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1页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2页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3页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4页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 NH2胺NH2芳胺芳伯氨基2R COOH羧酸COOH芳酸3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4常见的芳酸及其酯类药物水杨酸类 COOHOH水杨酸 (pKa2.98)COOOH水杨酸二乙胺(C2H5)2NH2+5COOHOCOCH3阿司匹林(pKa3.49)COONaOHNH2对氨基水杨酸钠6双水杨酯COOHOOOH7贝诺酯OCOCH3COONHCOCH38苯甲酸类苯甲酸(pKa4.20)COOH苯甲酸钠COONa9CH2H2NCOOH氨甲苯酸HOCOOC2H5羟苯乙酯10COOHSO2(CH3CH2CH2)2N丙磺舒(pKa3.4)NH(CH2)3CH3H2NO2SCOOHO布美他尼11其他

2、芳酸类药物 ClO CCH3CH3COOC2H5氯贝丁酯12SO3HOHHOHNC2H5C2H5酚磺乙胺13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分析包括:芳酸、芳酸酯、芳酸盐 共同点:苯环、羧基 不同点:不同的取代基(如酚羟基、芳伯氨基等) 14二、性质 (一)物理性质 (1) 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2) 溶解性:游离芳酸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芳酸碱金属盐及其它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15(二)化学性质 1.芳酸具有游离羧基,呈酸性,其pKa 在36之间,属中等强度的酸或弱酸。-X、-NO2、-OH 、-COOH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使酸性增强16-CH3、-NH2等斥电子取代基存在

3、使酸性减弱 邻位取代间位、对位取代,尤其是邻位取代了酚羟基,由于形成分子内氢健,酸性大为增强 17 2.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水解,溶液呈碱性,但碱性太弱,所以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双相滴定法或非水碱量法。 18 3.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4.UV 19 5.IR 6.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7.色谱法-制

4、剂分析 20第二节第二节 鉴别试验鉴别试验 一、FeCl3反应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6pH43 FeClOHArOHR21 直接:水杨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双水杨酯、水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水杨酸 ChP(2000)鉴别鉴别 (1)取本品的水溶液,加三取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氯化铁试液1 1滴,即显紫堇色。滴,即显紫堇色。22 间接:阿司匹林、贝诺酯阿司匹林、贝诺酯 水杨酸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ChP(2000)鉴别鉴别 (1)取本品约取本品约0.1g,加水,加水

5、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滴,即显紫堇色。23赭色苯甲酸(钠)碱性或中性3FeCl 米黄色钠盐丙磺舒3 0 . 60 . 5FeClpHNaOH24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基的药物 ArNH2HClNaNO2重氮盐橙黄猩红色b萘酚OH-NH2R25 直接: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因胺 间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氨苯砜、贝诺酯痛)、醋氨苯砜、贝诺酯 26三、水解

6、反应醋醋酸酸臭臭气气)水水杨杨酸酸(白白色色醋醋酸酸钠钠水水杨杨酸酸钠钠阿阿司司匹匹林林硫硫酸酸 CONa3227可溶于醋酸铵(测定熔点),水杨酸白色双水杨酯稀盐酸NaOH试纸变兰色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二乙胺臭气,酚磺乙胺NaOH28 1.分解产物的反应 苯甲酸盐 苯甲酸苯甲酸钠42SOH四、特殊反应四、特殊反应29 2.与汞离子及茚三酮反应 白色)(氨甲苯酸弱碱性2AcHg蓝紫色茚三酮氨甲苯酸30243SOHNO酚磺乙胺 24HNO32SOSONaNaOH3丙磺舒3.3.氧化反应(含硫的药物)氧化反应(含硫的药物)314.异羟肟酸铁反应 紫紫色色异异羟羟肟肟酸酸铁铁弱弱酸酸性性异异羟羟肟肟酸

7、酸盐盐盐盐酸酸羟羟胺胺氯氯贝贝丁丁酯酯3FeClNaOH六、IR 五、UV 32第三节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 一、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检查 1.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水解产生(贮存过程中水解产生) 332.检查方法 对照法 反应原理 三氯化铁反应 限量 原料:0.1%; 阿司匹林片:0.3%; 阿司匹林肠溶片:1.5%; 阿司匹林栓:1.0%(HPLC法)。 34其他杂质:其他杂质:乙酰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酐(ASANASAN)、)、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酰水杨酸(ASSAASSA)、水杨酰)、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酸(SSASSA) 35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间

