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汕尾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海丰东关联安围海堤)初步设计报告TTT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核定:审查:校核:编制:马晓红、秦丽莎、朱志远目录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5-45.1工程等级及标准 .5-45.2设计基本资料及依据 .5-45.3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5-105.4工程总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形式 .5-115.5堤身达标加固设计 .5-135.6海堤稳定与沉降计算 .5-205.7穿堤建筑物设计 .5-255.8安全监测设计 .5-365.9主要工程量 .5-365.10建议 . .5-38图 纸 目 录序号图名图号1汕尾市海堤东关联安围海堤总平面示意图DZ150B.1-1-12海丰县东关联安围
2、平面布置图(1 62)DZ150B.1-2-1 623海丰县东关联安围防汛公路平面图(1 2)DZ150B.1-3-1 24海丰县东关联安围堤身断面图(112)DZ150B.5-1-1 375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结构细部图(1)DZ150B.5-2-16海丰县东关联安围穿堤建筑物基础设计图(1 8)DZ150B.5-3-1 87海丰县东关联安围穿堤建筑物设计图(1 6)DZ150B.5-4-1 6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工程等级及标准5.1.1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和防潮(洪)标准海丰县东关联安围位于粤东沿海地区的海丰县梅陇镇、 梅陇农场、联安镇和附城镇境内,西起梅陇镇的东澳山下,西至附城镇境
3、内的西闸,直接防护对象为梅陇镇、梅陇农场、联安镇和附城镇四个镇区,捍卫人口 22.4249 万人, 14.6 万亩和海淡水养殖面积 5万多亩,捍卫重要的交通干线沿海西部高速公路和重要渔港。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SL435-2008)、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等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以及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报送汕尾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 (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粤水规计【 2011】83号), 本次设计海堤防潮标准采用 50年一遇,海堤工程级别为 3 级。次要建筑物为 4级,临时建筑物为 5级。涵闸等穿堤建筑物设计按不低于所在防潮堤设防标准 (大、中型水闸
4、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并应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涵闸建筑物级别为 3级。引水涵闸按照现状拆除重建,穿堤涵闸除引水涵闸外均按十年一遇暴雨一天排干设计。5.2设计基本资料及依据5.2.1主要的文件及规程、规范(1) 有关文件工程设计的主要文件依据包括:1) 汕尾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 (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 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7月);2) 关于报送汕尾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 (粤水规计【 2011】83号);3) 广东省汕尾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书 ( 2000年1月);4) 广东省防潮规划报告书 (2004年);5) 广东省海丰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
5、报告书 ( 1997年);6) 东关联安围达标加固工程设计复查说明书 (1998年)。(2)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1)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5020-93);2) 防洪标准 (GB50201-94) ;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4)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SL278-2002) ;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4-2006) ;6)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104-95) ;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99);8)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9) 海堤工程
6、设计规范 (SL435-2008) ;10) 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 (DB/T182-2004) ;11)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1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 DL5077-1997);1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SL191-2008);14)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 379-2007) ;15) 水闸设计规范 (SL265-2001) ;1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 DL5073-2000);17) 建筑地基基础计规范 (GB 5007-2002) ;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1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
7、4-2008;2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SL328-2005) ;21)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SL74-94) ;22)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 (SL 41-93) ;2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2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交通设计导则 (DL/T5134-2001);2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SDJ278-90);26)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DJ302-88) ;27)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94) ;2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GB50433-2008);29) 水利水电工程水
