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觉历史_第1页
艺术视觉历史_第2页
艺术视觉历史_第3页
艺术视觉历史_第4页
艺术视觉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铜铸剑“越王勾践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课程名称: 艺术视觉史论文标题: 青铜铸剑之“越王勾践剑”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学号2013035444048姓名 贾锐分数 2015年12月19日 介绍: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关于介绍我国宝剑出土情况文章,其中有意思的是青铜剑的保存相对完好,并且还能削铁如泥。我认为,不排除有夸张的成分,相对来说我国悠久的青铜文化诞生出了很多精品,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是研究的不充分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在研究“越王勾践剑“前先了解一下我国的青铜文化,在历史上参与过考古发掘的人才有发言权,下面我会借用一些院士专家的研究结果来让大家大致了解青铜文化,全球范围来说除我国的其他

2、国家关于青铜器记载的记录。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多少都有青铜器的出土,比如著名的前8世纪阿尔戈斯地区出土的胸甲, 迄今为止希腊出土最早的一体式胸甲这是来自古希腊的青铜器,士兵的盔甲由青铜铸造。能够很好地保护士兵缺点是重量的问题,个人认为这种盔甲的加工和制造麻烦不利于大规模制造因此是存量较少的原因,在战争中也不利于后勤维护和保养,但有一点可以说明青铜器文化在世界上先后不同但一定会出现。世界上最早出现青铜文化始于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以及埃及等地。在我国商周时期1,中国的青铜文化分布很广泛,因为我国广袤的国土,在地理上涵盖两大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历史上从今天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今天越南,从今

3、天的哈萨克斯坦到琉球群岛或多或少的都与我们有一丝联系,我们在两河(长江和黄河)流域孕育出灿烂的文明,而青铜文化就诞生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在今天的山东、甘肃、青海、北至辽宁、南及广东广西、河南、江西、四川、陕西、山西、湖南湖北,都有青铜文化,四川三星堆,山西晋文化,山东齐鲁文化,湖南湖北的楚文化,江苏浙江的吴文化,在各地都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而铅、锡的含量极少。青铜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一大奇迹,与红铜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克服了红铜器具的固有弱点,在物理性能上起到了根本的变化。质地变得坚硬,耐磨性好,韧性高,并有持久的金属光泽。用青铜制造的刀,要比用红铜制成的刀锋利得多,

4、青铜熔液的流动性能比红铜熔液好,利于灌入各种模子,不像红铜熔液那样稠黏,有利于铸造器型复杂、纹饰繁褥的器物。然而青铜器的铸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一整套科学的冶铸技术,包括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配料、抛光等。青铜铸造业的出现,在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约3000-3200年前。这是我国青铜器的精品。注横线;1摘自百度百科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 青铜铸剑之“越王勾践剑” 贾锐本文介绍了关于剑的铸造,拥

5、有者的介绍和文化内涵关键词:战国、越文化、青铜器、宝剑、卧薪尝胆的故事等 春秋时期的地区在地理上分为以洛阳涧滨为中心、上村岭虢、郑、寿县蔡侯为这个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在战国时期的地理上,以洛阳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湖南长沙和河北唐山的战国墓则属于这个时代。越王勾践剑就出土于湖北省,据了解在1965年冬天,湖北省荆州地区荆门市漳河水库渠出土了一把兵器,宝剑出鞘,寒光夺目,保存完好,最重要的是这把剑最主要的作用(兵器)还在,刃还很锋利,这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出土的越王勾践剑长为55.6cm,其中剑身45.6cm,剑宽5cm。剑身刻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身正反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

6、的纹饰,我好奇剑是打仗用的兵器讲究的是实用,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权利的象征。剑柄用丝线缠缚,剑首向外翻卷,内铸友精细的11道同心圆,历经2000年的埋藏,依旧锋利,剑身有篆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介绍了宝剑数据)。 说道勾践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相传铸剑大师欧冶子据记载他是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龙泉宝剑的创始人,这个人相当的有传奇色彩,相传他铸有,七星龙泉剑、泰阿剑、工布剑、湛卢剑、胜邪剑、鱼肠剑、巨阙剑等。虽然无法考证越王勾践剑出自他之手,但可以肯定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勾践剑的铸剑师也是一位名家,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无不体现出我国古代精湛的技艺。 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 ,在经

