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初步设计文字说明第一部分总平面及建筑设计、工程概况:东莞作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为更好地了解松山湖科技产 业园区的科技发展,松山湖管委会决定建设松山湖科技馆,该馆将以科技手段、向参观者展示松山湖的 科技、山水、人文,旨在建设成为具有松山湖特色和科技气息的现代性科学技术馆。本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西北是红棉路,西南是礼宾路,交通极为便捷。本项目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为44174.24叭 分两期,一期为科技馆,用地面积为29847.74叭 二 期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用地面积为14326.5卅,本次初步设计为一期科技馆。二、设计依据:1、
2、东莞松山湖关于本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及中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开发控制图则A区,地块编号A193、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及现状地形图(电子版)4、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5、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2006年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2219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 12
3、月)国家及省、市现行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卅)44174.24其中一期用地面积(m2)29847.74二期用地面积(m2)14326.50一期总建筑面积(m2)8919.267其中计容建筑面积(m2)8149.069不计容建筑面积(m2)770.198一期建筑占地面积(m)5557.632一期建筑覆盖率(18.70一期建筑高度(m)18.38一期绿地率(25.60一期容积率0.27一期停车位(辆)地上45四、总平面设计:1、功能布局本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西北是红棉路,西南是礼宾路。本项目用 地的北面和南面教育科研用地,东面是商住混
4、合用地,西面是公共绿地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人 行主要出入口位于场地西南侧,东北侧预留机动车出入口,利用地段内两个莲花池形成水空间, 在主要入口邻近区域布置建筑,在景观与人流交通优势结合的地区设置户外展示空间。2、交通组织:车辆可从基地东北侧进入地面停车场。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对展馆的大量人流的影响。人行由西南侧主要出入口进入,经门前广场直接进入一层展览大厅,VIP会员由VIP入口 进入展览厅,服务人员由此入口进入。消防车辆由礼宾路进入,在建筑周围形成环形消防车道。3、绿化景观:本项目用地内现有两处水塘,已保留,分别位于主入口的两侧;用地的北面保留原有坡地,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展馆的建设融入整
5、个环境之中,在主要入口邻近区域布置建筑,在景观与人流交通优势结合的地区设置户外展示空间。五、建筑设计:1平面功能设计本项目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建筑一层设置两个常设展厅与一个临 时展厅,教育室,影像室;二层由两个常设展厅和VIP室,办公学艺区组成;地下室由制冷机 房、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房等设备房组成。一般参观者流线通过主要入口入场,进入影像室 参观影像后,再通过自动扶梯上到二层参观展厅3、展厅4,再利用自动扶梯到一层参观展厅1 展厅2后退场。VIP流线是从VIP入口直接进入,乘电梯到二楼观看欢迎致辞及视频展览,参 观展厅3、展厅4,再通过自动扶梯到一层,参观展厅1展厅2后退场
6、。空间布局尽量满足管 理者接近各展区,可通过楼梯和电梯迅速移动。2、建筑造型设计:莲花是幸运、富有、繁荣的象征,蕴含着生命与力量的创造意义,我们以莲花花瓣的形态 为建筑的轮廓,它是蕴含着松山湖创造性与未来愿景形态,包裹着富有创造力的空间。内部的4 个部分各代表松山湖基本理念的“科”“技” “山” “水”根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天文五行思想,将四神摆在东西南北面,起到保护特定空间的作用。这样的布置具有联想宇 宙保护特定空间的含义,同时立面概念将松山湖周边山地的柔和弧线形象化。3、本子项建筑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松山湖科技馆备注工程代号11W005建筑类别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