8、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细则 ;30)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5061-1996);31) 水利工程设计概 ( 估) 算编制规定 ( 水利部 2000 年颁布 ) ;32) 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 ( 估 ) 算编制规定(试行)( 广东省水利厅 ) ;33) 广东省防潮规划报告书 (2004 年);34) 广东省防汛工作手册 (1988 年编);35) 海丰县水利志(1990 年);36) 汕尾市统计年鉴(2009 年);37) 其它有关规程、规范、标准、规定或地区性规定。5.2.2地震设防本区位于东南沿海,区域上处于新华夏系构造第二复式隆起带的东南侧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
9、南不东段之交接地段。 区域新华夏系构造广泛发育, 构造以断裂为主,按展布特征和成因联系,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断裂。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体,与北西构造互为配套。主要断裂为大埔 -海丰断裂、潮州 - 汕尾断裂、隆江断裂带、高要 -惠来断裂,于工程附近通过,是对本工程构造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本区根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本段海堤所处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 435-2008)规定,位于地震烈度7 度及其以上地区的 1 级堤防工或特别重要堤段,应进行抗震设计,本海堤工
10、程级别为3 级,故不进行抗震设计。 水闸按 7 度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5.2.3 海堤堤基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区内地表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上侏罗统兜岭群凝灰岩(J3dl )和第四系中全新2mal统海陆交互沉积(Q4)。根据勘察成果,海堤地层从上到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S2mal)、第四系下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Q )、第四系中全新统海陆交互海积层(Q4层( Q4mal)、及上侏罗统兜岭群凝灰岩(J3dl)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工程类比, 提出各土层地质参数建议值,见表 5-1。表 5-1岩土主要力学参数建议值压缩压缩承载力抗剪强度指标渗透系数系数模量标准值
11、饱和快剪固结快剪慢剪层序土名状态(水位降落期 )(稳定渗流期 )avEsfkCqqCcucuCKMpa-1MpakPakPakPakPacm/s填土稍密0.504.128010020.39.0632.014.232.017.91.19E-07 -1淤泥软 1.12.855608.65.015.013.715.719.04.50E-07流塑 -2淤泥质粉质可塑0.803.1080909.14.40-5.20E-07粘土 -1粉质粘土稍密0.36.611013017.911.5-8.35E-07 -3细砂稍密0.97.918020017.018.0-2.40E-06 -4中砂中密0.113.928
12、03000.313.96.19E-06 -5中粗砂中密0.110.136038015.025.81.30E-06 -6砂卵(砾)石 密实-430450-全风化凝灰硬塑V坚0.2017.255060025.227.1-2.09E-05岩硬5.2.4天然建材材料海丰县土料场缺乏,本工程对东关联安围四周经勘察后确定土料场一个,为鹰地山土料场,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2.5 设计安全标准(1) 海堤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SL 435-2008)规定,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进行海堤整体抗滑稳定计算, 3 级海堤其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正常运用条件不小于 1.20,非正常运
13、用条件 (施工期)不小于 1.10,非正常运用条件 (地震)不小于 1.05。(2) 海堤防洪墙、防浪墙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 SL435-2008)规定, 3 级海堤防洪墙、防浪墙抗滑、抗倾抗滑安全系数应满足下述要求:1) 抗滑安全系数土基时:正常运用条件不小于1.25,非常运用条件 (施工期)不小于 1.10,非正常运用条件(地震)不小于1.05。2) 抗倾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不小于 1.50,非常运用条件(施工期)不小于 1.40,非正常运用条件(地震)不小于 1.30。(3) 挡土墙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79-2007)规定,土基上的 3级挡土墙的抗
14、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基本组合不小于 1.25,特殊组合不小于 1.10,特殊组合(地震)不小于 1.05。各种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挡土墙平均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 最大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的 1.2倍。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大于表 5-2规定的允许值。表 5-2 基底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允许值表地基土质荷载组合基本组合特殊组合松软1.502.00中等坚实2.002.50坚实2.503.005.2.6 设计高潮位及风速表5-3各频率高潮水位成果比较表(珠基: m)P(%)均值 Z123.3351020导则上成果2.061.911.761.711.561.401.23实测
15、分析成果2.071.921.761.721.561.401.23误差( %)0.480.520.000.580.000.000.00从表 5-3 可以看出, 根据实测资料计算的各设计频率高潮水位成果与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 (DB44/T182-2004)的各设计频率潮水位值相差值最大为 1cm,基本上是一致的。 本阶段,直接利用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 (试行)(DB44/T182-2004)的成果作为各设计频率下的高潮水位。表5-4 东关联安围海堤不同重现期最大风速及风向成果表频率 P( %)方向0.5123.335102050N NNE32.229.326.324.122.419.
