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最新_第1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最新_第2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最新_第3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最新_第4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苏 轼轼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如天。明诗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

2、家。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 学古诗四步法:学古诗四步法: 释诗题释诗题 知诗人知诗人 明诗意明诗意 悟诗情悟诗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时间)望湖楼(地点)(事件)释诗题诗词注释: 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比喻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比喻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如天。诗词译文 1古诗今译2名句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

3、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悟诗情 欣喜、欣喜、 赞赏赞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苏 轼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如天。想一想:诗人在写景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注释 湖上:西湖上 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好。 空漾:形容水雾迷茫。 亦:也。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