7、震设防烈度六度设防结构选型钢结构、钢筋砼框架结构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二级建筑层数、总高2 层、18.38 米建筑面积8490.93 m2一期用地面积29847.74 m4、剖面及竖向交通设计为满足功能需求,本展馆地下室层高为4.9米,一层层高为5.5米,二层层高为5.0米。 为满足使用需求及消防疏散,本展馆设置室内楼梯5部,客梯一部,自动扶梯一部。六、建筑防水防潮设计:建筑物的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地(楼)面防水、内外墙防水等均应严格遵照有关的工程防 水规范执行。1屋面防水等级为U级,防水耐久年限为15年。2、地下室防水地下室围护结构采用抗渗钢筋砼掺外加剂,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6厚度大于300MM
8、迎水面附 加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防水层,局部加层涂刷并带胎体增强。侧壁采用0厚聚苯板保护 层,底板设置40厚细石砼保护层。桩身与桩基承台处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保护层,并用密封材料封 堵严实。3、卫生间防水卫生间楼面和墙面均作防水处理,迎水面上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找平层,从板顶做至楼面。 楼面向地漏找1.0%坡度,地漏或管口处应另加强防水处理,管道穿墙处应以沥青麻丝严密堵牢, 砌体根部浇筑300高与该墙同厚的C20素砼墙,楼面柔性防水层应覆盖内墙面300高。4、外墙面防水砌块外墙面的防水层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外门窗与外墙体接缝处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封严。 钛锌板墙面采用1.5厚合成高分子自粘
9、防水卷材。七、材料说明及装修标准1、外装修设计本工程外墙选用涂料、钛锌板墙面、玻璃幕墙。2、内装修设计房间名称楼地面内墙面踢脚顶棚一、二层制冷机房砼乳胶漆水泥砂浆防霉乳胶漆发电机房砼矿棉吸声板水泥砂浆矿棉吸声板楼梯间花岗岩乳胶漆花岗岩乳胶漆其他房间砼乳胶漆水泥砂浆防霉乳胶漆地下室门厅大厅等 公共部位花岗岩乳胶漆花岗岩乳胶漆卫生间防滑地砖内墙砖墙面铝扣板吊顶空调机房、报警阀间防滑地砖乳胶漆水泥砂浆乳胶漆楼梯间、花岗岩乳胶漆花岗岩乳胶漆办公花岗岩乳胶漆花岗岩乳胶漆消防 控制室防静电地板乳胶漆乳胶漆展厅、影像 室、科教中 心由专业公司二次设计类别载重量Kg梯速s/m井道尺寸(宽x深)mm停层数量备注
10、客梯8251.01950X 180012F1无机房,兼无障碍客梯编号倾斜角度( )梯级宽度(mm提升高度(m)额定速度(m/s)输送能力(人/h)备注FT1, FT23011005.50.5900012层自动扶梯3、门窗设计内门:实木门夕卜门窗:铝合金LOW-中空玻璃(暂定)幕墙:采用驳抓式玻璃幕墙,采用6+12+6m中空镀膜玻璃(暂定)其它:按规范使用防火门八、建筑消防设计:另见第六部分(消防设计)九、建筑设备一一电梯、自动扶梯:电梯十、无障碍设计首层设无障碍坡道,坡道宽度不小于1.5米,坡度为1/12,入口平台宽度大于2.0米,满足无障碍 设计规范要求;客梯均为无障碍电梯,侯梯厅深度大于1
11、.8米,轿厢深度大于1.4米,宽度大于1.1米, 建筑走廊宽度大于1.2米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周围道路及外部环境满足无障碍通行的要求。设有 一个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残疾人卫生间。十一、建筑节能设计:另见第七部分(节能设计)第二部分结构设计混凝土部分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名称“松山湖科技馆”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西北是红棉路, 西南是礼宾路,交通极为便捷。松山湖科技馆(以下称为“本项目”拟建用地面积为29847.74卅。 本项目为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本说明仅为砼结构部分,钢结构部分详见钢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地上一层,局部为二层,带一层局部地下室。一、自然条件
12、:1. 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2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U类,抗 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4.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6.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本工程的地质条 件如下:(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处东莞市松山湖产业园区内,属剥蚀残丘及其边缘地貌单元,现状为绿化地及荔枝林地, 地势起伏较大,钻孔孔口地面高程为29.80m-40.70m拟建场地西北及西南面均邻近现有水泥道路,交 通方便,其余为园内的绿化
