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地理地理选修选修5 5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一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一 利:利: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 弊: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 会加剧自然灾害会加剧自然灾害,甚至甚至导致多种人为自然导致多种人为自然 灾害的发生灾害的发生。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请分别从利、弊两请分别从利
2、、弊两 方面列举实例。方面列举实例。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生态建设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增加环境 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例:例: 修建水库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减轻旱涝灾害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 生态建设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增加环境 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 使环境更使环境更 不稳定不稳定 多种自然多种自然 灾害频发灾害频发 例:例: 修建水库修建水库 径流量稳定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减轻旱涝灾害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滑坡
3、、泥石流减少滑坡、泥石流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破坏森林草原破坏森林草原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沙尘暴加剧洪水、沙尘暴加剧 过量开采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 海水入侵、地表降海水入侵、地表降 沉、地面塌陷沉、地面塌陷 地震、塌方地震、塌方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酸雨、赤潮酸雨、赤潮 例:例: 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 洪峰,枯水期洪峰,枯水期 河流河流 水量,起到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的作用, 从而从而减少减少了汛期了汛期 发生发生 灾害、灾害、枯水期枯水期发生发生 灾的可能和强度。灾的可能和强度。
4、 削减削减 补充补充 洪水洪水旱旱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易损程度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二 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影响? 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 (一切灾损中人员伤亡是一切灾损中人员伤亡是 最重要的最重要的) ) 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 (人类可以影响到自身和人类可以影响到自身和 其他受灾体易损程度其他受灾体易损程度) ) 1.1.某些人类活动可以增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某些人类活动可以增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2.2.某些人类活动可以降低受灾体的易
5、损程度:某些人类活动可以降低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印尼海啸的悲剧印尼海啸的悲剧 2004年年12月月26日,印尼发生日,印尼发生8.7级强烈地震并级强烈地震并 引发海啸,这次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大、波及引发海啸,这次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大、波及 范围之广,是范围之广,是1964年以来所没有的。年以来所没有的。 在受灾严重的斯里兰卡,当听说出现了难得在受灾严重的斯里兰卡,当听说出现了难得 一见的大浪时,人们竟然纷纷涌入海滩观海潮。一见的大浪时,人们竟然纷纷涌入海滩观海潮。 几千名儿童也加入了大人的队伍,竞相观看那蔚几千名儿童也加入了
6、大人的队伍,竞相观看那蔚 为壮观的、千载难逢的景色。第一波大海浪退去为壮观的、千载难逢的景色。第一波大海浪退去 以后,海滩上留下无数的鱼,老的小的都在拾鱼。以后,海滩上留下无数的鱼,老的小的都在拾鱼。 许多人还在等待更多的乐趣。接着第二波更高的许多人还在等待更多的乐趣。接着第二波更高的 巨浪袭击而来,这些人再也不可能看到更壮观的巨浪袭击而来,这些人再也不可能看到更壮观的 景色了。景色了。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日本日本 案案例: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 2003年年9月月26日凌晨,日凌晨, 日本北海道遭日本北海道遭
7、遇里氏遇里氏8级强震级强震,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 但只有但只有1人死亡人死亡,400多人受伤。多人受伤。 导致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主要导致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主要 有哪些?有哪些? 案案例: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 结论:结论:人们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人们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 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1)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 (2)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 住户清楚防灾紧急通道;住户清楚防灾紧
8、急通道;易倒易碎品合易倒易碎品合 理放置;理放置; 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每年举行抗震每年举行抗震 大演习;大演习; (3)加固公共设施。)加固公共设施。 思考:我们应该借鉴什么经验?思考:我们应该借鉴什么经验? 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洪水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洪水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不同 同是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同是地震,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大,耕地、林草用地的减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大,耕地、林草用地的减 少,增加城市的洪水灾害少,增加城市的洪
9、水灾害 为什么城市中易出现洪水?为什么城市中易出现洪水? 原因:因为城市硬地面使雨水不能下渗,增原因:因为城市硬地面使雨水不能下渗,增 加地表径流量。加地表径流量。 城市规模扩大、建筑物城市规模扩大、建筑物 增多、排放热量集中增多、排放热量集中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空气对流旺盛,暴雨增多;城市空气对流旺盛,暴雨增多; 城市地面下渗能力减弱。城市地面下渗能力减弱。 城市比周围地区更容城市比周围地区更容 易形成洪灾易形成洪灾 案例案例: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 智利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城在的瓦尔帕莱索城在1985年发生了年发生了78级级地震,地震, 由于人
10、们在灾前用现代抗震技术逐一加固了房屋,灾损由于人们在灾前用现代抗震技术逐一加固了房屋,灾损 大大减少,仅死亡了大大减少,仅死亡了150人人。而。而1962年发生在年发生在伊朗伊朗伊斯伊斯 法罕的法罕的76级级地震,全市幸存者仅有地震,全市幸存者仅有30,有,有一万多一万多 人人死亡。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伊朗人习惯修建厚死亡。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伊朗人习惯修建厚 墙泥砖房,这种房屋抗震力极差。墙泥砖房,这种房屋抗震力极差。 结论:结论: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当堂训练当堂训练
