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 I :10.13397/j .cnki .fef .2003.05.004复旦教育论坛2003 年第 1 卷第 5 期Fud an Education Forum2003.Vol.1, No.5新论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 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本文对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教育评论客体:“教育文化” 、教育评论内外部条件 、教育评论学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教育评论;教育评论学 ;教育评论家;教育文化中图分类号:G 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
2、59 ( 2003) 05-0014-05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Education Revi ew Resear chLIU Yao(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view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Jinhua 321004, Zhejiang , China)Ab 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ba 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 for the education review , its co nte
3、ntand ta sk to be studied, theory sy stem and subject .Mo re ove r, the autho r also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culture, their con-ditions and theoretical pro blem s for the education review.Key words:Education review ;theory of education rev iew ;edu cation review er ;education culture .教育评论学从 1995 年提
4、出至今已有 9 个年头, 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概念就是“教育评论”, 但作教育评论活动也已陆续开展起来了 ! 教育评论学 为教育评论学的最基本概念的“教育评论”, 需要经专著 2000 年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第一个教育 过艰苦的探索而获得。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大评论研究所已于 2001 年在浙江师范大学创立, 中国 量的教育评论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感性具体材料中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专业委员会也将在近两年内成 象出来, 再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出它的多种规定性,立, 2002 年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家教育学术期刊与 进而达到多种规定性统一的具体概念。在确立“教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开办了“百名学者评论 育
5、评论”作为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概念时, 当前应当进中国教育”类专栏, 许多学者参与到教育评论活动中 行的一项工作就是揭示“ 教育评论” 的诸多规定性,来了, 教育评论事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为了使教 揭示这诸多规定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使之达到育评论学学科顺利发展, 在此我想就几年来大家提 诸多规定性的统一, 形成具体概念。出较多的几个理论问题, 进行简要的答复。 科学是研究规律揭示规律的, 规律的理论形态表现为科学的原理原则 。教育评论学要使自己成为一、关于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必须在确立自己的基本概念的一门学科能否成立( 确立) , 一个突出的标志就基础上, 确立
6、自己的基本原理原则。所谓原理不过是看它是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概念 。马克思的两大就是概念的展开, 因此又可以说必须先确立概念而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就是建立在物后确立原理。然而, 所谓概念又不过是一系列基本质资料生产方式和剩余价值这两个基本概念之上原理的凝缩, 不对概念所包括的诸多规定性加以揭的。同样, 要建立教育评论学, 首先必须从教育评论示就形不成概念, 因此可以说必须先确立原理而后活动过程中抽象出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概念, 这是我形成概念 。由此可见, 确立基本概念和确立基本原们要思考和着手做的工作 。 14 复旦教育论坛2003 年第 1 卷第 5 期Fud an Education
7、 Forum2003.Vol.1, No.5理, 无论从逻辑上或历史上看都是同一个过程 。笔 育评论主体和教育评论客体及其矛盾为内容, 着重者认为, 揭示教育评论学基本概念的具体规定性和 分析作为矛盾双方的教育评论主体和教育评论客体揭示教育评论学的基本原理是一回事。眼下所要做 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教育评论主体和教的就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评论学的基本 育评论客体矛盾的性质和解决途径。以上我们论述原理原则的本质是教育评论活动的规律, 是对教育 了教育评论学研究的根本内容和任务 。从教育评论评论活动规律的科学反映, 是教育评论活动规律的 学学科研究与建设的层面看, 教育评论学的具
8、体研表现。教育评论学基本原理原则的确立, 就是对教 究内容包括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评论研育评论活动规律的探求。教育评论学研究从一提出 究, 教育评论客体教育文化研究以及教育评论就应深入到教育评论活动规律的揭示, 而不应停留 主体、教育评论媒体、教育评论标准、教育评论方法、在教育评论过程的具体描述上 。 教育评论功能 、教育评论形态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学最基本的概念, 教育 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具体任务 :其一是分析和探讨教评论学的全部概念又都是由“教育评论”概念中派生 育评论的格局和规律。“ 科学的本质是寻求持久的出来的, 教育评论学的全部判断和推理可以说都是 真谛。科学研