13、地或停车场。(2)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钻孔深度控制范围内,地基岩土按地质成因类型和岩土层性质,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填 土层(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冲积层(Qah第四系残积层(QeD及燕山期基岩(r), 具体描述如下1、填土层(Qm。素填土(层号1):灰黄色,紫红色,填料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碎石及砂粒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 很干,松散。场区部分分布,厚度0.403.70m,平均1.56m层底标高:27.5040.20m,平均32.73m层底 埋深:0.40 3.70m,平均 1.56m2、第四系表土层(Qpd表土(层序号为2):灰褐色,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含植物根系及少量
14、砂粒稍湿,软塑。场区大部分 分布,厚度:0.300.90m,平均0.55m层底标高:27.8034.80m,平均32.35m层底埋深:0.304.00m,平 均 0.81m3、第四系坡积层(Qdl)粉质粘土(层序号为3):黄色,红黄色,部分花斑状,含砂粒,粘性强,稍有滑感,高干强度,湿,可塑。 场区大部分分布,厚度:0.408.80m,平均3.49m;层底标高:24.3033.90m,平均29.65m层底埋 深:0.70 9.60m,平均 4.30m4、第四系冲积层(Qal)按土质不同自上而下分为2亚层,分述如下:1)淤泥(层序号为4/ ):灰色-深灰色,有滑感,含砂粒及腐殖质,高压缩性,饱和
15、状态,流塑,局部为 软粘土夹层。场区局部分布,厚度1.007.40m,平均4.61m层底标高:20.4026.50m,平均23.23m层 底埋深640h.40m,平均8.74m2)中砂(层序号为4-2):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石英质,粉粘粒含量大,颗粒均匀,饱和状态,松散。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2205.90厲平均3.94m层底标高:17.1021.80m,平均19.06m层底埋W:11.50 14.10m 平均 12.82m5、第四系残积层(Qel)砂质粘性土(层序号为5):黄色,黄白色,紫红色,系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矿物质已全部风化成土状 粉粒含量较大,含砂粒,稍湿,硬塑状,遇水易软化,并在含
16、砂粒较大处易崩解成砂状局部为粘性土。场区 大部分分布,厚度43015.20m,平均7.92m层底标B:11.1029.70m,平均20.28m层底埋深4.50 18.80 m 平均 13.33m6、燕山期基岩(r)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在钻孔揭露深度内,仅揭露至全风化带(岩层序号为6-1) 强风化带(岩层序 号为6-2)及中风化带(岩层序号为6-3)三个带,分述如下:1)全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6/ ):黄白色,褐黄色,紫红色,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 有微弱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并在含砂粒较大处易崩解成砂状。场区局部分布,厚 度4804.50m,平均3.23m层底标高
17、:25.7035.90m,平均29.53m层底埋深:4.5013.00m,平均 7.93m2)强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6-2):黄白色,褐黄色,组织结构大部分发生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 体极破碎,上部岩芯大多呈土状,手可捻碎,下部渐变为半土半岩岩块状,手可折断,遇水易软化。场区普 遍分布,厚度:1.2012.70m,平均5.90m层底标高78023.40m,平均14.98m层底埋W:12.1023.00m, 平均19.00m3)中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6-3):灰色-灰白色,夹暗黄色,组织结构部分发生变化风化裂隙发育, 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上部岩体破碎,下部完整,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坚硬,敲
18、击声脆。场区普遍揭露 到该层,揭露厚度:0.303.20m,平均1.34m层顶标高78023.40m平均14.98m层顶埋深:12.10 23.00m平均19.00m 该层未穿透。根据地层分布、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本场区砂层仅局部分布,邻近无可连通的水系, 故场区内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浅部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以蒸发的方式排 泄,水位和水量随场区内降水量、蒸发量以及地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基岩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 隙中,靠大气降水及上层地下水补给,其补给条件、涌水量大小及径流规律受地质构造及裂隙控制。施 工后于2011年3月测得混合静止水位埋深在2.809.
