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12 年,伴随着软脚病( Beriberi )的病因学研究,第一个维生素维生素 B 被认识和发现了。 从此, 维持生命的神奇物质以 Vitamin 命名,并掀开了维 生素研究的科学史。如今 100 年过去了,在营养学研究的历史上,因维生素而 获得的 17 个诺贝尔科学奖,如同一个个里程碑,记载着营养学为人类生命作出 的卓越贡献。推荐:一、维生素的发展史维生素历史上的重要年代公元前 3500 年-古埃及人发现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后来的维A。 1600 年- 医生鼓励以多吃动物肝脏来治夜盲症。1747年- 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1831 年 - 胡萝卜素被发
2、现。1911年- 波兰化学家丰克为维生素命名。1915年- 科学家认为糙皮病是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而造成的。1916年- 维生素 B被分离出来。1917年- 英国医生发现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随后断定这种病是缺乏维D引起的。1920年- 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转化为维生素 A。1922年-维 E被发现。1928年- 科学家发现维 B至少有两种类型。1933年-维 E首次用于治疗1948年- 大剂量维 C用于治疗炎症。1949年-维B3(泛酸)与维 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1954年- 自由基与人体老化的关系被揭开。1957年-Q10 辅酶被发现。1970年-维 C被用于治疗感冒。1993年- 哈佛大学发
3、表维生素 E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结果。附:部分维生素发现时间表国内维生素的发展历程50 年代末: 我国维生素工业起步,主要以生产医药用原料为目的, 1958 年,第一个 VC车间在东北制 药总厂建成投产。70 年代:若干种 B 族维生素已能自行生产, 1975年维生素 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研究成功在国际上引起 震动。80 年代:我国已基本形成除生物素以外的各种维生素生产体系,但中间体依赖进口,产量和规模远不 能满足市场需求。90 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维生素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相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地促进了维生素的发展。在 2001 年维生素 H 投产成功后, 中国已是全球极少数能够生产全部维生素品
4、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二、维生素的来源以及作用维生素 K 可防骨质疏松维生素 K 的来源: 维生素 K1主要存在于天然绿色植物中,菠菜、苜蓿、莴苣及西蓝花中维生素 K1含 量较高 ; 胡萝卜以及一些植物油,如大豆油、菜子油、棉子油等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K1; 坚果和水果中,如 松子仁、腰果、浆果类水果、绿色水果及西梅中维生素K1 的含量较高。维生素 K2 可由肠道细菌合成,也可从发酵豆类、肉、蛋、奶类及其制品中获得。由肠道合成的维生素 K2被肠道吸收的量很少,其吸收量只占人体摄入量的一小部分 ; 发酵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K2,这是 人们膳食维生素 K2 的重要
5、来源。维生素 K的作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维生素 K被归为必需营养素,因其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是 四种凝血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近年来,有关维生素 K 功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主要涉及骨健康、心血管健康、癌症等。维生素 K对 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是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K 缺乏会影响血管损伤修复、血管钙化等一系列生理 过程。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 K2 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复发几率。维生素 B6 白肉中含量多维生素 B6 的来源: 维生素 B6 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为 白色肉类 (如鸡肉和鱼肉
6、 ) ,其次为动物肝脏、豆类、坚果类和蛋黄等,奶类食品中含量很低。水果和蔬菜 中维生素 B6 含量也较多,其中香蕉的含量丰富,含量最少的是柠檬类水果。维生素 B6 的作用: 维生素 B6在机体物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氨基酸代谢、 糖原与脂 肪酸代谢,它还参与神经系统中的许多酶促反应而间接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等。近年来的研究 显示,维生素 B6 在降低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单纯的维生素B6 缺乏比较少见,通常与其他 B族维生素缺乏同时存在。人体缺乏维生素 B6主要可引起皮肤炎症,如脂溢性皮炎 ; 还可引起神经 精神症状 ,如抑郁、易激惹、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
