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1)_第1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1)_第2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1)_第3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1)_第4页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时生物与环境 第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第3课时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第4课时细胞的结构与生活 第5课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知识框架单元知识框架 单元复习指导单元复习指导 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在考试中所占比例18%18%22%22%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第第1 1课时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临时装片的制作练习使用显微镜、临时装片的制作第第3 3课时课时 按图索骥按图索骥 细胞结构细胞结构第第4 4课时课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第5 5课时课时 社会热点社会热点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第第1 1课时课时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第第2

2、 2课时课时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1 1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 1 1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的生活需要_; 2 2生物能进行生物能进行_; 3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_; 4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 5 5生物能生物能_; 6 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除病毒外,生物都由_构成。构成。 营养营养 呼吸呼吸 废物废物 反应反应 生长和繁殖生长和繁殖 细胞细胞 思维警示思维警示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

3、,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1 120122012巢湖巢湖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 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 A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B B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

4、聚焦 考点考点2 2生物圈生物圈 范围范围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大气圈的大气圈的_部、部、_的大部和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_、空气、空气、_、适宜的、适宜的_和一定和一定 的生存空间的生存空间 水圈水圈 底底 阳光阳光 水水 温度温度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思维警示思维警示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所以说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5、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2 220122012烟台烟台 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 彩,它们分别是生物的彩,它们分别是生物的( () ) A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考热身 A A 解析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表面

6、。新闻联播中转动的地球呈现的绿色代表的是绿色植物,而绿色植物生活在岩石圈;白色代表面。新闻联播中转动的地球呈现的绿色代表的是绿色植物,而绿色植物生活在岩石圈;白色代 表的是大气圈;蓝色代表的是水圈。表的是大气圈;蓝色代表的是水圈。 考点考点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影响生物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_因素,另因素,另 一类是一类是_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_关系、关系、_关系和关系和 _关系。关系。 2 2生物对环境的适

7、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和和_。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 是是_的。生物对环境是有的。生物对环境是有_的。的。 非生物非生物 生物生物 竞争竞争 捕食捕食 合作合作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普遍存在普遍存在 影响影响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思维警示思维警示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热身 3 320122012菏泽菏泽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8、,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 ) A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B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4 420122012宁化宁化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 A荒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荒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B我国我国“三北三北”防护林工程能防风固沙防护林工程能防风固沙 C C林中的枯叶蝶长得像一片落叶林中的枯叶蝶长得像一片落叶 D

9、 D工业城市中的深色桦尺蠖较多工业城市中的深色桦尺蠖较多 B B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制定计划制定计划 本实验中的变量是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了_和和_两种环两种环 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实验组是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对照组是_ 本实验用本实验用1010只鼠妇做实验。如果只用只鼠妇做实验。如果只用1 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只鼠妇做

10、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_,不足以说,不足以说 明问题明问题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光光 明亮明亮 阴暗阴暗 明亮处明亮处 阴暗处阴暗处 偶然性偶然性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表达和交流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第计算全班各组第1010次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次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小_ 实验误差实验误差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

11、处理的,也就 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D D 5.5.20122012临沂临沂 在探究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 较暗的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较暗的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 图图1 11 1 第第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例例 20122012南通南通 图图1 12 2中,中,A A代表某城市

12、中的一片森林,代表某城市中的一片森林,B B代表该树林附近的道路代表该树林附近的道路 ,请回答:,请回答: 图图1 12 2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1)(1)比较比较A A、B 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尘埃粒子数量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尘埃粒子数量( (选填选填“”或或 “”) )。 阳光下氧气浓度:阳光下氧气浓度:A A处处_B_B处;处; 夏季中午温度:夏季中午温度:A A处处_B_B处;处; 噪声:噪声:A A处处_B_B处;处;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A A处处_B_B处;处; 尘埃粒子数量:尘埃粒子数量:A A处处_B_B处

13、。处。 (2)(2)上述事实说明生物能够上述事实说明生物能够_(_(选填选填“适应适应”或或“影响影响”) )环境。环境。 影响影响 解析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此题综合考查了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 以森林里氧气浓度要大于道路附近;植物还进行蒸腾作用,带走热量,所以森林里温度比道以森林里氧气浓度要大于道路附近;植物还进行蒸腾作用,带走热量,所以森林里温度比道 路附近低;植物还能缓解噪音污染,所以森林里的噪音要小于道路中的噪音;植物还能吸附路附近低;植物还能缓解噪音污染,所以森林里的噪音要小于道路中的噪音;植物还能

