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收获调整_第1页
森林收获调整_第2页
森林收获调整_第3页
森林收获调整_第4页
森林收获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森林收获调整 (regulation of yield) 一个森林经营管理对象的总年伐量由森林主伐量、间伐量和补充主伐量三部分组成。q主伐对成熟林分的采伐利用。有皆伐、渐伐、择伐三种方式。q间伐在同龄林未成熟林分中定期伐去一部分林木,为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的生长发育。q补充主伐对疏林、散生木和采伐迹地上已失去更新下种作用的母树的采伐利用。皆伐后的林相皆伐后的林相q在进行主伐量和间伐量的计算单位是经营类型(作业级)。所计算的年伐量,通常用年伐面积(hm2)和年伐蓄积(m3)两种指标表示。q选择适合的公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分析论证,统筹考虑经营单位的龄级结构、林况和国民

2、经济需材情况,论证和确定各经营类型在经理期内的年伐量。最后论证确定的标准年伐量。q根据材种出材量表或经验数据,计算经济材出材量。q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森工采运要求,合理安排伐区,确定采伐顺序。q补充主伐的对象是疏林、散生木和母树,因其不属于有林地范围,组织经营时不纳入各经营类型。因此,补充主伐是按各林场可以进行采伐利用的疏林、散生木和母树,分别计算其采伐量。l2、计算和论证采伐量的原则(要求)l(1)采伐量低于生长量;l(2)有利于环境;l(3)有利于森林结构,特别是林龄结构;l(4)主伐对象只能是达到主伐年龄的林分;l(5)充分利用可以采伐的疏林、散生木资l 源,积极扩大间伐利用量。 q在

3、我国森林法中明确规定了采伐限额,具有法律效应。q采伐限额包括对所有林种的森林和林木的主伐、抚育间伐、卫生伐、林分改造等各种采伐消耗的总额。q采伐限额必须按照采伐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l(一)林分调整l1、树种结构调整l 从森林经营角度,应遵循以下原则:l 适地适树原则;l 树种的多样性原则;l 乡土树种优先原则。l 2、年龄(时间)结构调整 任何树种都有特定的生长发育周期,任何生态因子也都有周期,时间结构调整就是用资源因子的周期性和树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林分的生长持续、稳定和高效地进行。 根据经验异龄林的年龄(t)和株数(N)分应符合下式要求:N=c1e-c2t 3、空

4、间结构调整: 林分的空间结构是指各树种之间的层次和密度。 层次是指树种间的垂直距离,包括地上和地下2部分;密度是指树种的水平距离。 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体现那在两个方面: 1、营养动态:各个不同营养级的物质形成和呼吸作用过程,以及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2、由于生长和发育贯彻以及种间和种内竞争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l1、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l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森林经营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所谓持续稳定性,就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林分相互作用能持续稳定地得以发挥。l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现成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平衡过程。自然因素及人为干扰都会影响其稳定性,合理的经

5、营措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过程。l2、空间布局:包括森林区划、合理配置、小气候影响等;l l3、时间规划:传统法正林作业那样机械地安排时间的概念已经过去了,而要以生物的时间尺度来衡量。森林是多物种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不能用同一的时间尺度来经营,必须因立地条件、因树种、因生境而异。4、异龄林经营 异龄林生态系统经营不像同龄林那样被一块块林分所分割,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共处于同一个经营单元内相互作用,自成一体的持续稳定的整体 5、森林结构的构建 树种混交与配置 A、发展现有混交林; B、促进天然更新; C、在树冠庇荫下或临终空地进行人工更新。注:雷击火、泥石流、病虫害及其他灾害而造成的林中空

6、地是混交林最适生的立地。林龄多样性及林龄结构空间结构 配置方式: A、耐荫树种可形成复层林; B、喜光树种与耐荫树种混交常形成双 层林或带状林或蔟状林; C、喜光树种多形成单层林;6、林分发育的调控 可通过利用、更新、培育、抚育等措施在控制林粉的各个发育阶段。通常应注意以下问题: 因树木采伐、利用所腾出的生长空间应及时尽快以更新或保留木生长来填补。 林分培育和抚育改善了林分结构和各种效益的发挥,增加了生物量,同时增加了腐殖质的产生,更加促进了林木生长。 遵循以下经营原则可以有效调控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森林利用原则:如果树木的各项指标已达到利用要求,就应当采伐利用,不采伐利

7、用而留下来对林分结构、林分更新和自然保护或森林美学都是不利的; 森林更新原则:针对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来采取不同的更新措施; 培育和抚育原则:采取多种培育、抚育措施加以适当调控;确定合理年伐量是应考虑以下几点:1、结合经营单位的资源特点;2、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林分结构;3、结合市场需求;4、应多种方案中选优。 一、区划轮伐法:此法适用于同龄林皆伐作业。采伐后立即更新,面积与地点相对固定。 其计算公式为:S=F/u 试中 S年伐面积 F森林总面积 u轮伐期二、材积配分法:该法适用于所有主伐 作业。计算公式如下:试中: E年伐蓄积 V现在成林木蓄积 P蓄积年生长率 u轮伐期E =VP(1+p)u

8、(1+p)u-1三、平分法 1、材积平分法: 哈尔蒂希在系统总结多年试验基础上,于1795年提出材积平分法。其计算式如下:试中:v蓄积合计 z生长量合计E = VuZ2l2、面积平分法: l(1)分别作业级确定轮伐期和划分分期;l(2)按l5hm2左右划分林班;l(3)确定各林班所属的分期。l(4)统计各分期的面积,并进行适当调整,使各分期的面积等于法正分期面积,即(F/u)a。式中:F为森林总面积;a为分期年数;l(5)仅计算第l分期收获预定量和年伐量,第2分期以后收获量暂不计算,到时再进行计算和调整。 l3、折衷平分法:l(1)作业级、轮伐期、龄级、分期等的设置与面积平分法相同;l(2)森

