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课件_第1页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课件_第2页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课件_第3页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课件_第4页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产动物疾病 药物防治的基本知识 河南正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李旭娜 前 言 水产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 统工程,参与此工程服务的有: 教育科研系统:养殖、营养、疾病科研及科普; 饲料生产系统:开发提供优质饲料,放养咨询和 病害防治咨询; 渔药生产系统:开发提供渔药,养殖咨询,病害 防治技术服务; 渔药经销系统:销售渔药,技术服务。 水产动物疾病 从病因分析可分为两大类 病原性疾病(150种 ) 非病原性疾病(65种) 水产动物疾病 215种 病原性疾病 (150种 ) 微生物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 (80种) 寄生虫性疾病 (侵袭性疾病) (70种) 原虫病(35种以上) 蠕虫病(

2、20种左右) 寄生甲壳动物病(15种左右) 病毒病(20种左右) 细菌病(50种左右) 真菌病(10种左右) 非病原性疾病 (65种) 营养性疾病 (35种) 应激性疾病 (30种) 营养性缺乏病(20种左右) 营养过度病(5种以上) 食物中毒(10种以上) 物理的应激病(5种以上) 化学的应激病(15种以上) 生物的应激病(10种以上) 病原性疾病非病原性疾病 病因 由活的致病因子引起,是 两种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 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非活的致病因子对生 物体短时期或长期累 积刺激作用的结果。 传播有传染性,故可以传播。 无传染性,故不具传 播性。 发病 机理 由感染力、繁殖力和致病 力决定,

3、受环境因子影响。 由刺激强度或累积刺 激强度,动物机体耐 受极限所决定。 两大类疾病的区别 病原性疾病 非病原性疾病 疾病 过程 通常有前趋期、潜伏期和发展 期三个阶段。 通常有警告期、 防御期和衰竭期 三个阶段。 防治 原则 通过药物杀灭病原、控制传染 原和传播途径;通过疫苗或免 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消除或改善不良条件 因子,应用药物保护 器官、调节机体代谢 功能、增强免疫力和 抗应激力。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要素环境宿主病因 概念 是一切生活 要素的总和, 存在有利的 和有害的两 方面 机体自身是一个复杂系 统,维持和调整内部平 衡,内外平衡,有限的 抵御恶劣环境刺激的能 力。

4、 来源于宿主和 环境两方面, 是两者中作用 加强的结果。 内容 气候环境 养殖结构 养殖环境 技术与管理 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品种的天遗传学性状 养殖动物体质状况 生物病因 化学病因 物理病因 病因、宿主和环境的 三角平衡紊乱论 B C A、三者处于平衡状 态,表现为健康 B、病因作用加强, 引起疾病 C、机体易感性加强 或抵抗力下降,引起 疾病 病因 环境 宿主 A D E D、环境变化加重了病 因的作用,引起疾病 E、环境变化促使机体 抵抗力下降或不适应而 发生疾病 由此看来,三者之间任何一种要素 的变化都会打破平衡而引起健康状况 的变化。 因果链论 基本点是把与发病有关的各种事物都看作病因

5、,有果必有因。 A、一因多果,因 果1 果2 果3 例喹乙醇不仅可 引起肝脏病还能引起 肾脏病和体色变异 B、多因一果, 因1 因2 因3 果 例除喹乙醇外, 亚硝酸盐、硫化氢、 氨氮、饲料霉变酸 败和爱德华氏菌等 均可起肝病 C、因因协同引起一果, 因1 + 因2 果 如水中氨氮含量高的养 殖鱼,摄入喹乙醇后肝 病发病率远高于单纯摄 入喹乙醇的鱼。 D、因因相联引起一果,因因因 果。例机体机械损伤,损伤部位又被腐生性生物寄生, 伤口扩大导致病原菌感染而引起腐皮病。 E、因果相联引起一果,因1果1因2果2。 如喹乙醇引起肝胆病,拖网运输振动刺激又引起应 激性出血病。 启示: 引起疾病的病因是复

6、杂的 了解病症,探索病因是疾病防治的基础 传染源 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的流行过程 养殖水体 病原死亡 病原定居 病原繁殖 病原致病 发病鱼 死亡或康复 病原定居 病原繁殖 养殖水体 正常易感鱼 发病鱼 吞食 正常易感鱼 传播 其它水生动物 传播 水产动物的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成为一类严重疾病的原因 高密度、高产量养殖必需投喂配合饲料; 渔业薄利时期,完全高质低价的配合饲料难以做到; 渔业水质恶化,天然生物饵料难以恢复; 水产饲料制作技术要求较畜、禽高; 养殖品种繁多,营养研究滞后,饲料生产与市场需 求不配合; 投喂技术不当。 营养性疾病de症状 症状营养缺乏营养过多 体色变浅,无光 泽 VA、