14、吸附 尘埃粒子,所以森林中的尘埃粒子数量要小于道路周围的。尘埃粒子,所以森林中的尘埃粒子数量要小于道路周围的。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变式题变式题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20112011济宁济宁 2010 2010年济宁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年济宁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 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 ) ) A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C C阳光影

15、响农作物的生长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 B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变式题变式题 图图1 13 3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图图1 13 3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1)(1)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小的时段为在一天内空气湿度最小的时段为_(_(选填选填“早晨早晨”、“中午中午”或或“晚上晚上”) )。 (2)(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仅依据这个曲线图,他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_。 中午中午 实验缺乏

16、对照实验缺乏对照( (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或实验缺乏重复验证) ) 第第1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变式题变式题 20112011莆田莆田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1)玉米幼根成熟区每平方毫米上就有玉米幼根成熟区每平方毫米上就有420420条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收条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收_和和 _的面积。的面积。 (2)(2)鸟类的前肢变成了鸟类的前肢变成了_ _ _,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天空。,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天空。 (3)(3)食肉哺乳动物的食肉哺乳动物的_齿一般比较发达、尖锐,可撕裂食物。齿一般比较发达、

17、尖锐,可撕裂食物。 水分水分 无机盐无机盐 翼翼( (或翅膀或翅膀) ) 犬犬 第第1课时课时生活累积生活累积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一、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虫媒花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虫媒花一般 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

18、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 风媒传粉。借助风来传播果实或种子的植物,如蒲公英、柳等,果实或种子上生有毛茸茸的风媒传粉。借助风来传播果实或种子的植物,如蒲公英、柳等,果实或种子上生有毛茸茸的 白色纤维,这样可以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果实的植物,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在果实白色纤维,这样可以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果实的植物,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在果实 的表面上有刺毛或倒钩,容易附着在动物上的表面上有刺毛或倒钩,容易附着在动物上, ,被动物带被动物带 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到到其他地方去。其他地方去。 动物在形态、

19、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蜥蜴和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蜥蜴和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 四肢行走,体内受精,这些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猛兽和猛禽四肢行走,体内受精,这些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猛兽和猛禽( (如虎、豹、鹰等如虎、豹、鹰等) )都具有都具有 锐利的牙齿锐利的牙齿( (或喙或喙) )和尖锐的爪,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被捕食的动物又能够以各种适应方式和尖锐的爪,有利于

20、捕食其他动物;被捕食的动物又能够以各种适应方式 来防御敌害,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在来防御敌害,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在 遇到敌害时能分泌臭液等等。遇到敌害时能分泌臭液等等。 第第1课时课时生活累积生活累积 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21、,通过长期的自 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地适应,更不是永久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地适应,更不是永久 性的适应。例如,毛虫的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毛虫的这种警戒色可以使许多种食虫鸟望性的适应。例如,毛虫的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毛虫的这种警戒色可以使许多种食虫鸟望 而生畏,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食虫鸟都有效。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条毛虫。环境条而生畏,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食虫鸟都有效。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

22、百条毛虫。环境条 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 第第1课时课时生活累积生活累积 应性也有影响。比如说,池塘里的生物对于水生生活是适应的,如果由于气候的变化或地势应性也有影响。比如说,池塘里的生物对于水生生活是适应的,如果由于气候的变化或地势 的改变,池塘逐渐干涸了,生活在那里的大部分生物就会死亡。的改变,池塘逐渐干涸了,生活在那里的大部分生物就会死亡。 第第1课时课时生活累积生活累积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类型类型概念概念组成组成功能功能特点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在一定地域内, _与与_所形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成的统

23、一的整体 生物生物 部分部分 _ 物质循环和能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量流 动动, , 一定的自动调一定的自动调 节能力节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_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_ 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非生物非生物 部分部分 阳光阳光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空气空气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水水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土壤 分解者分解者 生物生物 环境环境 消费者消费者 生产者生产者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 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

24、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1 120122012盐城盐城 盐城大纵湖享有盐城大纵湖享有“水乡泽国水乡泽国”、“鱼米之乡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的盛誉。下列描述中,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 A湖中的水湖中的水B B清水大闸蟹清水大闸蟹 C C湖中的芦苇湖中的芦苇D D湿地风景区湿地风景区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2 220122012南通南通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一般来说,生态系统