19、00 m之间,标高在25.5031.70m之间。据调访,场地范围地下水一年之中随季节变化的幅度平均约在1.50m左右。据土质判断各土层渗透性,场地中砂层(层序号为4-2)为强透水性,场地填土层(层序号为1) 为弱透水性,其余土层为微不透水性。场地地层渗透性为A类,场地地下水和土对砼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场地环境类型为U类。三、设计依据1. 建材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2. 建筑及各设备专业提供的资料。3. 甲方提供的结构专业设计任务书。4. 设计遵循规范、规程、规定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
20、006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10(2010版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J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4200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89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应遵循国家其它有关规范、规定。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主要取值如下表
21、所示: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展览厅5.0卫生间(有分隔墙)8.0疏散楼梯3.5配电机房10.0电梯机房7.0制冷机房10.0注:1、科技馆地下室顶板不考虑施工堆积荷载,若施工时需要进行堆积时,应采用相应的支撑措施2、楼面、屋面如有大型设备等较大的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采用。3、地下室外墙,室外地面活荷载取10k n/m2静土压力系数取0.50.五、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1 )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垫层C15基础C30科技馆地下室底板、顶板、墙体、柱、梁C30 (抗渗等级P8上部板、梁、柱C30(1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地下室内为2a、地下室外为2b。2
22、、钢筋本项目所有钢筋采用HRB400 HRB335 HPB235钢筋。六、结构选型1、地基基础科技馆场地大部分地段浅表土力学强度较低,土质不均匀,西南局部有软弱淤泥质土分布,不宜采 用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地下水位较高,浮力较大,因此采用500预应力管桩(抗拔/压)基础,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征值取15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350KN地下室局部设抗拔锚杆。2、主体结构选型内部及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3、楼盖体系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七、结构计算应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程部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2008年 10月版)SATW程序计算,计算结果满
23、足规范要求。1、主要计算参数:混凝土构件容重:26水平力作用方向:0施工过程模拟:3地下室层数:1周期折减系数:0.7计算振型数:9体型分段数:1体型系数:1.3梁端弯矩调幅:0.85中梁刚度增大系数:1.5梁弯矩增大系数:1.00梁扭矩折减系数:0.4(2)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振型号 周期 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10.682825.390.96 ( 0.79+0.18 )0.0420.6784115.411.00 ( 0.18+0.82 )0.0030.6094149.050.11 ( 0.07+0.04 )0.89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24、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比0.89(3)最大值层间位移角(规范要求不大于1/550)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1542X方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1538丫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1620丫方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1590X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2520丫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1/2470根据计算结果,有效质量系数均大于90%满足规范要求。八、主要构件截面尺寸板厚首层160mm 二层150mm 地下室底板400mm框架梁截面地下层最大:300X 800最小:300X 500上部最大:500X 10
25、00最小:200X 400框架柱截面最大:1200X 1200最小:400X 400,九、后浇带及抗裂措施1 因本工程长度有近115米,结构的长度超过规范分缝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本工 程不设永久变形缝,而是用宽为1000的后浇带把结构分成40米左右大小的五部份,后浇带砼用微膨胀 砼,在其两侧砼浇灌完毕后两个月后再浇灌。2加强楼板的构造以抵抗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楼板板厚首层为60,二层厚度为150,均采用双层 双向配筋。3为更好地达到抗裂的效果,在混凝土中合理地配置分布钢筋,侧壁分布筋以小而密为原则;为避免 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转角及孔洞处增设构造加强筋。4采
