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医学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执笔人:吴元魁 审定人:马著彬学院负责人:耿仁文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一、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90078 B090079学 分:10.0学分学 时:200学时(其中理论课16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先修课程:病理学、断层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医用X线机原理、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后续课程:超声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学。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临床医学专业之一,目前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成果都直接
2、应用或间接渗透到医学影像诊疗工作中,医学影像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人体宏观结构发展到反映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主要包括X线诊断、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治疗学及放射治疗学。Course code:B090078 B090079Credit:10.0Period: 200(168 for theoretical learning,32 for experimentation)Prerequisite Courses: Pathology;Sectio
3、nal Anatomy;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Paediatrics;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X-ray Machine;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of CT;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of MRI.Follow-up Courses:Ultrasonic Diagnostics; Nuclear Medicin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Radiation Oncology.Target Ma
4、jor:Medical ImagingMedical Imaging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lternative to diseases in clinics, accompani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high-techs, e.g., computer science, which penetrat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to medical imaging work. M
5、edical imaging has been changed rapidly from displaying macroscopic structure to reflecting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morphological appearances to functional variations and expanded to treatment. Medical imaging techniqu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cludes X-ray fluoroscopy, ultrasono
6、graphy, nuclear medicin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T and MR imaging.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教学要求:(1)理论讲授与网上阅片实习同步进行;(2)讲授以大课方式进行。采用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实物、标本、模型等;(3)教学中应注意学导式教学法、过程参与教学法和疾病中心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第一章 总论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要求:熟悉X线、CT、MRI、D
7、SA等成像原理与特点并了解相关防护知识。二、主要内容1.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1)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3.医学影像诊断原则与诊断步骤:(1)医学影像诊断原则;(2)医学影像诊断步骤。4.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X线、CT、MRI、DSA成像原理与X线特性。难点:X线、CT、MRI、DSA成像原理。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二章
8、中枢神经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诊断要点。要求: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和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颅内肿瘤:(1)神经上皮瘤;(2)脑膜瘤;(3)垂体腺瘤;(4)颅咽管瘤;(5)松果体瘤;(6)听神经瘤;(7)脑转移瘤。6.颅脑损伤:(1)脑挫裂伤;
9、(2)弥漫性脑损伤;(3)颅内血肿;(4)硬膜下积液;(5)脑外伤后遗症。7.脑血管疾病:(1)脑梗死;(2)颅内出血;(3)脑血管畸形;(4)颅内动脉瘤。8.颅内感染性疾病:(1)颅内化脓性感染;(2)颅内结核;(3)颅内寄生虫病。9.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障碍:(1)头颅先天性畸形;(2)脑先天性发育障碍;(3)神经皮肤综合征。10.新生儿脑疾病。11.脑变性疾病:(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2)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12.脱髓鞘疾病:(1)先天性髓鞘形成缺陷;(2)获得性髓鞘脱失。13.脊髓和椎管内疾病:(1)椎管内肿瘤;(2)脊髓外
10、伤;(3)椎管内血管畸形。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外伤、血肿、胶质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梗塞、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膜瘤、转移瘤、椎管内肿瘤和脱髓鞘等疾病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三章 头颈部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头颈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头颈部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头颈部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 主要内容1.颅底:(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
11、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颅底先天发育畸形;(6)颅神经病变;(7)颅底肿瘤和肿瘤样病变;(8)颅底骨折。2.眼和眼眶:(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眼部炎性病变;(6)视网膜母细胞瘤;(7)泪腺肿瘤;(8)脉管性病变;(9)神经眼科病变;(10)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11)眼部异物;(12)眼眶及视神经管骨折。3.鼻和鼻窦:(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后鼻孔闭锁;(6)鼻窦
12、炎性病变;(7)鼻和鼻窦肿瘤;(8)鼻和鼻窦骨折。4.耳部:(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耳部肿瘤;(6)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5.口腔颌面部:(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牙源性囊肿;(6)牙源性肿瘤;(7)涎腺疾病。6.咽部:(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咽部肿瘤;(6)咽部感染性疾病。7.喉部:(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
13、)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喉癌。8.颈部:(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颈部先天性病变;(6)颈部淋巴结病变;(7)颈血管鞘区病变;(8)甲状腺疾病。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头颈部常见疾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管性病变、眼部异物、鼻窦炎性病变、鼻和鼻窦肿瘤、耳部肿瘤、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喉癌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头颈部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
14、四章 呼吸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呼吸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2)气管、支气管异物;(3)支气管扩张;(4)慢性支气管炎;(5)气管肿瘤。6.肺先天性疾病。7.
