准高程6石柱头3.805三等水准7砖瓦厂3.729三等水准6混凝土质量检查桩 顶 测 量混凝土制作及运输、沉桩施工工艺6.1施工任务及组织分工沉桩计算、打桩顺序编排由现场项目部负责,并进行总体协调;钢管桩为甲供桩,由专业钢管厂制作、落驳;钢管桩运输及施打由我局统一调配。6.2沉桩顺序本标段沉桩共有钢管桩635根,沉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自2006年11月28日至2006年12月28日沉

29、,辅助用房平台、引桥#1#2排架和卸船码头#42#65号排架沉桩(引桥#1#2排架、辅助用房平台、#48#65排架桩全部沉完,#42#47排架阶梯形沉一部份桩,共计215根);第二阶段自2007年1月15日至2007年2月15日沉卸船码头#20#47号排架沉桩(码头平台#27#47排架桩全部沉完,#20#26排架阶梯形沉一部份桩,共计198根);第三阶段自2007年3月15日至2007年4月15日沉码头部分及系缆墩剩余222根桩。具体详见附图:卸船码头沉桩顺序图6.3 沉桩施工工艺流程桩基落驳沉桩施工准备桩船进点桩驳进点吊 桩测 量 定 位稳 桩压 锤桩船、桩驳抛锚和就位施 打停锤退船测量沉桩

30、偏位沉桩施工工艺流程6.4沉桩设备的选择及沉桩方法6.4.1打桩船为确保本工程的沉桩进度和质量,具体船机性能参数见附件:总长64.14m桩架高度(距设计水线)80.40m型宽26.00m桩架作业变幅30型深4.50m桩架放倒高度(距设计水线)39.30m设计吃水1.36m典型直桩桩径2000mm结构吃水2.16m最大直桩桩长65m+水深设计排水量2791 t最大直桩桩重80t6.4.2桩锤主要性能打桩船桩锤选用D-138型柴油锤,油门开启档数为三挡,D-138型柴油锤油门开三挡的锤击能量为417000N.m。6.4.3 沉桩方法本工程中沉桩定位测量采用GPS沉桩定位技术。利用常规测量全站仪校核

31、GPS沉桩的正位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GPS定位设备Trimble5700GPS接收机台42全站仪莱卡智能台26.4.4沉桩平面定位沉桩平面定位采用了我局开发的“海工工程GPS远距离打桩定位系统”,其基本原理见下图,由三台固定在打桩船上的GPS流动站以RTK方式实时控制船体的位置、方向和姿态,同时配合两台固定在船上的免棱镜测距仪测定桩身在设计标高上的实际位置,并显示在系统计算机屏幕上。通过与设计坐标比较,移船调整船位,直至偏位满足规范要求后,下桩开打。桩顶标高由安装在龙口后方的摄像机及测距仪实时测定,同时由 “锤击计数器”记录沉桩时的锤击数,自动进行沉桩贯入度的计算,并显示在系

32、统计算机屏幕上。沉桩结束后,系统能自动打印出“沉桩记录表”。6.4.5施工船舶配备沉桩期间配备3艘2000t方驳运桩; 2艘1000匹拖轮拖运桩驳;现场桩船和桩驳抛锚配备1艘抛锚艇;为加快施工进度,现场另配牢锚驳1艘。6.5桩的运输、落驳及吊桩6.5.1 落驳及桩基质量检查验收6.5.1.1根据施工时的沉桩顺序编制落驳图,按落驳图要求装驳;6.5.1.2桩在落驳前派人检查桩的长度是否正确,防腐层是否完好;6.5.1.3桩采用多支架堆放且垫木均匀放置,并合理布置通楞,垫木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6.5.1.4桩堆放保持驳船在落驳、运输和起吊时保持平稳,在船上增设加固措施,确保水上运输安全;6.5.

33、1.5桩落驳应及时检查桩的防腐是否完好,并及时上报监理;6.5.1.6对于桩基落驳前验收不合格的情况,及时通知生产厂家进行整改;6.5.1.7选用长度适用的2000t方驳运桩,保证桩的安全。沉桩落驳图6.5.2运输:桩由水上运输。配备2000t驳船,驳船具备足够的长度和稳定性。桩运输时驳船上要设置半圆型专用支架,并采取加撑和系绑等紧固措施防止坠落、或航行过程中因风浪作用船体摇摆时导致桩滚动。长途运输前对船体进行检查,采取必要加固措施;拖航前采取水密封舱措施,途中遇大风进锚地避风。6.5.3吊桩:钢管桩采用“四点吊”,吊桩吊点布置如下图所示:6.5.4船机抛锚及船位布置针对本工程施工海域流急、浪

34、大、波长的特点,沉桩时抛锚布局为:吊桩时桩驳和打桩船长边轴线同水流方向保持约一定的夹角,桩吊起后桩驳应立即调整为顺流状态,减少船体迎水面,避免走锚等现象。定位、下桩、停锤等操作,由现场沉桩施工员根据岸上测量人员的提供的信息和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发布施工口令。桩船、方驳等船机设备,由现场施工员统一指挥。6.6停锤标准6.6.1沉桩停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6.6.1.1本工程沉桩选用D138锤型。暂定停锤标准:(1)码头平台40号至45号排架及46号排架A排桩为嵌岩桩以贯入度控制,最终10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3mm/击。(2)码头平台其余桩和辅助用房平台、系缆墩桩基以标高控制,贯入度校核。