26、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等)配置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适量掺入粉煤 灰(10%-20%。5、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在1%以下)和级配;严格控制水灰比,C30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4。6、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适量延长,以提高密实度和抗裂性。7、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及时采用塑料膜或喷养护剂及草帘进行养护。混凝土初凝前可采用二次抹压工艺。&掌握好混凝土拆模时间,尽可能多的延长养护时间。9、对地下室侧墙等持续保湿养护困难的构件和部位更应重视施工质量的控制。10、冬季施工不能浇水养护时,底、顶板采用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墙体采用带膜养护不 少于7天,
27、之后还需保温养护。钢结构部分一. 工程结构概况松山湖科技馆结构体系为平面三向桁架体系和网壳体系。平面桁架的各向布置最大跨度为9.5m的 桁架,桁架间最大间距为2.3m桁架之间夹角为60度。各向桁架彼此起到平面外支撑的作用。在各向桁 架的结构顶面还布置了人形支撑,使得整个屋面具有较大的刚度并减小了各向桁架上弦杆的计算长度。 主桁架及次桁架都采用了圆管,部分采用H型钢。共4个网壳,均采用圆管。结构总用钢量(包括屋面 刚性支撑及標条)约为55kg/帚。根据设计信息,拟建工程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 g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 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二. 结构设计的主要依
28、据1. 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有:(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B(9)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10)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
29、带(GB 912-200(11) 碳素钢焊条GB5117-1995(12)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8$(13) 六角头螺栓 C级(GB57802000(14)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J(15)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16)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X(17)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9(18) 热扎H型钢和剖分T形钢(GB/T11263-200?(1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2. 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主要有:(1) 空间网格结
30、构技术规程JGJ7-201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02(3)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199)!(4)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199J3(5)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95(6)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9256-963. 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主要有:(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4. 本结构计算所采用的结构有限元软件为SAP200014.1.Q序列号S46463。三. 材料1. 本工程结构主体钢材材质为Q345B,標条及其他次要结构采用Q235B,详见施工
31、图纸的材料表。Q345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94)的规定,Q235B低合 金高强度结构钢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的规定,两者应均具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 长率、冲击试验,冷弯试验和C、S、P含量的合格保证。2. 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85)和低合金钢焊条GB5118 -85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3. 本工程用的钢材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予3.85;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 率应大于20%;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四. 荷载取值在结构计算中,考虑荷载包括
32、结构自重、吊挂活荷载、不上人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 作用和地震作用。具体荷载取值如下:三向桁架部分:1纟吉构恒载:自重自己计算,屋面板(0.35 kN/m),玻璃(0.6 kN/吊),吊挂荷载(0.75 kN/m)太阳能板(0.3kN/m)2纟吉构活载:20.75 kN/mn3风荷载:取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体型系数为(迎风面0.8,被风面-0.5,侧风面-0.6,屋顶为-0.7 基本风压取0.75 kN/帚4温度:取正负30度变化5地震:取6度区,加速度为0.05g网壳部分:1纟吉构恒载:(1)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2)屋面恒载取0.35kN/m,安装玻璃处恒载取0.65 kN/
33、吊2结构活载(1)室内吊挂荷载取0.3 kN卅(2)不上人屋面活载取0.5 kN/3.风荷载风荷载暂按球面网壳施加,基本风压取0.75 kN/m2(100年),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压高度 系数按网壳顶部最大高度选取,风振系数取15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风荷载标准值为,Wk 二-/ F Wo4温度:取正负30度变化5地震:取6度区,加速度为0.05g五荷载工况及效应组合1. 荷载工况根据建筑结构所处地理环境及其自身实际情况,在结构计算中共考虑了9种荷载工况,如下:(1)恒载(包括自重)D活载LX方向风载W1丫方向风载W2升温作用TU降温作用TDX方向地震作用QX丫