25、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 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 AD 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 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种类数种类数 量量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物种物种1 1物种物种2 2物种物种3 3物种物种4 4物种物种5 5物种物种6 6物种物种7 7物种物种8 8物种物种9 9 A A0 090900 00 0303030300 00 04040 B B2002

26、003503500 00 030300 00 00 04040 C C15015025025010010080080040403030505020201 1 D D3003002002000 00 00 00 00 050505050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 (单位:个单位:个) ) 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生物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生物 种类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种类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第第2课时课时考

27、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 1 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_关系,就形成了关系,就形成了_。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食物链的书写:起于生产者,止于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分解者不食物链的书写:起于生产者,止于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分解者不 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写入;箭头指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即箭头指向取食者。 2 2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_。生态系统中的物。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和能量就是沿着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流动的。流动的。 点拨点拨 (1) (1)在生态

28、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_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 吃与被吃吃与被吃 食物链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 阳光阳光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生产者生产者 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食物链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食物链( (网网) )进行的;进行的; 能量的变化是:光能能量的变化是:光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级级有散失。热能。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级级有散失。 (2)(2)在

29、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在一个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在一个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营养级越高,所包含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营养级越高,所包含的 生物数量一般就越生物数量一般就越_。 营养级越高,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越营养级越高,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越_。 多多 少少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3)(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

30、量流动关系,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4)在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在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另一种生物的数量。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3 320122012嘉兴嘉兴 如图如图2 21 1所示食物网中的所示食物网中的X X、Y Y、Z Z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属于次级消费者的( () ) A AX X B BY Y C CZ Z D DY Y和和Z Z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图图2 21 1 解析解析 如图所示,如图所

31、示,X X和蝗虫只能以草为食,所以是初级消费者,和蝗虫只能以草为食,所以是初级消费者,Y Y既能以草为食,又能既能以草为食,又能 以蝗虫为食,所以以蝗虫为食,所以Y Y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Z Z只能以蝗虫为食,所以只能以蝗虫为食,所以Z Z是次级消是次级消 费者。费者。 第第2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例例 20122012南安南安 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2 2 2 2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

32、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 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图图2 22 2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1)(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玉米的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玉米的_作用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作用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 级级_,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 (2)(2)此生态系统中,人、猪、鸡和玉米之间通过此生态系统中,人、猪、鸡和玉米之间通过_关系形成食物链关系形成食物链_条。条。 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至少包

33、含三个环节至少包含三个环节) ):_。 (3)(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 生物是腐生的生物是腐生的_ _ _ _ _ ,它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它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 人人 光合光合 递减递减 3 3 吃与被吃吃与被吃 “玉米玉米猪猪人人”等等 分解者分解者 细菌细菌( (真菌、甲烷菌真菌、甲烷菌) )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4)(4)若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若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

34、质可以通过 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最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最 后进入人们的餐桌。后进入人们的餐桌。 食物链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网) )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解析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内容。生态系此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内容。生态系 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物质和能量就是

35、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流动特点是逐级递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流动特点是逐级递 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被吃与吃的关系就构成了食物链。如图中的玉米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被吃与吃的关系就构成了食物链。如图中的玉米猪猪人等。人等。分分 解者主要包括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解者主要包括一些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20112011福州福州 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 A消费者消费者B B分解者分解者 C C生产者生产者D D制造者

36、制造者 变式题变式题1 B B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20112011菏泽菏泽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图图2 23 3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 () ) 变式题变式题2 B B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图图2 23 3 20102010龙岩龙岩 图图2 24 4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 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

37、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 变式题变式题 A A甲甲乙乙丙丙B B丙丙乙乙甲甲 C C甲甲丙丙乙乙D D乙乙丙丙甲甲 B B 第第2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图图2 24 4 第第2课时课时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实验失败实验失败 “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 的全封闭的实验场,也有人把它称为的全封闭的实验场,也有人把它称为“微型地球微型地球”,或,或“火星殖民地原型火星殖民地原型”。这个占地。这个占地1.3

38、1.3万万 平方米,平方米,8 8层楼高的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是人们花费了近层楼高的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是人们花费了近2 2亿美元和亿美元和9 9年时间建年时间建 造起来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类离开了地球造起来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类离开了地球“生物圈生物圈1 1号号”是否能生存。是否能生存。 19931993年年1 1月,月,8 8名科学家进入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科学家们原计划让工作人员在。科学家们原计划让工作人员在“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 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基地进行探索。然而,一年多以后,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