9、究者在描述各种现象之间有规则的关“教育评论”概念的展开,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育 系, 解释某些事件如何影响或引起另一些事件, 从而评论 学就 是“教育评论”概念的逻辑展开 。我们如果 产生格局和规律性 。换言 之, 科 学寻求不变原把这一逻辑展开过程研究清楚并给予科学的理论把理” 1 。对于教育评论学来说, 就是描述和分析教育握, 建立教育评论学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也就是 评论的格局和过程, 探讨和寻求教育评论现象之间说, 研究教育评论学的逻辑起点找到了 。 联系和斗争的必然性。其二是说明和解决教育评论现象和问题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教育评论现象纷纭二、关于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复
10、杂, 教育评论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都需要教育评论 我们将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分为根本 家运用教育评论的基本原理 、知识和方法给予正确内容和任务与具体内容和任务 。根本内容和任务是 说明和科学解决。其三是总结和深化教育评论研究抽象性的关系到学科生存和发展的认识问题;而具体内容和任务是操作性的关系到学科研究与建设的实践问题,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教育评论学的全部研究内容和任务。成果 。在人类漫长的教育史上, 积累着丰富的口耳相传的教育评论经验和教训, 也有一些诉诸文字的教育评论思想和实践经验。对这些进行挖掘、思考、研究和总结, 显然有助于指导现实的教育评论活动,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内容应是对
11、教育评论主体与也有助于深化和充实正在发展着的教育评论理论。教育评论客体矛盾状况及其发展的揭示 。关于教育 此外, 教育评论学研究的任务还有:宣传和普及教育评论主体, 教育评论学应主要论述它在教育评论活评论学知识, 引导大众树立正确 、科学的教育评论观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职责, 以及作为教育评论念, 形成健全的教育评论机制和健康的教育评论风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等。教育评论学尚等。对于教育评论主体的研究既要考虑它与教育评论客三、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问题体的相互规定, 在与教育评论客体的对立统一中加以把握, 又要把它放在教育评论活动中作为教育评 教育评论学是与教育理论、教育史并列的
12、教育论过程运行的主要承担者来考察。关于教育评论客 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要建立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体, 教育评论学主要论述作为教育评论客体的教育 系, 必须解决两大难题, 那就是建立教育评论学的范文化如何通过教育评论过程, 使之在内容和形式上 畴体系和概念体系, 并给予科学的揭示和阐述, 使这更加完美, 并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效益。关于教育 些概念和范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同时, 还要运用评论主体与教育评论客体的矛盾是教育评论学重要 这些概念、范畴及其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采取科学的的和基本的内容 。教育评论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 方法论证教育评论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科学原研究教育评论主体与教育评论客
13、体的关系, 深入地 理, 从而揭示出整个教育评论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观察 、准确地提出、科学地分析 、恰当地解决他们之 的基本规律 。间的矛盾, 使教育评论过程得以顺利地进行, 达到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 并由期的教育评论目的。总而言之, 教育评论学是以教 它派生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 形成一个概念系统。 15 复旦教育论坛2003 年第 1 卷第 5 期Fud an Education Forum2003.Vol.1, No.5所谓某一学科的体系, 实际上就是该门学科的概念 教育评论学要对此进行认真地研究。教育评论学对体系。借助于概念体系形成判断, 由判断而进行推 教育文化的初
14、步界定是 :指在教育领域这一特定范理是一切学科体系的基本逻辑结构。笔者认为, 刚 围内,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其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提出教育评论学就谈建立学科体系还为时尚早, 当 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前应把重心放在更为基本的一些问题上 。教育评论 程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置身于教育领域中, 就不可学体系的建立不是在教育评论学研究的萌芽期, 不 避免要受到特定的教育文化影响, 同时参加到其活应是先验的, 而应是大量基础问题解决之后自然而 动中, 创造出新的教育文化氛围和教育文化成果 。然的结果 。但是, 在教育科学充分发展的今天, 不仅 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在人类文
15、不应反对研究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系, 相反还应提 化中处于较高层次 。与人类文化相同, 教育文化从倡在借鉴其它学科体系之长, 扎实研究基本问题的 内容看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前提下, 提出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构想, 化 。它是教育领域活动的人(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下面简称教育中人) ,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创造出 并认真研究一些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原则问题。这是必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 来的成果之一, 也是从事教育文化活动的一些必备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很 的物质基础 。如:学校校园及设施、教室、课桌椅 、教 具 、教材 、教学设备等各种有