34、方向地震作用QY丫方向地震作用QZ2. 荷载效应组合DLW1W2EXEYEZTUTD1DL1.21.40000000表1荷载组合表六.计算模型从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共考虑了39种荷载组合,如下表:1DLW11.21.40.840000001DLW21.21.400.84000001DLW 仃U1.21.40.8400001.001DLW2TU1.21.400.840001.001DLW 仃D1.21.40.84000001.01DLW2TD1.21.400.8400001.02DL1.20.9800000002DLW11.20.981.40000002DLW21.20.98
35、01.4000002DLW1TU1.20.981.400001.002DLW2TU1.20.9801.40001.002DLW1TD1.20.981.4000001.02DLW2TD1.20.9801.400001.03DL1.350.9800000003DLW11.350.980.840000003DLW21.350.9800.84000003DLW1TU1.350.980.8400001.003DLW2TU1.350.9800.840001.003DLW1TD1.350.980.84000001.03DLW2TD1.350.9800.8400001.04DLEX1.20.6001.3000
36、04DLEY1.20.60001.30004DLEZ1.20.600001.3004DLEXEZ1.20.6001.300.5004DLEXEZ1.20.60001.30.5005DL1.01.000000005DLW11.01.00.60000005DLW21.01.000.6000005DLW1TU1.01.00.600001.005DLW2TU1.01.000.60001.005DLW1TD1.01.00.6000001.05DLW2TD1.01.000.600001.06DLW11.00.71.00000006DLW21.00.701.0000006DLW1TU1.00.71.0000
37、01.006DLW2TU1.00.701.00001.006DLW1TD1.00.71.0000001.06DLW2TD1.00.701.000001.01模型的建立首先在CAD中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导入SAP2000中进行计算。有限元模型的整体坐标系如图1所 示。松山湖科技馆钢结构整体模型如图所示。由于结构跨度较大,为了释放由于温度产生的结构内力, 三向桁架以及网壳搭在异形钢梁上的支座根据需要设置了双向滑动支座,其余支座为铰接支座支座布 置详见钢结构施工图。z图1有限元模型的整体坐标系图2松山湖科技馆钢结构整体模型图图3结构变形图(5DL)图4结构变形图(5DLW1)七主要结果1 结构的变形结
38、构在组合5DL、5DLW1、5DLW2、5DLW1TU、5DLW1TD、5DLW2TU、5DLW2TD 下的变形图(竖向位 移)如图至图所示。其中,最大位移发生在5DLW2TD工况下节点752处,为单层网壳2上一点,竖向 位移53.7mm 小于短跨400 (23200/400=58m) 满足要求。图5结构变形图(5DLW2)图6 结构变形图(5DLW1TU)11.5,凸怡居斗dM-O图7结构变形图(5DLW1TD)图8 结构变形图(5DLW2TU)图9结构变形图(5DLW2TD)PtObf 17B5 Pt Elm 1785U1 =-11.0068U2= 3M74U3 = -35Q731Ri =
39、 0041&R2 - 00227图12桁架第二向第四榀变形图(下弦中点竖向位移值35mm)八小结经计算分析,松山湖科技馆钢结构屋盖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钢结构支座 满足要求。以下给出几榀主桁架在荷载组合5DL的位移图Fl Obj. 1312 Fl E tn: 19122-.14352 U3-.220113R1 -00024R2 -01图10桁架第一向第三榀变形图(下弦中点竖向位移值26mm)Pi Obi 1653 円细*1彌 他-.7532U21-百部LOT7M1 ftl - (XUE R2- 0005? R3-EXD43图11桁架第一向第八榀变形图(下弦变形最大点竖向位移
40、值40mm)第三部分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出的给排水方面的要求;2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3现行有关国家设计规范;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4.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资料;5建筑工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本工程为东莞市松山湖科技馆,总占地面积5557
41、.632总建筑面积8919.267金 地下一层,为设备房;地上两层,为展厅和办公用房,总建筑体积55000余rn,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为一级 本次设计内容为建筑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给排水及消防给水设计。三、给水设计1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从礼宾路和红棉路市政自来水管上各引一条 DN150的给水管,在本小区周围连成环状管网,满足室外消火栓及生活用水要求。市政稳定供水压力为 0.24MPa2给水系统计量及防污染措施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一套管网。在两条市政引入管上各加装一块总水表,并在每块总水表后 加装倒流防止器。3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44m3,最大时用水量为7.2
42、5m3。主要项目用水量标准和用水量计算表名称用水量 标准数量最咼日 用水量3(m/d)用水时间(h)时变化 系数(Kn)最大时用水量3(m/h)备注展厅3L/m8000 m2481.54.5工作人员50L/人.班30人/日1.581.50.28空调补水量1.25 m/h8小时10811.25绿化用水2 L/m2 .日2250m4.581.00.56小计406.59未预见用水量占总用水量10%40.66总计447.253. 室外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管道为生活和消防共用管道系统,管网沿小区内道路和建筑物环状布置4. 室内给水系统供水方式及供水分区:根据市政自来水的水压、建筑的高度和实际情况给水系统采用
43、市政水压直接 供水的方式。5. 卫生洁具选择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器具。蹲式大便器、壁挂式小便斗。冲洗阀分别采用自闭阀或自动感应冲水阀。6. 给水管材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采用钢丝网骨架PE管(PN=1.60MPa,电熔承插连接。卫生间内冷水管材采用PP-R,S5(PN=1.25MP系列,热熔连接。其余部位采用钢塑复合管,管径w 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管径DN100时采用卡箍、法兰连接。四、生活排水系统1 生活排水量污废水排放量按供水量的90%计污废水量为39.6m3/d。2. 室外排水系统市政为污废合流制排水系统,本建筑亦污废合流制,室内污废水经室内管网收集后重力排至室外检 查井,经化粪池处理后