7、等; 另外,缺乏维生素 B6还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 A 好视力的保证维生素 A 的来源: 各种动物性食物中含有预先形成的维生素A(视黄醇 ) ,各种红、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A 原类胡萝卜素。人体不能从头合成维生素A,需要通过膳食摄入这两类物质,以满足机 体维生素 A的需要。预先形成的维生素 A 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肝脏和其他脏器类肉食品、蛋黄、鱼油、奶 油和乳制品。一般烹调过程不至于对食物中的维生素 A 造成太多破坏。在低温冷冻条件下,食物中的维生 素 A 可长期稳定保持。维生素 A 的作用: 维生素 A是人体最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 A可参与视觉过程,促进生长 发育
8、,维持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完整,维持免疫和生殖功能等。生物素 被遗忘的维生素生物素的来源:生物素又称维生素 B7、维生素 K 或辅酶 R。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很多动、植物食物中, 特别是蛋黄、内脏和豆类食物中,也可以被肠道细菌合成。由于人们认为生物素摄入不足的发生几率相对 较低,使它成为一种被遗忘的维生素。生物素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素对维持正常机体功能,尤其是心肌和脑功能方 面非常重要。生物素还有利于维持皮肤黏膜正常,维持毛发正常,膳食生物素的摄入还与人的心理功能正 常有关。维生素 E 植物油中含量多维生素 E 的来源:维生素 E 也叫生育酚。植物油是膳食中维生素 E 的主要来
9、源,但不同的植物油中生 育酚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橄榄油和葵花子油中主要含有 -生育酚,玉米油中主要为 - 生育酚,大豆 油中则含有相对较高的 -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是棕榈油中维生素 E的主要成分, 它在大麦、 燕麦和米糠中 的含量也相当高。维生素 E 的作用: 维生素 E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作用目前还不太明确, 存在着一些争议。在细胞和动 物实验中,维生素 E 补充剂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癌症和神经病变等疾病的有益作用早已被证明,但对 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结果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这可能与服用维生素 E 的剂量、维生素 E 的种类 和不同亚型、维生素 E 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浓度等有关。维生素
10、E还普遍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有研究表明,局部使用或口服维生素 E 具有抗肿瘤、光防护和维持皮肤稳定性的作用。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 国家, 维生素 E 被誉为生命奇迹丸 , 很多人以摄入足量的维生素 E来延缓细胞氧化 , 从而保持青春容姿。维生素 B1 吃粗粮防缺乏维生素 B1的来源:主要为全谷类食物、瘦肉及内脏 (心、肝、肾 )等。绿色蔬菜、豆类、种子和坚果类 食物也是维生素 B1 的良好来源。发酵生产的酵母制品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维生素 B1 的作用:维生素 B1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碳水化合物和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维生素 B1还与脑发育和脑功能密切相关。维生素 B1 缺乏可引起心脏功能失调
11、。维生素 B1 缺乏症包括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 等。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长期食用精白米、面,加工或烹调方法不当,致使食物中的维生素 B1 损失较多,就 可能会导致维生素 B1 缺乏。近年来发现,维生素 B1缺乏病的发生多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在很多国家, 通过在面粉中强化维生素 B1 来防治其缺乏病。核黄素 可防心血管病核黄素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富含核黄素的食物有牛奶、肝脏、肾脏、酵母、奶酪、鱼、蛋及绿叶蔬菜 类。成年人每日吃 1 两猪肝、 3 棵生菜或 34 只香菇即可基本满足机体对核黄素的需要。核黄素的作用: 核黄素是 B 族维生素大家庭中第二个被发现的成员,故又名为维生素B2。核黄素在人体内是
12、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机体健康等作用。当人体缺乏核黄素时,体 内新陈代谢出现紊乱,细胞呼吸受到影响,人体内一些生长分裂比较旺盛的黏膜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病理变 化,如角膜充血、嘴角发炎、舌头红肿、口腔溃疡等。核黄素缺乏还可增加一些肿瘤,如食管癌的发病危 险性。而每天服用一次核黄素 400 毫克,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最新研究发现,核黄素还可降低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而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氨基酸代谢过 程中形成的一种对血管内皮具有毒性的物质,它的水平升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可导致动脉粥样硬 化。三、维生素的应用1、饲料方面:由于疯牛病,欧洲各国弃用牛骨粉、牛下水粉等蛋白