16、316.111.3NE ENE38.735.131.428.626.522.718.712.8EESE41.637.533.530.528.123.919.613SESSE37.133.429.72724.921.117.211.2S SSW30.127.224.422.320.617.614.69.9SW WSW30.727.92522.921.318.315.310.7W WNW2724.421.819.818.315.612.88.6NW NNW29.426.423.421.219.516.413.28.35.2.7 波浪要素东关段根据海堤走向,影响海堤波浪的风向为SE-SSE、S-SS
17、W 及 SW-WSW ,因此分别计算三个方向的风浪要素及波浪爬高,波浪要素见下表。表 5-5 东关段各风向下的风浪要素重现期 50 年风向SE-SSES-SSWSW-WSW设计风速( m/s)29.724.425.0风区长度( m)710072004200风区平均水深( m)7.68.07.0堤前水深( m)1.711.711.71联安段堤防属于河口区域, 根据堤防现状走向选取四个断面9+000,12+500、16+500 及 22+100 进行计算。 NE-ENE、E-ESE、 SE-SSE和 E-ESE。波浪要素见下表。表 5-6 联安段各风向下的风浪要素重现期 50 年风向NE-ENEE
18、-ESESE-SSEE-ESE设计风速( m/s)31.433.529.733.5风区长度( m)384630992663260风区平均水深( m)4.54.343.2堤前水深( m)2.32.12.312.85.3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海丰县东关联安围于1956 年 1 月动工,按照 10 年一遇设计标准设计,全围至 1976 年共完成排水闸15 宗。 1998 年对该堤围进行达标加固设计复查,按照50 年一遇标准进行复合,确定南山至长沙湾堤顶高程为4.3m,防浪墙顶高程为5.3m,其余堤段堤顶高程为4.3m,防浪墙顶高程为4.6m,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仅仅修建了南山至长沙湾段称为东关段,经过十多
19、年的运行, 东关联安围海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有部分堤顶沉降量为10cm 30cm,部分堤段沉降量达40cm,目前东关段的堤防型式为斜坡式,防浪墙墙顶高程为 4.9m5.2m,路面高程为 4.1m 4.3m,路面宽度为 4m6m 之间,路面原为泥结石路面,经过多年雨水冲刷,路面杂草、灌木丛生,几公里路已无法通车,临海侧采用 C20 砼厚 150mm 护面,背水面采用草皮护坡,且与深汕高速公路相邻,最近距堤脚仅为3m。长沙湾至西闸段为联安段,始建于 1956 年,由于当时施工条件所限,工程设计标准低、 堤身填筑质量差, 目前堤防型式为斜坡式土堤, 路面高程在 2.5m 3.4m 之间,路宽在
20、2.5m5m 之间不等,上下游均为杂草, 经过几十年的沉降已经无法判别堤身的坡比; 经现场勘察分析本堤段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东关段(1) 东关段防浪墙高程较低、护坡达不到设计标准现有堤身防浪墙高度低于 50 年一遇设计标准, 原 C20砼护坡厚度较薄, 经过多年的风浪冲刷及堤身的沉降,砼护面有不同程度的裂缝。(2) 路面无法通车路面原为泥结石路面,在下雨时泥泞不堪,路面大大小小的坑无数,致使此段路少有人行走,路中长满灌木、杂草,防汛车辆无法通行。二、联安段(1) 防洪标准偏低堤围建国初建时期始建,堤围矮小,随着围内经济发展,堤围虽经过逐年培厚加高,堤身防护能力普遍也只有1
21、0 20年一遇, 1998年达标加固时因资金问题未能加固,达不到防潮标准。(2) 堤身矮小单薄现有堤高在 3m 4m之间,堤顶宽在 2.5m5m之间,边坡缓陡不一,大部分为田埂、塘埂,路面为土路,天气晴朗时尘土飞扬,阴雨时泥泞不堪,目前多数堤段无法通车。(3) 堤脚淘刷,堤身冲刷破坏该堤段堤身结构多为斜坡式,迎水坡及背水坡皆为草皮护坡,堤顶为土路,堤围多处存在堤脚、堤身淘刷、冲刷的破坏现象。(4) 多数穿堤建筑物已成为堤防安全隐患1998年除部分水闸进行过拆除重建外,其余穿堤建筑物多为浆砌石结构,由于多年的运用,涵闸闸身及基础均出现较严重破损,启闭机丢失、锈蚀,闸身浆砌石嵌缝泥浆脱落,缝隙普遍
