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一中高三语文模拟题_第1页
高新一中高三语文模拟题_第2页
高新一中高三语文模拟题_第3页
高新一中高三语文模拟题_第4页
高新一中高三语文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大练习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美是“数的和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将“爱”和“智慧”组合起来铸造了哲学爱智一词。他还将哲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所献身的哲学理念:数是万物的本源。数是什么?数的实质是信息。例如数字4,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一个实体是4。4是人头脑中的符号信息。如4匹马,马是符号信息,4是符号信息的量,是二级符号信息。毕达哥拉斯认为,几何就是外部世界的影子,点、面、线的抽象,也是符号信息。毕达哥拉斯通过数字和几何图形,也就是通过符号信息追索外部世界,发现“一切其它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本性都是对数的模仿”。毕达哥拉斯

2、对数的认识,实质上是对非物质的信息现象的认识。他指出“和谐最美”,“和谐是一种结构,数的结构”,也就是说美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对数、和谐与物理现象相互联系的感悟和研究是从音响开始的。按照传说,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毕达哥拉斯用数学规律揭示了音响的信息特征,将声波和发声物体都看作信息系统,从中找出了信息系统的序和谐。从毕达哥拉斯对音响的感悟,使我们联想到二千四百年后朱光潜先生关于

3、“花是红的”及“花是美的”之辩。朱光潜先生认为“花”的“红”可以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分析出来,而“花”的“美”是怎么样的一种“属性”呢?这却是物理学和生物学都分析不出来的。因此,朱先生“疑心”“美”不像“红”那样同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与“鉴赏的人”大有关系的,这显然完全正确。而毕达哥拉斯听到和谐的音响之后,并没有深究人对音响的感受,相反他被好奇和疑心所驱动,去研究音响和乐器的关系,从而发现了音响同数与和谐的关系。他发现悦耳之音是和谐的,而且是与发声物体的物理性状相关,并可表达为数学规律。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或谐音是时间之数,几何是空间之数,天文是时空之数,数学是数之自身。他将万

4、物的本源归结为一堆触摸不到的数。今天,人们使用二进制算法的计算机,用数字计算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上网拦截数字之流,从而浏览网页;用数码相机,看数码电视在信息社会,数码时代,人们的“生活”早已成为数码世界了。而毕达哥拉斯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指出“万物皆是数”,这样看来他是数码时代的老祖宗了!当然,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数,并不很准确,但他道出了隐藏在数字后面的本源信息。客观存在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世界的本源或万物的本源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物质和信息统一于存在。宇宙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社会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人是物质和信息,或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之美,美在物质和信息的和谐统一。可见

5、,美是一种信息现象。美是“数的和谐”。1.下列各项对“美是数的和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数是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对数的模仿,因此事物当然是美的。B.通过数字和几何图形,也就是通过符号信息可以表达外部的世界,表达美。C.用数学规律来表达一个和谐的信息系统,这种和谐的数的结构便会呈现出一种美。D.计算机、网络、数码相机、数码电视等等,都是“数”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美是数的和谐”当之无愧。2.文章举朱光潜先生关于“花是红的”及“花是美的”之辨,是要证明A.毕达哥拉斯对数、和谐与物理现象相互联系的感悟和研究的正确性。B.毕达哥拉斯将美的本源归结为数,只是道出了隐藏在数字后面的本源信息,

6、但并不很准确。C.“花”的“红”确实可以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分析出来,并能将花的这一客观属性用数的结构表达出来。D.“美”不像“红”那样同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与“鉴赏的人”大有关系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谐最美,和谐又是数的结构,可以据此依照一定的有规律的刻度,在竹管上穿孔来制作笛子。B.客观存在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如果把服装布料同数字或几何图形有机结合成统一体,就可能设计出美的服装。C.人是高级动物,所以既具有肉体,又拥有精神;肉体是物质的,精神则是一种信息,这些都是“数”后面的一些本源信息。D.两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万物皆是数”的理论

7、,这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妖术蒲松龄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二壶高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

8、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空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出。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矢。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弯矣

9、。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肋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皆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其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

10、错误的一项是A会市上有善卜者会:恰逢B劝罄橐以哀之罄:尽C倚剑危坐危:端正D以神其术也神:神奇5下列各组全都属于卜者妖术的一组是仆疫不起一小人荷戈入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见一巨鬼,高与檐齐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乃执付有司而杀之ABCD6下列各句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于公自小喜爱武术,力量很大,在京城殿试时,仆人生病。B于公到街市代仆人问病情,还没有说话,占卜的人就知道。C占卜的人占卦后断定仆人的病有危害,而于公三天内会死去。D来谋害于公的鬼怪,都是占卜的人派遣来的。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君莫欲问仆病乎?(2分)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4分)公惧覆压