8、氨基酚的检查 1.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脱羧产生原料残存、脱羧产生2.检查方法 ChP(2000) 含量测定法(双相滴定含量测定法(双相滴定法)。法)。36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使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使二者分离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二者分离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用盐酸滴定,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用盐酸滴定,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USPUSP(2424)离子对)离子对HPLCHPLC法(内标法法(内标法) 37三、双水杨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三、双水杨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BPBP(19981998)TLC

9、 TLC 水杨酸:杂质对照品法水杨酸:杂质对照品法有关物质:高低浓度对比法有关物质:高低浓度对比法38 1.杂质对照品法 方法: 供试品供试品溶液 杂质对照品对照品溶液 39供试品对照品40判断: 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斑点不得超过相应的杂质对照斑点。 优点: 同一物质,同一Rf值比较,准确度高、直观性强。 缺点: 需要杂质对照品。 412.高低浓度对比法 方法:对照溶液一定量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稀释溶剂溶解 S42供试品对照品43判断: 控制杂质斑点个数,控制杂质种类 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不得深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或荧光强度)44 优点:以供试品的稀溶液作为对照液,不需要杂质对照品,简单、价廉,

10、还可配成几种限量的对照溶液; 缺点:不同物质,不同Rf值比较,准确度差、直观性差。 45四、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四、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BPBP(19981998)反相)反相TLC TLC 高低浓度对比法高低浓度对比法46五、酚磺乙胺中氢醌的检查五、酚磺乙胺中氢醌的检查 ChP(2000)HPLC法法六、氯贝丁酯中对氯酚及挥发性杂六、氯贝丁酯中对氯酚及挥发性杂质的检查质的检查 (GCGC)47第四节第四节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一、中和法1.直接滴定法 pKa36终点滴定酚酞中性乙醇NaOH solS48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ChPChP(20002000) 取本品约取本品约0.4g0.4g,精

11、密称定,加,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 3滴,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0.1mo1/L)滴)滴定 。 每定 。 每 l m ll m l 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0.1mo1/L0.1mo1/L)相当于)相当于18.02mg18.02mg的的C C9 9H H8 8O O4 449COOHOCOCH3+NaOHCOONaOCOCH3+H2O50(1)测定方法及计算Ka=3.2710-4 反应摩尔比为11 (2)讨论 中

12、性乙醇 溶解阿司匹林且防止酯键水解。“中性”是对中和法所用的指示剂而言51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52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酯的一般含量测定方法酯的一般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阿司匹林53USPUSP(2424)方法:)方法: 取本品约取本品约 1.5g1.5g,精密称定,精密称定, ,加入氢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氧化钠滴定液(0.5mo1/L0.5mo1/L)50.0m150.0m1,混,混合,缓缓煮沸合,缓缓煮沸 10min10min,放冷,加酚

13、酞指,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示液,用硫酸滴定液 (0.25mo1/L0.25mo1/L)滴)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结果用空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白试验校正。每 1ml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0.5mol/l)相当于)相当于45.04mg45.04mg的的C C9 9H H8 8O O4 4。 54COOHOCOCH3+ 2NaOHCOONaOH+CH3COONa2NaOH(过量)H2SO4Na2SO42H2O剩余滴定:水解:55反应摩尔比为反应摩尔比为1 2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缺点:酸性杂

14、质干扰缺点:酸性杂质干扰羟苯乙酯含量测定亦可用此法羟苯乙酯含量测定亦可用此法 563.两步滴定法 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贝丁酯 如阿司匹林片的测定:57 取本品取本品10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0.3g),置锥形),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溶解后,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溶解后,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液3 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1mol/L)至)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溶液显粉红

15、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1mol/L)40m140m1,置水浴上加热,置水浴上加热1515分钟并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 验 校 正 。试 验 校 正 。 每每 l m ll m l 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0.1mo1/L0.1mo1/L)相当于)相当于18.02mg18.02mg的的C C9 9H H8 8O O4 4。 58COOHOCOCH3+NaOHCOON