22、存在,造成不同程度漏水、渗水现象,部分建筑物已成为海堤的严重隐患。5.4工程总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形式5.4.1堤线选择与布置堤线布置应依据防潮(洪)规划和流域、区域综合规划,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河口海岸和滩涂演变规律, 考虑拟建建筑物位置、 已有工程状况、 施工条件、防汛抢险、堤岸维修管理以及征地拆迁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分析确定。本次达标加固, 海堤堤轴线的选择原则是: 现状有堤围的尽量保持现有堤围轴线。对堤前有红树林、牛春树、木麻黄等消浪植物的堤段,培坡位置适当往后移动,以保留消浪植物。5.4.2堤型选择一、东关段东关段现有的堤型为斜坡式, 并按照 50 年一遇标准已做防浪
23、墙和C20 砼护坡,只是由于多年沉降及海浪的冲刷,防浪墙顶高程略低于50 年一遇设计标准,根据现状此段如果做陡墙式对原堤型改变较大,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增加,所以此段堤防更适宜做斜坡式。二、联安段联安段现状堤防也是斜坡式土堤,没有防浪墙,防洪标准达不到本次设计的 50 年一遇,根据地勘报告,此段地基较差,采用加高培厚做斜坡式更适合,并且可与东关段堤型一致,临海侧设防浪墙,堤防整体较为美观。5.4.3工程总布置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潮建筑物、 穿堤建筑物等。整个工程堤防全长 22.60km,西起梅陇镇的东澳山下,西至附城镇境内的丽江水闸和西溪水闸,丽江水闸上游是龙津河
24、大堤,西闸上游是黄江大堤,西闸下游的左岸是红草马宫堤围, 东关联安围与丽江水闸、 西溪水闸及上游的黄江大堤和对面的红草马宫堤围筑起一道完整的防洪潮工程体系。东关联安围分为两段,东澳山至长沙湾为东关堤围,长8369m,此段直面大海,正对红海湾;长沙湾至西闸为联安堤围,长 14231m,此段对面是红草马宫堤围。根据海丰县总体规划和东关联安围地形现状,整个堤线大部分沿现有海岸、湖岸线布置。根据现状起点设在东澳山下(桩号 0+000),桩号 0+065 设有南山水闸,桩号 3+740 处有船路中型水闸,至桩号 8+400,此段堤线较为平顺,由西向东呈圆弧状面向大海;桩号 8+350至 8+850以 1
25、13转角折向东南,中间桩号 8+650 处有广汕高速公路穿越;从桩号 8+850 至桩号 9+500 轴线以 113转角折向西北,此段穿堤涵闸共有 3 座;桩号 9+500 至 14+000 堤线较为蜿蜒曲折,有屿岭溪汇入,出口设虎头沟水闸,此段穿堤涵闸共有5 座,其中桩号 11+855 处的虎头沟水闸为中型水闸;桩号 14+000 至 18+950 堤线较为平顺, 走向为自西南向东北,硫酸河在此段汇入,出口设大港水闸,此段穿堤涵闸共有2 座;桩号18+950 至 20+500 段有大液河汇入,堤线呈“几”字型,大液河处设大液河水闸(大型),此段穿堤涵闸共有 6 座;丽江的出水口设有丽江水闸(
26、中型) ,丽江水闸左边设有西溪水闸(大型) ,丽江水从丽江水闸汇入红海湾后汇入南海; (缺失最后一段的桩号和走向) 从丽江水闸拐弯处向北约 650m与海汕公路相接。5.5堤身达标加固设计5.5.1风浪爬高计算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 SL435-2008)规定,波浪要素计算方法分为两种:针对海湾和河口区的波浪要素计算;针对开敞式海岸的波浪要素计算。海湾和河口区指水域内有岛屿或陆地阻挡、 或水域狭窄不规则, 形成封闭或半封闭且水域波浪以风浪为主的海域; 开敞式海岸是指面向大海, 以受外海涌浪或混合浪影响为主的海岸线。根据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 ,波浪要素采用下列公式计算:g Hgd0.72 )0
27、.45= 0.13th0.70.0018( gF / v22th20. 7vv0.13th 0.7(gd / v)gTg H0.5v 213.92v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g9.81m / s2 ;H 平均波高, m;F 风区长度, m;v 设计风速, m/s;d 风区的平均水深, m。对于不规则周界水域, 计算风区长度可按等效风区长度计算方法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Fi cos2iFecos i式中: Fi 在设计主风向两侧各 45范围内,每隔角由计算点引到对岸的射线长度, m;i 射线 Fi 与设计主风向上射线F0 之间的夹角,( )。风区长度按计算点逆风向至对岸的距离确定,转弯河段按等效
