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寻梦散文_第1页
边城寻梦散文_第2页
边城寻梦散文_第3页
边城寻梦散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边城寻梦散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翻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上的一段话首先映入眼帘,出生在风凰古城的沈从文先生从小就生活 这样一个氛围里,才能把边城写得细致入微,详尽铭心。打开边城其实是打 开了一种心情,一种向往,一种梦幻,每当从书页中收回目光,思绪总会变得纯 静婉转、柔肠百结,梦想有朝一日能踏上那幽静的土地,领略有酒更醉人的边城, 体验湘西动人的风光和迷人的风情。这个愿望终于在秋未时分实现了。从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洲首府吉首

2、市向南,沿 209国道大约80公里就 到了湘西著名的县城风凰,说是国道其实并不好走,沿途山连山岭连岭,路随山 转,溪水轻流,绿树俺映,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到达古城。风凰古城苗族、 土家族、汉族杂居,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是中国最好的古城 之一,一幅秀丽的民族风情画卷,铺展在这片神密的山脚之下碧水之滨。 等到了 风凰,水边那白色的小塔依然高高耸立、清澈的河水依旧缓缓径流,只是那孤寂 的渡船和纯朴羞涩的女孩翠翠已无处可觅,早已如过眼云烟一般飘忽去远。心里 不由得轻轻地呼唤那善良而勤劳的翠翠, 还有那乐善好施的老船工,但这一切都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沉静的沱江虽然因游人的增

3、多,少了一份远离尘 世的和谐,但却为游人增添了一份淡淡的痛楚和甜美的回忆,她的美充满着柔情和蜜意,不由你不为她的美丽而心颤,为她的古老而惊异,为她的迷幻而留连忘 返。古城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正如边城里老船工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酒一 样,临水而立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娇态可掬。 吊脚楼怯伶伶的吊脚,古色 的木墙,飞檐的屋角,檐下排排红红的灯笼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层层叠叠的吊角 楼家家相连,户户相依;清漪的沱江穿城而过,三三两两的浣纱女点缀河岸两边, 红红绿绿的花色衣裙映水成趣,绿水轻流依旧但涛声已然遥远,成为沱江又一处 美妙的风景。清丽脱俗的沱江如一位青春活波的少女又如一位多情婉转的少妇, 深身

4、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既风情万种又柔态百结。抑或习惯了游人的惊感与欣赏, 那早应羞红的脸颊却染成一色的碧绿如洗,春风拂柳烟霭笼,微雨润泽物象新, 如嗔如怨如嘻如笑,俱都蕴藏在内心深处,平平缓缓淡然宜人。四周青山呈半月 形将古城环抱,狭窄的古城老街暗灰幽长,吊脚楼不临水的另一面,对着老街。老街很小,人却很多。染坊、酒坊、食铺,银铺,蜡染铺,姜糖铺和小酒吧都和 谐地挤在窄窄的街道两边。 老街上游人如织, 多情湘女不时的婆娑而过, 来往穿 梭在店铺之中,给古城带来了生机。店铺里店主大多淡定从容做着自己的生意, 举手投足皆是日常的生活, 真羡慕他们的那种淡定那份从容, 那份从里向外露出 的边城山人的纯朴性

5、情。 小城与自然和谐共生, 构成了一幅湘西特色的市井之图。 山城美、自然美、淳朴美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特色水乡的韵味与悠闲。独特的地理位置,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山水秀色,使这里风景如画,人 杰地灵。弹丸之地走出了民国第一总理熊稀龄、 文学巨匠沈从文、 著名画家黄永 玉等一批文人墨客、 能工巨匠。 熊稀龄的故居坐落在繁花的古城正中, 一座四合 院建筑内有一个天井, 全部用本地产的红砂石铺就而成, 两侧置有花坛, 房屋虽 然矮小但精致异常, 各式花窗美观大方, 富有浓郁的苗族情调。 对面就是有二百 多年历史的大成殿又叫文庙, 正殿内文圣孔子的画像栩栩如生, 殿前植有金银双 桂,时至金秋清悠四溢暗