16、aOCOCH3+H2O第一步 中和酒石酸枸橼酸水杨酸醋酸+NaOH钠盐+H2O59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 水解:反应摩尔比为11 COONaOCOCH3+NaOHCOONaOH+CH3COONa(定量过量)602NaOH(过量)H2SO4Na2SO42H2O 本法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降低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剩余滴定: 氯贝丁酯:消除供试品中共存的酸性杂质61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100/%100%片)标示量()平均片重()供试品重()测得量(标示量每片含量标示量gggg62剩余滴定法%100%0标示量平均片重)(标示量smFVVT634.双相滴定法 芳酸碱金属盐 如苯

17、甲酸钠 ChP(2000)COONa+HClCOOH+NaCl水乙醚溶剂:水乙醚 64 取本品取本品1.5g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中,加水25m125m1、乙醚、乙醚50ml50ml及甲基指示液及甲基指示液 2 2滴,用盐酸滴定液(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1/L0.5mo1/L)滴定,随)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 5ml5ml洗涤,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洗液并入锥形瓶中, ,加乙醚加乙醚 20m120m1,继续用,继续用盐酸滴定液(盐酸滴定液(0

18、.5mo1/L0.5mo1/L)滴定,随滴定随)滴定,随滴定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每 1ml1ml的的盐酸滴定液(盐酸滴定液(0.5mol/L0.5mol/L)相当于)相当于 72.06mg72.06mg的的C C7 7H H5 5NaONaO2 2。 65 乙醚的作用是:萃取反应生成的苯甲酸,使水相中的中和反应进行到底,滴定中要强力振摇。随着滴定不断进行,苯甲酸不断被萃取入有机溶剂层,使滴定反应完全,终点清晰。优点:消除了反应产物的干扰665.非水碱量法非水碱量法 芳酸碱金属盐芳酸碱金属盐 冰醋酸作溶剂冰醋酸作溶剂 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作滴定剂高氯酸的冰醋

19、酸溶液作滴定剂 结晶紫作指示剂指示终点或电位结晶紫作指示剂指示终点或电位法指示终点法指示终点 676.缩合后酸碱滴定法缩合后酸碱滴定法 氨甲苯酸氨甲苯酸 加入甲醛使与氨甲苯酸作用,生加入甲醛使与氨甲苯酸作用,生成成SchiffSchiff碱后,用碱液滴定碱后,用碱液滴定 H2O+CH2NH2CCOOHHCHO+H3NCH2COO-68氨甲苯酸氨甲苯酸 取本品约取本品约0.3g0.3g,精密称定,加,精密称定,加水水30ml3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甲,加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醛与甲酚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醛与甲酚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定液(0.1mo1/L0.1mo1/L)滴定至溶液显

20、淡)滴定至溶液显淡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液校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液校正 。 每正 。 每 l m ll m l 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的 氢 氧 化 钠 滴 定 液(0.1mo1/L0.1mo1/L)相当于)相当于15.12mg15.12mg的的C C8 8H H9 9N NO O2 2。69二、亚硝酸钠滴定法二、亚硝酸钠滴定法 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芳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芳酰氨基水解或硝基还原)的药物酰氨基水解或硝基还原)的药物Cl-+22+2+ArNH2 NaNO2 HCl ArNN NaCl H2O70三、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紫外分光光度法1.1.直接紫外分光光

21、度法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酚磺乙胺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 ChPChP(20002000)71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酚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酚磺乙胺磺乙胺0.25g0.25g),置),置200ml200ml量瓶中,用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12m1,置,置100ml10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刻度,摇匀。在1cm1cm吸收池中,以溶吸收池中,以溶剂为空白,于剂为空白,于305nm3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收度,按C C1010H H1717NONO5 5S S的吸收系数(的吸收系数(

22、)为为159159计算含量。计算含量。 %11cmE72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100cc%标标示示实实测测标标示示量量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100100%11标示标示量cnlEAcm732.2.过滤后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丙磺舒片)过滤后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丙磺舒片) 取本品取本品10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丙磺舒适量(约相当于丙磺舒60mg60mg),置),置200m1200m1量瓶量瓶中,加乙醇中,加乙醇150ml150ml与盐酸溶液(与盐酸溶液(9 9100100)4m14m1,置置7070水浴上加热水浴上加热

23、30min30min,放冷,用乙醇稀释,放冷,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续滤液5ml5ml,置,置100ml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 9100100)2m12m1,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于于1cm1cm吸收池中,以溶剂为空白,在吸收池中,以溶剂为空白,在249nm249nm的波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 C1313H H1919NONO4 4S S的吸收系数的吸收系数( )为)为338338计算。计算。%11cmE74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 %1001