28、风区长度计算。本工程分为东关段和联安段两段分别叙述。5.5.1.1东关段堤前波浪要素计算东关段面向大海, 但是也处在海湾内, 所以东关段风浪爬高采用风推浪计算风浪爬高。其中设计风速的重现期采用与设计高潮位相同的重现期。根据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广东沿海地区国家气象站汕尾站设计风速资料,汕尾站 10m 高各方向年最大 10 分钟平均风速计算值成果见表 5-7。表 5-7 汕尾气象站各风向年最大10 分钟平均风速站名方向重现期 (年 )50.0N-NNE26.3NE-ENE31.4E-ESE33.5汕尾气象站SE-SSE29.7S-SSW24.4SW-WSW25.0W-WNW21.8NW-NNW2
29、3.4根据海堤走向, 影响海堤波浪的风向为SE-SSE、S-SSW 及 SW-WSW,因此分别计算三个方向的风浪要素及波浪爬高,计算成果见下表5-8。表 5-8 东关段各风向下的风浪要素重现期 50 年风向SE-SSES-SSWSW-WSW设计风速( m/s)29.724.425.0风区长度( m)710072004200风区平均水深( m)7.68.07.0堤前水深( m)1.711.711.71平均波高( m)0.960.810.80平均波长( m)16.7315.1515.10平均波周期( m)4.353.993.98在风的直接作用下,单一斜坡的海堤不规则波的爬高按下式计算:RFK F
30、K K V R1H 1%RF 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 %的爬高,m;海堤按不允许越浪设计时取F2% ,海堤按不允许越浪设计时取F13%H1 % 累积频率为 1%的波高, mK 与斜坡护面结构型式有关的糙渗系数KV 与风速有关的系数时的爬高,R1K、 H 1mm1R11.24 th0.432MR1m 1.029 R M11/ 22 d1/ 2MLthmHLR1m2d4d / L2.49thL1sh(4 d / LR M1.09M 3.32 exp1.25MH 波高, mL 波长, mR1 m相应于某一 d / L 时的爬高最大值, mM 与斜坡的 m 值有关的函数R M爬高函数根据广东省水
31、利厅文件 关于报送汕尾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 (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海堤)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 (粤水规计【 2011】83 号)的批复意见,按不允许越浪情况分别计算风推浪及浪推浪栅栏板护坡的风浪爬高, 计算成果见表 5-9。表 5-9 东关段 50 年一遇栅栏板护面结构下堤顶高程及护坡厚度成果表(不允许越浪,风推浪)护面结构糙渗系数波浪爬高安全加高设计潮位计算堤顶高程护坡厚度R2%(m)( m)( m)( m)( m)栅栏板0.491.3890.71.913.9990.1665.5.1.2联安段堤前波浪要素计算联安段堤防属于河口区域, 根据堤防现状走向选取四个断面9+000,12+500、16
32、+500 及 22+100 进行计算。主要风向分别为和NE-ENE、 E-ESE、 SE-SSE 和E-ESE。 速采用广 省海堤工程 ( 行) ( DB44/T182-2004)中汕尾气象站 10m 高年最大 10 分 速。 安段堤型采用斜坡式按不允 越浪考 , 浪要素采用莆田公式 算。 基本堤型考 堤 5 米, 面 构形式采用 板 坡, 海 及背海面坡比均 1:2.5。各断面波浪 算参数及成果 表 5-10。表 5-10 波浪 算成果表( 50 年一遇)重现期 50 年风向NE-ENEE-ESESE-SSEE-ESE设计风速( m/s)31.433.529.733.5风区长度( m)384
33、630992663260风区平均水深( m)4.54.343.2堤前水深( m)2.32.12.312.8平均波高( m)0.740.730.620.29平均波长( m)16.2415.5514.468.53平均波周期( s)3.823.83.482.37根据海堤工程 范(SL435-2008),在 直接作用下, 一坡度的斜坡式海堤正向不 波的爬高可按下列 定确定:R1%K Kv R1H1% (E.0.2)式中: R1%累 率 1%的爬高, m;K 与斜坡 面 构形式有关的糙渗系数,可按表 E.0.1 确定; K V 与 俗 v 有关的系数,可按表 E0.2-1 确定;R1 K =1、 H=1
