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灵兰:即灵台、兰室,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秘典:珍重之辞,即秘藏之典籍。 本篇讨论十二脏腑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内容至关重要,值得珍藏秘传,如文中所说“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故篇名“灵兰秘典”。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原文P65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
2、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1、膻中: 胸部两乳之间正中部位,宗气所聚之处。 经穴名,别名上气海,属任脉。 心包络。2、仓廩: 贮存粮食的仓库。礼记月令:“谷藏曰仓,米藏曰廩”。古代用
3、于装粗粮的地方曰仓,装精细粮食的地方曰廩。3、化物: 指小肠将饮食物分清别浊,变化物质的功能。张介宾注:“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日化物出焉。” 校注4、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 王冰、张志聪、马莳等作注认为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故肾气充盛则筋骨强健,动作敏捷,精力充沛,生殖机能正常,胎孕得以化生,其功能多,作用强大。 唐容川曰“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中,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指精力充沛,强于劳作。肾藏精充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为“作强之官”。伎巧:
4、伎同技,多能为技;巧,精巧,才智。伎巧指技能,才智。 5、决渎:决,通也;渎,水道也。疏通水道之意。6、州都: 州,水中陆地。都,水经注文水:“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州都,水液积聚之处。膀胱为津液所聚之处,故称州都之官。 “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读之官。” 张介宾 “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张介宾7、气化:气机产生的变化。六气的变化。此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等。后世医家则把“气化”内涵逐渐扩展,引伸为一切
5、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涉及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能量的化生、输布、排泄及其相互转化等。(一)比喻地位1、君主之官2相傅之官3、臣使之官一、十二官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二)寓指特性1、将军之官2、中正之官(三)表明功能1、仓廩之官2、传导之官3、受盛之官4、作强之官5、决渎之官6、州都之官原文分析原文分析二、十二脏腑的相互关系 三、强调了心在十二官生理功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灵柩五癃津液别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刺禁论 节,度也。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之数六十,
6、六六三百六十日成一岁,故称天度为“六节”。 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节。 本篇前半部分论述天体运动规律和气、候、时、岁等天度的建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阐释了天度、气数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未选)。后半部分着重讨论了藏象学说的基本点,主要包括脏腑的基本功能、阴阳属性及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故以“六节藏象”作为篇名。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
7、之太阴,通于秋气。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
8、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一、藏象的概念一、藏象的概念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张介宾:“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 于外,故曰藏象。” 二、以五脏为核心的二、以五脏为核心的“四时五脏阴阳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系统的理论系统(一)心系统:(一)心系统: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通于通于夏气夏气” 1. 1. 心的功能心的功能“生之本,神之变生之本,神之变”(1 1)心为君主之官属阳,藏神心为君主之官属阳,藏神
