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_第1页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_第2页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_第3页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_第4页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 发展的状况与趋势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一、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一、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二、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二、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中国内地交通运输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1.1.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2.2.中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3.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1.1 中国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运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

2、1950年的年的20.720.7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增加到19801980年的年的124.5124.5万公万公 里,里,20052005年达到约年达到约375375万公里,其中:万公里,其中: 2005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7.5万公里,比万公里,比19801980年增加年增加50%50%; 2005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192万公里,比万公里,比19801980年增加年增加117%117%,其中高,其中高 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了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了4.14.1万公里;万公里; 20052005年内河航道里程达到了年内河航道里程达

3、到了12.312.3万公里,比万公里,比19801980年增加年增加13.4%13.4%; 西部地区运输线路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铁路从西部地区运输线路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铁路从19501950年的年的7.5%7.5%增加到增加到 20052005年的年的38%38%左右,公路从左右,公路从19491949年的年的25.6%25.6%增加到增加到20052005年的年的48%48%。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105.4 111.8 121.1 134.5 161.6 217.0 1.1.2 运输设备数量增加,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运输设备数量增加,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铁路的复线

4、率和电气化率从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从19801980年的年的16.3%16.3%和和3.3%3.3%增加到增加到20052005年年 的的33.9%33.9%和和26.7%26.7%,机车车辆数成倍增加,机车车辆数成倍增加 铁铁 路路 140-160 km/h200-250 km/h 120 km/h 公公 路路 公路网中一、二级公路的数量从公路网中一、二级公路的数量从19801980年的年的1.281.28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增加到 20052005年的年的32.58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2005年达到近年达到近4.14.1万万 公里;公里

5、; 汽车保有量也从汽车保有量也从19801980年的年的178.3178.3万辆增加到万辆增加到20052005年的年的33563356万辆万辆 中国的沿海泊位中国的沿海泊位19801980年年330330个,个,20052005年增加到年增加到42984298个,其中万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吨级以上泊位847847个;运输船舶个;运输船舶19801980年年17001700万载重吨,万载重吨,20052005年达到年达到 1017910179万载重吨。万载重吨。 水水 运运 民航机场的数量从民航机场的数量从19801980年的年的81 81 个,到个,到20042004年达到年达到1491

6、49个。飞个。飞 机架数从机架数从462462架增加到架增加到937937架架 民民 航航 输油输气管道输油输气管道19801980年年8660.48660.4公里,公里,20042004年增加到年增加到3259232592公里公里 管管 道道 1.1.3 客货运输量日益增长,运输结构得到改善客货运输量日益增长,运输结构得到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量大幅度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运输量大幅度增长,19801980年客、货运年客、货运 量分别为量分别为34.234.2亿人和亿人和54.654.6亿吨,亿吨,20052005年为年为184.2184.2亿人和亿人和183.7183.

7、7亿吨。亿吨。 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19801980年年 的的60.6%60.6%和和67.3%67.3%(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20052005年下降到年下降到 34.7%34.7%和和52.1%52.1%,公路由,公路由32%32%和和9.0%9.0%上升到上升到53.2%53.2%和和21.6%21.6%。 1980年年2005年年 国内货物周转量发展变化表国内货物周转量发展变化表 1.1.5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加快

8、 国务院已批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港口属地化管理国务院已批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港口属地化管理 已基本实现已基本实现 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 公路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秩序明显改善公路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秩序明显改善 铁路行业的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渠道融资的铁路行业的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渠道融资的 局面正在形成局面正在形成 1.1.6 交通运输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交通运输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铁路法、公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法 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

9、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通运输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通运输 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制管理水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制管理水 平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到到20052005年底

10、,全国不通铁路的地级市有年底,全国不通铁路的地级市有2020多个,占全国地级市多个,占全国地级市10%10%以上;以上; 不通公路的行政村约占不通公路的行政村约占6% 6% 中国铁路、公路路网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铁路、公路路网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1.2.2 主要运输方向上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运输方向上能力严重不足,“瓶颈瓶颈”状况又现状况又现 铁路干线通过能力利用率普遍达到铁路干线通过能力利用率普遍达到80%80%以上。其中京沪、京广、京哈、以上。其中京沪、京广、京哈、 京九、陇海、浙赣六大干线能力利用率高达京九、陇海、浙赣六大干线能力利用率高达92

