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第一章 概论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分析化 学的理论和测试技术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应用机械、光学和电子技术的新物理分析方法也 不断勇现,从而在分析化学范畴内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领域,称为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物质的许多物理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 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获得所需的定性左量分析以及结构信息。从而为确定物质成分 及其数量与结构,以至空间取向旋光异够等方而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分析化 学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发展到当今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是由 生产技术发展的需求所决左的
2、,可以亳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所具备的分析化学水平,是 衡量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 仪藩分析法的分类通常将利用较特殊的仪器,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一大类化学分析法,称为 “现代仪器分析”。1较特殊的仪器:1色谱分析仪器:薄层色谱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髙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永法气相色谱仪,主要对 物质的各组分先行分离并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2光谱分析仪器: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体发射波谱法, 主要对物质的组分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13质谱分析仪器:髙分辨磁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四级杆质谱、离子阱质谱,主要确定物质的分子虽:和 结构。14核磁共振
3、波谱分析仪器:氢谱、碳谱,主要确怎物质的分子结构.1.5电子显微镜分析仪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主要用于物质的晶体结构和微 观形态分析。1.6电化学分析仪器:电位分析.库伦分析、极谱分析等,主要用于无机离子的左咼分析。2物质的物理性质2.1物质组成(一)(-)(三)(一)、有机分子1沸点低于400C含碳.氢.氧、氮硫的低沸点有机物。2沸点髙于于4(XTC含碳、氢、氧、氮硫的髙沸点有机物。3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和芳香族化合物。4含有多种键和官能团的有机物。5能转化成带点离子的有机物。6有机物中含有特殊磁的原子核。(二)、阳离子钾.钠、钙、镁、铝、锌、铁.锡、铅、铜、铅.
4、汞、银.金等。(三人阴离子卤素、硫酸根、亚硫酸、硝酸根、亚硝酸根、碳酸根等离子。3化学分析方法物质几乎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可用于分析化学上。可用于分析目的的物理性质及仪器 分析方法的分类,可以简单归纳为色谱光谱电化学及其它方法(见表11)。习惯上也 有按分析目的来进行分类的如: 成分分析:,如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簡 子体发射波谱法及电子探针等。 分离分析:如薄层色谱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冰法及超 离心法等。 形态分析:对待测物的表而或剖而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如利用透射电子成象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利用二次电子成象或其他成象原理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5、等。, 结构分析:,是研究未知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如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 振波谱法、质谱法及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二.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仪器分析方法与经典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较,有如下特点:(一)灵敏度髙 仪器分析法的检出限相当低,通常为百万分之一(10-6)级,有些方法 可达十亿分之一(10幻级,甚至还可达到万亿分之一(10 12)级。因此。仪器分析法特 别适用于微量和痕量成分的测圧。这对于物质中微量组分及纯物质的分析等具有重要和特 殊得意义。(二选稳性好一般来说仪器分析法的选择性比化学分析法好的多。某些仪器分析法消 除背景干扰能力强,可不需预处理,只要选择适当的条件,可对混合物中的某一组
6、分或多 个组分进行分析测疋。因此,用于复杂组分试样或生物组织试样的分析是十分方便的。(三)分析速度快 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可在很短的 时间内得出。例如发射光谱法可在23分钟内,同时测左2030种元素。傅立叶红外光 谱法可在12秒中之内完成一个化合物的红外谱图测左。气相色谱法可在5-20分钟内 完成,对一个多组分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定量分析。(四)应用范围广 仪器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50 年来得到了深入快速的发展,已广泛用于石汕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医药卫生乃至 空间探索等领域。表1-1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用途仪器分析名称所利用的物质