9、主精神思维活动,应变万事,主持人的正常生主精神思维活动,应变万事,主持人的正常生 命活动命活动 张介宾注:张介宾注:“心为君主而属阳,阳主生,万物系之以心为君主而属阳,阳主生,万物系之以 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以变化,故曰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以变化,故曰 神之变。神之变。”(2 2)心主血心主血 中焦受气取汁,由心化赤为血,奉养固身。中焦受气取汁,由心化赤为血,奉养固身。 张志聪注:张志聪注:“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 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 万事,故曰神
10、之变也。万事,故曰神之变也。”(一)心系统(一)心系统 1. 1. 心的功能心的功能“生之本,神之变生之本,神之变”(1 1)主血:主血: 中焦受气取汁,由心化赤为血,奉养固身。中焦受气取汁,由心化赤为血,奉养固身。(2 2)藏神:藏神: 主精神思维活动,应变万事,主持人的正主精神思维活动,应变万事,主持人的正 常生命活动常生命活动(一)心系统(一)心系统2.2.心与形体组织关系心与形体组织关系“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其华在面其华在面 心的精气神采反映于面心的精气神采反映于面 心血足心血足 面色红润有光泽面色红润有光泽 心血虚心血虚 面色无华面色无华 其充在血脉其充在血脉
11、心的功能反映于血脉心的功能反映于血脉 心气足心气足 血运正常,脉体有力血运正常,脉体有力 心气虚心气虚 脉不充盈,弱而无力脉不充盈,弱而无力 或气滞血瘀,脉动异常或气滞血瘀,脉动异常(一)心系统(一)心系统 3 3 心与四时心与四时“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阳:指部位,胸为阳,心居胸中,在膈上(1)阳中之太阳 太阳:阳气量的多少。太,大、多 (一)心系统(一)心系统 3 3 心与四时阴阳心与四时阴阳“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2 2)通于夏气通于夏气 心在五行属火,四时夏主火,故心气与夏气心在五行属火,四时夏主火,故心气与夏气 通应。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充盛
12、,比喻心的阳通应。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充盛,比喻心的阳 热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反映心功能与热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反映心功能与 夏气有收受关系,受夏热之气影响。夏气有收受关系,受夏热之气影响。(二)肺系统:(二)肺系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通于秋气通于秋气” 1. 1. 肺的功能肺的功能 “气之本、魄之处气之本、魄之处” ” 肺司呼吸,天气通于肺。清气和水谷精气合肺司呼吸,天气通于肺。清气和水谷精气合为宗气,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宣发布散全身为宗气,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宣发布散全身。因此,肺主呼吸之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因此,肺主呼吸之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
13、行。所以是行。所以是“气之本气之本”。 五脏生成篇五脏生成篇说: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者,皆属于肺” 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藏于肺,是人体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藏于肺,是人体形成后存在的本能感知,一出生即有。形成后存在的本能感知,一出生即有。 张景岳张景岳“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是而知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是而知也。也。” ” (二)肺系统(二)肺系统 2. 2. 肺与形体组织肺与形体组织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其华在毛其华在毛 肺的精气荣华反映于毛肺的精气荣华反映于毛 其充在皮其充在皮 肺的功能反映于皮肺的功能反映于皮 肺气足肺气足 毛荣肤泽,皮肤致密,卫外功
14、毛荣肤泽,皮肤致密,卫外功 能强能强 肺气虚肺气虚 宣发功能减退宣发功能减退皮肤枯槁无华,皮肤枯槁无华, 腠理疏泄自汗,易外感腠理疏泄自汗,易外感(二)肺系统(二)肺系统 3 肺与四时阴阳肺与四时阴阳“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阳:指部位,同“心”,膈上为阳 (1)阳中之少阴 少阴:“少”为“稍”之意,肺主肃 降,属金,为次寒, 属阴 (二)肺系统(二)肺系统 3 3 肺与四时阴阳肺与四时阴阳“为阳中之太阴,通于为阳中之太阴,通于 秋气秋气” (2 2)通于秋气)通于秋气 肺在五行属金,四时秋主金,故肺气与秋相肺在五行属金,四时秋主金,故肺气与秋相 通应,秋季气候凉爽,阳
