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司法化之我荐(精)_第1页
宪法司法化之我荐(精)_第2页
宪法司法化之我荐(精)_第3页
宪法司法化之我荐(精)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宪法司法化之我荐1999年 1月 29日,原告齐某将被告人陈某、陈父以及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滕州市教育委员会以侵犯姓名权 和受教育权为由告上法庭一案,使我从这起貌似简单民事案件,却给法院出了 一道大难道的案件中,感到深深地忧思,尤其通过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研究生班 的学习,使 我不得不对我国宪法司法化谈谈自己的想法。宪法司法化主要是指宪法可以像其它法律法规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 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宪法如果不进入司法领域,则只是表面的法;而真正 的法,只能在法院的判决中发现,但我国的宪法在如今大搞法制时期却一直迟 迟不能进入诉讼,这应该说是一种悲哀。早在 1803

2、年美国联邦法院在审理治安法官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时就已为美 国司法审查奠定了基础,为宪法司法化开创了先河。继后,奥地利、法国等分 别建立了宪法法院、宪法会议,尤其德国在 1948 年通过基本法,建立了独立的 宪法法院系统专属处理权机关之间的宪法争议和个人提出的宪法申诉,综析以 上世界各国宪法司法化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山东三位大学生状告教育部 以及本文所例举的“第一案”等类似案例都可以有所解决的途径,那就是中国 宪法不应再沉默下去,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应势必行。一)司法造法与严格执法冲突难免,唯一解决的途径就是宪法司法化。我国法院法官寻求裁判的依据便是法律,且我国宪法做为母法,其规定的 绝大多数权

3、利已由其他法律具体化和量化,法官就从已具体化和量化的法律来 衡量具体的案件,而对于没有被具体化和量化的基本权利的侵犯则哄之门外, 我认为这种“法无明文不为之动”的原则是不对的,法官作为“寻求保护权利 的人们”的救济者不能借口法无规定或者法律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判决,否 之就会使刚刚被唤醒的中国法律维权的人们推之另一个空间,这将是法制时期 的倒退和灾难,若让刚刚起步的中国法官造法来迷补这个空白,又可能会造成 司法造法的滥用,而我国宪法司法化,即建立完善违宪审查体系,会使人们有 法可依,从而真正地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正如这起宪法第一案,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没有作出关于此案(2001)25 号关于

4、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 责任的批复,如果这位法官仍坚持“法无明文不纠”的思想,那么这起案件 就很有可能以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为由而不被受理,那么原告齐 某的合法受教育权又怎样受到保护呢?宪法又何谈“公民受教育权受宪法保 护”呢?“那么这项因没有被具体化和量化的基本权利是否便是名存实亡” 呢?因此,我们应改变宪法的这种虚置状况,使其真正地起到母法的作用,唯一之路便是宪法司法化。二)宪法司法化会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会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一起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会使人们从中得到许多,最起码会唤醒一些想 维权而找不到门路的人。从他们开始会造成一种连锁反应

5、,这便会使我们打破 传统旧思想的束缚,使即将加入 WTO勺人们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维权意 识,并且也有利于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宪法司法化的建立,便会使我国的公民 维权有望!(三)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是宪法司法化的里程碑我国对宪法条文实际运用的分歧很大,195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阻碍,对本起首例曾使法学界沸沸扬 扬,许多人纷纷拿起传统保法的牌子,不让现有的母法苏醒起来,这其实是无 济与事的,因为宪法司法化趋势是必然的,我们必须走出长期以来流行的宪法 误区,摆脱宪法是虚无主义的观念,树立信仰宪法的观念。我认为:1、宪法首先是法,其次是根本法,若我们只是片面强

6、调宪法是根本法、母法,而忘记了 宪法作为法的本质属性,则只会将其放之高阁,供人赏之!使宪法与人们的关 系为千里之迢。2、法是具有价值性的上层建筑,若其与老百姓脱离实践的联系,法也就不 称其为真正法律,只有宪法参入诉讼,走向司法化就会使老百姓从中尝到甜 头,在尝试中也会唤起更多的人维权、维法。3、违法与违宪要分辨;自古以来我国将违反刑法、民法等法律叫“违 法”,而宪法作为根本法、母法无论是三五普法、四五普法、六五普法都对其 地位的重要性说了又说,但却没有违宪一说,违反宪法怎么样,如何建立违宪 审查制度,使宪法走向司法化,实现宪法的法的价值 - 没有。这一下让违法顶替 了违宪,看来老大还是法律,不

7、是宪法,明白人一看便知道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传统的守旧思想,使宪法司法化迟迟不进。4、我国宪法目前是一部积极法,于是乎许多学者便说,其无法进行论罪科 刑,无法进行量裁,宪法不能走向司法化。故证明中国宪法不能走向司法化; 这种担忧真是齐人忧天!5、未来需要我们宪法诉讼改革在今年年底,我国将加入 WTO而加入WT(的成员国均为法制完善经济实 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而我国在法制上却面临着很艰巨的改革任务,尤其宪法作 为母法其诉讼程序还是一个空白,这会给将来留下深深的隐患。6、宪法内容广泛,但其被具体化和量化的法却规之有限,难免有漏网之 鱼,那么这些权利不要了吗?不,只有使宪法和各法一样都运转起来,才会使公