34、m 的爬高,由式( E.0.1-2)确定, 算 波坦取 L/H 1%,L 平均波周期 的波 。 于其他累 率的爬高RF,可用累 率 1%的爬高 R1%乘以表 E.0.2中的 算系数KF 确定。本工程防洪 准 50 年一遇,取 K F=0.93。 算各 向波浪爬高成果 表 5-11。表 5-11 海堤 板 面 构下堤 高程 算成果表风向 /波护面结糙渗波浪爬高安全加潮位 hp计算 / 设计护坡 /设计备浪方向构系数R2%( m)高 A( m) ( m)堤顶高程厚度( m)注Zp( m)NE-ENE栅栏板0.491.790.71.914.4/4.40.166/0.2E-ESE栅栏板0.491.76
35、0.71.944.4/4.40.16/0.2SE-SSE栅栏板0.491.590.71.974.26/4.40.145/0.2E-ESE栅栏板0.490.780.72.734.21/4.40.099/0.25.5.2堤防结构形式根据广东省水利厅文件(粤水规计【 2011】 83 号),同意东关联安围海堤堤顶高程加固后堤顶宽为 5.0m,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堤顶宽度大于 5.0m 的堤段维持现状不变。东关段保留堤顶原防浪墙,联安段临海侧堤顶增设防浪墙。5.5.3坡比海堤两侧边坡坡比应根据堤身材料、护面型式,经稳定分析后确定。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推荐斜坡式海堤临海侧坡比 1
36、:1.5 1:3.5,背海侧水上部分坡比 1:1.51:3。参照工程加固前坡比及与同类工程类比,海堤临海侧坡比为 1:2.5,背海侧坡比为 1:2.5,满足规范要求。对地质条件差的堤段,需通过稳定计算确定堤坡。同时现有堤防坡比缓于设计坡比的,保留现有坡比。5.5.4护面结构根据广东省水利厅文件(粤水规计【2011】 83 号),同意东关联安围海堤维持斜坡式堤型不变;临海侧和背海侧分别采用栅栏板护坡和草皮护坡。5.5.5堤顶高程的确定本次设计东关段采用栅栏板护坡,计算得堤顶高程为4.067m,经勘测现状堤顶高程均能满足要求。所以本阶段设计东关段堤顶高程和防浪墙高程维持现状。联安 段临 海侧 采用
37、 栅栏板护坡,将联安段分为8+500-9+500 桩号,9+500-13+500 桩号, 13+500-20+500 桩号, 20+500-22+600 桩号四段进行分析。8+500-9+500 桩号段水位为 1.91m,风浪爬高取1.79m,计算得堤顶高程4.4m;9+500-13+500 桩号段水位为1.92m1.94m之间,风浪爬高取 1.76m,计算得堤顶高程为4.38m4.4m;13+500-20+500 桩号段水位为1.94m2.04m,风浪爬高取1.59m ,计 算得 堤 顶高 程为4.23m4.33m; 20+500-22+600 桩号 段水 位为2.2m2.73m,风浪爬高取
38、 0.78m,计算得堤顶高程为3.68m4.21m。由计算结果可得 8+500-20+500 桩号堤顶高程均在 4.2m4.4m 之间,相差不大,偏安全考虑均取为 4.4m 高程; 20+500-22+600 桩号计算最高堤顶高程为 4.21m,与 4.4m 比较相差仅 19cm,且相对整段堤防长度较短, 安全考虑本次设计堤顶高程取 4.4m。综上所述联安段防浪墙的高程定为4.4m,路面高程为 3.5m。表5-12联安段设计堤顶高程风浪爬设计水位安全超计算堤顶高程( m)设计堤顶高桩号( m)(m)高( m)程( m)高( m)8+500-9+5001.791.910.74.44.49+500
39、-13+5001.761.92-1.940.74.38-4.44.413+500-20+5001.591.94-2.040.72.23-2.334.420+500-22+6000.782.2-2.730.73.68-4.214.45.5.6堤型的确定综上所述,东关段加固引用原防浪墙,路面高程不变,新设沥青砼路面,临海侧在原 C20 砼基础上铺设 C30 砼栅栏板,并设有C25 砼框格以固定栅栏板,降低风浪爬高,使现有防浪墙高程满足50 年一遇设计要求,根据批复文件采用格宾石笼护脚,护脚顶高程1.30m,由于东关段临海侧种有木麻黄,木麻黄列距约为 3m,为保护其不受破坏,格宾石笼设2 排半,遇有
40、种植木麻黄的两边各留有 50cm 不设格宾石笼;背海侧采用草皮护坡,下设红砖排水沟。上游坡比与现状相同,下游坡比采用 1:2.5,同时现有堤防坡比缓于设计坡比的,保留现有坡比。断面形式见下图:图 1 东关段堤围断面型式联安段堤防加固新设砼防浪墙, 防浪墙的高程定为 4.4m,路面高程为 3.5m。堤顶宽 5m,上下游边坡均为1:2.5;临海侧采用栅栏板厚200mm 护坡,并设有C25 砼框格以固定栅栏板,栅栏板下设块石垫层厚400mm,级配碎石厚150mm,中粗砂垫层厚150mm,并设土工布一层反滤,坡脚设置格宾石笼护脚,宽度为2m,顶高程 1.30m;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断面形式见下图:图