11、.5%92.5%,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 已达已达100%100%,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 一些港口的某些货类,特别是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一些港口的某些货类,特别是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 一些公路区段,特别是大城市或临近大城市的一些公路区段能力不足一些公路区段,特别是大城市或临近大城市的一些公路区段能力不足 一些机场能力紧张,如北京、广州、深圳一些机场能力紧张,如北京、广州、深圳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3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公 路 从公路网技术结构看,三、四级公路约占总里程的从公路网技

12、术结构看,三、四级公路约占总里程的80%80%,高等级公路(高,高等级公路(高 速、一、二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速、一、二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16.9%16.9%。总体上讲,公路路况差、等级。总体上讲,公路路况差、等级 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内 河 如复线率、电气化率中国只有如复线率、电气化率中国只有34%34%和和27%27% 铁 路 航道等级低,可通航航道等级低,可通航3003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15%15%左右,左右, 千吨级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仅为千吨级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仅为7%7%;部分内河运输船舶老旧,吨位小、技术

13、水;部分内河运输船舶老旧,吨位小、技术水 平落后平落后 1.2.4 铁路、内河发展相对滞后,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铁路、内河发展相对滞后,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中国的运输结构,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性改善。但是由于中国的运输结构,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性改善。但是由于 铁路发展缓慢、内河水运的发展重视不够,两种运输方式发展相对迟缓,铁路发展缓慢、内河水运的发展重视不够,两种运输方式发展相对迟缓, 他们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2.5 运输质量不高,交通安全堪忧运输质量不高,交通安全堪忧 以安全为例,以安全为例,20052005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年全

14、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45万起,死亡人数万起,死亡人数9.879.87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818.8亿元,亿元,万车死亡率为万车死亡率为7.67.6,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 平。平。 1.2.6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来愈突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愈来愈突出 交通运输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沿交通运输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沿 海和沿江岸线、矿物质能源的利用,都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不高,资海和沿江岸线、矿物质能源的利用,都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不高,资 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石油消耗增长很快,有害物质排放及噪声带源浪费的现象。

15、特别是石油消耗增长很快,有害物质排放及噪声带 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2.7 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政企分开还未能全部到位,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经营机制和投政企分开还未能全部到位,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经营机制和投 融资体制等改革还有待深化融资体制等改革还有待深化 2.1 从国内环境看从国内环境看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运输总量将大幅度增加;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运输总量将大幅度增加; 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 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运输布局要与之适应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运输布局要与之适应

16、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出行数量和质量要求将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人们出行数量和质量要求将不 断提高;断提高;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经济的兴起,要求建设相应的运输系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经济的兴起,要求建设相应的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的运输体系。型的运输体系。 2.2 从国际环境看从国际环境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要求建立新的运输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要求建立新的运输系统; 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与邻国运输联系的

17、增加,要求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与邻国运输联系的增加,要求 交通运输业提供支持;交通运输业提供支持; 总之,中国交通运输未来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总之,中国交通运输未来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 预计预计20202020年全社会货运量可能达到年全社会货运量可能达到280-300280-300亿吨,货物周转量可能亿吨,货物周转量可能 达到达到10-1110-11万亿吨公里;万亿吨公里; 客运量可能达到客运量可能达到380-400380-400亿人,旅客周转量可能达到亿人,旅客周转量可能达到4.2-4.54.2-4.5万亿人万亿人 公里;公里; 沿海港口吞吐量预计超过沿海港口吞吐量预计超过5050亿

18、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 2亿亿TEUTEU。 3.1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 中国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国全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明确提出 了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铁路发展,积极发展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铁路发展,积极发展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化民用机场布优化民用机场布 局局”的总体方针。的总体方针。 3.2.1 加强运输网络建设加强运输网络建设 (1)增加运输网络长度,提高运输网络密度增加运输网络长度,提高运输网络密度 设想我国铁路的长度达到设想我国铁路的