7、的物理性质用途色谱法:1气相色谱2髙效液相色谱3薄层色谱4毛细管电泳色谱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 吸附排阻交换分离分析:对物质的徐组分先行分离 并同时进行泄性左量分析。光学分析法:1非光谱分析2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 可见一紫外光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1物质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2物质使光的能量改变1原子外层电子从激发态返回 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2原子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 激发态时所吸收的光3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对可 见一一紫外光的吸收4紫外光使分子中电子发生跃 迁后,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 发射的光5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振 动能级跃迁对光的吸收成分分析对物质的组分及元素组成 进行分析 多种
8、无机元素的肚性及 半定量分析 指左无机元素的立量分 析 无机络合物及不饱和有 机物的定量分析 痕量有机物的左量分析 结构分析:有机物特征官 能团的测左及分子结构的 推断电化学分析法 1电位分析 2伏安分析3库仑分析物质的电学性质1利用物质间的膜电位2通过物质的电流与外加电压 的关系3电解反应所需要的电量与反 应产物质量的关系无机离子的定虽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组成分子的原子核的磁性质 与共振磁场的关系结构分析:测泄核或CH核周围的化 学环境质谱法阳离子的运行轨迹与加速电 压和磁场强度的关系结构分析:测泄分子量.分子式及分子 结构(五)相对误差较大 通常仪器分析法相对误差为35%,因此,不适合常量及
9、髙含量组 分的分析。(六)设备复杂昂贵 操作者不但需要有较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素质,而切还要 有一泄的工作经验 操作技巧及一般维护保养知识与经验。才能灵活运用各种大型精密分 析仪器,发挥英功能,体现出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进行分析工作的特点。三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不断提髙,分析化学的飞跃发展, 使其经典的泄义、基础、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仪器分 析已远远超岀了化学的概念,突破了纯化学领域,将数学、物理学、电子学、讣算机科学 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而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K 一机多用或多机连用是今后的发展
10、趋势,充分发挥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点,从而提 髙分析的效能,成为分析复杂样品的有利工具。如GC-MS. GCIR、HPLC-MS等仪 器,已实现了联机并应用于分析测试。2、吸取其它学科的新成果,创建新的分析方法,也是今后仪器分析发展的趋势之一。 如光声波谱法及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利用物质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建立表征测量的新 方法、新技术、从而开拓新的领域总之,仪器分析趋向于小型化、简单化.智能化、粘 度高.分析速度快、分辨本领强.用途广等方而。3. 应该指出,仪辭分析方法用于髙含量组分的分析,仍具有一立的局限性,英准确 性不是很高。目前不能以仪器分析方法来替代化学分析,一般在进行仪器分析测试之前,
11、 需釆用化学方法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如:萃取分离:富集纯化:排除干扰等。同时,仪 器分析法在立性、左量时,需要标准物进行对照,而一般标准物均需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标泄在进行复杂物质分析时,往往采用几种方法综合应用。因此,化学分析与现代仪器分 析是相互不可代替的是互为补充的匚4第二章色谱分析法21概述:色谱学是现代分离、分析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五十年来 色谱学各分支,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将一左样品中相关的化学物质拆解成纯的物质称为 分离。分离是研究物质组成乃至整体性能的一种十分有效和常用的现代分析化学方法。混 合是自发的,而分离是被动的。如将盐、糖、水放入同一杯子中,溶解后
12、就无法再分别岀 谁是谁了,除非对它施加某种影响力或作用力*根据所加的作用力不同,可以将分离分成 不同的类型。如表21。表格2- 1分离类型及表征力 用 作可力力 力且且 网重欷戦鬻将色谱学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就是色谱分析。它以其具有高分离效能.髙检 测性能、分析时间快速而成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分离原理 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称为固沱相.另一相是携 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圧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经过固圧相时,就会 与固左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左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 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
