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的教育思想_第1页
颜元的教育思想_第2页
颜元的教育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县杨村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实学思想家、教育家。一生研习儒家经典,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系统的经世致用、重实学、重习行的教育理论。他的与教育有关的主要著作有存学编、存性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一、对理学教育的批判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他认为几百年以至两千年来,教育就已走入“文墨世界”,汉儒讲章句训诂之学,晋人竟尚清谈,隋唐又流为佛老,到宋儒变本加厉,讲的是主静主敬之学。总之都只是在文字书本上下工夫,为害甚大。他说:“训估、清谈、禅宗、乡愿,有一足以惑世诬民

2、,而宋人兼而有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说,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所谓“毁坏人才”,足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宋儒成天讲学,教人读书、静坐,这样得来的闻见议论,“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受了这种教育的人,自以为知识很丰富,其实是“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直接批评朱熹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人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所谓“灭绝圣学”,是指训说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问便日见衰竭。他哀叹说:“嗟呼!学校之废久矣!逮于魏晋学政不修,唐宋诗文是尚,其流毒至

3、今日,国家之取士者,文字而已;贤宰师之劝课者,文字而已;父兄之提示,朋友之切磋,亦文字而已。求天下之治,乌可得哉?”正由于教育只是流于文字工夫,静坐语录上,学校也就没有学术可言。尤其倡行八股取士,为害更大。他说:“八段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他还指出:“后人为汉儒所诬,从章句上用功,为释氏所惑,从念头上课性。其结果,道亡学丧通二千年成一欺局矣!哀哉!”所谓“败坏社会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他说:“天下皆读作、著述、静坐,则使人减弃土农工商之业,天下之德不惟不正,且将无德;天下之用不惟不利

4、,且将无用;天下之生不惟不厚,且将无生渐至今日,旷代不见一帝臣王佐之才,千里不见一礼乐和好之家,数乡不见一孝弟忠信之人。徒闯家家程注朱注,人人套文钞策,子午科也,酉卯科也,乾坤全坏于无用老学究。”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相当深刻,这也反映了颜元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观点。二、关于教育的作用颜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他从社会政治和人性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颜元认为,教育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提出了养教并重,养先于教的观点。他为了使国家富强。主张“复井田”,目的是使耕者有其田,而这项重要的经济措施,即有教育的涵义。他在勾画实行井田制后的美好远景时指出:“意斯日也,孟子所谓百姓亲睦

5、,成于此征焉,游玩有归,而土爱心臧,不安本分者无之,为盗贼者无之,为乞丐者无之,以富凌贫者无之,学校未兴已养而兼教矣。故吾谓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意思是说,井田制本身就含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因为农民在共同劳动中,可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使得游民、盗贼、乞丐、恶霸都将绝迹,即使学校未得建立,亦可受到教育,所以教育足以推动生产;生产又足以推动教育,这是教养合一,教养并重的思想。当然,其中包含着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在教养并重中,他又认为养先于教。他在存治编治赋的“治赋之要有九”中,首先提到“预养”,认为在上者必须“菲供膳,薄税敛,汰冗员以足衣食”。然后才是“预教”,即“简师儒,申孝弟

6、,崇忠义以保民情”。显然这种观点,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的发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颜元认为教育与政治有重大关系。他以为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他说:“有人才则有政事,有政事则有太平。”主张“一风俗而成治功,莫善于取人以德,其本莫重于谨库序之教”。因此,他把“兴学校”作为他的三大政纲之一,认为“学校人才之本也”,“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颜元还认为,教育作用在于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在人性论上,他不同意理学家把性分为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两极,以及气质之性是恶的说法。他认为,人性善,“恶者,引蔽习染也”。去掉引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所应起的作用。他曾以衣服被污染为例