19、长度达到1010万公里以上,客运专线达到万公里以上,客运专线达到1 1万公里,万公里, 公路达到公路达到350350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8 8万公里左右,内河航道达到万公里左右,内河航道达到1212万万 公里,机场达到公里,机场达到200200个左右。个左右。 (2)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改善运网布局)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改善运网布局 20002000年至年至20202020年西部地区铁路通车里程力争由年西部地区铁路通车里程力争由2.62.6万公里,增加到万公里,增加到 4 4万公里以上,公路通车里程由万公里以上,公路通车里程由50.350.3万公里增加到

20、万公里增加到100100万公里左右,干、万公里左右,干、 支线机场由支线机场由6060个增加到个增加到7575个以上,油气管道长度也要有大的增加个以上,油气管道长度也要有大的增加 3.2 中国交通运输建设重点中国交通运输建设重点 (3)加强地区间运输大通道的建设)加强地区间运输大通道的建设 地区间运输大通道是指地区间客货流集中的方向上,由多种运输线地区间运输大通道是指地区间客货流集中的方向上,由多种运输线 路组成的运输通路。由于这些运输通道连接着区域的经济中心、重要路组成的运输通路。由于这些运输通道连接着区域的经济中心、重要 工业基地、大中城市和城市群,由于它和多条运输线路相联,又是客工业基地

21、、大中城市和城市群,由于它和多条运输线路相联,又是客 货流的产生地和汇集地,同时,由于这些通道运量大、增长快,因此,货流的产生地和汇集地,同时,由于这些通道运量大、增长快,因此, 运输大通道作为国家的运输大动脉和运输网络的主骨架,它们建设状运输大通道作为国家的运输大动脉和运输网络的主骨架,它们建设状 况如何,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畅通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况如何,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畅通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 影响。对运输全局有重要意义的运输大通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包影响。对运输全局有重要意义的运输大通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包 括: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

22、澳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 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南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南 宁运输大通道、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宁运输大通道、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 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 丽运输大通道。丽运输大通道。 详见综合运输大通道示意图详见综合运输大通道示意图 (4)加强与周边国家运输网络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运输网络建设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周

23、边国家和地区 运输网络的建设,对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有重要作用。建设的重点是:运输网络的建设,对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有重要作用。建设的重点是: 加强联接东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地区、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加强联接东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地区、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 运输网络的建设运输网络的建设 (5)加强洲际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与建设)加强洲际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与建设 除了加强陆桥运输建设,保证亚欧陆上运输外,重点是加强国除了加强陆桥运输建设,保证亚欧陆上运输外,重点是加强国 际港口、机场和船队、机队的建设,以保证我国与各大洲间的畅通际港口、机场和船队、机队的建设,以保证我国与各大洲间的畅通 的客货

24、运输往来的客货运输往来 (6)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布局与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布局与建设 运输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地,又是城市间运输线路与城市运输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地,又是城市间运输线路与城市 内交通的衔接点,也是我国综合运输网同周边国家与地区运输网络的内交通的衔接点,也是我国综合运输网同周边国家与地区运输网络的 链接点,因此,加强运输枢纽合理布局与建设,对保证交通运输畅通,链接点,因此,加强运输枢纽合理布局与建设,对保证交通运输畅通, 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北京

25、、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 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宁波、南京、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宁波、南京、 连云港、连云港、 徐州、合肥、杭州、福州、厦门、广州、徐州、合肥、杭州、福州、厦门、广州、 深圳、湛江、深圳、湛江、 海口、海口、 太原、大同、郑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太原、大同、郑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 成都、成都、 昆明、贵阳、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昆明、贵阳、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 和浩特、和浩特、 银川、西宁、拉萨银川、西宁、拉萨 3.2.2 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1)运输系统建设的内容)运输系统建设的内容

26、由于不同的服务群体和不同的货类对运输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不由于不同的服务群体和不同的货类对运输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不 一,需要不同的客货运输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组织方法为其提供各具一,需要不同的客货运输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组织方法为其提供各具 特色的服务。因此,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各种客货运输的类别进特色的服务。因此,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各种客货运输的类别进 行系统的建设与布局,是优化运输系统资源配置,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行系统的建设与布局,是优化运输系统资源配置,优化运输结构,降低 社会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运社会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的重