39、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基地进行探索。然而,一年多以后,“生物生物 圈圈2 2号号”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氧气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氧气(O2)(O2)含量从含量从21%21% 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迅速下降到迅速下降到14%14%,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CO2)(CO2)和二氧化氮和二氧化氮(NO2)(NO2)的含量却直线上升,大气和海水变酸,的含量却直线上升,大气和海水变酸, 很多物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所有的传粉昆虫很多物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所有的传粉昆虫 的死亡造成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也全部死亡。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

40、漠变成了丛林和草地。的死亡造成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也全部死亡。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和草地。 “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了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了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伊甸园伊甸园”。 “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 毙都是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毙都是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

41、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第第2课时课时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1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构造构造功能功能 机械部机械部 分分 镜筒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连接目镜与物镜 镜臂镜臂C C 镜柱镜柱支持镜身支持镜身 镜座镜座稳定镜身稳定镜身 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调焦距调焦距 B B调焦距调焦距 载物台载物台放玻片放玻片 遮光器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调节光线强弱 转换器转换器调节物镜调节物镜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E E N N M M A A I I J J F 提握镜身提握镜身 光学部分光学部分 D D放大物

42、象放大物象 物镜物镜放大物象放大物象 反光镜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使光线射入物镜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G G L 目镜目镜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反光镜有反光镜有凹面镜凹面镜和和平面镜平面镜之分,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外界光线较弱之分,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外界光线较弱 时一般选择时一般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和和凹面镜凹面镜。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1 120122012巢湖巢湖 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 ) A A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 B B反光镜和目镜反光镜和目镜 C

43、 C反光镜和物镜反光镜和物镜 D D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和反光镜 A A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1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与对光、观察。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与对光、观察。 (1)(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取镜和安放:取镜时,_握住镜臂,握住镜臂,_托住镜座,放于桌上托住镜座,放于桌上 _的位置。的位置。 (2)(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用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用_和遮光器上的和遮光器上的_,并调节,并调节 _,当视野中出现明亮视野,则表示光已对好。,当视野中出现明亮视野,则表示光已对好。 (3)(3)观察:用观察:用_固定好玻片标本;转动固定好玻片标本;转动_,使镜筒缓慢下降,

44、眼,使镜筒缓慢下降,眼 睛注视睛注视_,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以免镜头压坏玻片;双眼睁开,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以免镜头压坏玻片;双眼睁开, 考点考点2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的绘制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的绘制 略偏左略偏左左手左手 右手右手 反光镜反光镜 较大的光圈较大的光圈 低倍物镜低倍物镜 物镜物镜 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压片夹压片夹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_眼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眼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并略转动,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并略转动 _,使物像更加清晰。,使物像更加清晰。 点拨点拨 (1) (1)从显微镜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从

45、显微镜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旋转了,旋转了180180,移动标本时与实,移动标本时与实 际相反,玻片向左移,像右移,玻片向上移,像向下移。际相反,玻片向左移,像右移,玻片向上移,像向下移。 (2) (2)显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_。 (3) (3)观察材料要求观察材料要求_。 缓慢上升缓慢上升 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左左 倒像倒像 薄而透明薄而透明 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比较比较 (1)(1)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_;镜头越短,放大的倍数越;镜头越短,放大的倍数越_。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物镜:

46、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_;镜头越短,放大的倍数越;镜头越短,放大的倍数越_。 (2)(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就越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就越_,视野越,视野越_。 小小 大大 少少 大大 暗暗 小小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2 2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1)(1)绘图用削尖铅笔绘图用削尖铅笔(3H(3H型型) ),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图,力求真实性;,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图,力求真实性;(2)(2)图绘在报告纸图绘在报告纸 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3)(3)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图中

47、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 抹。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抹。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4)(4)标注名称。标注名称。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2 220122012丽水丽水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

48、细准焦螺旋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D D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解析解析 对光时,一般先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要使视野变亮,应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对光时,一般先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要使视野变亮,应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看着物镜慢慢接近玻片;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看着物镜慢慢接近玻片;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可以 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3临时装片的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 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归纳为七个字:擦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归纳为七个字:

49、擦滴滴取取展展( (涂涂)盖盖染染吸。吸。 实验实验 步骤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 时装片时装片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擦用洁净的纱布把用洁净的纱布把_和和_擦拭干净擦拭干净 滴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 _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_ 取取 用用_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 _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用用_在口腔侧壁轻轻在口腔侧壁轻轻_几下几下 盖玻片盖玻片载玻片载玻片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清水清水 撕撕 镊子镊子

