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信号控制概论交通信号控制概论 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幻灯片幻灯片 18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幻灯片幻灯片 74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高速干道交通控制高速干道交通控制 1、按用途分按用途分:机动车信号灯、行人交通信号灯、特种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行人交通信号灯、特种信号灯 2、按操作方式分按操作方式分:定周期信号灯、感应信号灯:定周期信号灯、感应信号灯 3、按控制范围分:点、线、面、按控制范围分:点、线、面 4、按显示方式分:红灯、黄灯、绿灯、箭头信号灯、闪烁灯、按显示方式分:红灯、黄灯、绿灯、箭头信号灯、闪烁灯 1
2、、非闪灯、非闪灯 绿灯绿灯:表示车辆可以通行。:表示车辆可以通行。红灯红灯:表示不准车辆通行。:表示不准车辆通行。 黄灯黄灯:表示即将亮红灯,车辆应该停止。:表示即将亮红灯,车辆应该停止。 2 2、闪灯、闪灯 (1 1)闪红灯:警告车辆不准通行;)闪红灯:警告车辆不准通行; (2 2)闪黄灯或两个黄灯交替闪亮:表示车辆可小心通行;)闪黄灯或两个黄灯交替闪亮:表示车辆可小心通行; 3、箭头灯、箭头灯 (1)绿色箭头灯:表示车辆只允许沿箭头所指的方向通行;)绿色箭头灯:表示车辆只允许沿箭头所指的方向通行; (2)红色或黄色箭头灯:表示仅对箭头所指的方向起红灯或)红色或黄色箭头灯:表示仅对箭头所指的
3、方向起红灯或 黄灯的作用。黄灯的作用。 4 4、专用于自行车的信号灯、专用于自行车的信号灯 信号灯的次序安排分竖式和横式两种。信号灯的次序安排分竖式和横式两种。 1、 竖式竖式 (1)普通信号灯的次序:自上而下为红、黄、绿灯。)普通信号灯的次序:自上而下为红、黄、绿灯。 (2)带有箭头灯时,安排次序如下:)带有箭头灯时,安排次序如下: 单排式单排式:自上而下,一般为红、黄、绿、直行箭头、左转箭:自上而下,一般为红、黄、绿、直行箭头、左转箭 头、右转箭头灯,中间可省掉不必要的箭头灯。头、右转箭头灯,中间可省掉不必要的箭头灯。 双排式双排式:一般在普通信号灯的里侧加装左转箭头灯,或左转:一般在普通
4、信号灯的里侧加装左转箭头灯,或左转 和右转箭头灯,或左、直、右和右转箭头灯,或左、直、右3个箭头灯。个箭头灯。 2、 横式横式 (1)普通信号灯的次序:自外向里为红、黄、绿灯。)普通信号灯的次序:自外向里为红、黄、绿灯。 (2)带有箭头灯时,安排次序如下:)带有箭头灯时,安排次序如下: 单排式单排式:自外向里,一般为红、黄、左箭头灯、直箭头灯、:自外向里,一般为红、黄、左箭头灯、直箭头灯、 右箭头灯。右箭头灯。 双排式双排式:一般在普通灯下,自外向里,为左箭头、直箭头灯:一般在普通灯下,自外向里,为左箭头、直箭头灯 和右箭头灯,中间可省掉不必要的箭头灯。和右箭头灯,中间可省掉不必要的箭头灯。
5、一、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利弊一、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的利弊 二、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基本原理概念二、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基本原理概念 1、 停车标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停车标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主要道路车流按泊松分布,则次要道路主要道路车流按泊松分布,则次要道路 可通过的最大交通量可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的公式:的公式: qh q e Qe Q 1 max / Q主要道路交通量(辆主要道路交通量(辆/h););qQ/3600(辆辆/h);); 次次 要道路可以穿过主路车流的临界空挡时距(要道路可以穿过主路车流的临界空挡时距(s),),4.510s;h 次要道路车辆连续通过时的车头时距(次要道路车辆连续通过时的车
6、头时距(s),),一般取一般取23。 2、停车标志交叉口的延误、停车标志交叉口的延误 对比改用信号控制前后,主次道路车辆总延误的大小,来决定对比改用信号控制前后,主次道路车辆总延误的大小,来决定 是否应该改用信号控制。是否应该改用信号控制。 A B C 400 800 120016000 20 40 60 总平均延误总平均延误20s,在停在停 车标志控制下次要道车标志控制下次要道 路上的平均延误路上的平均延误100s A停车标志控制视线不良停车标志控制视线不良 B停车标志控制视线良好停车标志控制视线良好 C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 以进入交叉口全部车辆累以进入交叉口全部车辆累 计的每年平均延误
7、(计的每年平均延误( s ) 图图8-1 T型交叉口上停车标志和信号控制时的理论延误曲型交叉口上停车标志和信号控制时的理论延误曲 线线 三、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依据三、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依据 1、设置交通信号须做的调查工作:、设置交通信号须做的调查工作: (1)车辆与行人的交通流量;)车辆与行人的交通流量; (2)进口道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进口道上的车辆行驶速度; (3)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图;)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图; (4)交通事故及冲突记录图;)交通事故及冲突记录图; (5)可穿越临界空当;)可穿越临界空当; (6)延误。)延误。 2 2、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依据(、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依据(美国的美
8、国的8 8条依据条依据) 第一条依据第一条依据8 8h h车流量车流量 条件条件A最小车流量最小车流量 进口道通车车道数进口道通车车道数主要道路车辆数(辆主要道路车辆数(辆/h) (双向进口道的总和)双向进口道的总和) 次要道路车辆数(辆次要道路车辆数(辆/h) (单向中流量较大者)单向中流量较大者) 主要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次要道路 100%80%70%100%80%70% 11500400350400120105 2及以上及以上1600480420150120105 2及以上及以上2及以上及以上600480420200160140 12及以上及以上500400350200160140 条件
