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册。为国别体史书。二、通假字:1. 故不 错 意也(“错”通“措”,放置)2.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3. 轻寡人 与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 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5 寡人 谕矣(“谕”通“喻”,明白)三、一词多义:以: 1. 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2. 而安陵 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3.徒 以有先生也(因为)4.以君为长者 ( 把)徒、 1.亦免

2、冠 徒 跣(光着,动词)2.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夫: 1. 此庸 夫 之怒也( 的人)2. 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怒: 1. 此庸夫之 怒 也,非士之怒也(发怒)2. 怀怒 未发(愤怒,名词)使: 1. 秦王 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2. 安陵君因 使 唐雎 使 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而: 1. 挺剑 而起(表修饰,不翻译)2. 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3. 受地于先王 而 守之(表顺承,不译)之:1. 而安陵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2. 愿终守 之 (代词,指代安陵国土)3. 夫专诸 之 刺王僚也(主

3、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长跪而谢之 曰(代词,指唐雎)5.愿终守 之(它)6. 寡人以五百里 之地易安陵(的)者:1. 以君为长 者 ( 的人)2.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的原因)然: 1. 虽然(这样)2.秦王怫 然 怒( .的样子)虽: 1. 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2. 虽 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1于: 1. 受地 于先王(从)2.仓鹰击 于殿上(到)3. 请广 于 君(给)与: 1. 轻寡人 与( 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 加)四、古今异义:1. 非若 是 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2. 岂直五百里哉(古:只 , 仅仅。今:

4、不弯曲)3. 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4. 以五百里之地 易 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5. 虽然 ,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 下半句多用“但是”、 “可是”、 “却”等与它呼应, 表示承认前边的事, 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6 徒以有先生也( 古:只。今:徒弟)7. 秦王色 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8 长跪 而谢之( 跪, 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谢,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9. 以头 抢 地耳(古:撞。今:抢夺)10. 安陵君 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11. 大王 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五、词类活用:1、轻

5、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 轻”,小看)2、请广 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 扩充”)3、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4 、且秦 灭韩亡 魏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5 、伏 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 伏流,使动用法,使 流6 、亦 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徒,光着7 、与臣而将四 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不辱 使命(辱没、辜负)易 安陵(交换)其许 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答应)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故不错意也(所以)因使 唐雎使 于秦(于是)(派)(出使)逆 寡人者(违

6、背)非若是 也(这样)虽千里不敢易(即使)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秦王怫然 怒(盛怒的样子)布衣 之怒(平民)公 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以头抢地耳:撞;罢了庸夫 之怒(平庸无能的人)非士 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休祲:吉凶的征兆秦王色挠(屈服)寡人谕 矣(明白,懂得)免冠徒跣 (脚)2七、特殊句式:非若是也判断句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请广于君状语后置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八、翻译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

7、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 (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来交换。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

8、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 (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 (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九、【常考点】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答:战国策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答: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答:从容镇定、不畏* 、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4、唐雎列举专

9、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答:两方面: 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 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5、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答: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6、文末说秦王“色挠” , “长跪而谢” , 并且请唐雎“坐” , 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答: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 , 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 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3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十、开放性试题: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分)* 示例:( 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