13、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立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 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泄相中流出。这种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 术,称为色谱分离技术或色谱法(又称色层法、层析法)。2-1-1色谱法的由来最早的色谱分离方法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于190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植物色 素的石油聪抽提液到入一根装有碳酸钙吸附剂的竖直玻璃管中,并再加入纯的石汕陆 任 其自由下流,结果在管内形成不同颜色的谱带,即溶液中不同的色素得到了分离,“色谱” 一词因而的需。后来这种方法逐渐地用于无色物质得分离,但“色谱”一词却沿袭使用下 来 212色谱法的分类现在的所谓色谱法,实质是利用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两
14、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 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反复进行多次,这样使得那些分配系数只有 微小差异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使不同的组分得到分禽。色谱法有许多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以下几种色谱分类方法。一、按流动相分类:1、气相色谱法GC (气固色谱GSC;气液色谱GLC)2、液相色谱法LC (液固色谱LSC;液液色谱LLC中如果固泄液的极性大于流动 相极性称为正相色谱,当固立液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时称为反相色谱)3、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超临界流体与固体色谱SFSC;超临界流体与液体色谱SFLC)流动相密度:气体10-3 g/ml液体 0.81 g/ml超临界
15、流体(12-0.9 g/ml (对多种物质优良好的溶解性)所谓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指:以超过其物质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流体为流动相的色 谱分析方法,也就是利用界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流体作为流动相。二、按固立相的形状分类:1、柱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中都是使用柱色谱)2、纸色谱3、薄层色谱4、棒色谱三、按所利用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1、吸附色谱:利用表而对物质的物理吸附原理。2、分配色谱:利用组分在两个不相混溶的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的原理。3、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 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4、离子对色谱: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分子电荷相反的离子(称为对离子或反
16、离 子)加到流动相或固左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从而控制 溶质离子的保留行为。5、离子色谱: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沱相,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主要用于无机离子 的分离及定量。6、空间排阻色谱:以凝胶(gel)为固泄相它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按分子的大小进 行分离。 2-1-3色谱法的发展历史1906年出现“液固色谱”以后的40年里,液相色谱技术得到初步的应用与发展, 并开始采用紫外检测技术。同时,气固色谱也在逐渐发展。1946年岀现了热导池检测器。(气相色谱检测器)50年代中期岀现了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02g/S);电子捕获检测器(103g/s) 这些新型检测器的出现,推动了气相色
17、谱的发展,使其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进展. 并加以完善,建立了系统的色谱理论基础。60年代中期出现了电子数字积分仪大大提髙了数字处理精度。同时,人们把气 相色谱上获得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应用于液相色谱的研究。采用了髙压输液泵和紫外 检测器,所以髙效液相色谱法才蓬勃发展起来。70年代色谱仪的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初期已产生带小型微机的色谱仪。后期这 些小型微机不仅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还可以用来控制色谱条件。色谱工作 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编排程序进行工作。80年代出现了很多功能全而的髙智能的气相色谱仪。如:反应色谱、裂解色谱. 程序升温色谱等。90年代出现毛细管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
18、等。后期出现色谱 工作站与普通微机联用,测定结果可以送入微机网站。21世纪的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主要体现在多机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GC-MS, HPLCMSO 2-2色谱法的特点2-2 1选择性:能够分离分析性质极其相似的物质。222髙效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同时分离和测上极为复杂的混合物。223髙灵敏度:由于检侧器灵敏度的不断提髙,很容易实现微量和痕量分析。一般 可达到 10-1210I3g/s 2-2-4分析速度快:前处理简单,分析周期短。225应范围广:理论上讲,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几乎可以全部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测总 一般物质沸点较低(低于400吆)、热稳泄性好、相对分子量低(低于400)的有机物