9、条件B中断连续交通流中断连续交通流 进口道通车车道数进口道通车车道数主要道路车辆数(辆主要道路车辆数(辆/h) (双向进口道的总和)双向进口道的总和) 次要道路车辆数(辆次要道路车辆数(辆/h) (单向中流量较大者)单向中流量较大者) 主要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次要道路 100%80%70%100%80%70% 11750600525756053 2及以上及以上1900720630756053 2及以上及以上2及以上及以上9007206301008070 12及以上及以上7506005251008070 第第2 2条依据条依据4 4h h车流量车流量 300 400 500 600 700 80
10、0 900 1000 1100 120 0 1300 1400 500 400 300 200 100 图图82 主路双向进口道车流量总和(辆主路双向进口道车流量总和(辆/h) 次路进口道较大的车流量(辆次路进口道较大的车流量(辆/h) 1车道与车道与1车道车道 2车道或多车道与车道或多车道与1车道车道 2车道或多车道与车道或多车道与2车道或多车道车道或多车道 第第3 3条依据条依据高峰小时高峰小时 下列两个条件之一被满足时,则要考虑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灯:下列两个条件之一被满足时,则要考虑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灯: (1 1)在平常日)在平常日的同一的同一1 1h h(任意连续任意连续1515minm
11、in)内同时出现下列内同时出现下列 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停车标志管制的次路进口道上,单向一条车停车标志管制的次路进口道上,单向一条车 道的总停车延误大于或等于道的总停车延误大于或等于4 4车车时时, ,或单向两车道的总停或单向两车道的总停 车延误大于或等于车延误大于或等于5 5车车时;在次路同一进口道上,一条时;在次路同一进口道上,一条 车道的单向流量大于或等于车道的单向流量大于或等于100100辆辆/ /h h,或或2 2条车道的单向流条车道的单向流 量大于或等于量大于或等于150150辆辆/ /h h ;在这一;在这一h h中进入三岔交叉口的中进入三岔交叉口的 总流量大于或等于总流量大于或
12、等于650650辆辆/ /h h,或进入四岔或多岔交叉口的或进入四岔或多岔交叉口的 总流量大于或等于总流量大于或等于800800辆辆/ /h h ; (2 2)平常日的)平常日的1 1h h(任意连续任意连续1515minmin)主路每小时双向总流量主路每小时双向总流量 与次路相应的较大流量进口道上单向流量的交点全部落在与次路相应的较大流量进口道上单向流量的交点全部落在 曲线的上方。(图曲线的上方。(图8 82 2) 第第3 3条依据条依据高峰小时高峰小时 第第4 4条依据条依据行人流量行人流量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1)在平常日穿越交叉口的主路或主路中)在平常日穿越交叉口的主
13、路或主路中 段的行人流量每任意段的行人流量每任意4 4h h内的每小时大于内的每小时大于100100人,或人,或任意任意1 1h h内内 大于大于190190人;(人;(2 2)车流中出现能够让行人穿越的空挡每小)车流中出现能够让行人穿越的空挡每小 时少于时少于6060个,而道路中央分割带的宽度足以让过街行人在个,而道路中央分割带的宽度足以让过街行人在 其上等候。其上等候。 第第5 5条依据条依据学童过街学童过街 )1(2 1.1 N W tr 学童过街所需空挡时间(学童过街所需空挡时间(s s););t tr r学童过街学童过街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s s),),一般取一般取3 3s s;W
14、 W街宽(街宽(m m););N N学童过街学童过街 时间内,过街累计批数中第时间内,过街累计批数中第85%85%批位的过街学童的排数。批位的过街学童的排数。 第第6 6条依据条依据联动信号系统联动信号系统 (1 1)在具有向一个方向流量为主的道路或单向交通道路上,)在具有向一个方向流量为主的道路或单向交通道路上, 相邻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灯设置得较远而没有提供必要的相邻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灯设置得较远而没有提供必要的 车队控制;(车队控制;(2 2)在双向交通道路上,相邻交叉口的交通控)在双向交通道路上,相邻交叉口的交通控 制信号灯没有提供必要的车队控制;制信号灯没有提供必要的车队控制; 第
15、第7 7条依据条依据事故记录事故记录 一年中发生一年中发生5 5次或更多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次或更多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第第8 8条依据条依据道路网络道路网络 在平常日的高峰小时内进入交叉口的流量至少达到在平常日的高峰小时内进入交叉口的流量至少达到10001000辆辆/ /h h, 以及预计的以及预计的5 5年平常日流量满足第年平常日流量满足第1 1、2 2、3 3条依据中的一个条依据中的一个 或数个条件时,可考虑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灯或数个条件时,可考虑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灯 。幻灯片幻灯片 2 2 一、按控制范围分类(一、按控制范围分类(3 3类)类) 1 1、 单个交叉口的
16、交通控制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 2 2、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3 3、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二、按控制方法分类(二、按控制方法分类(2 2类)类) 1. 1. 定时控制(单段式、多段式定时控制)定时控制(单段式、多段式定时控制) 2 2感应控制(半感应控制、全感应控制)感应控制(半感应控制、全感应控制)幻灯片幻灯片 1 1 定时信号定时信号* * 交通感应信号交通感应信号 信号灯在环形交叉口上的应用信号灯在环形交叉口上的应用 三个问题三个问题 * *定时信号定时信号 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效益