6、香诱人; 出大成殿直走 200 米就是沈从文的故居, 典型 的四合院内天井,有正房、厢房、前室 10 余间,虽无雕龙画风,但做工精细, 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清静典雅。湘西特色的小吃诸如糯软清香的桐叶粑粑、 风味别致的风凰社饭、 浓香扑鼻 的隔年熏腊肉、 又酸又甜的腌萝卜都会引诱得你馋涎欲滴, 胃口大开, 最值得一 提的是当地的特产姜糖。 它是古城久传有名的一种美味小吃, 姜香浓郁、 回味酥 脆、甘甜可口、辣味纯正,走在古城的的街道上,到处充溢着浓浓的姜糖香,这 是凤凰的姜糖作坊里在制作姜糖了。 姜糖是凤凰的特产, 用本地高寒山区的优质 生姜配以白糖、泉水,芝麻、山茶油、红片糖、核桃等为原料熬制

7、到极为浓稠, 如面团状, 往作坊门口的一个大铁钩上一挂, 迅速拉长至大拇指粗细的条状并用 剪刀剪成小段。 剪姜糖动作要快, 因为温软的姜糖一冷却就会变硬。 凤凰街上姜 糖作坊极多, 家家开始做姜糖的时候, 空气里飘荡的便都是糖香, 耳边响起的也 是一片“喀嚓”、“喀嚓”的剪刀声。其制作工艺起源于清朝中期,岁月流逝, 不老的工艺使风凰古城的特产姜糖深受广大游人的喜爱和赞誉。南方长城也叫湘西边墙或苗疆边墙,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南方长城,明、 清政府为镇压苗族而兴建的一个防御边墙。 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 ( 公元 1615 年), 中间经过多次毁坏重修和扩建 , 于清嘉庆二年形成了完整的边墙体系。

8、起点 在凤凰县黄合乡的亭子关,呈南北走向,顶宽 3尺,底宽 5尺,高 8尺。至今吉 首的喜鹊营止,边墙大部分位于凤凰县境内,风凰是明清时期整个湘西的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边墙由城堡、 屯堡、哨卡、碉堡、营讯组成,由土、石、 或土石混合修建而成。根据地形一字、品字、或梅花形排列。在南、北走向的基 础上,又向西南、西北方向发展,对苗族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禁止苗汉贸易 和文化交往, 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 城上炮台现存有两尊威严的大炮, 已经诱迹 斑斑的大刀长矛显示了当时兵器的落后, 也让人看到明、 清政府对苗族的延续封 锁和血腥。 “苗不出境,汉不入峒”政策又佐证了官府对苗民的严酷与镇压。

9、 毕竞这些早已作古,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各民族能够象现在一样和睦相处亲如 一家,是很值得庆兴与欣慰的。登城而眺,古色古香的河岸建筑延绵不绝,极目 难收,巍峨的南华山横亘在古城的南面,似一道绿色的屏障,含烟笼沙,石径轻 斜,清泉洌洌,溪桥夜月人独往,梵阁回涛径徘徊,好一派南国边城风光。凤凰的灵性全在一条江上,沱江泛舟是风凰最有情调的事情,我不知道这船 是在水中游还是在草上行,没有见过一条江里有这么多水草的,纤长如发丝的水 草顺着下游的方向轻舞飞扬,密密地布满沱江的角角落落,还有一种橘红色花朵 状的浮萍掺杂其中,远观清澈的沱江近看竟如浸满水而开花的草地,不知是江水 太清浅而映衬出更清的水草,亦

10、或是清清的水草染绿了整条沱江。总之,她那清 澈俊逸,仿佛褪尽尘埃的意境,体现出陀江的神韵。一条美丽幽静的小河,两岸 的吊脚楼书写着它的古老气息。划行在清波的江面上,河水大多平缓清澈,也时 有激流。风雨桥、万名塔交相辉映,象一位智者站在不远处静看这人间万象,世 事变迁,冷眼旁观着这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而一言不发。江边时见学画的学生对着沱江自顾自地作画,心无旁骛,那份静心平和、那份悠然自得让人感 概,心生羡慕。年轻漂亮的苗家少女,站在不远处的花船上和南来北往的客人对 歌,婉若黄鹂的歌喉,温情大方的清音,惹人遐思的韵调,似夜茑啾鸣散落在沱 江的水面和上空。听着苗家阿哥阿妹那浓情的对歌,你会惊艳