16、形的教育设施和用品。多, 这里强调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即要坚持教育评论还有各种教育管理组织、学会、协会、基金会等 。这 学体系内在的逻辑结构及因果联系方式与教育评论 些是教育文化的表层和载体 。二是制度层次的教育学体系的发展过程相统一) 的原则 。教育评论活动 文化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类是教育活动的规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又是一个概念的逻辑推演过 范 、规则, 各种制度、章程、习惯、奖惩条例等 。另一程。要建立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系, 必须对这两个 类就是教育的运作方式( 或叫行为方式) 。三是精神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统一进行研究, 必须把教育评 层次的教育文化。它集中表现为“教育中人”这
17、个群论学学科体系建立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上。另 体的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在此基础外, 我们还强调科学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或称实然 上形成的教育思潮、教育风气、教育风格 、教育流派与应然统一, 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原则) 。前者强调教 等 。这中间有教育思潮的传播、交流、碰撞、接受和育评论学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及内容本身应与客创新, 它对教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 又 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要求和理论发展相符 要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检验, 求得发展和深化 。教育合;后者强调教育评论学及其体系与人的需要和政 文化的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精神层次治、经济及社会需求相协调
18、 。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 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反映了教育的科学性决定支配其规范性, 其规范性应用和发展 文化的属性, 规定了教育文化的特质, 它支配着教育它的科学性, 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教育评论学学科 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因此, 对教育精神文化的评体系也应该建立在科学与规范统一的原则之上。论是教育评论的主要领域。教育物质文化到精神文 在确定教育评论学逻辑演绎体系构成的起始范 化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精神文化在教育活动中畴上必须考虑本质联系的孕育性( 它是后继范畴的形成, 又反过来指导和支配教育文化活动 。“胚芽”, 孕育着体系发展的必然性联系) ;逻辑结构教育文化主要有如下基本
19、特征 :活动的丰富性的可推导性;范畴内容的相对定论性( 起始范畴必须 与多样性;广泛的参与性与影响的持续性 ;内容的智具有“公理”属性, 作为进一步推导演绎的前提, 即可 能性与本质的创造性 ;历史的延续性与传承的选择“实证性”) ;体现对立统一规律( 内涵教育评论的双 性 ;发展的开发性与交流的融合性等 。教育文化的边活动及主客体的协同活动) 。据此, 确定教育评论 基本功能有 :认知功能 ;传播功能 ;教化功能;选择功学逻辑演绎体系构成的“起始范畴”, 还必须从最常见且包容量最大的基本概念“教育评论”入手 。四、关于教育评论客体:“教育文化”的问题能 ;创造功能 ;服务功能等。教育评论家要
20、选择有评论价值或适合于评论的教育文化, 这就应从教育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 而不是以评论家个“教育文化”是人类在教育范畴活动的特征, “教育文 化”就包括了教育的一切和一切教育, 当然也就包括了教育评论本身 。“教育文化”是个基本概念,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教育评论家一定要抓住教育文化的特点, 好则说好, 坏则说坏, 以评促建, 重在建设 。要讲明好在哪里, 不足在哪里, 让人心服口服。 16 复旦教育论坛2003 年第 1 卷第 5 期Fud an Education Forum2003.Vol.1, No.5即使是好朋友, 也不要 作那些捧场文 字, 而应讲科 “建立教育评论学, 并
21、非仅仅是建立一门学科的问学, 讲学术良心 。教育评论要对所评教育文化的内 题, 也不是教育部门自身的问题, 而是要有一定的社容适当予以阐述, 给人以更多的关于教育评论客体 会条件 。关键是创造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开展教育的信息, 做到“评”与“介”相结合, 防止将一些教育评 评论的社会条件 。要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 需要解论变成对所评教育文化的简介。相反, 一些教育评 决的问题很多, 但主要是三个问题:调整社会经济关论让人看不到所评的教育文化的梗概也是不成功 系, 使人 们具有 独立经 济能 力支持 的独 立自 主权的。好的教育评论, 应在评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巧妙 ( 力) 利( 益) ;批判小资
22、产阶级的左的或右的思想理地把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 做到“评” 中有 论, 逐步消除其影响, 使人们从其束缚中解放出来;“介”, “介”中有“评”, 使“评”与“介”有机融为一体 ; 批判的继承传统思想、道德等” 。笔者认为, 为了使好的教育评论, 不应该局限于对所评教育文化的评 教育评论事业能顺利发展, 教育评论应在适应和创说, 还应该对与其相关的教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 造外部条件的过程中, 不断对内部条件进行研究, 逐任何一种教育文化都是在借鉴前人创造的教育文化 步强化教育评论的科学导向作用, 进而争取和创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要阐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更好的外部条件 。另外,
23、 教育评论是一定社会条件就必须将之与其他教育文化进行比较, 以说明它的 下的产物, 以适应社会来实现改造社会和自身的生创新之处, 以及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无论是肯定 存与发展的。自然界的动物要生存必须适应自然,的或否定的评论都应做到这一点, 好的教育评论, 亦 社会科学要生存与发展自然要追求与社会的适应方不应该局限在评论某种教育文化上, 应该就事论理 式 。因此, 教育评论学中, 对于“内部条件”进行了研生发开去, 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启发。不过这 究, 把教育评论主体分为大众、专家、行家 。大众指要恰如其分, 切不可舍本追末, 画蛇添足 。 一般人士( 对教育的议论、评论) ;专家指各方面