7、学者考证意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注:上图为越王勾践剑真品来自百科从当时的形势看出,来分析越王勾践这个人的特点,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在夫椒交战,越国战败与吴国求和,勾践被俘虏在吴国为了表明对夫差的忠心,居然亲自品尝夫差的粪便以此来判断夫差的病愈的日期,吴王便放虎归山,勾践自此,躺在柴薪上,品尝苦胆,便有了卧薪尝胆这样一说,后来的他发愤图强将越国打造为一个强国在与吴国交战大获全胜。这件事说明了勾践是一个隐忍的人,不会因为一时之愤而毁了宏图大志。他的剑更多了一丝权利的象征,而不是作战时使用的兵器。从时间上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人才辈出,前有苏秦,张仪、合纵捭阖之说,后又庞涓、孙膑等人的足智多谋的

8、兵法,还有老子,孔子之类的思想家。可谓是一个思想家、军事家等人才并起的辉煌时代,其中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处的兵指的是战争,而我在这文章中想到兵者,王之象征也。而从越王勾践的性格当中可以看出他的兵器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因此勾践剑才是十分精巧铸造名贵,出自名家之手自然显得珍贵,而历经千年不改它的当年的模样,此剑出生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也从侧面反映出乱世出宝剑出英雄,这样就合理解释了勾践剑的铸造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前文介绍提到过青铜器的材料,如此保存完好一般可能也是环境的结果,但是越想越觉得古人的技艺高超。关于勾践剑不锈我分析了材料综合了几个结论;其一是从物理化学上来讲

9、古人提炼技术有限杂质较多但加入了各种金属,也可能是多是试验出韧性不同的结果,加入了其它的金属的宝剑锋利,极大地提高了作战的效率,但不明白原理的匠人在加入的金属后再铸造就是合金是锋利的,但是从其他墓葬出土的其他青铜剑的保存来看也无特别之处,材料特别的学说是不成立的。从保存环境来分析出土地属于湖北省境内的密封的墓室内,室内隔绝了氧气,断绝了氧化来源是不会生锈也锈蚀的慢。这可能是保存完好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可能是历史给与了它重见天日的机会。勾践剑技艺高超但也不是仿制不出,只是仿制出的剑少了历史的沉淀,缺少了文化内涵,即使在今天前往博物馆观赏越王勾践剑,也难以想象在千年前古人的情景,越王勾践破吴归,挥剑向

10、将士们展示,他自然是十分喜爱这把剑随身携带,我们可以认为他寸步不离此剑,真可谓是源远流长,丰富内涵,技艺高超,璀璨的文明。但是后来此剑并非与勾践一同下葬而是出现在楚地,也显示事实沧桑的变化,楚国打败越国将此剑收缴为战利品,离开了它的主人,本事短兵相接的兵器却成为了陪葬品,难免让人失落,或许这也是这件稀世珍宝的最好归宿,也是我们今天有幸参观可以一睹此剑的真容。剑为百兵之祖,随着社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提高加快了兵器的发展,乃至后来逐渐被取代,勾践剑就出现在这个多事之秋,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青铜后来直至被铜、铁所取代,但是青铜本身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

11、代直至后来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大的城市开始出现,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是一种良性循环,越王勾践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种对于古人的技艺以及当时的文化,在今天看来都无可取代,这剑更像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剑原来的主人没了,剑也失去了一个好伙伴,因为古代的剑客最相信他的剑,不只是身份的象征,权力的象征,也是自己忠心战友,以及大家所熟悉的剑客对决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是精神,不服输的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勾践或许就属于后者一个智者,最后留下可能只是书本上的寥

12、寥数句而已,留下的还有自己的兵器。这是古人的尚武精神,我们现代人讲究的以礼待人的儒家风,而缺少了尚武精神,就有人说了这样的话: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中华民族正值赶超世界先进文明的机遇期,可谓是时不我待,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被我们叫的响天掣地,但是我们却为此忽略了一个生产力的倍增器民族精神。可能是历史局限性的缘故,无论是斯巴达人还是日耳曼人都无法以单纯的武力来永久性的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异军突起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法家,你为秦国送来了能使国家意志高度凝聚的商鞅;感谢霸道,你的远交近攻,堪称中华智慧的滥觞(先河);感谢尚武精神,法家与霸道最终铸造了你这么一柄无坚不摧、削铁如泥的国之利器(精神象征)3。无论别人怎么说我都认为秦统一中国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最后我们仔细观看此剑的时候,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并了解历史文化,这也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也教育我们保护好文化遗产是多么重要。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如此有创造力更何况我们自诩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