11、,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送汾城王主簿韦应物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旧时遍,情人故郡多。禁中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8作者在“禁中春雨细,宫树野烟和”这两句诗中写出了怎样一幅图象?有何作用?9“微风起夕波”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_,_,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

12、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按要求用2B铅笔涂黑相应题号。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大 师 聂鑫森上午九点钟,年届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落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怎么没人去开门?小保姆呢?老妻呢?黄云山有些生气。正要大声呼喊,猛然想起小保姆上街买菜去了,老妻替

13、他上医院拿药去了,家里就只他一个人。他本来不想理睬,但一想,倘若来的是一位老朋友岂不失礼?他重重地放下紫砂壶,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父亲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

14、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很快,怕耽误了黄老先生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用一只手习惯性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幅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

15、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了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带了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顷刻间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

16、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可以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

17、住大声恸哭起来。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观者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2009年第3期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小说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秋溪谷这一人物,通过对他的遗愿、画作的描绘来展现一位真正的民间绘画大师。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

18、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2)简要说说“顷刻间满室芬芳。 ”一段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6分)(3)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6分)(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钱学森的遗产(节选)安然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

19、。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导

20、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

21、”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

22、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

23、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

24、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B人们并没有像对卫星上天的成就那样信服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C“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是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进而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始了全面

25、的解读。D钱学森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不但介绍了“导弹之父”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2)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6分)(3)文章的第二段有什么作用?(6分)(4)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钱学森”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文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

26、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B、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C、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D、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做法无形中放大了话题作文的弊病。把丰富多样的写作形式推向片面和极端,与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这一目标南辕北辙。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

27、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

28、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A.B.C.D.16.提炼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名片”下定义。(5分)名片是一种比较小的硬纸片。名片主要起自我介绍作用。名片上印有姓名、单位、身份、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内容。名片一般在与人交往的场合使用。17.另选对象(人、物均可),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6分)你有你色彩缤纷的娇艳,我有我色调单一的朴素。你喜欢在枝头上翩翩舞蹈,我习惯在树干下默默轻摇。你是鲜花,我是小草。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材料一:2010年11月,陕

29、西省清涧县种枣能手惠国海和白水县苹果种植大户曹谢虎参加了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组织的农业与食品论坛。在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讲台上,这两位来自中国西部的农民,用图片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向100多位与会代表介绍了他们通过向农科大学习科学种果、种枣的技术,并以此致富的情况,博得阵阵掌声。材料二:近日,一位90后大学生创业摆摊做煎饼,月入4000多元。这位90后大学生名叫吴亮,从一所职业学院数控专业毕业后,找到一份技术工的工作,每月薪水1500元。一年后,吴亮想到自己创业,遂开了个煎饼摊。现在,他每天4点半起床准备做饼的各种原料。晚上要忙活到10点钟。吴亮说,“这样的生活有点累,但想想未来,精神

30、头又来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三大练习语文答题卡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总分栏题号一(选择)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请将本卷中所有选择题答案依题号填入下面表格。123456131415二、(一)古文阅读翻译(10分)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10分)(1)译文: (2)译文: (3)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答: 9. (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2)_,_。(3)_,_。乙 选考题 我选做第 三

31、 四 大题作答(请用2B铅笔涂黑所选题号)。(1) ( ) ( )(2)(6分) 答: (3)(6分) 答: (4)(8分)答: 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5分)答:名片_ 17(6分)_ _ _ _高三大练习语文参考答案1.C(A美的事物具有和谐的数的本性,而不是一般的数。B通过符号信息追索外部世界,发现美是“数的和谐”,而不是用它来表达美。D“美是数的和谐”并非因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出现而形成,因果关系错。) 2.B(A项并非证明其“正确性”,而恰恰相反。C项。C项是朱先生的观点,自然不能用自己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必要。D项错因与C项相同。) 3.D(

32、计算机的出现是数学与物理学发展的必然,这也是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毕达哥拉斯的理论与此无关。)4D。神:使动用法,使神奇。5B。仆人生病与卜者没关系,于公把卜者绑着交给有司,有司杀了他,不是妖术。含句的删去。6C。卜者说病者无害之后,于公才自卜,卜者起卦后鄂然说“君三日当死”。7先生莫非要问仆人的病情?于公自己想到,生死既已成定局,道术又岂能解救;于是不作应答就站起身,准备离去。于公害怕房屋倒塌后被压住,思量还不如出去和它搏斗,于是放开一切,冲出房门。参考译文:于公,年轻时侠义勇为,好拳脚武术,力气大得能手抓高壶在空中作旋风舞动。崇祯年间,他在京城参加殿试,仆人得了病卧床不起,他很担心。恰好集市里

