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1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2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3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榆林市第四小学 王 燕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新课标人教版第7单元 第2课 第二课时教材简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1992年肖复兴为纪念叶圣陶老人的离世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和邀请肖复兴做客的两件事。并用这两件事展示了叶圣陶老人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文章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涌动着作家肖复兴对叶圣陶老人的敬佩、赞美与怀念之情。特别是文章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文字,语言优美、含义深刻。既是对当时当地当场景下作者看到的景色的传神妙笔,也是作者当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作者对叶老做人与作文堪称典范的赞美与感恩。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叶

2、老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中,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读出这两处景色描写背后蕴含的情感,则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难点,怎样将爬山虎的生机美与叶老的人格美有机地融合起来,突破课文的这一教学难点,便是我的第二课时教学预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3、初步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4、尝试在阅读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会肖复兴对叶圣陶先生敬佩、赞美与深深的怀念。重点难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的文

3、品,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导学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导学准备1、课前布置利用电子书包上网查找叶圣陶与肖复兴的生平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2、自制多媒体课件,发送到电子书包局域网。导学流程预设意图一、温故知

4、新、引导质疑、激发学趣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谁来读课题?请学生谈谈从他的朗读中都感受到什么?(不同的朗读方式,表达效果不同,带给别人感受也不同。)2、引导质疑、激发学趣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谈谈你上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文章是以写事为主,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引导学生读课题,感悟课题文字蕴含的情感。发现:文题的语法中心是“爬山虎”,而逻辑中心则是特定区域的“那片”与充满生机与作者情感的“绿绿”。 引导学生汇报上节课的学习收获,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

5、能力。二、自读探究 同桌交流。1、潜心默读文章的,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看看你都能读懂些什么?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批注到书上。2、同桌相互交流阅读感受。本环节给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时间(不少于7-8分钟),让学生潜心与文本相会,用心体会,细心发现、精心批注、开心领悟。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阅读。采用四年级学段的阅读方法默读。并在书上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与同桌交流分享阅读成果。享受自主阅读的快乐。三、探究阅读,感受文中的景,作者的情探究话题一:作者眼中的爬山虎。1、指名朗读,请学生说说你从第一处描写爬山虎的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2、启发想象,感受作者初次踏进叶老家的心情:高兴、

6、激动、兴奋、一丝丝紧张等3、品读文字背后的温暖那我们再读读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看你还读出了什么?4、想象练说:嘿!爬山虎5、认识写作方法:借景抒情。6、再次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心情。爬山虎是文章的主线,课文中几次描写了爬山虎,前面描写爬山虎的文字,内涵深刻,有丰富的意象与意境,不是这样“比”就能“比”出来的,我主要引导学生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想象去读,读出语言与意境的美丽,读出文字的弦外之音。导学流程预设意图探究话题二:我们眼中的叶老。1、比较两次看到爬山虎的不同?(第一次是绿葱葱、温柔、可爱,第二次是绿的沉郁,如同湖水。)2、借助插图、启发引导,想象表演叶老怎

7、样招呼我,怎样与我交谈,谈了些什么?3、资料补充,畅谈我们眼中的叶老。出示肖复兴当年的日记摘录,请学生朗读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又认识了怎样一位叶圣陶老人?(和蔼可亲、待人真诚、热情宽厚、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 板书)4、品读文字背后的感动,感知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大家自由读一读,作者第二次描写爬山虎的文字,看看作者其实是在写什么?(写叶老,写叶老高尚的品格)小结:这是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写法,同学们,课后阅读时可以找一找,读一读,学一学这种写作方法。5、情境表达 朗读抒怀看着这绿的沉郁的爬山虎、看着如同浓浓湖水的爬山虎,肖复兴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动。我们再次感情朗

8、读句子。(大屏出示:第二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他会悄悄的对叶老家的爬山虎说些什么呢?想象练说:爬山虎,我想悄悄地告诉你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具有什么特点?我们眼中的作者肖复兴与叶圣陶是个怎样的人?将作者眼中的景幻化为孩子们眼中的人一个15岁的青涩少年和人品堪称楷模的大作家。此时进行的想象练说:“爬山虎,我想悄悄的”让学生有抒发情感的语言情境。在学生动情的表达后再引导学生情境朗读,与老师与同伴分享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感悟。此时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的魅力也不言而喻了。四、拓展搭建、深化文本、情境表达1、引读深化文本。体会“非凡”的意义。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叶老与我的这次亲切交谈,使我非常庆幸什么(

9、学生读)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板书:人品 作品)就是这位堪称楷模的作家与我的愉快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什么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为什么说“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的引读,让学生有了抒发对叶老的敬佩之情的通道,同时为感悟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搭建平台。使学生乐于将那个夏天的非凡意义,自由表达出来,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导学流程预设意图2、资料拓展,感悟“绿”的深义。(大屏幕出示肖复兴资料)师旁白:孩子们,没有精心批改,没有叶老的热情邀请,没有叶老的亲切鼓励、没有叶老的包

10、含期待,就没有今天肖复兴的成功。难怪文章结尾动情的写到在我眼线,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认为这里的“绿”但只颜色吗?肖复兴眼前一直绿着的是 ;绿着的是 ;绿着的是 。3、交流学习收获。此时,大家有什么收获呢?你们是否懂得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4、课后练笔,表达心中的赞美。(多媒体课件展示叶圣陶老人笔耕不辍的画面、在音乐中一墙绿绿的爬山虎画面)叶老的的一生是勤于写作的一生,是潜心教书育人的一生。他喜爱爬山虎,喜爱爬山虎那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生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叶圣陶爷爷说的什么?课后把想说的话写在发表在qq日志或微信上上。让你的爸爸妈妈和同学老师共享。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用资料给孩子们搭建拓展平台,让他们将情语化作对文章中人物的理解、感悟并表达出来,突破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