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蓄能超越电视研究论文_第1页
互联网蓄能超越电视研究论文_第2页
互联网蓄能超越电视研究论文_第3页
互联网蓄能超越电视研究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联网蓄能超越电视研究论文 从全球趋势看,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和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颠覆的力量成长得太快 从最近数字内容产业趋势、网络电视、3G论战、盛大入股新浪、腾讯及凤凰卫视年报,及国内外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等方面透露出的信息不难推断,电视领域即将迎来一场巨变。 以美国为例,2004年,网络广告增长势头最为强劲,上升21.4%,超过有线电视13.8%和全国性电视台平均10.7%的增幅。而从细分市场的广告

2、投放额看,全国性电视台225.22亿美元,不敌地方报纸的245.56亿美元,屈居第二。 在中国,由于存在每年广告收入的自然增长,及事业体制的固有特性,很容易使电视机构忽略自身未来价值的相对贬损,并缺乏应有的危机感,继续维持“小富即安”(实为没有全成本核算下的“虚富”)。正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文化消费形态的变革,使得过去几年国内各电视台自身15%20%左右的年收入增长率,远低于优质互联网企业50%100%的增长速度。 如果我们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对它进行企业财务的模拟,问题就可看得很清楚。目前,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台,无疑是中国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体,但45年之后就未必了。新浪、盛大们(或其按

3、市场规律合并的单体企业或关联企业)取代中央台,只是时间问题。 预计不久的将来,电视今天“第一强势媒体”的地位,将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被互联网所取代。而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取代的速度将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 二、如何界定媒体间的超越 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超越的阶段性标志有三个: 第一个是价值超越。 据悉,中央电视台2004年广告收入突破80亿人民币,增长12.5%;外加其它收入,全台模拟税后利润约16亿元左右。即使按50倍的高市盈率计算(优质媒体的市盈率通常为1825倍),中央台的价值为800亿(合100亿美元)。而目前,三大门户网站加上盛大的价值总和,已近80亿美元(其中盛大、新浪的市值合计58亿美元

4、),不仅远远超过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省级传媒集团,而且正迅速接近老大中央台。技术革命使得几年前的3岁小儿,转眼间成长为一个“拳击手”。优质网络媒体56年时间取得的成就,超过了电视媒体几十年的积累。 可以预期,数年之内,完全市场化生存的新浪、盛大们(或其资产纽带联合体)的价值,有很大机会超过中央电视台,从而跃升为中国的第一强势媒体。颠覆的力量成长得太快了,或许这就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不久前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公布了2004年业绩。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4亿元,同比上升56%;实现净利润达4.5亿元,同比大增38.6%。而在1998年底,成立之初腾讯的价值仅50万元人民币,

5、经营困难,但其2004年度其税后利润却已远超凤凰卫视的1.5亿元(凤凰是在运营8年后第一次真正盈利,恰好符合电子媒体的发展规律)。作为新媒体的一员,腾讯和盛大都已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增速。显示中国年轻一代(1030岁)中,有不少人已不再以电视、报刊等作为日常娱乐工具,或主要的信息来源。 价值的超越说明市场对网络媒体未来发展空间的认可程度,超过了传统的电视媒体。 第二个是客户质量的超越。 电视的优质受众、广告客户甚至高素质员工等资源,正逐步流向新媒体(如凤凰卫视的梁冬流向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等网络公司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不过10小时左右,但每天在网上的时间就达35

6、个小时。他们获取新闻和娱乐资讯的主要渠道就是门户网站或专业网站。而两年前的国内一项范围较大的调查也显示,网站仅次于电视和报纸,居都市人群娱乐、信息来源的第三位。 去年9月,美国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和电视是人们最为青睐的传媒,但互联网已跃居电视之上。被调查者回答以互联网为首选媒介的达45.6%,第二选择的达32.1%。电视则屈居第二,回答以电视为首选媒介的占34.6%,为第二选择的占27.8%;书籍第三,广播、报刊等居后(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广播的影响力一直很大)。年纪越轻,青睐互联网的百分比越高。 第三个是市场覆盖和渗透率的超越。 虽然中央电视台的覆盖率还会长期在高位维持,但主要是主流宣传导向功能,这无疑非常重要。但其市场价值层面的问题则是:对不发达地区的有效覆盖往往边际效益不高甚至递减,难以形成有效的广告价值和收入来源。而且,在目前政策下,央视的覆盖传输成本很大程度上由各省市无偿分摊,其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