35、桩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且最后10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20mm/击。当最后10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3mm/击,且桩顶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3m时,需继续锤击贯入100 mm或锤击3050击,且贯入度无增大的趋势,可停止沉桩。(3)沉桩过程应加强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时与设计联系。6.6.1.2沉桩允许偏差沉桩后钢管桩的垂直偏差:1% 桩位偏差按规范要求控制:打入钢管桩:直桩200mm;斜桩250mm。6.6.2钢管桩防腐层的保护措施鉴于钢管桩防腐层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现象,因此在本工程中,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对钢管桩的防腐层在施工各环节加以保护。6.6.2.1在钢管桩的装船和运输过程中,在桩驳上配备专用搁置

36、支架,搁置面衬装橡胶垫,避免涂层和支架直接接触损坏涂层。6.6.2.2在整个施工阶段,所有施工舢板外舷满布橡胶护垫,防止与钢管桩相碰撞,损坏防腐层。6.6.2.3船舶施工过程中严禁锚缆擦刮破坏桩防腐层。6.6.2.4围囹底板拆除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构件对钢桩防腐层的破坏。6.6.2.5将组织长期从事钢管桩外表防腐施工、修补的专业队伍(具有良好信誉并参与过类似海区施工队伍)来承担施工中损坏的钢桩防腐层的修补。6.7沉桩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本工程的沉桩质量,特制定如下质量保证措施:6.7.1一般要求6.7.1.1沉桩施工前,确定沉桩施工方案和控制原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沉桩开始前24小时

37、通知监理工程师,未经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不得进行沉桩施工。6.7.1.2每根桩在沉入前,应再次进行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沉桩。沉桩一经开始,就必须连续操作完成,不得无故中断。6.7.1.3对沉桩的施工工艺要求,应遵照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和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有关规定。6.7.2沉桩技术质量注意事项6.7.2.1进行现场勘察及地质情况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施工质量;6.7.2.2建立测量控制网并报请公司和监理验收批复;仔细排定沉桩顺序、制定抛锚方案;审查桩位图,验算有否碰桩情况,并与设计及时联系申请设计变更,确保沉桩顺利进行;6.7.2.3

38、对打桩船和配合人员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并书面备案;6.7.2.4吊点位置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6.7.2.5沉桩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打桩震动对驳岸稳定性的影响,沉桩期间加强驳岸沉降位移观测;6.7.2.6做好沉桩落驳工作,避免现场翻桩;6.7.2.7开锤前应检查锤、替打与桩是否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偏心锤击;沉桩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贯入度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现场设计代表、业主和监理联系、协商解决;6.7.2.8若钢管桩沉桩施工中导致防腐涂层破坏,在桩基沉好后立即对防腐涂层进行补涂,涂好后对防腐涂层厚度进行复测,复测厚度应满足设计规定要求。6.7.2.9做好沉桩原始记录,并保持记录的清晰、完整;并及

39、时上报监理。6.8沉桩安全注意事项6.8.1沉桩时加强了望,遇较大航行波对桩可能产生偏心锤击时暂停沉桩。6.8.2打桩移位时,应密切注意锚缆状态,避免锚缆刮桩,防止走锚。6.8.3在已沉桩基上挂设红灯、信号灯等警戒设施并安排警戒船巡逻,确保施工区域或已沉桩的安全。6.8.4对已沉桩不许系船带缆,不得支承其他构件。6.8.5沉桩形成一定区域后,尽快夹设临时围囹进行加固,使桩基连成整体,以策安全。6.5.6定期对老海堤测量控制点进行沉降位移观测。6.6.7在沉桩初期在老海堤上设置经纬仪进行校核。七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7.1施工进度计划沉桩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自2006年11月28日至2006年

40、12月28日沉,辅助用房平台、引桥#1#2排架和卸船码头#42#65号排架沉桩(引桥#1#2排架、辅助用房平台、#48#65排架桩全部沉完,#42#47排架阶梯形沉一部份桩,共计215根);第二阶段自2007年1月15日至2007年2月15日沉卸船码头#20#47号排架沉桩(码头平台引桥#27#47排架桩全部沉完,#20#26排架阶梯形沉一部份桩,共计198根);第三阶段自2007年3月15日至2007年4月15日沉码头部分及系缆墩剩余222根桩。7.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7.2.1建立一套有力的施工组织调度、技术服务、质量监控、安全监督、设备材料供应的指挥机构。7.2.2利用我局的设备优势,

41、保证大型施工船舶及时到位。7.2.3正确安排落驳,保证桩及时运送到位。7.2.4项目部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各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沉桩的及时完成。具体的奖励制度由项目部制定。7.2.5做好施工人员冬、雨季劳保用品发放工作,落实好防暑、防冻等后勤服务工作,使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状态。八.劳动力、船机计划劳动力计划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管理人员8协调指挥2测量人员5测量、定位3配合小工8捆桩、凿桩4后勤人员1后勤工作5施工员12捆桩、划桩6船 员20交通运输施工序号船只名称数量用 途期 间1三航桩16#1沉桩2400t方驳1牢锚驳31000t方驳2驳运钢管桩4拖轮2拖运方驳5机

42、动船1抛锚、走锚6民船2装发电机7民船2交通运输船机计划九、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管理措施沉桩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具体措施如下:9.1.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9.1.2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9.1.3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各种违章指挥和作业行为发生。9.1.4上下船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穿好救生衣,严禁酒后上下船。9.1.5施工船舶需配救生设备。9.2施工船舶避风9.2.1在施工前落实各类大小施工船舶的避风锚地。常用施工船舶的作业条件按六级考虑,大型施工船舶按各自抗风能力安排避风。六级风以上确需作业时应制定应急措施,防止人员落海、船舶机损,走锚等事故的发生。9.2.2小型船舶大风期间可在台门避风,大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