17、指标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效益指标 定时信号配时的基本方法定时信号配时的基本方法 本节主要探讨点控制定时信号配时技术的基本原理本节主要探讨点控制定时信号配时技术的基本原理: 就是如何根据交叉口的就是如何根据交叉口的道路条件道路条件及交叉口各进口道及交叉口各进口道 到达交通的到达交通的流量流量来确定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案。来确定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案。 第九章第九章 一、一、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包括两部分:确定信号相位方案和信号基本控制参数包括两部分:确定信号相位方案和信号基本控制参数 1、信号相位方案信号相位方案 信号相位方案即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安排了若干种控制状
18、信号相位方案即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安排了若干种控制状 态,并合理地安排了这些控制状态的显示次序。态,并合理地安排了这些控制状态的显示次序。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其每一种控制状态,即对各进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其每一种控制状态,即对各进 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一 个信号相位个信号相位。所有这些信号相位及其顺序统称为。所有这些信号相位及其顺序统称为 相位相位(相位方案),一般有(相位方案),一般有2相位和多相位。信相位和多相位。信 号配时方案一般用信号配时图表达。号配时方案一般用信号配时图表达。 图图91所示是一种最基本的两相位信号配时图所示是
19、一种最基本的两相位信号配时图 第九章第九章 第九章第九章 东西路东西路 南北路南北路 第一相位第一相位 第二相位第二相位 南北路南北路 第九章第九章 周期时长周期时长 通行间隔时间通行间隔时间 第二相位第二相位 第一相位时间第一相位时间第二相位时间第二相位时间 东西路东西路 南北路南北路 时间时间 图图9-1 两相位信号配时图两相位信号配时图 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第九章第九章 三相位配时方案各进口道不同方向的信号灯色组合三相位配时方案各进口道不同方向的信号灯色组合 为:对东向南和西向北左转车放绿色左转箭头灯,为:对东向南和西向北左转车放绿色左转箭头灯, 东、西及
20、南、北直行车流均放红灯;另外两个相位东、西及南、北直行车流均放红灯;另外两个相位 就是基本的两相位信号组合。这三个相位按图就是基本的两相位信号组合。这三个相位按图92 所示顺序排列,就形成一个三相位的配时控制方案。所示顺序排列,就形成一个三相位的配时控制方案。 第九章第九章 第三相位第三相位 第一相位第一相位 第二相位第二相位 图图9-2 具有专用左转弯相位的三相位方案具有专用左转弯相位的三相位方案 周期时长周期时长 南北直行南北直行 图图 四相位信号配时图四相位信号配时图 南北左转南北左转 东西直行东西直行 东西左转东西左转 右转右转 第九章第九章 现代信号现代信号 控制机配控制机配 合箭头
21、灯合箭头灯 具,仅对具,仅对 机动车就机动车就 可安排八可安排八 个相位个相位 (图(图93) 东西直行东西直行 东西左转弯东西左转弯 南北直行南北直行 南北左转弯南北左转弯 图图9-3 交通信号控制的八个相位交通信号控制的八个相位 第九章第九章 2、信号基本控制参数、信号基本控制参数 1)周期时长()周期时长( C ) 周期时长是信号灯各种灯色轮流显示一次所需的时间,即周期时长是信号灯各种灯色轮流显示一次所需的时间,即 各种灯色显示时间之总和;或是从某主要相位的绿灯启亮开各种灯色显示时间之总和;或是从某主要相位的绿灯启亮开 始到下次该绿灯再次启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始到下次该绿灯再次启亮之间的一段
22、时间,单位为秒(,单位为秒(s)。)。 2)绿信比)绿信比 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 一般用一般用表示。表示。 C g e 式中:式中:-绿信比;绿信比; C -周期时长(周期时长( s );); ge-有效绿灯时长(有效绿灯时长( s )。)。 第九章第九章 二、二、 评价信号控制交叉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口的交通效益指标的交通效益指标 交通效益的评价指标一般有以下几个:通行能交通效益的评价指标一般有以下几个:通行能 力或饱和度(实际到达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力或饱和度(实际到达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 行程时间、延误
23、、停车次数、停车率及油耗等。行程时间、延误、停车次数、停车率及油耗等。 由于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由于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 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 增长。因此,现在一般都以延误、停车、油耗等增长。因此,现在一般都以延误、停车、油耗等 作为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效益评价指标。作为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效益评价指标。 第九章第九章 三、定时三、定时信号配时的基本方法信号配时的基本方法 主要的方法有:英国的主要的方法有:英国的TRRL(Webster法)、澳大利法)、澳大利 亚的亚的ARRB法以及美国的法以及美国的H