9、林区划在林班内进一步细划分小班;l(3)与面积平分法相同,组织分期,计算各分期采伐预定量和年伐量;l(4)为使第1分期采伐量与第2分期相等,进行必要的面积调整。 l四、龄级法l 本方法针对调整年龄结构不均匀的现实林而提出,通过比较现有林和法正林的龄级分配,分期调整森林结构,最终把年龄结构不均匀的现实林调整为龄级结构均匀的法正状态。l 该法较适用于高龄级林分占优势的林分。具体步骤如下:1、调查现有林各龄级的面积,按同样的轮伐期计算法正龄级分配,编制龄级分配比较表,根据此表计算第一分期的预定收获面积。公式为: E =(F/u)a2、结合以下要求安排伐区 (1)尽量选择高龄级林分; (2)按法正林要

10、求选定采伐林分; (3)根据龄级比比较表,采伐面积尽可能接近法正龄级面积。3、计算第一分期的收获量和采伐量。五、林分经济法 是以林分经济收益最有利时期作为确定采伐原则的方法,1871年尤代希提出。l 1、在作业级内编制采伐列区计划,分别采伐列区决定采伐顺序;l 2、分别林分计算土地期望价,其最大值作为确定轮伐期的依据;l 3、第一分期采伐地点按以下顺序排列: (1)经营需要采伐的林分; (2)明显达到成熟期的林分; (3)为了调整森林空间配置而不得不进行的采伐; (4) 用指率式判断的成熟林分。如果指率小于社会平均利率,应该采伐。 六、法正蓄积法 法正蓄积法是通过比较法正林蓄积量、生长量与现实

11、蓄积量、生长量的关系,把现实林调整到法正林,而确定每年收获量的各种调整方法的总称。l2、法正蓄积的定义l 法正林各龄级林分的蓄积量总和称为法正蓄积。设法正林轮伐期为u,把第u年蓄积列入计算的称为秋季法正蓄积,把第u年蓄积不列入计算的称为春季法正蓄积。通常采用春季和秋季平均值的夏季法正蓄积。(1)三角形面积法: 从法正蓄积的示意图上看,法正蓄积是以年龄为横坐标、蓄积为纵坐标的近似三角形面积。 其计算式如下: 试中: V法正蓄积 u轮伐期 Vuu年林分蓄积V=Vu u2 (2)平均生长量法 平均生长量法的计算式如下: v=zu式 中 : z 轮 伐 期 平 均 蓄 积 生 长 量(m3/hm2)。

12、(3)收获表法4 4、较差法、较差法 较差法又叫海耶公式, 其计算式为: 试中:ew年伐蓄积 zw现实林连年生长量 vn 法正蓄积量 vw现实林蓄积量 a调整期aVVZEnWWWaVVZZEnWnWW2l5 5、数式平分法、数式平分法l本法最初由日本和田国次郎提出,故又称和田公式,1975年前在日本国有林中曾广泛应用。l其公式如下:l l试中:Ew年伐蓄积;l Vw经营单位总蓄积量;l Zw各龄级平均生长量之和;l u轮伐期。Ew=VwuZw26 6、洪德斯哈根利用率法、洪德斯哈根利用率法nWWVEnVE7 7、曼特尔利用率法、曼特尔利用率法2/2uVuVEnnnnV=UZU2(1)(2)法正

13、蓄积量公式换算得 uVEWW2mESWW(3)(4)年伐蓄积年伐面积将法正蓄积量用现实蓄积量替换后得:式中m为平均每公顷蓄积 1、按平均生长量计算的年伐量(马尔丁法)、按平均生长量计算的年伐量(马尔丁法)年伐面积=年伐蓄积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nnnamamamamZZZZ 332211321年伐蓄积2 2、检查法、检查法公式为: Z = M2 M1+C式中 z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 m2期末调查的林分蓄积; m1期初调查的林分蓄积; c期间林分采伐量。 3 3、施耐德公式、施耐德公式 公式为: 式中P为材积生长率 材积生长率可通过树干解析或生长锥调查获得。在林分结构复杂的异龄林中确定材积生长

14、率是有困难的,用施耐德生长率公式计算的收获量,往往偏差较大。因此,此法只能用于粗放择伐林推算年择伐量的一种简便方法。Ew = VwPl年伐面积=l年伐蓄积=l 本公式适用于龄级结构均匀的或成、过疏林占优势的经营单位。 成、过熟林面积一个龄级期的年数成、过疏林蓄积一个龄级期的年数九、林况法 公式如下: 年伐面积=f/a 年伐蓄积=m/a 试中:f按林况需要进行采伐的小班面积之和; m按林况需要进行采伐的小班蓄积之和; a采伐期限 l十、林龄公式法 l1、第一林龄公式:l 年伐蓄积=s年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s年=s成、过+s近2个龄级期的年数2、第二林龄公式年伐面积为年伐蓄积 = 年伐面积成、过熟林平均每 公顷蓄积量s年=s中+s近+s成、过3个龄级期的年数1、森林时空特点 所谓时空特点就是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析森林状态。 时间表示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空间是由长度、宽度、高度构成的系统。 衡量的尺度是用分辨率和范围来描述的。标志着对研究对象了解的水平。2、演替与干扰 自然演替与次生演替3、森林功能与时空尺度4、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