15、肺部炎症:(1)大叶性肺炎;(2)支气管肺炎;(3)肺炎支原体肺炎;(4)间质性肺炎;(5)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6)肺炎性假瘤;(7)肺脓肿。8.肺结核。9.肺真菌病。10.肺寄生虫病。11.原因不明性肺疾病。12.肺肿瘤:(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肺转移瘤;(3)肺良性肿瘤。13.胸膜病变:(1)胸膜炎;(2)气胸和液气胸;(3)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4)胸膜肿瘤。14.纵隔疾病:(1)纵隔肿瘤和囊肿;(2)纵隔非肿瘤性疾病。15.胸部外伤:(1)胸壁外伤;(2)外伤性气胸和液气胸;(3)肺挫伤;(4)肺撕裂伤;(5)气管和支气管裂伤。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呼吸系统常见
16、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良性肿瘤、气胸和液气胸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五章 循环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循环系统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
17、)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先天性心脏、大血管位置和连接异常。6.先天性心脏病:(1)房间隔缺损;(2)室间隔缺损;(3)动脉导管未闭;(4)法乐四联症。7.后天性心脏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高血压性心脏病;(3)风湿性心脏病;(4)肺源性心脏病;(5)心肌病。8.心包疾病:(1)心包积液;(2)缩窄性心包炎。9.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2)主动脉夹层。(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症、高
18、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积液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六章 乳腺一、目的和要求目的:熟悉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乳腺正常医学影像解剖和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
19、异常MRI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乳腺感染性疾病。6.乳腺增生性疾病。7.乳腺良性肿瘤:(1)乳腺纤维腺瘤;(2)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8.乳腺恶性肿瘤。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乳腺常见疾病如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消化系统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
20、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胃肠道:(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胃肠道先天性疾病;(6)食管炎症;(7)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8)食管肿瘤;(9)食管其它疾病;(10)胃炎;(11)胃溃疡;(12)胃癌;(13)胃肉瘤;(14)胃良性肿瘤;(15)胃其它疾病;(16)十二指肠溃疡;(17)十二指肠憩室;(18)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9)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0)小肠结核;(21)小肠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22)小肠肿瘤;(23)小肠其它疾病;(24)溃疡性结肠炎;(25)结肠结
21、核;(26)结肠直肠癌(大肠癌);(27)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28)阑尾疾病。2.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肝脏弥漫性疾病;(6)肝脓肿;(7)肝寄生虫病;(8)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9)肝脏恶性肿瘤;(10)肝移植;(11)胆系先天性疾病;(12)胆系结石症;(13)胆囊炎和胆管炎;(14)胆系肿瘤和胆系增生性疾病;(15)胆系梗阻;(16)胰腺疾病;(17)胰腺癌;(18)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19)脾脓肿;(20)脾肿瘤。3. 急腹症:(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
22、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胃肠道穿孔;(6)急性阑尾炎;(7)肠梗阻(附肠套叠);(8)腹部外伤。4.腹膜腔:(1)腹膜炎;(2)腹腔脓肿;(3)腹膜腔肿瘤。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肿瘤、胃溃疡、胃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结核、肠癌、胃肠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及腹膜后间隙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泌尿生殖
23、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泌尿生殖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 泌尿系统:(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6)泌尿系统结石;(7)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8)泌尿系统肿瘤;(9)肾囊性病变;(10)肾外伤;(11)肾移植。2.男性生殖系统:(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良性前列腺增生;(6)前列腺癌。3.妊娠与女性生殖系统:(1
24、)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节育环检查和节育环异常;(6)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7)炎症性疾病;(8)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肾上腺:(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线表现,正常声像图表现,正常CT表现,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库欣(Cushing)综合征;(6)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肾上腺转移瘤。5.腹膜后间隙:(1)正常影像学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