24、CM法等。我国有法等。我国有“停车线法停车线法” 和和“冲突点法冲突点法”等。等。 下面结合我国的特点讨论下面结合我国的特点讨论 1 1、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定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要按照不同的流量时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要按照不同的流量时 段来划分信号配时的时段,在同一时段内确定相应的配时段来划分信号配时的时段,在同一时段内确定相应的配时 方案。方案。 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的时段划分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的时段划分 确定配时时段内各进口道各流向的设计交通量确定配时时段内各进口道各流向的设计交通量 确定各进口道车道渠化方案确定各进口道车道渠化方案确定信号相位
25、方案确定信号相位方案 估算各相各类车道的设计饱和流量估算各相各类车道的设计饱和流量确定绿灯间隔时间(确定绿灯间隔时间(I) 确定信号总损失时间(确定信号总损失时间(L) 各类车道设计交通量各类车道设计交通量 确定各相各类车道设计流量比(确定各相各类车道设计流量比(Y) 计算各相最大设计流量比总和计算各相最大设计流量比总和 Y0.9 计算最佳周期时间(计算最佳周期时间(C0) 是是 否否 计算总有效绿灯时间(计算总有效绿灯时间( Ge ) 各相有效绿灯时间各相有效绿灯时间 各相绿信比(各相绿信比( )及显示绿灯时间)及显示绿灯时间 各显示绿灯时间各显示绿灯时间 满足最短绿灯时间满足最短绿灯时间
26、计算延误(计算延误(D) 服务水平服务水平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画出信号配时图画出信号配时图 计算最佳周期时间(计算最佳周期时间(C0) 否否 否否 是是 是是 第九章第九章 2 2、确定信号相位基本方案、确定信号相位基本方案 1)新建交叉口信号相位方案确定)新建交叉口信号相位方案确定 在缺乏交通量数据的情况下,对于新建的十字交叉口,建议在缺乏交通量数据的情况下,对于新建的十字交叉口,建议 先按表先按表91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取初步试用方案;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取初步试用方案; 对于新建对于新建T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然后根据通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然后根据通 车后实
27、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车后实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 第九章第九章 新建十字形交叉口建议试用相位方案新建十字形交叉口建议试用相位方案 进口车道进口车道 数数 渠化方案渠化方案信号相位方信号相位方 案案 进口车道进口车道 数数 渠化方案渠化方案信号相位信号相位 方案方案 5434 4422 第九章第九章 2)交通信号相位设定原则)交通信号相位设定原则 (1)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方案同时设定;)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方案同时设定; (2)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通量计算的左)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通量计算的左
28、 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3辆时,宜用左转专用相位;辆时,宜用左转专用相位; (3)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相近时,)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相近时, 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宜用单向左转专用相位。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宜用单向左转专用相位。 第九章第九章 3 3、确定设计交通量、确定设计交通量 确定设计交通量时,应按交叉口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分确定设计交通量时,应按交叉口每天交通量的时变规律,分 高峰、低峰和平峰等时段,然后确定相应的设计交通量。已高峰、低峰和平峰等时段,然后确定相应的设计交通量。已 选定时段的设计交通量,要按该时段内交
29、叉口各进口道不同选定时段的设计交通量,要按该时段内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 流向分别确定,计算公式为:流向分别确定,计算公式为:qdmn=4 Q15mn、 或或qdmn = Qmn/ /(PHF)mn 式中:式中: qdmn配时时段中,进口道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流向流向n的设计交通量(的设计交通量(pcu/h);); Q15mn配时时段中,进口道配时时段中,进口道m、流向流向n的高峰小时中最高的高峰小时中最高15min的流率的流率 (pcu/15min)。)。(PHF)mn主要进口道取主要进口道取0.75,次要进口道可取,次要进口道可取 0.8。 第九章第九章 4 4、饱和流量、饱和流量 分别计算
30、各条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然后再把各条车道的饱分别计算各条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然后再把各条车道的饱 和流量累计成进口道的饱和流量。各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和流量累计成进口道的饱和流量。各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Sf 的估算公式:的估算公式: Sf = Sbi f(Fi ) 式中:式中: Sbi 第第i条进口道基本饱和流量(条进口道基本饱和流量(pcu/h);); f(Fi )各类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各类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 (下面介绍各种车道基本饱和流量和各类校正系数的计算)(下面介绍各种车道基本饱和流量和各类校正系数的计算) 第九章第九章 1 1)基本饱和流量)基本饱和流量 各类进口车道各有其专用相