24、00%11标示量平均片重标示量scmmVnlEA753.3.柱分配色谱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USPUSP(2424)阿司匹林胶囊)阿司匹林胶囊 可同时定量测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可同时定量测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1 1)水杨酸的限量测定)水杨酸的限量测定 固定相:固定相:FeClFeCl3 3,SASA保留,冰醋酸洗保留,冰醋酸洗脱,脱,306nm306nm测水杨酸的量测水杨酸的量 (2 2)含量测定)含量测定 固定相:固定相:NaHCONaHCO3 3,AASAAS、SASA保留,冰醋保留,冰醋酸洗脱,酸洗脱,280nm280nm测总量测总量764.4.离子交换后紫外分光光度

25、法离子交换后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氯贝丁酯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酸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酸性杂质后,对照法定量测定氯贝丁性杂质后,对照法定量测定氯贝丁酯含量酯含量77原料药 对照法%100mVnAAcs对对供供对对百百分分含含量量78四、四、HPLCHPLC1.1.阿司匹林栓剂阿司匹林栓剂 ChPChP(20002000) 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 内标法定量内标法定量2.2.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 USPUSP(2424) 离子对反相离子对反相HPLC HPLC 内标法定量内标法定量3.3.丙磺舒丙磺舒 USPUSP(2424) 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 外标法定量外标

26、法定量4.4.酚磺乙胺酚磺乙胺 ChPChP(20002000) 正相正相HPLC HPLC 内标法定量内标法定量799898:8080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常用的试液是(C C)A.碘化钾 B.碘化汞钾C.三氯化铁 D.硫酸亚铁E.亚铁氰化钾 809595:129.129.乙酰水杨酸片剂可采用的乙酰水杨酸片剂可采用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CDCD)A.非水滴定法B.水解后剩余滴定法C.两步滴定法D.柱色谱法E.双相滴定法 819898:134134测定阿司匹林片和栓中测定阿司匹林片和栓中药物的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药物的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BCBC)A.重

27、量法B.酸碱滴定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 D.络合滴定法E.高锰酸钾法 829999:81.81.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片的含量时,每1ml1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0.1mol/L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子量=180.16=180.16)的量是()的量是(A A)A.18.02mg B.180.2mgC.90.08mg D.45.04mgE.450.0mg 83反应摩尔比为11mlmgLgmolgLmolncMT02.1802.18116.1801.0T滴定度,每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组分的mg数c滴定液浓度,mol/

28、LM被测物的摩尔质量,g/moln1mol样品消耗滴定液的摩尔数,常用反应摩尔比体现,即反应摩尔比为1n849696:7878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国药典(19951995年版)采用双相滴年版)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D D) A.水乙醇 B.水冰醋酸 C.水氯仿 D.水乙醚 E.水丙酮 859999:83.83.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为(E E)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E.苯甲酸钠 8699x:121-125含量测定方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为A.直接中和滴定法 B.两步滴

29、定法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99x:121.阿司匹林片(B)99x:122.阿司匹林原料药(A)99x:123.对氨基水杨酸钠(D)99x:124.阿司匹林栓剂(D)99x:125.阿司匹林肠溶剂(B) 87例例1155A A.两步酸碱滴定法两步酸碱滴定法 B B.直接酸碱滴定法直接酸碱滴定法C C.两者皆是两者皆是 D D.两者皆不是两者皆不是1.苯甲酸钠的测定(D)2.氯贝丁酯的测定(A)3.盐酸的测定(B)4.酸碱滴定法(C)5.阿司匹林片的测定(A) 88例6.采用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已知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180.2,所用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请

30、问1ml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相当于阿司匹林的量应是(C)A.180.2mg B.180.2gC.18.02 mg D.1.802mgE.9.01mg 89例例7.7.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此时产生的白色再加稀硫酸酸化,此时产生的白色沉淀应是(沉淀应是(C C)A.苯酚 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 D.醋酸钠E.醋酸苯酯 90例例8.8.水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水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产物的反应,要求溶液的堇色产物的反应,要求溶液的pHpH值值是(是(D D)A.pH10.0 B.pH2.0C.pH78 D.pH46E.pH2.00.1 91例例9.9.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或阿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