19、用气 相色谱分析。而沸点较髙、热稳泄性差的有机物用液相色谱分析。 2-3色谱过程2-3-1气相色谱仪器构造及样品分析流程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在此法中,载气(是不与被测物作 用,用来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氮、氮等)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谱柱中的固立 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进行检测。其简单流程如图21所示。载气由髙压钢瓶1供给,经减压阀减压后,进入载气净化卩燥管除去载气中的水分。由 总流量控制阀调肖载气的压力和流量。压力表可以指示载气的柱前流量和压力。再经过进 样器(包括气化室、及温度控制装置),试样就从进样器注入(如为液体试样,经进样器 瞬间气化为气体)。由
20、不断流动的载气携带试样进入色谱柱,将各组分分离,各组分依次 进入检测器后放空。检测器信号由记录系统记录下来,就可得到如图22所示的色谱图。 图中的各个峰代表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1气路系统柱前压力表:1、c !进样;1:載气压力控制阀总流莹控制阀:氢气2.压力控制阀 氢气流量控制阀:图21气相色谱流程图(FID检测器)tgterisily550000 二5000004-5OOOO -400000-350000 -300000-250000 v200000-150000100000-50000“sireaTU-ilea06rriiri图2-2色谱图(24种有机磷农药的分离)由图21可见,气相色谱
21、仪一般由五部分组成。一.气相色谱组成:气路部分、进样部分.分离部分、检测部分、记录部分。 K气路部分主要提供稳定的气相环境。(如图21)2、进样部分主要提供试样瞬间汽化的环境。3、分离部分主要提供混合物分离的环境。载气A+B色谱柱检测器记录器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示意图2-3要求待分析试样瞬间汽化而不分解必 须使进样系统热容量大、死体积小、无 催化作用。4、检测部分主要是实现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电信号之间的转化。5、记录部分主要是记录试样某一组分电信号的大小、保留值的大小.组分分离情况等。 2-3-2液相色谱仪器构造及样品分析流程一. 髙效液相色谱组成:液路部分.进样部分、分离部分、检测部
22、分、记录部分。 见图24压力恚图24高效液相色谱流程图1、液路部分主要提供稳定的液体流动相。、髙压泵液相色谱分析的流动相(载液)是用髙压泵来输送的。由于色谱柱很细(16mm),填充 剂粒度小(目前常用颗粒直径为5-10 um),因此阻力很大,为达到快速、髙效的分离,必 须有很髙的柱前压力,以获得髙速的液流。对髙压输液泵来说,一般要求压力为150 350X105Pa.关键是要流量稳立,因为它不仅影响柱效能,而且直接影响到峰面积的重现性 和泄量分析的精密度,还会引起保留值和分辨能力的变化;另外,要求压力平稳无脉动, 这是因为压力的不稳和脉动的变化,对很多检测器来说是很敏感的,它会使检测器的噪声 加
23、大,仪器的最小检测量变坏:对于流速也要有一左的可调范用,因为载液的流速是分离 条件之一。髙压泵按其性质可分为恒流泵和恒压泵两类。现介绍常用的两种。、往复式柱塞泵:这是目前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恒流泵,其结构如图25所示。当 柱塞推人缸体时,泵头出口(上部)的单向阀打开,同时,流动相(溶剂)进口的单向阀(下 部)关闭,这时就输岀少疑(约0. ImL)的流体。反之,当柱塞从缸体向外拉时,流动相入 口的单向阀打开,出口的单向阀同时关闭,一立量的流动相就由存放流动相的容器中吸入 缸体中。为了维持一左的流呈,柱塞每分钟大约需往复运动100次。这种泵的特点是不受 整个色谱体系中其余部分阻力稍有变化的影响,连续供
24、给恒泄体积的流动相。这种泵可方 便地通过改变柱塞进入缸体中距离的大小(即冲程大小)或往复的频率来调肖流量。另外, 由于死体积小(约0ImL),更换溶剂方便,很适用于梯度淋洗。不足之处是输出有脉冲波 动,它会干扰某些检测器(如差示折光检测器)的正常工作,并且由于产生基线噪声而影响 检测的灵敏度。但对在髙效液相色谱最常用的紫外吸收检测器却影响不大。为了消除输出 脉冲,可使用脉冲阻尼器.或能对输出流量相互补偿的具有两个泵头的双头泵。RSa=P2Sb而设计的,其结构如图26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压力为P,的低压气体推动大而积(SJ 活塞A,则在小而积(SJ活塞B输出压力增大至P:的液体。压力增大的倍数
25、取决于A和B 两活塞的而积比,如果A与B的面积之比(9: SJ为50: b则用压力为5X105Pa的气体就 可得到压力为250X10sPa的输出液体。气动放大泵属恒压泵。泵体一次吸入液体的量取决 于液缸的体积(数十亳升至一百亳升以上)。气动泵活塞回转装置是自动控制的,它可将流 动相存放器中的液体吸入泵体。在往泵中补充溶剂时,基线会受干扰,但时间很短,通常 在1 s以内。最好避免在吸液过程内出现色谱唸。这种泵的缺点是液缸体积大,更换流动 相不方便,不适用于频繁更换流动相的选择合适溶剂的试验.也不便于梯度淋洗(需要用 两台泵)。但它能供给无脉冲的、稳左流量的输出。由于气动泵能使输送的液体迅速达到
26、输出的压力,在泵的负荷的阻力小的情况下,可提供大的输出流量,因此,它适用于匀浆 法填装色谱柱。图2-6气动放大泵(2).梯度淋洗(又称梯度洗脱、梯度洗提)装置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梯度淋洗和气相色谱法中的程序升温一样,给分藹工作带来很大 的方便,现在已成为完整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梯度淋洗, 就是载液中含有两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左的程序连续改变载液 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载液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分离因素,以提髙分离 效果。应用梯度淋洗还可以使分离时间缩短,分辨能力增加,由于峰形的改善,还可以提 髙最小检测量和左量分析的精度。梯度淋洗可以