11、于那纯净、质朴、 原始的美。心底的纯净洗礼,使人暂时忘记所有尘世的纷繁和愁怨, 放松心情于 一山一水一舟之中。此时此景不由得触景生情,多情应笑我,笑就让他们笑吧, 毕竟快乐是属于自已的。正行之间一座石桥横贯水面,这就是有名的卧虹桥,建 于清康熙九年,因建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砂石,建成后彷若彩虹卧江故名,也简 称虹桥。与乌蓬船一同从虹桥的洞中穿过,半圆桥孔在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圆圆 的满月,水光迷离幽雅,船体轻摇浅荡。摇起那乌蓬船,顺水又顺风,真想摇到 月宫上,接寂寞的嫦娥姑娘来古城共渡这良辰美景。登船上岸在彩虹桥歇歇脚, 看看行人听听歌,喝杯茶水品品风凰,这是对风凰的回味,也是对风凰的消化, 没有

12、这一步只顾急着游来游去,是体会不到风凰的精华之所在的。行色匆匆的游人,难免浮光掠影逛花了眼,欣赏古城最好是找一家临水的吊 角楼旅馆,小住几日。到白日来临晨光初照,宁静的凤凰在乳色的雾霭中苏醒过 来,沿着江边信步前行,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为早晨的凤凰涂上一抹金彩。朴 素的土家族和苗族姑娘在沱江边洗她们美丽的衣衫,洗衣棒敲击出一片此起彼伏 清脆的声音,这大约也是沱江的晨曲吧。几个好友把酒言欢,赏赏风景,聊聊心 事,放松心情,白日放歌需纵酒,游山玩水尽逍遥,让生活来一次与别处不同的 体验。黄昏的沱江,有着迷人的景致。远树凝寂,泛着秋黄,和着夕阳,“密稠 稠,三分鹅黄,七分桔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

13、捉”,从两岸人家中飘 出的炊烟如丝如雾,似纱似缕,在江面上萦绕,缠绵,升腾,渐渐的交融,渐渐 的不见,朦胧了垂柳,朦胧了白塔,朦胧了吊脚楼和停靠着它的小船。跳岩两岸 总有一些卖河灯的女孩,河灯是用红纸折好的莲花形,中心点着一截红烛。在当 地,放河灯是一种吉利的说法,烛光会照亮天上神灵回家的路, 可以帮你实现美 好的心愿。放着河灯想着心愿,明明灭灭的烛光,一路摇曳,把美好的心愿托 付流水捎得很远很远;或几个好友租一小舟,在明月晖照的沱江里挥篙,在灯光 烛影的江面上划游。在近似静谧的夜里,两岸盏盏火红的灯笼婉延如缕, 映红了 水面也映红了夜空。江面霁雾袅袅,仿若仙境,听河水潺潺激越,感舟辑缓缓而

14、行,吊角楼的倒影斜映在碧水里,物在水中,水在梦里,景随物移,情由景生。满目美景看不尽,灯影轻舟弄箫声,疑是仙境逍遥夜,回思仿若不老翁,如梦如 幻似醉似醒,在不眠里感悟心灵。此时的人早已物我两忘,楼台灯影若梦境,醉 意留连忆秦淮,仿佛自已化作了这里的一座楼、一盏灯、一滴水、一块青石。手 捧一卷边城,在夜深人静时边读边让思绪随意飞翔。品读这块土地上的古老 和悠久,寻找厚重的历史和人文故事,象青灯古佛般永远禅卧在古城的秋波里,一醉就不愿醒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确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吟咏着韩文公的小诗,回味风凰的幽雅与恬静,此情此景与诗意融为一体,和谐 共生。离开风凰古城好久了,时至今日才慢慢感悟到她蕴藏的魅力, 对它的认知 在时光的流逝里逐渐清晰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