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刘桢( 186217 年),字公干,东汉末宁阳人,东汉著名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 以五言诗著称。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 、诗经,赋文数万字。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 五官将文学。 他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 有刘公干集传世。2.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3.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 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全诗以松树 为
2、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 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 长。4. 作者以松柏为喻, 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 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 朝对县尉的通称。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 王勃在长安相送, 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2(即将告别)由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 (透过迷漫的)风烟(似 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 (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 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
3、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就像那些青年男女 一样地流泪沾湿衣襟。3.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 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 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 江山难阻” 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4.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 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 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虽为送 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 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1.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
4、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 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 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 使他心情非常苦闷。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 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 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2.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3. 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 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 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 壮美的背景 加以衬托。第四
5、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 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 画面顿时神韵飞动, 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 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 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 相互映照,格外动人。4.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 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 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 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 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 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四)1.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
6、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 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 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 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2.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 游山玩水。兴致来了, 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 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 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 时间。4. 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 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 如见其人。
7、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 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 十分自由惬意, 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 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五)1.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 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公元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 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 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 时所建。2.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
8、,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 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 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 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 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 去摘取那皎洁的 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 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 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 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3.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 豪放与自然
9、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 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4.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六)1.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 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 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 游兴。2.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处一片浅 绿近处若有若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 它远远胜过了 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3.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
10、“草 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 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4. 这首诗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诗人没有彩笔, 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种淡素的、 似有却无的色彩。 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七)1. 李商隐,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 著名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 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 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11、”之说。2.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 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 只 担忧丰盛如云 , 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 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 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来往传递消息。3. 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起句两个“难”字,点出 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 以春蚕绛蜡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最终末联写音,希望
12、信使频传佳音, 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 别有洞天。八)1. 该调仿于唐,正名相见欢 ,南唐后主李煜作此调时已归宋。古 人云“亡国之音哀以思”, 诗人身为亡国之君, 这哀之痛与思之切都 深沉而含蓄地体现在这首词中。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 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 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 为“乌夜啼”。抬头望2.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
13、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是他在特4. 这首词是李煜从自己亡国之痛中提炼出来的人生哲理, 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有情感。但由于其丰富、充实的内涵,把个人感情 与自然现象熔于一起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抽象和高度 的概括,却使它远远超过了李煜自身情感的樊篱, 而具有普遍的意义。九)1. 为北宋诗人王安石 30 岁时所作,皇佑二年( 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绍兴) ,写下此诗。这 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 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2.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
14、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登高望 远心胸宽广。3.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 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 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胸怀改革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 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 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十)1. 苏幕遮,曾经是龟兹国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又名祈寒节,由祈 求冬天寒冷、天降大雪而来,每年七月初开始。于唐代传入中原,成 为唐和宋时的一个重要节日。2.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 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5摆的快慢》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 2025年保险代理合同书(样式)
- 2025版权许可合同(标准版)
- 5《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鹏利广场D区施工组织设计
- 综合岗面试题库及答案
- 青岛市居间合同范本2篇
- 山东安全员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2a-2e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DB65T 3566-2014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制技术规程
- 窑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农业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报告
- 高温合金蠕变行为研究-洞察阐释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一平台机考真题及答案(第七套)
- 贵州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跨境人民币合同协议
- 三方散伙协议合同协议
- 产程中饮食管理
- 小学生语言文明教育课件
- 免疫定性实验性能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