31、位时的基本饱和流量各类进口车道各有其专用相位时的基本饱和流量Sbi ,可用,可用 表中数值。(进口道宽度:表中数值。(进口道宽度:3.03.5m) 车道车道各类进口道基本饱和流量各类进口道基本饱和流量Sbi(pcu/h) 直行车道直行车道14002000,平均,平均1650 左转车道左转车道13001800,平均,平均1550 右转车道右转车道1550 第九章第九章 2 2)各类车道通用校正系数)各类车道通用校正系数 (1)车道宽度校正)车道宽度校正 1 W= 3.03.5m 0.4(W-0.5) 2.7 W 3.0m 0.05(W+16.5) W 3.5m fw= (2)坡度及大车校正)坡度
32、及大车校正 fg=1-(G+HV) G道路纵坡,下坡时取道路纵坡,下坡时取0;HV大车率,大车率, 0.50。 第九章第九章 3 3)直行车道饱和流量)直行车道饱和流量 ST = SbT fw fg fb fb 左转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左转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 e L b g b f 1 1 C gCB b eb L )( bL绿初左转自行车数(辆绿初左转自行车数(辆/周期);周期);B自行车流量(辆自行车流量(辆/周期);周期);C 周期时长(周期时长(s),),先用初始周期时长计算;先用初始周期时长计算;ge有效绿灯时长(有效绿灯时长(s),),无无 信号配时数据时,可粗略计算信号配时数据
33、时,可粗略计算ge= Ge/j( Ge 总有效绿灯时间总有效绿灯时间, j 周期内的相位数周期内的相位数。)。) 第九章第九章 4 4)左转专用车道饱和流量)左转专用车道饱和流量 (1)有专用相位时)有专用相位时SL = SbL fw fg (2)无专用相位时)无专用相位时SL/ / = SbL fw fg fL fL 左转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左转自行车影响校正系数: 1 . 0001. 0exp 0 T l q f qT0对向直行车流量对向直行车流量(pcu/h); -绿信比,缺信号配时数据时,粗略估算;绿信比,缺信号配时数据时,粗略估算; jC Ge 对向直行车道数的影响系数对向直行车道数
34、的影响系数 对向直行车道对向直行车道1234 影响系数影响系数1.00.6250.510.44 第九章第九章 5 5)右转专用车道饱和流量)右转专用车道饱和流量 (1)有专用相位时)有专用相位时SR = SbR fw fg fr fr 转弯半径校正系数:转弯半径校正系数: fr = 1 转弯半径转弯半径r15m 0.5+r/ /30 r 15m (2)无专用相位时)无专用相位时SR / / = SbR fw fg fr fpb fpb 行人(行人( fp )或自行车()或自行车( fb )影响校正系数:)影响校正系数: fpb=minfp, , fb, fp, , fb的计算见公式。 的计算见
35、公式。 第九章第九章 6 6)直左合用车道饱和流量)直左合用车道饱和流量 STL = ST fTL fTL 直左合流校正系数:直左合流校正系数: fTL =(qT + qL )/ q / / T (q / / T = kL qL + qT kL=sT / s / / L ) qT 合用车道中直行车交通量(合用车道中直行车交通量(pcu/h);); qL 合用车道中左转车交通量(合用车道中左转车交通量(pcu/h);); q / / T 合用车道的直行车当量(合用车道的直行车当量(pcu/h);); kL 合用车道中的左转系数。 合用车道中的左转系数。 第九章第九章 7 7)直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
36、)直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 STR = ST fTR fTR 直右合流校正系数:直右合流校正系数: fTR =(qT + qR)/ q / / T (q / / T = kR qR + qT kR=sT / s / / R ) qT 合用车道中直行车交通量(合用车道中直行车交通量(pcu/h);); qR 合用车道中右转车交通量(合用车道中右转车交通量(pcu/h);); q / / T 合用车道的直行车当量(合用车道的直行车当量(pcu/h);); kR合用车道中的右转系数。 合用车道中的右转系数。 第九章第九章 8 8)直左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直左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 (1)普通相位兼有行人影响
37、:普通相位兼有行人影响: 取第取第6)和第)和第7)条计算结果的较小值。)条计算结果的较小值。 (2)有单向左转相位或单向交通:参照第有单向左转相位或单向交通:参照第3)条计算。)条计算。 9 9)左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三岔交叉口)左右合用车道饱和流量(三岔交叉口) SLR = SL fLR fLR 左右合流校正系数:左右合流校正系数: fLR =(qL + qR)/ q / / L (q / / L = kR qR + qL kR=sL / s / / R ) q / / L 合用车道的左转车当量(合用车道的左转车当量(pcu/h);); kR合用车道中的右转系数。 合用车道中的右转系数。
38、第九章第九章 1010)短车道饱和流量校正)短车道饱和流量校正 当进口车道实际可供排队长度(当进口车道实际可供排队长度(Lq )小于要求排队()小于要求排队(Lr ) 时,须作短车道饱和流量校正。时,须作短车道饱和流量校正。 Lr = Sf ge Lpcu/3600 式中:式中: Sf 经各类校正后的饱和流量(经各类校正后的饱和流量( pcu/h );); ge有效绿灯时长(有效绿灯时长(s);); Lpcu排队中一辆小轿车的平均占位长度,一般取排队中一辆小轿车的平均占位长度,一般取6m。 (1)左转专用与右转专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左转专用与右转专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 专用车道本身的校正系数
39、专用车道本身的校正系数: fx=uL+(1- uL ) 专用车道相邻车道的校正系数:专用车道相邻车道的校正系数: fs=uL+(1- uL )()(1- ) uL = Lq / Lr ( 使用专用车道的车辆比率)使用专用车道的车辆比率) 第九章第九章 (2)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 直左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直左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 fx fTL 直右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直右合用车道短车道校正系数= fx fTR 5 5、配时参数计算、配时参数计算 1)信号周期时长需选用最佳周期时长:)信号周期时长需选用最佳周期时长: Y L C 1 0 2)信号总损失时间)信号总