15、气收敛,比喻肺的通应,秋季气候凉爽,阳气收敛,比喻肺的 宣发肃降功能,反映肺的功能与秋天有收受宣发肃降功能,反映肺的功能与秋天有收受 关系,受秋气影响。关系,受秋气影响。 (三)肾系统:(三)肾系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通于冬气于冬气” 1. 1. 肾的功能肾的功能主蛰、封藏之本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精之处 蛰:指冬眠伏藏之虫。在此指伏藏之意。喻指肾有潜蛰:指冬眠伏藏之虫。在此指伏藏之意。喻指肾有潜 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 概括。故以概括。故以“主蛰主蛰”喻之。肾的藏精、主纳气、主
16、生喻之。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 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具体体现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具体体现。 封藏之本:封藏,伏藏,贮藏之意。肾主藏精,宜闭封藏之本:封藏,伏藏,贮藏之意。肾主藏精,宜闭 固不宜妄泄,肾气实则伏藏坚固,虚则遗泄,故称肾固不宜妄泄,肾气实则伏藏坚固,虚则遗泄,故称肾 为为“封藏之本封藏之本”。指肾的藏精功能。指肾的藏精功能。(三)肾系统(三)肾系统2. 2. 肾与形体组织肾与形体组织“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其华在发其华在发肾的精气荣华反映于发肾的精气荣华反映于发 其充在骨其充在骨肾的功能反映于骨骼肾的功能反映于骨骼 肾精充足肾精
17、充足 筋骨坚强,发长极有光泽筋骨坚强,发长极有光泽 肾精亏虚肾精亏虚 筋骨懈堕,发白而脱筋骨懈堕,发白而脱 (三)肾系统(三)肾系统 3. 3. 肾与四时阴阳肾与四时阴阳“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阴:指部位,即下焦,为阴:指部位,即下焦,为“阴阴” ” (1 1) 阴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阴 太阴:肾属水为阴太阴:肾属水为阴 肾五行属水,主封藏润下,属阴;肾五行属水,主封藏润下,属阴; 肾位居膈下,部位属阴。肾位居膈下,部位属阴。 (三)肾系统(三)肾系统 3.3.肾与四时阴阳肾与四时阴阳“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2 2)通于冬气)通于冬气 肾在五行属水,冬
18、主水,故肾气与冬气相通应。肾在五行属水,冬主水,故肾气与冬气相通应。 以冬季气候严寒,阳气收闭,比喻肾的以冬季气候严寒,阳气收闭,比喻肾的“主蛰主蛰” 藏精功能,反映肾功能与冬气有收受关系,受藏精功能,反映肾功能与冬气有收受关系,受 冬气影响,冬气影响,(四)肝系统:(四)肝系统: “肝者,肝者,罷罷极之本,魂之居也;极之本,魂之居也;通于春通于春气气” 1. 1. 肝的功能肝的功能“罷极之本罷极之本,魂之居也,魂之居也” 罷极(罢极)的含义罷极(罢极)的含义 罷,音义通罷,音义通“疲疲”;极,即劳。罷极即劳困。;极,即劳。罷极即劳困。 罷,为罷,为“能能”,通,通“耐耐”;极,疲困。罷极,即
19、耐;极,疲困。罷极,即耐 受疲劳。受疲劳。 罷,读罷,读baba,免除之意。罢极,即免除疲劳。,免除之意。罢极,即免除疲劳。 罷,为羆罷,为羆 (pipi)熊之雌者为)熊之雌者为“羆羆”,力尤猛。,力尤猛。 罢极,即力量极大。罢极,即力量极大。 罷极之本罷极之本:肝藏血主筋,筋主运动。运动劳累责之于:肝藏血主筋,筋主运动。运动劳累责之于 肝,因此肝是产生疲劳、耐受疲劳、解除肝,因此肝是产生疲劳、耐受疲劳、解除 疲劳的根本疲劳的根本 (四)肝系统:(四)肝系统:“魂之居也魂之居也”:魂是在神的指挥下反映的一种精:魂是在神的指挥下反映的一种精神神 活动现象。活动现象。 张景岳:张景岳:“凡梦幻恍惚
20、游行之境皆是也。凡梦幻恍惚游行之境皆是也。”灵枢灵枢本神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血舍魂” 。 (四)肝系统(四)肝系统2. 2. 肝与形体组织肝与形体组织“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其华在爪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肝的精气荣华反映于爪爪为筋之余,肝的精气荣华反映于爪 其充在筋其充在筋肝的功能反映于筋肝的功能反映于筋 肝血充足肝血充足 筋骨强健,耐经久运动,爪甲坚筋骨强健,耐经久运动,爪甲坚 韧,红润光泽韧,红润光泽 肝血不足肝血不足 筋动失常筋动失常 ,爪甲脆薄,枯白无华,爪甲脆薄,枯白无华 (四)肝系统(四)肝系统3.3.肝与四时阴阳肝与四时阴阳“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为
21、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阴:指部位,肝居膈下,属阴阴:指部位,肝居膈下,属阴 (1 1)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少阳 少阳:肝属木,木旺于春,春天阳气少阳:肝属木,木旺于春,春天阳气 始生,阳气量少始生,阳气量少 (四)肝系统(四)肝系统3.3.肝与四时阴阳肝与四时阴阳“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2 2)通于春气 肝在五行属木,春主木,故春与肝通应。春季气候温暖,万物萌生,一派生机,比喻肝有疏泄升发功能,反映肝功能与春气有收受关系,受春气影响。(五)脾系统(五)脾系统 “脾、胃、大肠、小肠脾、胃、大肠、小肠通于土通于土气气” 1.1.脾(胃)之功能脾(胃)之功能仓禀之本,
22、营之居也仓禀之本,营之居也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精微之气归于脾,水谷 精微通过脾的升清作用,转输到全身,化生为营 气精血各种营养成分,以养五脏,故脾胃是气血 生化之源,犹如储藏粮草的仓库,不断的供给, 所以称“仓廪之本”。而营气由水谷精微产生。 所以称 “营之居”。(五)脾系统(五)脾系统2.脾与形体组织“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其华在唇四白脾精气荣华反映于唇之四际 白肉。唇为脾之外候。 脾气健旺 气血化生有源,口唇红润光泽 脾病虚弱 口唇苍白 其充在肌脾功能反映于肌肉。脾主肌肉 脾气健旺 肌肉壮盛,唇色红润 脾失健运 肌肉消瘦,痿弱无力,唇白无华 (五)脾系统(五)脾系统 3. 3. 脾