27、要措施,是实现运 输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输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2)国内旅客运输系统建设国内旅客运输系统建设 城市间客运系统建设城市间客运系统建设 城乡(或城镇)间旅客运输系统建设城乡(或城镇)间旅客运输系统建设 城市化地带旅客运输系统建设城市化地带旅客运输系统建设 城市客运系统的建设城市客运系统的建设 (3)国际旅客运输系统)国际旅客运输系统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运系统建设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运系统建设 国际远程客运系统建设国际远程客运系统建设 (4)货物运输系统建设)货物运输系统建设 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 外贸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外贸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国际集装箱港

28、口建设加强国际集装箱港口建设 加快国际集装箱船队的建设加快国际集装箱船队的建设 积极推进集装箱陆桥联运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集装箱陆桥联运系统建设 要发展以集装箱枢纽港为中心的海上支线运输和内河支线运输要发展以集装箱枢纽港为中心的海上支线运输和内河支线运输 系统,搞好海河联运和国际集装箱江海直达系统建设系统,搞好海河联运和国际集装箱江海直达系统建设 加强国际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建设加强国际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建设 内贸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内贸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 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 大力发展水路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水路集装箱运输 完善煤炭

29、运输系统建设完善煤炭运输系统建设 完善铁矿石运输系统建设完善铁矿石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石油运输系统建设加强石油运输系统建设 完善粮食运输系统建设完善粮食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大宗散装货物运输系统建设加强大宗散装货物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件杂货运输系统建设加强件杂货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铁路、公路货场和水运多用途码头的建设加强铁路、公路货场和水运多用途码头的建设 加强长大货运、笨重设备的铁路、公路专用车辆和多用途船加强长大货运、笨重设备的铁路、公路专用车辆和多用途船 队的建设队的建设 加强冷藏货物运输系统建设加强冷藏货物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危险品货物运输系统建设加强危险品货物运输系统建设 加强滚装运输系统加强滚

30、装运输系统 加强特种货物运输系统建设加强特种货物运输系统建设 加快货邮快递运输系统建加快货邮快递运输系统建 设设 加强铁路、公路、民航专用运输工具和货物装卸、中转设施加强铁路、公路、民航专用运输工具和货物装卸、中转设施 的建设的建设 改进和加强铁路、公路、民航货邮快递企业的联合与重组,改进和加强铁路、公路、民航货邮快递企业的联合与重组, 形成规模化经营形成规模化经营 3.2.3 加快运输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快运输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1)调整的目的)调整的目的 由于运输服务产品最终是由运输企业提供的。而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提由于运输服务产品最终是由运输企业提供的。而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提 供的服务

31、产品还难以满足不同旅客群体和不同货类的需求,因此,对运输供的服务产品还难以满足不同旅客群体和不同货类的需求,因此,对运输 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使我国的运输企业在服务供应能力上、服务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使我国的运输企业在服务供应能力上、服务 质量上满足社会的运输需求。质量上满足社会的运输需求。 (2)调整的目标)调整的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引导,对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进通过深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引导,对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进 行改组、改制、改造,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在我国建立起一行改组、改制、改造,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在我国建立起一 个能力足

32、够的、高服务质量的、地域分布相适应的、专业化分工合理的、个能力足够的、高服务质量的、地域分布相适应的、专业化分工合理的、 大中小比例协调的竞争有序的运输企业群体。大中小比例协调的竞争有序的运输企业群体。 (3)调整的主要内容)调整的主要内容 搞好企业战略定位。在分析自身优势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服务搞好企业战略定位。在分析自身优势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服务 的对象和市场的定位的对象和市场的定位 改善经营管理。树立新的经营思想、建立相应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改善经营管理。树立新的经营思想、建立相应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 度,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公司结构、业务流程、质量保证系统,客度,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公司

33、结构、业务流程、质量保证系统,客 户管理制度等户管理制度等 扩大经营规模。通过重组、兼并、联盟等多种形式,对资源进行有扩大经营规模。通过重组、兼并、联盟等多种形式,对资源进行有 效整合,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效整合,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运输装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运输装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 3.3.1 实行积极的运输政策实行积极的运输政策 3.3.2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1 1)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 2)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益