40、损失时间L: Ls 起动损失时间,应实测,或取起动损失时间,应实测,或取3s; A黄灯时长,可定为黄灯时长,可定为3s; I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s);); k一个周期内的绿灯间隔数。一个周期内的绿灯间隔数。 KK S AILL 第九章第九章 3)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I 式中:式中: z停车线到冲突点距离(停车线到冲突点距离(m););ua车辆在进口道上的车辆在进口道上的 行驶车速(行驶车速(m/s);); ts车辆制动时间(车辆制动时间(s)。当计算)。当计算 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I333s时时, 其中其中3 3s配以黄灯,其余时间配以红灯。配以黄灯,其余时间配以红灯。 4)
41、流量比总和)流量比总和 s a t u z I j j j d d j d d j j j j Y s q s q yyY 1 / 1 / , 9 . 0;,.,max,.max 第九章第九章 5)每周期的总有效绿灯时间)每周期的总有效绿灯时间 Ge=C0-L 6)各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各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 Y yy Gg j j eej .,max / 7)各相位的绿信比)各相位的绿信比 0 C g ej j 8)各相位实际显示绿灯时间)各相位实际显示绿灯时间 ge=gej-Aj+lj 9)最短绿灯时间)最短绿灯时间 I v l g p p 7 min lp行人过街道长度(行人过街道长度(m
42、);); vp行人过街步速,取行人过街步速,取1.5m/ /s; I绿灯间隔时间绿灯间隔时间(s)。 第九章第九章 6 6、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 1)信号交叉口一条进口道的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一条进口道的通行能力 iii i e iiii C g SSCAPCAP 式中:式中:CAPi第第i条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条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cpu/h);); Si第第i条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条进口车道的饱和流量(cpu/h);); i第第i条进口车道所属信号相位的绿信比;条进口车道所属信号相位的绿信比; ge该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该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s);
43、); C信号周期时长(信号周期时长(s);); 第九章第九章 2)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直行车道通行能力 CAPT= ST 3)左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左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 (1)有左转专用相位时:)有左转专用相位时: CAPl= Sl (2)无左转专用相位时:)无左转专用相位时: CAPl= S/ /l 4)右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右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 (1)有右转专用相位时:)有右转专用相位时: CAPR=SR g geR /C/C (2)无右转专用相位时:)无右转专用相位时: CAPR=S / / R g geR /C/C 5)直左合用车道通行能力)直左合用车道通行能力 CAPTL= STL 第
44、九章第九章 6)直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直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 CAPTR= STR 7)直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直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 (1)普通相位兼有行人影响时:)普通相位兼有行人影响时:CAPTLR=minCAPTL,CAPTR (2)有单向左转相位或单向交通)有单向左转相位或单向交通 直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可按直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直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可按直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 8)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三岔交叉口)左右合用车道通行能力(三岔交叉口) CAPLR= SLR 9)饱和度)饱和度 各车道饱和度是各车道实际到达交通量与该车道通行能力之比。各车道饱和度是各车道实际到达交通量与该
45、车道通行能力之比。 Xi=qi/ / CAPi 第九章第九章 7 7、服务水平评估、服务水平评估 用用1515minmin分析期间的平均每车信号控制延误表示。分析期间的平均每车信号控制延误表示。 1 1)延误估算方法)延误估算方法 整个交叉口的每车平均延误是整个交叉口的每车平均延误是各进口道各进口道延误之加权平均值;而进延误之加权平均值;而进 口道每车平均延误是进口道中各车道延误之加权平均值。口道每车平均延误是进口道中各车道延误之加权平均值。 (1 1)各车道每车平均延误:)各车道每车平均延误: d=dd=d1 1+d+d2 2+d+d3 3 d d1 1均匀延误,即车辆均匀到达所产生的延误(