13、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提高 ; 抗生素的禁用。2、医药方面:作为降低心脏病发生、减轻肠道慢性炎症、抗衰老的药物使用,同时还可避免人体肺大 出血、肝坏死和肾病变等病症,增强免疫力。3、食品方面:脂肪和含油食品的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剂,稳定持久保持食品新鲜风味,同时也用于生产功能强化食品,如婴幼儿食品营养强化剂。4、其他方面:最新应用领域是取代传统抗氧化剂,提高塑料制品抗老化功能。四、饲用维生素特点与发展趋势1、特点:整体需求量大 ;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因为需要制粒、膨化、与金属元素、胆碱混合等高于医药及食品添加剂成本不能太高等2、发展趋势:使用方面: OVN提高肉品质量 (滴水损失、肉色、高营养畜产品肉中
14、维生素含量) ,后抗生素时代保障动物健康,提高抗病能力 ; 新的维生素种类进入如 HyD,老产品的使用 - 胡萝卜素,老产品新功能的开发 ( 如泛酸提高瘦肉率的使用 )添加方式方面:从多维单体多维的发展模式。五、维生素在畜禽中的应用 维生素是生命必需的活性物质,因此它是畜禽饲料中的必须成分。作为一组营养物质,维生素有两个基本特性:其一是每一个体每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通常以微克或毫克计,它的作用是体内物质合成与降妥过程的调节者, 从而控制代谢, 其本身不是身体的结构物质 ; 其二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与微量元素 铁、锰、碘等不同,后者属于无机物。各种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除了受其饲养方式、管理水
15、平、生产性能的影响外,还与饲养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有关。1、热应激与维生素在热带、 亚热带夏季高温季节, 常会给动物造成很强的热应激, 在应激状态下,动物体内血浆中的钠、蛋白质和皮质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饲料中补充维生素,能使血浆中的生理生化 指标得到改善和提高,对缓解热应激有很好的效果。试验表明,当蛋鸡受到热应激时,如果在饲料中增加 维生素的添加量,特别是维生素 c 的添加量,可有助于促进蛋鸡的健康和改善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和 提高产蛋率。2、免疫机能与维生素对在免疫期间的畜禽饲料中,添加超过畜禽本身需要量的维生素,能起到强化机体免疫调节反应和增强机体对细菌的抗感染能力,预防继发感染的作用。2.1
16、 维生素 A:维生素 A 对抗体合成、 T细胞增殖等都不可缺少。猪缺乏维生素A 时,血液抗体效价显著降低, 缺乏维生素 A 可使呼吸道粘膜纤毛机能降低和粘液分泌减少, 从而使细菌定居,增殖和入侵增强。2.2 维生素 E:维生素 E 具有强化免疫功能的作用。免疫期间,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E的添加量,动物合成抗体的能力将会得到加强。2.3 其他维生素:仔猪缺乏泛酸、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12时其抗体效价降低,叶酸为白细胞成所需, 叶酸缺乏会引起血液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用此,缺乏叶酸,不仅使畜离因贫血而变得虚弱,且因血液白 细胞数量减少而引起动物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下降。3、代谢与维生素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换效率。期间维生素在 体内起催化作用,促进主要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维生素及其部分代谢物是体内某些酶的组成部分,这 些酶是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如果饲料中缺少维生素或数量不足,就会使某些代 谢过程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生产力障碍和疾病。如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学习课件
- 北京舞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结核病治疗方案
-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引擎
-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磁场
- 乡镇过去五年进展工作总结及将来五年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本质属性
- 幼儿园班级疫情防控活动方案
- 干部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看莞深智造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计算机科学实习合同模板
- 人身损害三期评定规范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工业固废运输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上海市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KA-T 20.1-2024 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第1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 《古建筑构件制作(榫卯、斗拱)》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