8、民权利有法可保因此,这起首例应是我国宪法司法化的里程碑,希望我国宪法真正走向司 法化之路。宪法司法化势在必行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从我国宪法第一案谈起1999年 1月 29 日,原告齐某将被告人陈某、陈父以及山东省济宁市商业 学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滕州市教育委员会以侵犯姓名权和受教育 权为由告上法庭一案,使我从这起貌似简单民事案件,却给法院出了一道大难 道的案件中,感到深深地忧思,尤其通过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研究生班的学习, 使 我不得不对我国宪法司法化谈谈自己的想法。宪法司法化主要是指宪法可以像其它法律法规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 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宪法如果不进入司法领域,则只是表面

9、的法;而真正 的法,只能在法院的判决中发现,但我国的宪法在如今大搞法制时期却一直迟 迟不能进入诉讼,这应该说是一种悲哀。早在 1803 年美国联邦法院在审理治安法官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时就已为美 国司法审查奠定了基础,为宪法司法化开创了先河。继后,奥地利、法国等分 别建立了宪法法院、宪法会议,尤其德国在 1948 年通过基本法,建立了独立的 宪法法院系统专属处理权机关之间的宪法争议和个人提出的宪法申诉,综析以 上世界各国宪法司法化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山东三位大学生状告教育部 以及本文所例举的“第一案”等类似案例都可以有所解决的途径,那就是中国 宪法不应再沉默下去,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应势必行。(

10、一)司法造法与严格执法冲突难免,唯一解决的途径就是宪法司法化。我国法院法官寻求裁判的依据便是法律,且我国宪法做为母法,其规定的 绝大多数权利已由其他法律具体化和量化,法官就从已具体化和量化的法律来 衡量具体的案件,而对于没有被具体化和量化的基本权利的侵犯则哄之门外, 我认为这种“法无明文不为之动”的原则是不对的,法官作为“寻求保护权利 的人们”的救济者不能借口法无规定或者法律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判决,否 之就会使刚刚被唤醒的中国法律维权的人们推之另一个空间,这将是法制时期 的倒退和灾难,若让刚刚起步的中国法官造法来迷补这个空白,又可能会造成 司法造法的滥用,而我国宪法司法化,即建立完善违宪审查

11、体系,会使人们有 法可依,从而真正地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正如这起宪法第一案,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没有作出关于此案( 2001)25 号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如果这位法官仍坚持“法无明文不纠”的思想,那么这起案件 就很有可能以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为由而不被受理,那么原告齐 某的合法受教育权又怎样受到保护呢?宪法又何谈“公民受教育权受宪法保 护”呢?“那么这项因没有被具体化和量化的基本权利是否便是名存实亡” 呢?因此,我们应改变宪法的这种虚置状况,使其真正地起到母法的作用,唯 一之路便是宪法司法化。二)宪法司法化会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12、也会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一起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会使人们从中得到许多,最起码会唤醒一些想 维权而找不到门路的人。从他们开始会造成一种连锁反应,这便会使我们打破 传统旧思想的束缚,使即将加入 WTO勺人们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维权意 识,并且也有利于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宪法司法化的建立,便会使我国的公民 维权有望!三)中国宪法司法第一案是宪法司法化的里程碑我国对宪法条文实际运用的分歧很大,195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阻碍,对本起首例曾使法学界沸沸扬 扬,许多人纷纷拿起传统保法的牌子,不让现有的母法苏醒起来,这其实是无 济与事的,因为宪法司法化趋势是必然的,我

13、们必须走出长期以来流行的宪法 误区,摆脱宪法是虚无主义的观念,树立信仰宪法的观念。我认为:1、宪法首先是法,其次是根本法,若我们只是片面强调宪法是根本法、母法,而忘记了 宪法作为法的本质属性,则只会将其放之高阁,供人赏之!使宪法与人们的关 系为千里之迢。2、法是具有价值性的上层建筑,若其与老百姓脱离实践的联系,法也就不 称其为真正法律,只有宪法参入诉讼,走向司法化就会使老百姓从中尝到甜 头,在尝试中也会唤起更多的人维权、维法。3、违法与违宪要分辨;自古以来我国将违反刑法、民法等法律叫“违 法”,而宪法作为根本法、母法无论是三五普法、四五普法、六五普法都对其 地位的重要性说了又说,但却没有违宪一说,违反宪法怎么样,如何建立违宪 审查制度,使宪法走向司法化,实现宪法的法的价值 - 没有。这一下让违法顶替 了违宪,看来老大还是法律,不是宪法,明白人一看便知道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传统的守旧思想,使宪法司法化迟迟不进。4、我国宪法目前是一部积极法,于是乎许多学者便说,其无法进行论罪科 刑,无法进行量裁,宪法不能走向司法化。故证明中国宪法不能走向司法化; 这种担忧真是齐人忧天!5、未来需要我们宪法诉讼改革在今年年底,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