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三单元备课_第1页
四下三单元备课_第2页
四下三单元备课_第3页
四下三单元备课_第4页
四下三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 四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四年级学科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 题9自然之道课 时两课时主备人 辅备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四组新词。两组要比较的句子。教学目标1理解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准确认读并理解 “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2、想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引出“道”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二、学1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读下列生词,发挥你丰富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第一组: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第二组: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2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三、评议1检查词语,想象画面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

3、语想请你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企图 看,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仔细。抽一生读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出示第二组: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 抽一生读词语。(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结队而出抽一生读词语。(生读)看到了怎样的场面?出示第四组:补救 气喘吁吁 饱餐一顿 响彻云霄 后悔不已愚不可及 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2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上“先再然后

4、”说话。四、练 1.读拼音,写词语。 hi tn zhn ch q t xin ch yn xio ( ) ( ) ( ) ( ) yu u y chn mo zi fn hu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堆( ) 朝( ) 琢( ) 遇( ) 滩( ) 嘲( ) 啄( ) 愚(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补充 震动 赶忙 呼叫 反义词: 冷淡 危险 愚不可及 极不情愿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二、学1“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向导为什么会这么说呢?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愚在哪儿?我们的愚不

5、可及造成的结果是什么?3“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违背“自然之道”会有什么后果?三、评议1指名回答问题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快巢穴,一只嘲鸫突然飞来,用尖嘴啄幼龟的头时。向导当时这样说,是因为他懂得这里的自然规律。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

6、”,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c.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指名读自己写的

7、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3.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者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文章来谈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四、练:写话练习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现在只能向绿龟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拿起笔,可以给他们写信,可以写写你心里的感受,或是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得到的启示。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

8、我们”救一只幼龟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个性化修改:宁远县莲花小学 四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 时一课时主备人张秀丽辅备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学准备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课件。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

9、高原。(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二、学1.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2. 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3.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评议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2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3. 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10、 4. 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四、练、1.读拼音,写词语。 qn sh ki kn jn yng( ) ( ) ( )xin zh; b zh b ku(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暴烈 选择 治理 显著限制 茂密 反义词: 温暖 集中 肥沃 升高3.课内阅读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

11、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1、把黄河治理好的办法是:2、人们明白的道理是:3、“随心所欲”的意思是( )A 心里想的事情,一定能办成。B 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五、课外作业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个性化修改:宁远县莲花小学 四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题11蝙蝠和雷达课 时两课时主备人张秀丽辅备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学准备1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

12、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教学难点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

13、题)二、学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学习一到三自然段,找到描写蝙蝠夜间飞行的句子,画横线,并读一读。三、评议1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2指名说课文内容。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3指名回答描写蝙蝠夜间飞行的句子,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四、练、1.读拼音,写词语。bin f

14、 b zhu b ki mn ru( ) ( ) ( ) ( )wn zi ln dn zhn iji ki( ) ( ) ( ) ( )2.形近字组词。绳( ) 揭( ) 莹( ) 幅( )蝇( ) 竭( ) 荧( ) 蝠(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灵巧 敏锐 漆黑 清朗第二课时一、导入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二、学1自由轻声读课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在什么环境中做实验,分别怎么做,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完成下表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吗?3. 雷达与蝙蝠之间有什么联系?填空:飞机

15、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三、评议指名讲所填写的表格【课件出示: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2学习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蝙蝠嘴

16、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以画促读,用图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四、练(一)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二)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三)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四)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参考: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 天线嘴 (雷达)无

17、线电波声音(蝙蝠) 荧光屏耳朵个性化修改:宁远县莲花小学 四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课 时一课时主备人张秀丽辅备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学准备师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教学过程:一、导入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

18、去获得新的认识吧。二、学1充分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己读一读。2说说每篇短文分别讲了什么?3使森林遭殃的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4人类从蜻蜓的翅膀上、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三、评议1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2指名归纳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交流森林遭殃的原因。4谈谈人类从蜻蜓的翅膀上、鲸的身上和得到的启示。四、练1.读拼音,写词语。so zhou cn hu f ln fn zh k zh ln y( ) ( ) ( ) ( ) ( )q x t rn b sh un jin qn r y j(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映( ) 嚷( )

19、 健( ) 嫩( ) 异( ) 殃( ) 壤( ) 键( ) 懒( ) 导( )3.选词填空。 改变 改观工程师( )了原来船体的形状,使轮船航行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森林面貌顿时( )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抖动 颤动由于飞行速度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 )而破碎的现象。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 )的关键。板书设计: 12* 大自然的启示 要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生物人类的好老师个性化修改:宁远县莲花小学 四 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年 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题语文园地(三)课 时五课时主备人张秀丽辅备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学

20、准备制作课件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积累。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难点如何快速提高学生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课题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

21、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

22、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二、学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三、议、评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评选“最

23、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四、练同桌互说,强化提高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 (习 作)一、学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二、议、评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三、练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并誊写作文底稿。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一、议、评1.个性展示台a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b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2.教师做小结a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b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三、练个人再修改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