11、2004年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 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 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突发性考验”。 暴暴 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突发 性考验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 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 交通堵塞交通堵塞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 城市用地
12、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 A B C D C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放大”和和“缩缩 小小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放大”和和“缩缩 小小” 经济雄厚,政治稳定经济雄厚,政治稳定 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建设防灾系统,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建设防灾系统, 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 经济薄弱、政局动荡、人心失稳经济薄弱、政局动荡、人心失稳 救灾不力、救灾不力、防灾无措防灾无措 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 灾情灾情“
13、缩小缩小” 灾情灾情“放大放大” 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 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 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 小灾大害。小灾大害。 P21思考 :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 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 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条件,
14、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 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 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 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 失;失;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高风 险区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 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 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受旱
15、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 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 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 害程度已经很低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但没有损失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但没有损失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 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缩小”作用作用 D 当堂训练当堂训练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6、。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 坡,原因是什么?坡,原因是什么? 东部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东部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 (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 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若,若 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
17、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 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 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 洪水水位抬高。洪水水位抬高。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历史进程中的、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灾变” 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 生物灭绝、陨石撞击等。生物灭绝、陨石撞击等。 2、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1.32)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18、,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 _;影响范围在;影响范围在_。 增多增多 扩大扩大 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 经济水平由经济水平由_到到_;灾害种类由;灾害种类由_到到_; 减灾能力由减灾能力由_到到_;财产损失越来越;财产损失越来越_。 低低高高少少多多 弱弱强强多多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灾情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灾情 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人类社会人类社会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发展水平 灾情灾情减灾能力减灾能力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人口、财产密人口、财产密 度低度低 人员伤亡人员伤亡抗灾能力极弱抗灾能力极弱 农业社会农业社会 经济有
19、所发展,经济有所发展, 人口相对集中人口相对集中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抗灾能力不高抗灾能力不高 工业社会工业社会 人口、财产高人口、财产高 度集中,资产度集中,资产 密度大密度大 巨灾伤亡人口增多,普巨灾伤亡人口增多,普 通灾害伤亡人口减少;通灾害伤亡人口减少; 财产损失巨大财产损失巨大 抗灾能力提高,灾抗灾能力提高,灾 后恢复加快后恢复加快 参考参考P22P22:思考:思考 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 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震、滑坡、泥石流 农业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糖厂收购合同协议
- 2025年贵州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重点试题(附答案)
- 大学分层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忻城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商务谈判策略与合同签订模板
- 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提升互动方案
- 湖北警方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消防国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医骨二科考试题及答案
- 软通动力 笔试题及答案
- 小小科学家体验活动-物理三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
- 多肽药物分析方法开发研究
- 花园小学少先队知识竞赛题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 农行超级柜台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AMC数学竞赛真题答案2023
- 【华帝厨电应收账款现状及其风险分析(论文10000字)】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智慧版)课件 Unit6 Path to prosperity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 野外地质调查安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