27、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左的程序将溶剂混 合后再用泵输人色谱柱,这叫做低压梯度,也称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髙压泵增压以后 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人色谱柱,即所谓髙压梯度或称内梯度系统。2、进样部分主要是保证试样在密封状况下进入髙压系统。在髙效液相色谱中,进样方式及试样体积对柱效有很大的影响。要获得良好的分离效 果和重现性,需要将试样“浓缩”地瞬时注人到色谱柱上端柱担体的中心成一个小点。如 果把试样注入到柱担体前的流动相中,通常会使溶质以扩散形式进入柱顶,就会导致试样 组分分离效能的降低。目前,符合要求的进样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注射器进样装置这种进样方式同气相色谱法一样,试样用微量
28、注射器刺过装有弹性隔膜的进样器,针 尖直达上端固左相或多孔不锈钢滤片,然后迅速按下注射器芯,试样以小滴的形式到达固 定相床层的顶端。缺点是不能承受髙压,在压力超过150X10Pa后,由于密封垫的泄漏, 带压进样实际上成为不可能。为此可釆用停流进样的方法。这时打开流动相泄流阀,使柱 前压力下降至零.注射器按前述方法进样后,关闭阀门使流动相压力恢复,把试样带入色 谱柱。由于液体的扩散系数很小,试样在柱顶的扩散很缓慢,故停流进样的效果同样能达到 不停流进样的要求。但停流进样方式无法取得精确的保留时间,峰形的重现性亦较差。 、髙压定量进样阀这是通过进样阀(常用六通阀)直接向压力系统内进样而不必停止流动
29、相流动的一种 进样装置。六通进样阀的原理如图27所示。操作分两步进行。当阀处于装样位這(准备) 时,1和6, 2和3连通,试样用注射器由4注入到一泄容积的左量管中。根据进样量大小, 接在阀外的泄量管按需要选用。注射器要取比左量管容积稍大的试样溶液,多余的试样通 过接连6的管道溢岀。进样时.将阀芯沿顺时针方向迅速旋转60,使阀处于进样位置(工 作),这时,1和2, 3和4, 5和6连通,将贮存于左量管中固沱体积的试样送人柱中。图27如上所述,进样体积是由左量管的体积严格控制的,所以进样准确,重现性好,适于 作泄量分析。更换不同体积的左量管,可调整进样咼。也可采用较大体积的泄量管进少量 试样,进样
30、量由注射器控制,试样不充满左量管,而只是填充英一部分的体积。3、分离部分主要提供混合物分离的环境。目前液相色谱法常用的标准柱型是内径为46或39 mm,长度为1530cm的直形 不锈钢柱。填料颗粒度510um,柱效以理论塔板数计大约7 00010000。液相色谱柱 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减小填料颗粒度(35 y m)以提髙柱效,这样可以使用更短的柱(数 厘米),更快的分析速度另一方而是减小柱径(内径小于lnmi,空心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 内径只有数十微米),既大为降低溶剂用量又提高检测浓度,然而这对仪器及技术将提出 更髙的要求C高效液相色谱柱的获得,主要取决于柱填料的性能,但也与柱床的结构有关,而
31、柱床 结构直接受装柱技术的影响。因此,装柱质量对柱性能有重大的影响。液相色谱柱的装柱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填料粒度大于20 um的可用和气相色谱柱 相同的干法装柱;粒度小于20nm的填料不宜用干法装柱,这是由于微小颗粒表面存在着 局部电荷,具有很髙的表而能,因此在千燥时倾向于颗粒间的相互聚集,产生宽的颗粒范 羽并粘附于管壁,这些都不利于获得髙的柱效。目前,对微颗粒填料的装柱只能采用湿法 完成。湿法也称匀浆法,即以一合适的溶剂或混合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使填料微粒在介质中 髙度分散,形成匀浆,然后,用加压介质在髙压下将匀浆压入柱管中,以制成具有均匀. 紧密填充床的髙效柱液相色谱柱的装填是一项技术性很
32、强的工作。为装填岀髙效柱,除 根据柱尺寸和填料性质选择适宜的装柱条件外,还要注意许多操作细节,这需要在实践中 摸索。4、检测部分主要是实现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电信号之间的转化。一个理想的检测骼应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响应快、线性范囤宽、适用范围广、 对流动相流量和温度波动不敏感、死体积小等特性匚以后将介绍几种常用检测器的特性。5、记录部分主要是记录试样某一组分电信号的大小、保留值的大小、组分分离情况等。 2-3-3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一、色谱流出曲线:描述样品中各组分所产生的信号大小与保留值(保留时间、保留体积二、有关色谱术语:1、关于基线:基线:当色谱柱后没有组分进入检测器时,在实验操
33、作条件下,反映检测器系统噪 声随时间变化的线称为基线。稳左的基线是一条直线,如图2-8中所示的直线。基线漂移:指基线随时间泄向的缓慢变化。基线噪声:指由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基线起伏。2、关于保留值: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通常用时间来表示。如前所 述,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主要取决于它在两相间的分配过程,因而保留值 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控制的,在一左的固左相和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 有一确定的保留值,这样就可用作定性参数。死时间(t;):指不被固泄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 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8中AB所示
