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课堂案例分析_第1页
传统文化进课堂案例分析_第2页
传统文化进课堂案例分析_第3页
传统文化进课堂案例分析_第4页
传统文化进课堂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封面 案例标题: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案例分析 所属学科:政治 所在组别:学科渗透案例 作者姓名:黄成胜 工作单位:巢湖市烔炀中学 联系电话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案例分析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就教学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案例谈谈一下传统文化引入到政治课堂的教

2、学实践。一、材料、案例展示材料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例如中医针灸、京剧、书法材料二:我国很多地区都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各自民族特有的习俗。材料三:中国传统建筑别有特色。例如,北京四合院、安徽马头墙、福建土楼等。材料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古代二十四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二十四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

3、念突破和对老人的心理关怀。材料五: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以和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材料六: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为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明朝泰安府衙刻有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明清时期许多清官廉吏的座右铭,直至今天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材料七:徽商推崇“以诚待人”

4、“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商德,这种以儒道经商的良好商业道德至今仍是现代商业所推崇的准则之一,但徽商也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以及“农本位”“官本位”“有商无工”等弊端。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新徽商在继承徽商“诚信、好儒、重义”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一脉相承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徽骆驼”精神,在新时代的经济领域里纵马驰骋,创造出了“奇瑞”“江淮”“希玛”“丰原”“洽洽”等知名品牌,又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登上中国商界的舞台。二、学生分析以往的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对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没有机会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及不能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案例整体说明

5、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被继承下来,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封建思想的残余,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思想,也在腐蚀人们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等。本案例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既促进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态度,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四、教学准备:教师多方搜集、筛选材料和案例,并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有关资料,例如,采访、参

6、考书、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五、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学会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坚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六、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教师引导、归纳相结合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材料一:针灸、京剧和书法等。问题:谈谈你所了解的传统文化有那些?学生活动:畅谈自己了解的传统文化教师活动: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解释概念教师归纳:-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

7、个领域 。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师活动:问题:你所了解的这些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保存到现在?学生活动:回答: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教授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至41页。 问题:在其中你发现了那些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感知中华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面面观学生分组教学(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了资料)1组学生:活动一:展示材料一和民族习俗图片说明它们的由来、演变。并表明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的原因。 能保留至今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总是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传统习俗也都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

8、筛选和弃粗存精的过程。 活动二:展示中秋节的习俗和由来。问题:你知道八月中秋节自古以来不变的主题是什么吗?有那些习俗?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那些影响(请其他同学回答)教师归纳:传统习俗是指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习俗。同时正确认识传统习俗的作用。2组学生:展示材料三 问题:(1)、中国各地的建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有什么文化内涵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千年流传的物质载体,它透视了

9、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历史。3组学生:展示:孔子与诗经,剪纸、戏曲等传统文艺,并作简单的介绍。问题:你还知道那些优秀的传统文艺作品,谈谈你喜欢他们的理由(其他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组学生活动:展示孔子、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出示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思想? 毛泽东重视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提倡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思想进行吸收、消化、总结,做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教师归纳: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

10、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地位: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 【知识总结】展示传统文化表现的图框,学生填写教师活动: 材料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古代二十四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二十四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人的心理关怀。 问题:今天我们对孝如何理解,对比古代的“孝”有什

11、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合作探讨(主要说明今天的孝和过去的孝区别)教师归纳: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教师活动:出示案例,大陆和台湾共同的根在台湾,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来山东访问,无论形成多紧迫,都要区拜访曲阜的三孔圣地。 闽剧、歌仔戏、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深受台湾同胞的欢迎。 过春节、庆中秋、吃元宵、赛龙舟、登高等更是两岸不变的习俗。 问题;传统文化在今天呈现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学生活动:探讨特点,结合材料说明对祖国统一的巨大作用。【辩论】 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观点二:传统文

12、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点评】【深化思考】教师活动:出示案例五、六、七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我国增添了一系列现代节日,其中有属于社会性节日的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等,也有许多专业性节日,如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老人节等,这些现代节日繁荣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和发展。 结合所学,说说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分析材料,合作讨论教师归纳: 问题:从材料可知,我们应该对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