24、的专家( 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对教育的评论) ;行家指职五、关于教育评论内外部条件的问题业教育评论家。教育评论学重点研究职业教育评论教育评论条件其实很复杂, 大体分为外部条件 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 :要求教育评论家要有( 社会条件) 和内部条件( 教育评论家自身条件) , “内主体性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主体人部外部条件”都有各自的复杂构成 。西北师范大学格 。教育评论家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教授胡德海指出 :“在我看来, 教育评论代表的应是业务素质;思维素质 ;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一种社会的眼光 、社会的视角 。这个视角不能没有 。 质 。教育评论家的基本职责评论教育文
25、化;探但既然如此, 从事教育评论的评论家更应具备许多 讨教育评论理论 ;建设教育文化。教育评论家的基良好的素质与条件, 大公无私 、一心学术 、追求真理 、 本修养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树立辩正唯物主一往无前等等之类精神尤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义世界观;形成健康向上的( 教育) 情感世界;深入教社会公正与学术良心, 乃至人间正气” 。中央教科所育实际体验教育文化 ;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教育评研究员孟明义指出 :“教育的实践性和群众性很强,论水平 。另外, 还要加强教育评论家队伍建设。很难说 具备 什么条 件的人 才能 对教 育进 行评论 。 要想建立教育评论学, 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评六、关于教育
26、评论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论的开展, 使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已的意见, 提出自 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 。教已的见解。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教育评论就会开展 育评论学要能成立, 也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哲起来, 通过实际的教育评论, 就会使更多的人具备教 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它为一切具体科学提供了育评论家应具备的条件 。否则, 不论提出多少和多 一般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么好的应具备的条件, 也只是说说而已, 不会有什么 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实际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李友芝指出:“建 动, 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运用唯立教育
27、评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等于就完全具 物辩证法去观察和分析教育评论活动中的矛盾, 并备可能性, 教育评论要生存和发展, 除去要有从事这 指出解决的方法, 正是教育评论学的基本任务。因一工作的研究人员努力外, 还需要教育机构、教育工 此,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教育评论学的研究作者自己, 乃至全社会都能提供一个适宜的政策、氛 也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也应是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围、环境和条件”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孟明义指出 : 一般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 17 复旦教育论坛2003 年第 1 卷第 5 期Fud an Education Forum2003.Vol.1, No
28、.5也是教育评论学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 论学的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评论现象教育评论活动中的各种矛盾, 特别是基本矛盾, 分析 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 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分析 研究, 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矛盾的运动和发展, 从而深刻揭示教育评论活动的 ( 四) 内容分析法。这是研究者对他所选定的某本质和规律, 把教育评论学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时某地的教育评论现象进行客观、系统分析和描述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论学的可靠途径。教育评论学 的方法。其研究的步骤为 :首先确定一个调查题目在运用矛盾分析法于教育评论活动的研究时, 不可 或一个待验证的假设 ;然后选择合适的信息材料并避免地还要形成一些带有自身特点的具体方法, 这 确定研究范围;接着制订一整套可靠 、有效的信息分有待于进行认真的研究、深入的发掘和及时的总结 。 类标准以详细划分信息内容 ;最后, 对分类后的信息教育评论学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基础理论综合学科 。 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指向
- 2025年耳鼻喉疾病诊断治疗实践考核答案及解析
- 安全生产包含讲解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技巧实践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核医学技术应用实验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指标异常解读综合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生殖医学试管婴儿辅助生殖知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和谐医护关系价值
- 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 新质生产力50强上市公司
- 学生心理健康与师生关系的互动研究
- 2025年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实践课程试题及答案
- 口腔运营辅导培训课件
- 变化与更新-2025中国家居家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763mb
- 化学平衡(物理化学)
- 工序流转卡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机场跑道异物碎片(FOD)检测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钢板粘贴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全屋定制厂采购管理制度
- 《麦克风培训资料》课件
-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