25、术的临床应用;(5)腹膜后肿瘤。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节育环检查和节育环异常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第九章 骨骼肌肉系统一、目的和要求目的:掌握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要求:熟悉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医学影像解剖,掌握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并了解其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1.正常影像学表现:(1)正常X线表现;(2)正常声像图表现;(3)正
26、常CT表现;(4)正常MRI表现。2.异常(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异常X线表现;(2)异常声像图表现;(3)异常CT表现;(4)异常MRI表现。3.观察、分析和诊断。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骨关节发育畸形。6.骨关节发育障碍。7.染色体疾病。8.粘多糖贮积症。9.骨与关节创伤:(1)骨折;(2)关节创伤。10.骨坏死与骨软骨病:(1)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2)股骨头缺血坏死。11.骨关节化脓性感染:(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3)化脓性关节炎。12.骨关节结核:(1)脊椎结核;(2)关节结核;(3)骨结核。13.骨肿瘤与瘤样病变:(1)概述;(2)成骨性肿瘤
27、;(3)成软骨性肿瘤;(4)骨髓源性肿瘤;(5)骨纤维组织肿瘤;(6)转移性骨肿瘤;(7)其它骨肿瘤;(8)骨肿瘤样病变。14.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1)骨质疏松;(2)维生素D缺乏症;(3)肾性骨病。15.内分泌性骨病。16.慢性关节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2)强直性脊椎炎;(3)退行性骨关节病(附颈椎病)。17.脊柱病变:(1)脊椎退行性变;(2)椎管狭窄;(3)椎间盘脱出。18.软组织病变:(1)软组织钙化与骨化性疾病;(2)软组织脓肿;(3)软组织肿瘤。(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如骨折、关节创伤、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
28、节炎、脊椎结核、关节结核、骨结核、成骨性肿瘤、成软骨性肿瘤、骨髓源性肿瘤、骨纤维组织肿瘤、转移性骨肿瘤、骨肿瘤样病变、维生素D缺乏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退行性变、椎间盘脱出等的X线、CT、MRI诊断要点。难点: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的比较影像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网络示教片库资料运用“参与式”,“学导式”见习与实习。三、实验(见习)教学内容每一系统单元采取集中实验以网上数字化示教片为主、传统照片为附的方式进行。采用学员自己网上阅片、教师指导答疑。教师可适当辅助传统影像学胶片和现场示教实习,以适应学员未来不同的工作环境。1.网上
29、阅片是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步骤,在讲授完一个系统之后进行。所以它是进一步的实习。2.网上阅片在网上阅片室进行。根据阅片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如有疑问、可向指导教师提出,由指导教师立即解答。3.网上阅片结束前(10)分钟,指导教师应结合阅片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小结。4.网上阅片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唯物辨证分析的能力。所以指导教师应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序号见习名称见习目的学时1中枢神经系统见习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外伤、血肿、胶质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梗塞、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膜瘤、转移瘤、椎管内肿瘤和脱髓鞘等)的影像表现。62头颈部见习
30、头颈部常见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管性病变、眼部异物、鼻窦炎性病变、鼻和鼻窦肿瘤、耳部肿瘤、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喉癌等)的影像表现。43呼吸系统见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良性肿瘤、气胸和液气胸等)的影像表现。44循环系统见习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症、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积液等)的影像表现。45乳腺见习乳腺常见疾病(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等)的影像表现。26消化系统及腹膜腔见习内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肿瘤、胃溃疡、胃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结核、肠癌、胃肠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的影像表现。47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间隙见习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间隙疾病(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节育环检查和节育环异常等)的影像表现。48骨骼肌肉系统见习骨骼肌肉系统常见疾病(骨折、关节创伤、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椎结核、关节结核、骨结核、成骨性肿瘤、成软骨性肿瘤、骨髓源性肿瘤、骨纤维组织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声环境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对话模式设置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分析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考试预测题库
- 2025年广告创意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画设计师创意实践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责任制面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喷漆作业安全培训题及答案
- 课件不合规问题分析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