34、。显然,死时间正比于色谱柱的 空隙体积。保留时间(tx)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如 图2-8中AC所示。调整保留时间(t/ )指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如图2-8中BC所示,即:二 ttttK(2-1 )此参数可理解为,某组分由于溶解或吸附于固泄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附的组分在色谱柱 中多滞留的时间。相对保留时间(a或匕)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时间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时 间之比:r1:=早 H 旦(2-2)fR 41相对保留时间的优点是,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 相流速有所变化,值仍保持不变,因此它是色谱左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口2亦可
35、用来表 示固立相(色谱柱)的选择性。门2数值越大,相邻两组分的汇就相差越大,分离的越好, 此数值等于1时,两组分不能被分离。3、关于区域宽度:色谱峰区域宽度是色谱流岀曲线中一个重要参数。从色谱分离角度着眼,希望区域宽 度越窄越好通常度量色谱峰区域宽度有两种方法:(1)半峰宽度(Wh/c):又称半宽度或区域宽度,即峰高一半处的宽度,如图2-8中FG 所示,由于它易于测量,使用方便,所以常用它表示区域宽度。稣底宽度(W):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如图2-8中DE 所示。三、色谱流出曲线的作用:1、根据色谱峰的位置(保留值)可以进行左性检左:2、根据色谱峰的而枳或峰高可以进行泄
36、量测定:3、根据色谱蜂的位垃及其宽度,可以对色谱柱分离情况进行评价。24流动相、固泄相的种类及选择241色谱柱的结构:色谱柱名称制做材料柱长(米)内径(亳米)气相色谱填充柱不锈钢或玻璃0.5624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弹性石英玻璃10500.20.4小口径毛细管柱弹性石英玻璃10500.10.2大口径毛细管柱弹性石英玻璃10500.4以上液相色谱填充柱不锈钢0.15034.6 或 3.9毛细管电泳色谱柱弹性石英玻璃0.330.50.20.4 2-4-2流动相一、气相色谱流动相:通常使用纯度在99.99%以上的氮气(N2)氢气(HJ、氨气(He)。当使用电子捕获 检测器时,气体流动相(N2)的纯度要在
37、99.999%以上。二、液相色谱流动相:水(极性最大).甲酰胺.乙晴.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咲喃、甲乙酮、 正丁醇.醋酸乙酯.乙联、异丙储.二氯甲烷、氮仿、淤乙烷、苯、氯丙烷、甲苯、四氯 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庚烷、煤油(极性最小)有时为了获得合适的溶剂极性,常采 用二元或多元的溶剂组合成混合流动相。液体流动相的纯度要求在99.9%以上,液体中最小颗粒宜径小于0.45微米,一般将液 体流动相用0.45微米的过滤膜过滤后使用。 243固定相一. 固体固定相:固体固泄相一般指活性吸附剂。这种色谱叫做气固色谱或吸附色谱。在使用分子筛和 多孔微小球之前,由于适用的吸附剂种类不多,并且还存在
38、着一总的缺陷,所以在很大的 一段时间里气固色谱发展较慢。在气一固色谱法中作为固加相的吸附剂,常用的有非极性 的活性炭,弱极性的氧化铝,强极性的硅胶等。它们对各种气体吸附能力的强弱不同,因 而可根据分析对象选用。一些常用的吸附剂及其一般用途列于表2-2中。表2-2 一些常用的吸附剂及其用途固定相名称化学组成最高使用温度性质分析对象活性炭C低于300C非极性分禽永久性气体及低沸点 绘类,适合于分离分析非极 性低碳有机化合物和无机 气体。石墨化碳黑C500C以上非极性分离气体及绘类,对髙沸点 有机化合物也能获得较好 的分离效果。硅胶SiOr XHcO低于400C氢键型分离永久性气体和低级怪 类。氧化
39、铝AL:Os低于400C弱极性分离烧类及有机异够体,在 低温下可分离氢的同位素。分子筛X ( MO ) Y (AL:03 ) z (SiO:) nH:0低于400C极性特别适用于永久性气体和 惰性气体的分离。GDX多孔聚合物见下表聚合时原料 不同,极性 不同。见表2-31、气固色谱的特点:分析物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比在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能力大,着使得气固色谱 上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较大。气固色谱常用来分析H: 0: N= CO CHi等,因为这些气体在液相里溶解很小,还没 有满意的固泄液能分离它们,而在吸附剂上它们的吸附热差别较大。气固色谱的的吸附等温线不都是线性的,所得色谱峰多为非对称的,
40、如下图2-9 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气固色谱只有进样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对称性好的峰。固体吸附剂在髙温下常具有催化活性,因而气固色谱一般不适于分析高沸点物质, 也不适于分析含有活性组分的样品o固体吸附剂的活性吸附中心易中毒,使保留时间改变,寿命变短。2、气固色谱固定相的改进由于最初的气固色谱可使用的吸附剂种类不多,不是同批制备的吸附剂的性能往往又 不易重复,且进样量稍多时色谱蠅就不对称,有拖尾现象等等。近年来,通过对吸附剂表 面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改进的方法有:加减尾剂、通入恒量水蒸汽、吸附剂表面涂固左液 等,研制岀表而结构均匀的吸附剂(例如石墨化碳黑、碳分子筛等),不但使极性化合物 的色谱峰
41、不致拖尾,而且可以成功地分离一些顺、反式空间异构体。气固色谱固左相的最 大改进是研制岀髙分子多孔微球(国产商品牌号为GDX)是以二乙烯基苯作为单体,经悬浮共聚所得的交联多孔聚合物,是一种应用日益广泛的气固色谱固立相。例如有机物或气 体中水的含量测左,若应用气液色谱柱,由于组分中含水会给固加液、担体的选择带来麻 烦与限制;若釆用气固色谱柱,由于水的吸附系数很大,以致于实际上无法进行分析:而 釆用髙分子多孔微球固是相,由于多孔聚合物和炷基化合物的亲和力极小,且基本按分子 质量顺序分离,故相对分子质咼较小的水分子可在一般有机物之前出山馆蠅形对称,特别 适于分析试样中的痕量水含量,也可用于多元醇、脂肪
42、酸、腊类等强极性物质的测泄。由 于这类多孔微球具有耐腐蚀和耐辐射性能,可用以分析如HC1、NIL. Cl:、SO:等。髙分子 多孔微球随共聚体的化学组成和共聚后的物理性质不同,不同商品牌号具有不同的极性及 应用范围如表23。该固立相除应用于气固色谱外.又可作为担体涂上固立液后使用。C吕Cg表23常见的高分子多孔小球固左相及其用途牌号化学组成极性使用温度C川途GDX101二乙烯苯交联共聚非极性270气体和低沸点化介物GDX201二乙烯苯交联共聚非极性270高沸点化合物GDX301二乙烯苯、二氯乙烯共聚弱极性250乙烘、氯化氢GDX401二乙烯苯、含氮杂环共聚中极性250氯化氢中的微量水分GDX5
