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_第1页
892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_第2页
892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_第3页
892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a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 b诗中的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c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运用比喻、衬托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d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

2、果。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雷杜运燮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它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1948年于新加坡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

3、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这句犯了“坐实”的毛病,其实这也暗指对旧世界摧枯拉朽式的破坏和对黑暗社会剥削现象的消灭。d以“随意”“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3、阅读刘大白的春意(1923年)一只没蓬的小船,被暖溶溶的春水浮著:一个短衣赤足的男子,船梢上划著;一个乱头粗服的妇人,船肚里浆著;一个红衫绿裤的小孩,被她

4、的左手挽著。他们一前一后地划著浆著嘈嘈杂杂地谈著嘻嘻哈哈地笑著小孩左回右顾地看著 痴痴憨憨地听著 咿咿呀呀地唱著一只没蓬的小船从 中进行著这一船里,充满了爱,充满了生趣;不但这一船里,他们底爱,他们的生趣,更充满了船外的天空水府;这就是花柳也不如的春意!(1)横线处应填的最佳的一项是:a、 一浮一划一浆一挽一唱b、 一划一浆一谈一听一唱c、 一划一浆一谈一笑一唱d、一划一浆一看一听一唱(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由远而近地描绘了一幅流动的、春意盎然、声容并茂的江南水乡风光图,给人们清新的美的感受。b、 诗的第一节写景,第二节景中有声,第三节是诗人抒发的感慨。c、 诗人所乐于表现的

5、是春天江南的风景,这里面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热爱。d、 “春意”是诗人所向往的一种审美境界,表现了诗人的一种审美理想。4、阅读朱湘的雨景(1927年)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分别描写春夜细雨和夏日骤雨的情景,前者使人温暖,引人遐思;后者给人快慰,也催人奋起人们心中的对古典诗词中意境的联想和呼唤。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b

6、、“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与“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作为另外两种心爱的雨景,对比成趣,前者给人以温柔而缠绵的情意,后者则教人震惊,也激发人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快感。c、诗人“最爱”那“将雨时的天”,是因为天空的那种灰色调正应和“我”此时阴晦的心境,而“无声的期待”则体现了作者一种超脱现实的渴望。d、诗最后两句显然受“鸟鸣山更幽”的启示,在最宁静的氛围中写出了最清脆的声音,这声音使人得到一种生气,一种美感,一种在期待中出乎意料地获得的满足。(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全诗以一种快乐的调子写“心爱的雨景”的种种情态,表明诗人对生活美和自然美有着广泛的兴味和追求。b、 这是一首将情与景高度融合的诗,诗人懂得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美学情趣,他以这种情趣捕捉了种种人生的经验及种种内心的情态。c、 诗的第二至第五行描写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习以为常的四种美的“雨景”,从全诗看仅仅是铺垫,第六行将笔调一转,才引出作者真正想着力赞美的对象,即那“将雨时的天”,是它使作者在未知的期待中获得更大的美的感受和满足。d、 本诗采用无韵的自由体式,字数大体整齐而不讲求押韵,更显得声随情转,泼洒自如。另外,色调的搭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