46、均匀延误,即车辆均匀到达所产生的延误(s/pcus/pcu););d d2 2 随机附加延误,即车辆随机到达并引起超饱和周期所产生的随机附加延误,即车辆随机到达并引起超饱和周期所产生的 附加延误;附加延误; d d3 3 初始排队附加延误,即在延误分析期初停有 初始排队附加延误,即在延误分析期初停有 上一时段留下积余车辆的初始排队使后续车辆经受的附加延上一时段留下积余车辆的初始排队使后续车辆经受的附加延 误。误。 第九章第九章 对于设计交叉口对于设计交叉口: d=dd=d1 1+d+d2 2 x Cd , 1min1 1 5 . 0 2 1 CAP ex TxxTd 8 11900 2 2 第
47、九章第九章 对于原有交叉口对于原有交叉口: d=dd=d1 1+d+d2 2+d+d3 3 T tT df T t dd u ua u s 1 CAPT tQ xT CAP Q ub b 1800 , 1min118003600 d d3 3 = = 若若t tu u=T=T 若若t tu u= =T T0 0 d d2 2仍采用上面的公式。仍采用上面的公式。 第九章第九章 d ds s饱和延误(饱和延误(s/pcus/pcu) d ds s=0.5=0.5C(1- C(1- ) ) d du u不饱和延误(不饱和延误(s/pcus/pcu) x Cdu , 1min1 1 5 . 0 2 t
48、 tu u在在T T中积余车辆的持续时间(中积余车辆的持续时间(h h) xCAP Q Tt b u , 1min1 ,min Q Qb b分析期初始积余车辆分析期初始积余车辆, ,实测;实测;p p绿灯期到达车辆占整周期绿灯期到达车辆占整周期 到达量之比,实测;到达量之比,实测; f fa a绿灯期车流到达率校正系数,绿灯期车流到达率校正系数, f fa a= =(1-1-p p)/ /(1- 1- ) 第九章第九章 (2 2)各进口道的平均信控延误,按该进口道中各车道延误的各进口道的平均信控延误,按该进口道中各车道延误的 加权平均数估算:加权平均数估算: ii iiiA qqdd/ (3
49、3)整个交叉口的平均信控延误,按该交叉口中各进口道延整个交叉口的平均信控延误,按该交叉口中各进口道延 误的加权平均数估算:误的加权平均数估算: A AAAI qqdd/ 第九章第九章 2 2)服务水平)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每车信控延误(每车信控延误(s)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每车信控延误(每车信控延误(s) A10D3655 B1120E5680 C2135F80 新建、改建交叉口设计服务水平宜取新建、改建交叉口设计服务水平宜取B B级,治理交叉口宜取级,治理交叉口宜取 C C级。服务水平不合格时,须改变各进口道设计或信号相级。服务水平不合格时,须改变各进口道设计或信号相 位方案,重新设计。位
50、方案,重新设计。 第九章第九章 8 8、新建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算例、新建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算例 进行一新建交叉口的进口道渠化与信号配时设计。交叉口为进行一新建交叉口的进口道渠化与信号配时设计。交叉口为 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十字形交叉口,道路条件满足规划要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十字形交叉口,道路条件满足规划要 求,自行车道宽求,自行车道宽5.55.5m m。 1 1)交叉口基本交通条件交叉口基本交通条件 (1 1)预测通车时交叉口各流向高峰时段高峰小时)预测通车时交叉口各流向高峰时段高峰小时Q Qmn mn( (直行车直行车 大车率:东西路大车率:东西路4%4%,南北路,南北路2%2%;左、右转大
51、车率为;左、右转大车率为0 0)、最)、最 高高1515minmin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q qdmn dmn ( (PHFPHF取取0.750.75) 见下页表见下页表 第九章第九章 交叉口各流向流量交叉口各流向流量 进口道进口道Q mn (pcu/h) 大车率大车率 (%) qdmn (%) 进口道进口道Q mn (pcu/h) 大车率大车率 (%) qdmn (%) 西西 进进 口口 直行直行5554740北北 进进 口口 直行直行4862648 左转左转1240166左转左转46062 右转右转64086右转右转58078 总计总计743992总计总计590788 东
52、东 进进 口口 直行直行5744766南南 进进 口口 直行直行5702760 左转左转1870250左转左转64086 右转右转1200160右转右转61082 总计总计8811176总计总计695928 第九章第九章 (2 2)预测高峰时段高峰小时自行车交通量)预测高峰时段高峰小时自行车交通量Q Qbmn bmn( (估计左转率北估计左转率北 进口为进口为25%25%,其他进口为,其他进口为10%10%;右转率均为;右转率均为15%15%)、最高)、最高1515minmin 交通量的平均流率见表交通量的平均流率见表 自行车交通量和最高自行车交通量和最高1515minmin交通量的平均流率交
53、通量的平均流率 进口道进口道 Q mn (辆(辆/h)平均流率平均流率 (辆(辆/min) 进口道进口道Q mn (辆(辆/h)平均流率平均流率 (辆(辆/min) 西进口西进口126028北进口北进口90020 东进口东进口135030南进口南进口121527 (3 3)估计各向行人流量为)估计各向行人流量为600600人人/ /h h。 第九章第九章 8 8、新建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算例、新建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算例 1 1)交叉口基本交通条件交叉口基本交通条件 2 2)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 (结合公式与表格详细讲解,分三次试算,最后达到服务水平(结合公式与表格详细讲解,分三
54、次试算,最后达到服务水平 为止)为止)幻灯片幻灯片 18 18 第九章第九章 交通感应信号是通过车辆检测器测定到达进口道的交通感应信号是通过车辆检测器测定到达进口道的 交通需求,使信号显示时间适应测得交通需求的一交通需求,使信号显示时间适应测得交通需求的一 种控制方式。可分为半感应和全感应控制两类。种控制方式。可分为半感应和全感应控制两类。 一、交通感应信号的基本工作原理一、交通感应信号的基本工作原理 Gmax GminG0 G GminG Gmax 第九章第九章 二、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二、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 1 1、初期绿灯时间、初期绿灯时间Gmin “点式点式”检测器检测器Gmin