7、VE、VB1、生物素、 锌 体色黑暗VB1、VB2、烟酸、叶酸VD3 体表充血、出血VA、VK、VB1、VB2、 VB3、Vc 体表松鳞、鳍断 裂 烟酸、叶酸、脂肪、锌 突眼睛、眼充血、 白内障 VA、VB2、烟酸、Vc、 VE、蛋氨酸、锌 颤抖、痉孪、平 衡失调、狂游 VB1、烟酸、叶酸、VD、 镁、锰 硒 营养性疾病de症状 症状营养缺乏营养过多 贫血、鳃色浅VB3、VB6、生物素 鳃畸形VA、VB3、叶酸 体畸形VB2、Vc、VE、钙、磷、 锌、色氨酸 腹水VA、VE、锌 肝肿、胆大、肝 色淡、脂肪肝 VB4、VE、生物素VD、VE、 碳水化合 物 肝萎缩VK 1、动物对环境中异常或不良

8、的因子起非特 异性生理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2、应激状态下,动物机体动员内分泌调节 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防御机 能去克服应激原的不良作用。 3、应激是动物机体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适应 性反应。 4、环境条件的复杂和多变,使动物群体活 动所受不良因子而致生理紧张状态具有普 遍性。 应激的概念 5、动物群体如果经常处于生理紧张状态下, 它的健康与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6、动物群体中,健康而强壮的个体,容易 在不良条件下存活下来。 7、应激无传染性。但也可有地区性或季节 性。 1 1、应激反应过程与应激性疾病、应激反应过程与应激性疾病 应激性疾病发生的过程 人为因子物理因子生物因子化学因子 应

9、激原 惊恐反应(休克与反休克) 鱼类等水产动物 防卫反应(适应) 衰竭反应(综合性适应症) 继发性病原病继发性应激病 养殖水体是一个半封闭的生境,应激因子较陆生养殖水体是一个半封闭的生境,应激因子较陆生 动物复杂;动物复杂;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应激因子作用呈加强性、累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应激因子作用呈加强性、累 积性和长期性;积性和长期性; 水产动物累积性应激,导致慢性应激性疾病,容水产动物累积性应激,导致慢性应激性疾病,容 易被忽视;易被忽视; 由慢性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病容易导致误诊;由慢性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病容易导致误诊; 由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性疾病,治疗较困难。由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性疾病,

10、治疗较困难。 2、水产动物应激反应的特点 应激原与应激反应 1 1、物理性应激、物理性应激 应激原:温度、光照、振动、声音等。 应激反应:惊跳、窜游、转圈、翻转、下沉或上浮、 颤抖、痉挛、昏迷、体色变化、缠绕、争斗、体表出血 等。 特点:除了机体对物理因子的生理耐受极限外,大多 为急性变化而致应激。消除不良因子,应激反应即可缓 解。急性应激也可致鱼死亡。 典型病例:鱼类感冒病,白化病等。 应激原与应激反应 2 2、化学性应激、化学性应激 应激原:溶氧、酸碱度、盐度、有机质含量、生活污 水、工业废水、农药、鱼药以及渔业自身污染等。 应激反应:窜游、下沉或上浮、翻肚、痉挛、畸形、 体色变化、粘液分

11、泌、体表无光泽、松鳞、腐皮、蛀鳍、 鳃丝发乌或发白、突眼、体腔腹水、肝肿大并腐烂、肝 色浅或充血、胆囊大、胆色浅、印胆、肾肿大或腐烂, 肠道充血或发乌,无食物,内含水拒食等。 特点:急性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体表、鳃、及行为 上;长期应激主要表现在内脏中毒性病变。 典型病例:紫鳃病、肝胆综合症等。 应激原与应激反应 3 3、生物性应激、生物性应激 应激原:密度、搭配、食物、病原、敌害等。 应激反应(除病原外):行动呆滞、食欲下降、生长 缓慢、瘦弱、行动怪异、生殖力降低、鳃盖及尾鳍运动 频率增加等。 特点:不容易及时发现,属慢性应激,故治疗较困难。 典型病例:萎瘪病、滞长病、跑马病等。 应激原与应

12、激反应 4 4、人为因子、人为因子 应激原:饲料营养、饲料安全性、操作、运输、滥用 药物、施未发酵的有机肥、随意放养等。 应激反应:拒食、厌食、拖粪、损伤性炎症、翻肚、 出血、肝肿、胆大、体色变浅、脱粘等。 特点:抗应激能力、抗病力、免疫力处于最低状态, 容易发生各类疾病,治疗难度很大。 典型病例:应激性出血病等。 详细内容详细内容. 当前几种主要鱼类应激性疾病当前几种主要鱼类应激性疾病 1、鱼类肝胆综合症 2、紫鳃病 3、应激性出血病 1、鱼类肝胆综合症 症状:肝脏色浅或有乌色血点,肝肿大、肝质 脆易破、 胆囊肿大,有溢胆汁现象;常有体 表松鳞、腐皮现象,肠道充血发红。 误诊:肠炎病、赤皮病