43、01二乙烯苯、含氮极性有机 物共聚中极性270C4烯烧异够体GDX601含强极性基团的二乙烯基 苯共聚物强极性200环己烷、苯3、髙分子多孔微球固定相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均匀的表而孔径结构,有很大的表面积(l-500m2/g)和一泄的机械强 度。改变制备条件,可合成岀不同极性、不同孔径.不同分离性能的多孔聚合物。使气固 色谱的应用范围扩大。无论分析非极性或极性物质拖尾都很少,有利于分析水、多元醇、脂肪酸、腊类等 强极性物质。髙分子多孔微球和疑基化合物亲和力极小,且因其基本上按分子量的顺序分离,故 分子量小的水分子可在一般的有机物之前流出,峰形也对称,特别适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水 分。具有耐腐蚀和耐辐射
44、的特性.可以分析如HC1、讯、HCN、CL SO:等。这些活泼性 气体不仅彼此分离,且很快镭出。在大气净化、毒性气体和髙分子单体的控制分析中,用 多孔聚合物分析痕量的这些气体和CO:、H等是极为有利的,因为这些杂质在主啤之前流 出可不受主峰拖尾的影响。直接作固定相时不存在固定液的流失问题。耐髙温性好,可达250-290摄氏度。考虑到热胀冷缩性,在高温使用时最好采用 50-80目,并在髙于柱温20摄氏度(如230摄氏度)用气流预处理约10小时。对同 一样品,其分离柱温应比用其他固定液的柱温高50-100摄氏度。二. 液体固定相在气液色谱中,固世相是液体。它是一种髙沸点有机物液膜(称为固立液),很
45、薄的 均匀涂在惰性固体支持物(称为担体)上而。所以液体固左相实际上是由担体和固左液组 成。为了能正确地选择固左液以得到好的分离效果,以及推测组分在柱上的分配情况和流 出硕序,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影响分配系数大小的各种分子间作用力。1、组分分子与固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气液色谱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溶质(组分)分子与载气分子间:溶质分子与固 定液分子间:气相或液相中溶质分子之间等的作用力。载气是用惰性气体,气相中溶质分子浓度很小,故气相近似于理想气体行为,各分子 质点间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之。在液相中溶质和固定液间挥发性差别较大,再加有分子大小和极性大小的差别,造成 了溶液的非理想性,因此,在气液色
46、谱中不可用理想溶液的规律如拉乌尔左律等。但是, 由于液相里溶质分子的浓度很低,约为lCTfol/L,彼此距禽大,不足以产生相互影响, 近似“无限稀释”的溶液.所以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可忽略。在此无限稀释的溶液里,主 要存在着溶质分子和固左液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溶质溶于固立液中.同时溶质分子由于热搅 动产生足够动能克服固宦液的引力而逸到气相。由此可见,溶质分子挥发度(或蒸气分压) 大小主要是决泄于溶质和固圧液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大的,溶质在液相浓度大,分配 系数大,溶质就较晚流出:作用小的就先流出。溶质分子与固左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种较弱的力,不象分子内的化学键力那么强。 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
47、散力和氢键力。前三种就是一般所说的范徳华力,是一种内聚力。 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定向力,静电力(立向力):这种力是由于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间存在静电作用而引起的。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使分子间存在静电作用能,由此产生左向位能,所以左 向力又称静电力。E ?.军_如(2-3)*3 宀 KT式中为溶质和固左液分子的永久偶极矩;r是分子间的平均距藹(或偶极矩间的距 离人K是波兹曼常数:T是绝对温度。在极性固左液柱上分离极性试样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就是静电力。被分藹组分的 极性越大,与固怎液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强,因而该组分在柱内滞留的时间就越长。因为 静电力的大小与绝对温度成反比,所以在
48、较低柱温下依靠静电力有良好选择性的固左液, 在髙温时选择性就变差,亦即升髙柱温对分离不利。诱导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共存时,由于在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的电场作用下, 非极性分子极化而产生诱导偶极,此时两分子相互吸引而产生诱导力。这个作用力一般是 很小的。在分离非极性分子和可极化分子的混合物时,可以利用极性固定液的诱导效应来 分离这些混合物。例如苯和环己烷的沸点很相近(80. 10摄氏度和80.81摄氏度)。若用非 极性固左液(例如液体石蜡)是很难将它们分离的但苯比环己烷容易极化,所以用一个中 等极性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固龙液,使苯产生诱导偶极,则苯的保留时间是环己烷的15 倍:若选用强极性的0 一
49、氧二丙 固左液,则苯的保留时间是环己烷的6. 3倍,这 样就很容易分离了。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虽没有静电力和诱导力相互作用,但其分子却具有瞬间的周 期变化的偶极矩(由于电子运动、原子核在零点间的振动而形成的),只是这种瞬间偶极 矩的平均值等于零,在宏观上显示不出偶极矩而已。这种瞬间偶极矩带有一个同步电场, 能使周围的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的幅度,产生所谓色散 力。对于非极性和弱极性分子而言,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例如用非极性的角鲨烷 固泄液分离crc4 类时.它的色谱流出次序与色散力大小有关。由于色散力与沸点成正 比,所以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分离。氢键力:也是一种泄