7、,说明通过教育去掉引蔽习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即使习染很深,也是可以教好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发挥“习善”的作用,预防引蔽习染。他说:“使天下相习于善,而预远其引蔽习染。”颜元这种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教育可设改造引蔽习染的观点,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其性善之说,却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三、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颜元要求培养实用的人才。他明确指出:“学所以明伦耳。”而其内容则依借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提法。他所讲的“明明德”是指道德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要具有仁、义、礼、智等德性;而“亲民”则为“学为圣人”,他所说的圣人和理学家所说的圣人不同,他认为圣

8、贤是能利济苍生的人,有实才实德的人,而且应该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他说:“人于六艺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讨论,重之以体验,使可见之施行,则如禹终身司空,弃终身教稼,皋终身专刑,契终身专教而已,皆成其圣矣。”他又说:“学须做成一件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试观虞廷五臣,只各专一事,终身不改,便是圣;孔门诸贤各专一事,不必多长,便是贤;”颜元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虽然衍用大学和儒家的传统观点,但赋予了新的内容,尤其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级富国强兵的要求和他的初步民主思想。颜元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是和他的教育目的主张紧密相连的。颜元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因而其内容亦强调“实学”。他在删补三

9、字序中说:“三事、六府,尧舜之道也;六德,六行,六艺周孔之学也;古者师以是教,弟子以是学,居以养德,出以辅政,朝廷以取士,百官以奉职。”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说;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六德、六行、六艺是三物。六德指智。仁、圣、义、中、和,六行指孝、友、睦、姻、任、邱;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所以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讲的“实学”,便是他所主张的教育内容。其实,颜元在谈教育内容时,多指“三物”而言。而在“三物”中又以“六艺”为最基本。他说:“先之以六艺。则所以为六行之材具,六德之妙用,艺精则行实,行实则德成。”所以六艺是他主张的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是他屡次提及的“礼、乐、

10、兵、农”。颜元晚年曾主讲于漳南书院,并为书院草拟了一个“教育计划”,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把书院分设六斋,各习不同课程。“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请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经史科”课十三经、历代史、法制章奏、诗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其中“理学”和“帖括”二斋,只是“暂收之以示吾道之广,且以应时制”。其余四斋充分反映了颜元培养专门人才,学习“实学”的主张,以及“实学的具体内容。在他看来,只有学习这些内容,才能培养实用人才,以实现他以七

11、字富天下,即“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即“人皆兵,兵皆将”;以九字安天下,即“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的富国强兵、安定社会的政治目的。四、关于教学方法颜元极为重视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颜元“反静主动”是很强烈的,他认为,此二者势不两立,不可调和,并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强弱。他说:“三皇、五帝、三王、周、孔皆教天下以动之圣人也,皆以动造成世道之圣人也。晋宋之苟安,佛之空,老之无,周程朱邵之静坐,徒事口笔,总之皆不动也。而人才尽矣,圣道亡矣,乾坤降矣。吾尝言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

12、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盖自信其考前圣而不谬,俟后圣而不惑矣。”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筋骨强固,增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而且可以有道德涵养的功用和经世致用的价值。教人为学既然生动,就必须注重习行。“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知识,也才能实际应用所教所学的知识。“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格物致知”,认为“物”就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具体事和物。“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这个事,去做这件事,就像用手去格杀野兽,身实习之,实行之。只有通过“格物”,才能达到“致知”,获得真正知识。他说:“譬如欲知礼,任读几百遍礼书,讲问几十次,思辨几十层,总不算知。直接跪拜周旋,捧玉爵,执币帛,亲下手一番,方知礼是如此是谓格物而后致知矣。”从此出发,颜元反对理学家“读书穷理”的方法,认为读书只是“学中之一事”,只是习行经济之“谱”,但只有谱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他说:“盖读书乃致知中之一事,专为之则浮学台”从而强调读书目的在于运用,强调读了书本,必须照书上所说的去习行。就是读书少,只要习行了,亦自受用不尽。颜元的“主动”和“习行”的教育方法,其本质是一致的,但他的含义,略有区别,为的是分别针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两种形式,即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