33、有一位善于占卜的人,能够断定人的生老病死,于公准备代问仆人的吉凶。等到到了哪里,于公还没有开口,占卜人就问:“先生莫非要问仆人的病情?”于公大吃一惊,连忙应答说是。占卜人说:“仆人的病无甚大碍,您可有危险了。”于公就给自己占了一卦,卜卦人开卦后愕然叹道:“您三天内一定会死。”于公惊诧良久。占卜人从容地说:“鄙人有一个小的解脱之术,你若能酬谢我十两银子,我一定为您消除灾难。”于公自己想到,生死既已成定局,道术又岂能解救;于是不作应答就站起身,准备离去。占卜人说:“为了怜惜这点小钱,别后悔啊!”关心于公的人都替于公感到害怕,劝于公倾囊施金以求救助。于公没有听取。晃忽到了第三天,于公端坐在旅舍,安静

34、地观察着一切,一整天都安然无恙。到了晚上,关上门点上灯,于公倚靠着剑端坐着。一更将尽,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死的迹象。正当于公想睡觉时,忽然听见窗缝隙有窣窣的响动。他急忙去看,只见一个小人儿拿着戈进来了,落到地上,就和人差不多高了。于公拿起剑急忙刺向他,他飘到空中没有击中。于是他急速变小,又寻找窗子缝隙,想逃跑出去。于公飞快地斩向他,这人应手而倒。烛光下,原来是个纸人,腰已被斩断了。于公不敢躺下,又坐着等待。不一会儿,一个东西穿窗进入,狰狞的面目象鬼一样,刚落地,于公就用剑刺向它,断为两截,都在蠕动。于公怕它们会再次起来,又连刺几剑,剑剑击中,且击声不小。仔细观察,原来是土偶人,每片都已碎了。于公于

35、是移坐在窗子下,目光仔细盯着缝隙。好久,听到窗外像是牛在喘叫,有一个东西在推窗棂,墙壁在震动摇晃,这种形势像是要倒塌。于公害怕房屋倒塌后被压住,思量还不如出去和它搏斗,于是放开一切,冲出房门。只见一个巨大的鬼怪,和房檐同高。昏暗的月光中,只见它面色黑如煤炭,眼里闪烁有黄色的光,上身没有衣服,足下没有穿鞋,手里握着弓,腰里挂着箭。于公才感到惊恐,鬼就弯弓射箭。于公用剑拨箭,箭落地。于公想还击,而鬼又射箭来了。于公急忙跳跃躲避,箭射进墙壁,战战有声。鬼非常生气,拔下佩刀,挥舞如风,照着于公用力砍下。于公躬身进攻,鬼的刀击中了庭石,石头立即断为两截。于公出现在鬼的两股之间,削鬼的腿踝,铿然有声。鬼怪

36、更加发怒,吼声如雷,转过身又剁于公。于公又伏身进入两股间,鬼刀落,砍断了于公的袍子。于公已经到了鬼的肋下,就猛力地去斩它,同样铿锵有声,鬼倒地后僵死。于公乱刺一阵,声音僵硬如击木柝。点燃蜡烛一看,原来是一个木偶,和人一般高大。弓矢还缠在腰间,雕刻绘画狰狞可怖,剑所刺中的地方,都有血流出。于公就拿着蜡烛等到天亮,才想到鬼怪妖物全是占卜人派遣来的,用以使他的占术灵验。第二天,于公把这些事告诉给自己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寻找占卜人的住所。占卜人远远看见于公,一瞥就不见了。有人说:“这些都是隐形的法术,狗血可以破坏它。”于公像他的话,准备充分以后前去。占卜人又像以前一样躲藏起来。于公急忙用狗血浇它站立的地

37、方,只见占卜的人脑袋和脸,都被狗血弄得模糊不清,眼光灼灼像鬼一样站立。于是绑住他交给有司,杀死了他。8作者描绘宫城中细雨濛濛,烟雾绕树迷漫的春景图。看似静穆淡远,实则映衬出诗人深沉的离愁。9借景抒情。诗人借傍晚时微风吹皱河水这一特定景观巧妙地抒发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内心不断涌动的离愁。语言含蓄,意境深远。10略。11(1)AC(A:小说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写秋溪谷这一人物。秋溪谷虽未出场,但通过他的画、通过秋小峦的言行、通过黄云山的态度,其形象却已跃然而出;C:“像颜回一样闻名”错,原意是说国内有这样一个像颜回一样默默住在僻壤民间的真正大师)(5分)(2)内容上:“满室芬芳”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

38、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也表明人物情绪的变化之快。(意思对即可)(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即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意思对即可)(2分)效果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相识”发展到敬重。(意思对即可)(2分)(3)原因有三: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6分)(4)意图:歌颂主人公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歌颂像在秋小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尽孝传统美德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术珍品。(4分)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