13、。 主要发病鱼:青鱼、团头鲂、草鱼、鲤鱼、鲫、 叉尾鮰等。 发病原因: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水体中氨氮、 亚硝酸盐或硫化氢含量过高。 2、紫鳃病(褐鳃病) 症状:鳃丝紫褐色,局部发白,边缘有溃疡, 肝肿大且质脆。 误诊:细菌性烂鳃病。 主要发病鱼:青、草鱼、鲤、鳗鲡、叉尾鮰 等。 发病原因: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氢 含量过高。 3、应激性出血病 症状:拉网、运输中鱼体表各种部位出血、 肝肿大,有的甚至造成死亡。 误诊: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 主要发病鱼:鲤、鲫、团头鲂、草鱼等。 发病原因: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等,霉变饲料、 水质恶化等。 应激性疾病的防治 v消除或减弱不良因子的胁迫作用,如

14、调节 水质、改善水体环境、调整饲料、调节放 养密度等。 v饲料中加入促进代谢、保护器官功能、排 毒、增强免疫力等药物添加剂。 v已经发病时,应当先治应激病,再治病原 病或者两者同时治疗。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 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容易误诊; 疾病种类繁多,交叉感染,混合性 疾病需要相当的经验和分析能力; 困 难 尚未建立临床诊断原则,检测方法 不完善,不规范。 临场诊断 “一问、二看、三查、四排,再确诊” 问 养殖面积、水深、淤泥厚度、养殖品种、放 养情况、放时规格、饲料来源和价格、投喂 方法、水源、增氧方式,曾经发生的疾病, 当前病情,曾经用过的药物等。 看 养殖水体周围环境、水质、养殖水体

15、的配套 设施,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密度(水蚤、螺、 藻等),病鱼在水体中的症状,可用于配合 用药的设施等。 查 检测水的酸碱度、检测氨氮量、检查病鱼 (体表、鳃、内脏),估测不同症状的比 例,必要时显微镜检查病原。 排 首先用排除法去分清非病原性或病原性疾 病或混合性疾病;再分析营养因子、应激 因子或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可能,同时要 考虑药物中毒或污染中毒的情况,通过排查 分析再确诊。 渔药应用知识 渔药的功能: 预防和治疗疾病; 消灭和控制敌害; 改善代谢,促进生长; 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健康; 改善机体品质; 渔药开发应用的无公害原则 安全性 无蓄积性 无污染性 药物种类 水体改良消毒类 抗病

16、驱杀虫类 保健促壮类 水体改良消毒类药物 给药途径:外用药浴 药物种类:水质改良剂、消毒剂、清塘剂、除草剂、 杀虫剂等 主要功能:改善水体环境、消除有害物质;杀灭水 体中病原、控制传播传染;杀死体表病 原,阻断疾病过程。 主要缺点:对体内病原及内脏病变无作用; 易使机体产生毒性应激反应; 能受水体理化因子影响; 也可杀死水体中有益生物; 可造成药源性污染。 抗病驱虫类药物 给药途径:混饲内服 药物种类:抗病毒药、抗菌药、制霉药、驱杀虫 药、消炎止血药、保肝利胆药等。 主要功能:杀灭体内及部分体表病原;消除改善 内脏病灶部位病理变化。 主要缺点:对水体中病因难以发挥作用; 病重、食欲不佳的个体作

17、用小或无; 药量计算与养殖动物总体重或投饲率 密切配合,比较复杂。 保健促壮类药物 给药途径:饲料添加,内服 药物种类:营养药、促长剂、免疫增强剂、抗应 激剂、促进代谢剂、体色改良剂、器 官保护剂等。 主要功能:促进健康、病后调理、提高抗病力。 主要缺点:长期添加可能出现蓄积性不良反应。 联合配伍可能出现拮抗反应。 药物防治原则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对症施药,对因施药,标本兼治 内服和外用药合理配合使用; 切忌滥用、乱用药物。 遵守用药剂量和疗程;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疗前改善环境,疗后体质调理; 对症和对因施药 对症施药:消除、改善、缓解症状,治标。 对因施药:消除、抑制疾病病

18、因,治本。 用药原则:由“因”及“症”,由“症”明“因”; 治本为主,治标为辅;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错误施药:既不对症,又不对因; 主次不分,内外混淆。 外用药与内服药配合 原理:改善环境,控制传染,提高内服药药效。 用药原则:外药先用,增氧停食。 内服随后,药足食减。 病情缓解,外药巩固。 恢复健康,勿忘调理。 不正确施药:重外轻内,连续外用。 忌饥怕饿,剂量分散。 剂量和疗程合理调整 原理:剂量(浓度)和疗程可随品种、规格、病 情、浓度、水质和给药途径等不同而合理调整。 原则:内服增疗程,外用慎过量。 净水可重复,消毒忌连续。 冷寒需偏高,暑热应控量。 药饵质量好,适度降剂量。 粘药浪费大,药量宜增加。 不正确施药:随意增减药量 盲目连续外用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