50、刮刮 牙签牙签 展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水滴中,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水滴中,用镊子_将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将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_ 盖盖用用_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出现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出现_ 染染用滴管把一滴用滴管把一滴_滴在滴在_的一侧的一侧 吸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_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涂抹涂抹 展平展平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镊子镊子 气泡气泡 盖玻片盖玻片稀碘液稀碘液 另一侧另一侧 提示提示 常见的玻片标本种类有三种:常见的玻片标本种类有三种: 切

51、片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从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 涂片涂片液体材料涂抹制成;液体材料涂抹制成; 装片装片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撕取、挑取少量材料而制成的。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考热身 3 320122012南安南安 图图3 31 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顺序是( () ) D D A AB B C C D D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图图3 31 1 解析解析 正确识别各个图代表的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代表的是正确识别各个图代表的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代表的是“

52、盖盖”;图;图 代表的是代表的是“展展”;图代表的是;图代表的是“滴滴”;图代表的是;图代表的是“撕撕”。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就。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就 是是。 第第3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例例 20122012菏泽菏泽 根据图根据图3 32 2回答有关问题:回答有关问题: 图图3 32 2 第第3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第第3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1)(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_。 (2)(2)图乙、丙、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图乙、丙、

53、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 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 (3)(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 (4)(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 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 细准焦螺旋

54、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对光对光 物镜压碎玻片标本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转换器转换器 解析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以及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此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以及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 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防止细胞变形。乙、丙、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防止细胞变形。乙、丙、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 时的一个步骤,根据图像判断,乙图是对光的实验操作,丙图代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时的一个步骤,根据图像判断,乙图是对光的实验操作,丙图代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

55、使物镜慢慢接近玻片;丁图代表的是观察的过程。看到物像后,如果想把物像进一步放大,需要使物镜慢慢接近玻片;丁图代表的是观察的过程。看到物像后,如果想把物像进一步放大,需要 转动转化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转化器换用高倍物镜。 第第3课时课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20112011南通南通 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 使该气孔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使该气孔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 () ) A A左上方左上方 B B左下方左下方 C C右上方右上方 D D右下方右下方 变式题变式题 D D 第第3课时课

56、时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解析解析 因为显微镜成的像是个倒像,所以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因为显微镜成的像是个倒像,所以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所以要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该仍然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所以要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该仍然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第第3课时课时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显微镜使用中的几类问题显微镜使用中的几类问题 一、镜头的识别及放大倍数一、镜头的识别及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物镜和目镜。目镜即接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物镜和目镜。目镜即接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即接物

57、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物镜即接物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 数的积。数的积。 二、视野亮度调整二、视野亮度调整 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 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三、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三、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相当于将物

58、体旋转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相当于将物体旋转180180后的图像;其移动方面与希望移动的方向正后的图像;其移动方面与希望移动的方向正 好相反,如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向中央,希望移动方向为左下方,实际应向右上方移动。好相反,如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向中央,希望移动方向为左下方,实际应向右上方移动。 四、污物位置的确定四、污物位置的确定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为:目镜、物镜或装片,判断时一般通过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来观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为:目镜、物镜或装片,判断时一般通过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来观 察污物是否移动来找到污物所在位置。察污物是否移动来找到污物所在位置。 第第3课时课时生活积累生活积累 第第4课时课时考点

59、聚焦考点聚焦 考点考点1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 结构结构功能功能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保护和支持B B 细胞膜细胞膜 控制物质控制物质 的进出的进出 A AA A 细胞核细胞核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库C CC C 叶绿体叶绿体能量转换器能量转换器D D 液泡液泡溶解多种物质溶解多种物质E E 细胞质细胞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F FF F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思维警示思维警示 (1)(1)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而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例如洋葱表皮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而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例如洋葱表皮 细胞没有叶绿体,还

60、有叶片的表皮细胞、根尖的各个部分细胞都没有叶绿体。细胞没有叶绿体,还有叶片的表皮细胞、根尖的各个部分细胞都没有叶绿体。 (2)(2)植物细胞具有植物细胞具有_和和_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只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动物细胞只具有_这这 一种。细胞或生物体进行的所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种。细胞或生物体进行的所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线粒体线粒体 线粒体线粒体 叶绿体叶绿体 第第4课时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各种生物细胞结构各种生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液泡液泡叶绿体叶绿体 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