55、的长短,决定于检测器的位置以及检测的长短,决定于检测器的位置以及检测 器到停车线之间可停放的车辆数。应考虑的因素:器到停车线之间可停放的车辆数。应考虑的因素: (1 1)保证停在检测器和停车线之间的车辆,全部驶出停车线所)保证停在检测器和停车线之间的车辆,全部驶出停车线所 需的最短时间。初期绿灯时间应等于这段最短绿灯时间减去需的最短时间。初期绿灯时间应等于这段最短绿灯时间减去 一段单位延长绿灯时间;一段单位延长绿灯时间; (2 2)保证行人安全过街所需的时间;)保证行人安全过街所需的时间; (3 3)保证红灯时停在停车线前的非机动车安全过街所需的时间。)保证红灯时停在停车线前的非机动车安全过街
56、所需的时间。 第九章第九章 随检测器位置而定的初期绿灯时间(建议值)随检测器位置而定的初期绿灯时间(建议值) 检测器与停车检测器与停车 线间距(线间距(m) 初期绿灯时间初期绿灯时间 (s) 检测器与停车检测器与停车 线间距(线间距(m) 初期绿灯时间初期绿灯时间 (s) 0128253014 131810313616 192412 第九章第九章 2 2、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G0 确定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时应考虑的因素: (1 1)必须能使车辆从检测器开出停车线;)必须能使车辆从检测器开出停车线; (2 2)G0尽量短,其恰当长度,应尽可能不产生绿灯时间损失,尽量短,其恰当长度,
57、应尽可能不产生绿灯时间损失, 只满足实际交通所需的长度,而不应等待不紧跟的车辆通过只满足实际交通所需的长度,而不应等待不紧跟的车辆通过 绿灯;绿灯; (3 3)必须注意被检测的车道数,由于在一个相位上所有单个检)必须注意被检测的车道数,由于在一个相位上所有单个检 测器通常都是联在一起的,因此,控制机所接受到的车辆间测器通常都是联在一起的,因此,控制机所接受到的车辆间 隔远比实际的车辆间隔要小得多。隔远比实际的车辆间隔要小得多。 第九章第九章 3 3、绿灯极限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Gmax 为了保持最佳绿信比而对各相位规定的绿灯时间的延长限度。为了保持最佳绿信比而对各相位规定的绿灯时间的延长
58、限度。 Gmax实际上就是按定时信号最佳周期时长及绿信比分配到各个实际上就是按定时信号最佳周期时长及绿信比分配到各个 相位的绿灯时间,一般为相位的绿灯时间,一般为30306060s s。 三、半感应控制三、半感应控制 只在部分进口道上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适用于主次道路相只在部分进口道上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适用于主次道路相 交且交通量变化较大的交叉口。交且交通量变化较大的交叉口。 1 1、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次路优先)(次路优先) 2 2、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 第九章第九章 主路绿灯主路绿灯 次路有车吗?次路有车吗? 次路绿灯次路绿灯 最短绿灯时
59、间到?最短绿灯时间到? 次路有车吗?次路有车吗? 无无 无无 到到 未未 有有 有有 次路检测半感应控制流程图次路检测半感应控制流程图 主路绿灯主路绿灯 到初期绿灯时间到初期绿灯时间 主干道有车吗?主干道有车吗? 否否 无无 次路绿灯次路绿灯 次路绿灯结束次路绿灯结束 是是 到最大绿到最大绿 灯时间?灯时间? 否否 有有 是是 主路检测半感应控制流程图主路检测半感应控制流程图 第九章第九章 四、全感应控制四、全感应控制 所有进口道上都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适用于相交道路等级所有进口道上都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适用于相交道路等级 相当、交通量相仿且变化较大的交叉口上。相当、交通量相仿且变化较大的
60、交叉口上。 1 1、基本全感应控制、基本全感应控制 机理:当交叉口没有机动车到达时,信号机以定周期方式按最机理:当交叉口没有机动车到达时,信号机以定周期方式按最 小周期运行。当某一方向来车时,则对来车方向放绿灯;以小周期运行。当某一方向来车时,则对来车方向放绿灯;以 后就按感应信号的基本机理运行。运行流程图如下页。后就按感应信号的基本机理运行。运行流程图如下页。 2 2、特殊感应控制、特殊感应控制 公交优先、消防、警卫等特种车辆优先感应控制公交优先、消防、警卫等特种车辆优先感应控制 第九章第九章 到最小到最小 绿灯时绿灯时 间?间? 到最到最 大绿大绿 灯时灯时 间?间? 主干道绿主干道绿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预算书编制技巧试题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4年审计师考试心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的挑战与试题及答案
- 轴承包装出售合同协议
- 2024年民用航空器维修心理素质培养试题及答案
- 护理行业的职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造师考试计划试题及答案
-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学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公司治理在审计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赋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前列腺癌筛查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物管物业交接验收明细表格(全)模板
- 11.5 歌曲《卖报歌》课件(14张)
- 2024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员工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 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课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
- 小学英语语法专题训练:名词所有格(含答案)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直播电商赛项规程
- 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一试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