23、与四时阴阳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 至: 上下转输,往复无穷;脾居中土而主运化,为阴阳 上下升降之枢, 归,即土为万物之所归,土为阴,故曰至阴 至阴: 到达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脾应长夏,居四季 之中,由阳到达阴。 “至”,往复意,即长夏为 阴阳的往复之时。 至,指极。至阴指肾。水热穴“肾者,至阴也”。 长夏:农历六月。 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 (五)脾系统(五)脾系统 3. 3. 脾与四时阴阳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 (2)通于土气 脾旺四季。脾在五行属土,以五行之土言, 土生万物,脾旺四季,故脾气与土气相通应, 比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与长夏相通应。以四时言,长夏主土,气 候温热多雨湿,而
24、脾喜燥恶湿,反映脾功能 与长夏之气有收受关系,受长夏之气影响。(五)脾系统(五)脾系统 4 4、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总体功能、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总体功能 饮食水谷生化,代谢之所饮食水谷生化,代谢之所 器:器: 生化之宇,气化之所生化之宇,气化之所 能化糟粕:即蒸津液,分别清浊,泌其糟粕能化糟粕:即蒸津液,分别清浊,泌其糟粕 转味入出转味入出: : 指六腑受纳水谷,化生精微,排泄指六腑受纳水谷,化生精微,排泄 糟粕的功能。糟粕的功能。 三、确定五脏阴阳属性的依据三、确定五脏阴阳属性的依据(一)依据五脏所在的位置 膈上胸腔属阳,膈下腹腔属阴。(二)五脏的五行属性及与四时通应关
25、系。(三)经脉阴阳属性。脏脏功功 能能其华其华 其充其充 阴阳属性阴阳属性通应季节通应季节心心 生之本,藏神生之本,藏神 面面 血脉血脉阳中之太阳阳中之太阳夏气夏气 肺肺气之本,藏魄气之本,藏魄 毛毛 皮皮阳中之少阴阳中之少阴秋气秋气肾肾 封藏之本,藏精封藏之本,藏精 发发 骨骨阴中之太阴阴中之太阴冬气冬气肝肝罢极之本,藏魂罢极之本,藏魂 爪爪 筋筋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少阳春气春气脾脾 仓廪之本,营之居仓廪之本,营之居 唇唇 肌肌阴中之至阴阴中之至阴土气土气( (长夏长夏) )“四时五脏阴阳”的系统结构重点内容!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 (一)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一)胆主
26、少阳春生之气 胆应于春,气主升发,春生之气为万物化源,脏腑之气皆赖之以生。李东垣:“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 (二)胆居相火,温煦诸脏,相火源于肾,寄居(二)胆居相火,温煦诸脏,相火源于肾,寄居 于胆,而布于三焦于胆,而布于三焦 医贯医贯云云 “ “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 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 者者”。然少火生气,非独脾胃受益,十一。然少火生气,非独脾胃受
27、益,十一 脏皆赖之以荣。脏皆赖之以荣。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 (三)精神活动,系于五脏而决断在胆(三)精神活动,系于五脏而决断在胆 灵兰秘典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著而为病气以胆 壮,邪不可干,故十一脏取决于胆”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四)胆少阳经为运转枢纽,通达阴阳(四)胆少阳经为运转枢纽,通达阴阳 张介宾认为:胆居半表半里,是运转的中枢, 既可内通,又能外达。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五)藏胆汁,助肝疏泄,化生气血(五)藏胆汁,助肝疏泄,化生气血 血证论血证论“木之性,主于
28、疏泄木之性,主于疏泄” ” 四、四、 关于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十一脏取决于胆” (六)十一,为土(六)十一,为土“凡土藏决定于胆也凡土藏决定于胆也”认为认为“土土”误写为误写为”。决。决 乃疏通之意。胆气疏泄,通降于土脏,土脏则乃疏通之意。胆气疏泄,通降于土脏,土脏则 能运化调畅。所谓能运化调畅。所谓“土脏土脏”,即通于土气的脾及,即通于土气的脾及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主饮食物消化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主饮食物消化 吸收的器官,这些脏腑的功能有赖于胆气疏泄吸收的器官,这些脏腑的功能有赖于胆气疏泄 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曰: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曰:“土脏取决于胆土脏取决于胆”。 帝曰
29、: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原文P68 本篇以藏泻作为讨论脏腑的标准。在讨论的内容和方法上跟其他有关藏象的文章不同,所以叫