50、向力,当分子中一个H原子和一个电负性(原子的电负性是原 子吸收电子的能力,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强)很大的原子(以X表示,如F, 0, N等)构成共价键时,它又能和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以Y表示)形成一种强有力的 有方向性的静电吸引力,这种能力就叫氢键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关系表示为“XHYS X, H之间的实线表示共价键,H, Y之间的点线表示氢键。X, Y的电负性愈大,也即吸引 电子的能力愈强,氢键作用力就愈强。同时,氢键的强弱还与Y的半径有关,半径愈小, 愈易靠近X乩因而氢键愈强。氢键的类型和强弱次序为:FH F0H - 00H NNH NNCH N 因为一CH2中的碳原子电负性很小
51、,因而CH键不能形成氢键,即饱和烧之间没有氢键 作用力存在。固左液分子中含有一0乩一C00H, C00R, -NH2,二NH官能团时,对含氟、 含氧、含氮化合物常有显著的氢键作用力,作用力强的在柱内保留时间长。氢键型基本上 属于极性类型,但对氢键作用力更为明显。2、液体固定相的组成:(IX担体:填充柱的担体,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大的惰性表而,以便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液膜, 构成固左相。一个好的担体应具有:单位体积有大的表而积:不与试样组分起化学反应: 表而没有或有很弱的吸附性能:热稳左性好:机械性能好,在涂渍或装柱过程中不易粉碎 和凝集;是均匀和规则的球形颗粒,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结构有利于组分在气
52、液两相中快 速分配:固左液在其表面上能形成均匀的薄膜。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一般对天然担体进行 前处理。其方法有:酸洗、碱洗.硅烷化处理等。另外还必须保证颗粒均匀,一般制成40 60 目,6080 目或 80100 目。常用的担体有:硅藻丄担体(包括:红色担体.白色担体)、非硅藻土担体.多孔聚 合物等类型。担体的选择往往对分离是有影响的,通常的选择原则是:i固泄液的用量大 于5%时,选用硅藻丄担体(红色担体或白色担体ii固怎液的用量小于5%时,选用酸洗、 碱洗、硅烷化处理过的担体:iii对于髙沸点组分的分离,用非硅藻上担体。如:玻璃球担 体:iv对于强腐蚀性组分的分离,可选用氟担体。、固定液:有上
53、千种化合物可作为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固立液,本文简单介绍以下较常用的几种, 见表2-4(3)、固定液的极性:在色谱分析过程中组分分子与固立液分子间的作用力起着支配作用,而被分离组分分 子和固左液分子的极性是影响这些作用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气相色谱中常用极性大小 来描述组分和固左液的一些性质。一般把固怎液分为非极性、中等极性、强极性和特姝性 质(氢键)的固左液。表24常用固左液固定液级别固定液相对 极性级别角鲨烷01XE6052+3阿皮松78+1新戊二醇丁二酸聚酯+3SE30. OV0113+ 1PEG20M68+3DC55020+2PEG60074+4己二酸二辛酯21+2己二酸聚乙二醇酯72+4
5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2己一酸二乙一醇酯80+4邻苯二甲酸二壬酯25+2双甘汕X9+5聚苯碰OS12445+3TCEP98+5磷酸三甲酚酯45+3B、一氧二丙鼠100+5 、相对极性:固定液相对极性的测定方法是:规左鲨鱼烷的极性为0,另规泄B、B 氧二丙腊的极性为100,以苯和环己烷为试 样,在这两根柱上以及被测固龙液柱上,分别测岀英相对保留时间的对数q ,通过式(2 -4)进行计算。被测固左液相对极性=100-100 y (2-4)式中如为自甲烷峰起,环己烷和苯在B、B 氧二丙腊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对数;即:6 =lg -( BB 氧二丙腊柱)(2-5)4 (苯)山为自甲烷邯起,环己烷和苯在鲨鱼烷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对数;乞为自甲烷峰起, 环己烷和苯在欲测固泄液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的对数把测泄结果自0至100分为5级, 每20为一级。用“ + ”表示,非极性以“一 “表示。如B B 氧二丙腊为” +5 J聚乙 二醇为”+4“。都属于强极性固立液:相对极性在+2+3之间属于中等极性的固泄液;相 对极性在0+1之间属于非极性固定液,见表24所示。 、麦克雷诺(McReynolds)常数:应用相对极性表征固左液性质,显然并未能全面反映被测组分和固左液分子间的全部 作用力,为能更好地表征固立液的分离特征.麦克雷诺对68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码3c涂料行业需求分析及投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 传热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临床诊断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聚丙烯腈纤维单体合成考核试卷
-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范考核试卷
- 橡胶材料性质与应用考核试卷
- 石墨在新能源储存系统材料的选择考核试卷
- 海洋石油钻探的深海钻探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搬运设备负载能力分析考核试卷
- 公司仓储物流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概述
- 设备档案模板
- 2023年康复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答辩模板
- 药学专业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 宫颈炎的护理查房
- 血友病特点和常见治疗方式宣教
- 2022年山东省青岛一中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 图纸会审记录表格模板
- 实体门店管理规定薪酬绩效管理规定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