34、性和商业性分类投资的政策。)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益性和商业性分类投资的政策。 (3 3) 增加公共财政对交通运输投资的比重。增加公共财政对交通运输投资的比重。 (4 4) 扩大债券发行,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债券发行,不断降低融资成本。 (5 5)采取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采取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 (6 6)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3.3 加快中国运输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国运输发展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3、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持交通运输业发展、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持交通运输业发展 (1 1)对交通运输基础建

35、设在用地、拆迁等方面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对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在用地、拆迁等方面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 (2 2)对交通运输企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对交通运输企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实行扶持政策。 4、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1 1)加快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 2)加快运输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运输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5、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运输结构 (1 1)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 (2 2)调整与优化客运结构。)调整与优化客运结构。 (3 3)调整

36、与优化货运结构。)调整与优化货运结构。 6、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政策 7、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工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工业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中国内地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1.1.中国物流发展的状况中国物流发展的状况 2.2.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3.3.中国物流发展的趋势中国物流发展的趋势 1.1 中国物流发展取得的成绩中国物流发展取得的成绩 自自19991999年年1111月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月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

37、“现代物流发展现代物流发展 国际研讨会国际研讨会”,会上吴邦国副总理指出:,会上吴邦国副总理指出:“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 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国 物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物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2001年年3 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月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了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 的若干意见的若干意见”。20012001年年6 6月六部委在上海召开了

38、全国物流工作座谈会。月六部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物流工作座谈会。 目前很多省市把发展物流提到了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目前很多省市把发展物流提到了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 划,加快发展。划,加快发展。 1.1.1 中国政府已把物流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1.1.2 物流政策法规环境有了初步改善物流政策法规环境有了初步改善 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经贸委20022002年委托中交协物流研究院进行了年委托中交协物流研究院进行了“中国物流发展政中国物流发展政 策研究策研究”,以此为重要参考,以此为重要参考,20042004年年8 8月国务院月国务院9 9部委发布了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关于促进 我国

39、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文件分四章十八条,就营造物流企业的发展,文件分四章十八条,就营造物流企业的发展 环境,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措施,加强物流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对物流工作环境,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措施,加强物流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对物流工作 的组织协调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为中国内地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的组织协调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为中国内地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和修改有关政策、法与此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和修改有关政策、法 规,促进物流发展;如物流企业准入、外资准入、融资贴息、土地政策、规,促进物流发展;如物流企业准入、外资准入

40、、融资贴息、土地政策、 投资政策等。投资政策等。 3、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 (1 1)运输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水运(内河航道、沿海港口)、民)运输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水运(内河航道、沿海港口)、民 航机场发展很快。航机场发展很快。 (2 2)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物流运作基础设施: u物流园区:全国已建的、在建的和规划的已超过物流园区:全国已建的、在建的和规划的已超过100100个。个。 u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在大量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也在大量建设。 u仓储设施在整合、改造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仓储设施在整合、改造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发展。 4、一批

41、生产与流通企业开始重视加强物流管理。、一批生产与流通企业开始重视加强物流管理。 5、物流企业发展很快、物流企业发展很快 (1 1)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2 2)一批民营物流企业正在兴起)一批民营物流企业正在兴起 6、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7、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 9、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正在形成、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正在形成 除了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外,注册物流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在中国除了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外,注册物流职业经理

42、人认证体系在中国 出现。出现。 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经原国家计委批准,2002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 输学会(输学会(ILTILT)签署协议,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权威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签署协议,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权威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 经理人认证体系,目前已完成近万人的学员培训和认证工作。经理人认证体系,目前已完成近万人的学员培训和认证工作。20032003年又年又 再次引进了美国物流学会(再次引进了美国物流学会(AST&LAST&L)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 体系。体系。 20052005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了中国物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了中国物 流职业经理人证书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和独立本科考试项目,中国物流流职业经理人证书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和独立本科考试项目,中国物流 职业经理人证书和国际证书互认。职业经理人证书和国际证书互认。 1.2.1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 1.2.2 物流基础设施还难以满足物流发展的需求物流基础设施还难以满足物流发展的需求 1.3.3 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