30、做“别论” 五脏别有所论,不在常谈之列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复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原文诵读P71】 1、内容2、属性3、
31、功能一、奇恒之府与传化之府的区别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传化之府(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府属阴象地主静传化之府属阳象地主动奇恒之府藏而不泻(藏蓄阴精)传化之府泻而不藏(传化水谷) 二、传化之府与五脏的关系1、腑受五脏浊气2、魄门亦为五脏使3、水谷不得久藏脏浊由腑泻出腑精输脏而藏魄门启闭赖脏气主持魄门启闭能协调脏气不藏脏气升降失调, 甚则洞泄而气陷神去久藏浊气填塞 扰乱五脏,壅滞六腑三、五脏与六腑的基本功能及特点1、五脏2、六腑功能贮藏精气特点功能传化水谷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泻而不藏实而不满脏腑藏泻的辨证关系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以藏为本藏精、气、神藏中有泻泻不宜过输
32、精泻浊以泻为本传化水谷、浊气泻中有藏藏不宜久藏精藏水谷精气不能久藏输脏水谷不能久留传化满而不能实满而不能实脏腑藏泻理论的临证意义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脏病多虚治当顾其精气 腑虚补脏表里之脏脾肾表里之腑胃肠腑病多实治宜通降气机脏实泻腑“魄门亦为五脏使”的临床意义 为六腑所用通下治六腑病为五脏所用通下治五脏病调脏治魄门病从魄门诊断五脏病魄门素问太阴阳明论 本篇讨论了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的本篇讨论了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脾胃的相互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脾胃的相互关系。故名:关系。故名:“太阴阳明论太阴阳明论”。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解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回:阴
33、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成满闭塞,下为飧泻,久为肠澼。原文P741.1.生理特性:生理特性:“阴阳异位阴阳异位”2.2.阴阳属性:阴阳属性:“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更虚更实,更逆更从”3.3.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生病而异生病而异”4.4.“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阴道虚”5.5.不同邪气的易感趋向。不同邪气的易感趋向。第一段 大阴阳明异位,受病不同 帝
34、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工之情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明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一、脾胃的相互关系一、脾胃的相互关系 1.1.解剖部位:脾、胃以膜相连解剖部位:脾、胃以膜相连 2.2.经脉循行:脾脉贯胃络嗌经脉循行:脾脉贯胃络嗌 3.3.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4.4.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论脾病四肢不用之理二、脾不主时与脾胃为后天之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宠物狗买卖合同
- 语数英课件教学课件
- 诗联声律知识培训心得
- 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 诗经爱情名篇课件
- 建筑土石方协议
- 红楼梦刘姥姥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赋能2025年在线生鲜电商平台服务升级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与技术创新策略分析报告
- 试验员岗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版)
- GB/T 328.13-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 茶叶实践报告3篇
- 西门子低压电器快速选型手册
- 养羊与羊病防治技术课件
-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时 地球的结构》教学课件
- Q∕SY 05129-2017 输油气站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配置管理规范
- 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运营方案
-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第二学期全套电子教案(含教学进度计划)(配套教材:高教版中职统编)云天课件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综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