41、2 联安段堤围断面型式5.5.7堤身附属建筑物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SL435-2008)规定,海堤工程应至少布置一条与干线公路连接的道路, 堤线较长时, 应相隔 10km 15km 布置一条与干线公路连接的道路。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规定,根据防汛、管理和群众生产的需要,应设置上堤坡道。上堤防汛专用道路宜沿堤线每 10km 15km 布置一条,专用公路应与公路干道相连接。在桩号 22+000 处与海汕公路相距仅几百米,本工程加固后恢复此段上堤道路,路面采用砼路面,以满足防汛、管理和群众生产的需要。5.6海堤稳定与沉降计算5.6.1海堤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5.6.1.1
42、计算断面选取根据堤身的地质情况, 本次设计计算选取两个基本断面进行渗流分析,分别为东关段 2+000 及联安段 9+000。各断面材料分区见下图。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图 3 东关段 2+000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图 4 联安段 9+000根据本阶段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堤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见表 5-135-14。表 5-13断面 2+000 物理力学参数项目天然容重 (kN/m 3)饱和容重 (kN/m 3)c(kPa ) ( )K(cm/s)堤身18.718.815.56.24.56 10-7淤泥17173.32.64.17 10-7淤泥质粉质粘土18186.13.11.56 10-7粉质粘土18.318.486.23.95 10-7表 5-14断面 9+000 物理力学参数项目天然容重 (kN/m 3)饱和容重 (kN/m 3)c(kPa ) ( )K(cm/s)堤身17.917.9133.35.97 10-8淤泥17173.32.64.17 10-7淤泥质粉质粘土18186.13.11.56 10-7砂卵砾石20.520.70331.0 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视频剪辑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中的应用报告
- 现在进行式的课件
- 现代高效农业知识培训会课件
- 现代文阅读鉴赏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试题汇编解析版
- 2026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冲刺押题及错题解析
- 新坐标英语2010年度市场工作总结与2011年工作计划
- 测量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股权投资撤资通知书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T-CACM 1371.5-2021 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技术规范基于证据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 跨文化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 ±800kV等级及以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规程(修订)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店面业绩倍增内训课件
- 小学科学教师专题培训课件
- 《患者的安全转运》课件
- 《病史采集病历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