44、排入红棉路市政污水管网。3. 室内排水系统污废合流制排水系统,立管伸顶通气。4. 污废水管材与接口室外排水管采用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塑料管(环刚度8KN/m2),弹性密封橡胶圈接口。 室内污废水管道及出户管采用UPVC排水管,承插粘接。五、室内雨水系统1. 室外雨水部分雨污分流制,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最终排至红棉路市政雨水管网 室外场地雨水排放设计暴雨重现期为3年。雨水量公式:Q=qF/10000室外综合径流系数:书=0.6汇水面积:F=15300m雨水暴雨强度公式:q=2378.679(1+0.5823lgp)/(t+8.74284雨水量:Q=311.8L/S2. 室内雨水部分不
45、规则的钢网壳屋面无组织自由排水中心平屋面采用虹吸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0年设计重现期, 降雨历时5min的暴雨强度为8.01L/S100后。屋面无设置溢流口条件。露天风井雨水及制冷机房排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潜水泵采用水位控制,自动启停。3. 雨水管材与接口室外雨水管采用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塑料管(环刚度8KN/m2),弹性密封橡胶圈接口。重力雨水管、空调机房排水管及出户管采用UPVC排水管,承插粘接。虹吸雨水管及出户管采用HDP抗负压排水专用管材(PE80 PN=1.0MPa电熔连接。潜污泵配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和法兰连接。六、给排水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截止阀
46、DN20 J11T10个1DN25 J11T10个5DN40 J11T10个62闸阀DN70 YQZ41X-10Q个7DN150 YQZ41X-10Q个103自动排气阀阀P724W-4T DN20PN=1.0MPa个14角阀DN15 PN=1.0MPa个155水龙头DN15PN=1.0MPa个2节水型6自闭冲洗阀DN15PN=1.0MPa个11DN25PN=1.0MPa个187倒流防止器DN40 YQDFQ2TX-10P个1DN150PN=1.0MPa个250QW(I)15-15-1.58潜污泵3Q=15m/hH=15m台4N=1.5Kw9消声止回阀DN70 H41T-16个410洗手盆节水型
47、器具,型号甲方自定个1311坐便器节水型器具,型号甲方自定个212蹲便器节水型器具,型号甲方自定个1813小便斗节水型器具,型号甲方自定个1114拖布盆节水型器具,型号甲方自定个215侧雨水斗DN150个1De75个416虹吸雨水斗De90个2De110个2普通地漏DN50个1217DN100个318磁性翻斗地漏DN100个319水表DN150PN=1.0MPa块220埋地闸阀DN150PN=1.0MPa个221Y型过滤器DN150YQIW41-10Q个2GB50052-2009GB50053-94GB50054-95GB50016-2006JGJ218-2110JGJ16-2008GB500
48、55-93GB50217-2007GB50057-94GB13955-200522矩形水表井依管径从图籍选取座223钢筋混凝土雨水检查井依管径从图籍选取个2324钢筋混凝土污水检查井依管径从图籍选取个425雨水口单箅个1126钢筋混凝土化粪池G5-12SQF座1第四部分电气设计、强电设计 一)、设计依据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2、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展览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
49、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二)、建筑概况本工程为东莞松山湖科技馆项目。地上2层,地下1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房,地上12层为展 厅及办公。建筑高度为18.38米,总建筑面积为8919.267平方米,属于多层公共建筑。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负责红线范围内的电气设计;需进行二次装修的展览厅、影像室、VIP室、科教中心及 公室等的照明设计仅预留电源及配电回路;展厅和总体规划模型的照明由专业公司另行设计;另建筑物 外立面照明(泛光照明)、景观照明及柴油发电机房的环保工程由专业公司设计。2、本工程设计的电气系统如下:1)高低压变配电系统;2)电力配电系统;3)照明配电系统;4)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系统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负责)四)、高低压变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1)本工程中消防用电、应急照明、客梯、排污泵、安防系统、展览用电及主要功能房等为二 级负荷。2)其他负荷等级为三级。2、供电电源:由建设方与供电部门联系从两个区域变电站引入一路10KV环网电源。3、备用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高三试卷: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9月联考物理试卷
-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与交付方案
- 茶油厂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锌合金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复合涂层纺织面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DB54T 0053-2011 地理标志产品 西藏手工藏毯
- 2025年抗生素试题及答案
- 艺术概论专升本2025年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2025年机电工程考试意义与价值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
- 激素与肥胖的关系
- 网约车全国公共科目考试题库与答案
- 粉红丝带课件
- 看守所干警日常管理制度
- 2025年共青团员必背的100个重点知识汇编
- 【《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过程案例综述》2200字】
- 2025年新闻宣传、新闻采编专业及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执法监督培训课件
- 股权投资基金培训课件
- 千川投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