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1页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2页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3页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 童趣1、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 3、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徐喷以烟。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以丛草为林C、心之所向。 项为之强。 D、必细察其纹理。 使其冲烟飞鸣。4、下面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 捉虾蟆,鞭数十( 鞭子 )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下 ) 盖一癞虾蟆 ( 大概 )C、果如鹤唳云端( 鸣叫 ) 作青云白鹤观( 观看 ) D、方出神( 正 ) 昂首观之( 抬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为之强” 写出了

2、“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B、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C、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总分关系。D、“夏蚊成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蚊子很多,人们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却异想天开,并且看入了迷。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论语十则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 3、下面句中的“知”与“一知半解”的“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C、知之为知之 D、是知也4、下面划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可以为师矣。C、知之为知之。

3、D、仁以为己任。5、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并列、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表顺接关系的有_,表转折关系的有_,表并列关系的有_。(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任重而道远 (5)学而不思则罔 (6)择其善者而从之A、(1)(3)/(2)(5)/(4)(6) B、(1)(3)(6)/(2)(5)/(4)C、(1)(3)/(2)(5(6)/(4) D、(1)(4)/(2)(5)/(3)(6)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作者

4、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C、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世说新语两则1、撒盐空中差可拟。译: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 3、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助词,的) B、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C、而:俄而雪骤(与时间词连用,不译) D、相委而去(表承接)4、下面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门外戏(玩耍) 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5、) D、尊君在不(“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谦词:敝人、卑职、老朽 ,敬词:陛下、令尊、足下、令郎、寡人、麾下B、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C、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D、陈太丘与友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语言(对话)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伤仲永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6、之。译: 2、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 3、 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B、于舅家见之(在,介词)C、贤于材人远矣(向,介词) C、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4、下面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C、其诗以养父母 稍稍宾客其父D、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B、本文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例如文中写幼年时方仲永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方仲永其父利其然不使学为下文埋下伏笔是抑。C、课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

7、露时的情形和他父亲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略写他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使文章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D、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主题。口技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译: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译: 3、选出对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 )A、会宾客大宴(宴会) 施八尺屏障(设置)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B、便有妇人惊觉欠伸(睡觉) 百千齐作(发生) 虽人有百手(虽然)C、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两股战战(大腿) 必欲先走(跑)D、众妙毕备(奇妙) 意少舒(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4、每组句中加点的字意

8、思相同的一项是:(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C、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 D、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全场鸟瞰笔法,写出了总的气氛;而近镜头的特写,则将人物、道具、口技效果具体真实地显现出来。作者使用了工笔的画法,把那种在场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合、人物、道具、表演效果,都作了细腻的、真实生动的刻画和描绘。B、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C、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落笔扣题,总写一笔,点出了地点和人物。接着就点明表演的场合“会宾客大宴”。作者在此着墨寥寥,未加铺陈,但

9、是,却从总体着眼,概括地写出了全场总的气氛和景象。D、文章既要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又要反映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前者如描写了以一家四口人在卧室内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后者又反映了在救火场面中的斗争生活,从而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并刻画了众多人物的音容情态。狼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译: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 3、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B、 意暇甚。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C、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D、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4、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久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C、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D、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采用叙述的手法,把“一屠”与“二狼”的斗智斗勇描述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在课文最后发表了作者的感慨这种写法非常干练、清爽,节奏明快,有诗的隽永也有音乐的韵味,读起来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