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后现代观念作为一种“外舶”文化, 实际上从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虽然 中国的现代艺术发展极快, 而且也很前卫, 但从当代大众审美文 化角度来看,它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首先,现代艺术 过多地注重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 艺术家过分强调作者的艺术观 念和表现, 而极度忽略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如有些行为艺术充满 荒唐、痛苦和血腥, 这些作品很难被我国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 (甚 至一些老的艺术家也不能读懂),所以就中国范围而言,中国的 现代艺术只能说是艺术家的艺术,是少数人的艺术。其次,我国 的某些现代艺术过分迎合西
2、方人的欣赏口味, 而忽略了自己的文 化身份和文化立场, 这种严重背离我国文艺创作指导思想的艺术 表现肯定不会得到广泛的认可,也就不会具有顽强长久的生命 力。在这种状况下, “后现代”文化思潮作为对现代文化的另一 种思考, 也就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全球范围“后现代” 文化语境的影响下, 中国的现代艺术家也在不断地寻求艺术表现 的新出路, 艺术既要“神圣”有“尊严”, 又要面对大众的消费 市场, 艺术创作从追求艺术自身语言前卫、 个性的理想而转向大 众文化, 大众审美理想的表现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中国的现代艺 术向“后现代”的迅速转变,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笔者认为,在 “后现代”语境影响下,
3、 中国的当代绘画艺术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突出变化第一,某些艺术家的创作价值观发生改变。 在“后现代”艺 术的影响下, 中国美术具有工业文化追求消费的特点, 有的画家 告别了 80 年代的那种追求艺术永恒的创作精神,而转型为眼睛 紧盯市场, 力求通过市场效应来证实自己的价值。 艺术家的创作 抛掉了老一代艺术家走西北,爬黄土,进青藏,寻找文化之根, 以肉体苦难换取精神升华的艺术创作过程和思想, 在创作上有意 回避重大题材,表现内容只求构图轻、浅、淡、简、软,以取媚 社会大众, 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艺术创作具有明显的市场价值 观。第二,以美术政治波普来突出自己的先锋姿态。近几年,随 着后现代主义
4、的“西风东渐”, 美术界的新生代或实验派以东方 式的智慧重组了“后”的话语。 无论是“ 89 现代艺术展”的“后 现代性”挪用,还是上世纪 90 年代艺术家的群体分化,无论是 由祈世鉴 的高蹈还是“猪交配”的东西方文化冲突隐喻的粗 陋,都表现出当代中国美术所遭遇到的全面精神困惑和存在的困 境,以及画家渴望走出这种困境的悲壮性努力。尤其是 90 年代 以后,中国的现代艺术更多地充满着政治式的绘画思维。 它们消 解传统的理想,嘲弄意识话语,挑战保守的秩序,有的画家采取 一种政治波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观, 将政治波普用来表现当 下的生存状态、 国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境遇。 如某些画家的作品, 画面多
5、表现傻、大、呆、痴的愚农和城市群氓,充斥于画面的是一种愚笨憨蠢、 无所事事、 咧着嘴打着哈欠不知如何打发日子的 人群。画家将那种“文革”语言的高歌猛进式的、 80 年代的高 瞻远瞩式的反思彻底抛在一边, 而是以面无表情去表现其盲目茫 然的心态。第三,追求大众化的审美表达。在当下消费社会中,长期以 来处于主流文化中心的理想的、 凝重的高雅文化似乎成为可有可 无的东西,而轻松的、娱乐的、休闲的通俗文化则风风火火地成 为畅销和时髦。他们已经不再通过绘画来证明自己的追求和价 值,甚至仅仅是为了追求感官享受和生活调味。在欣赏方式上, 人们更多地也已从思考意义转向感受快乐。 过去人们欣赏作品时 总喜欢思考
6、其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现在大多数人则往往只是为 了感受开心快乐, 满足于轻松和愉悦, 人们常常选择能逗人开心 的作品,作品让人看完就罢,不求回味和铭记。在欣赏目的上, 过去人们认为, 艺术欣赏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 可以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充实人生、完善自我,而现在许多人接受艺术只当作 一种生活休闲,或者为了消解疲劳、平衡心态;或者为了排遣寂 寞、补偿失落;或者为了打发时光、调剂视阈、享乐人生;甚至 为了享乐人生,有些人不惜代价去猎奇搜怪、去追逐新鲜刺激, 于是严肃文艺被冷落了, 快餐文化一片火爆。 中国的现代艺术作 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也致力追求大众审美理想的表达。 在画 家笔下, 伟
7、人也有了一般平民所有的七情六欲, 平民也能成为理 想的超人和侠士。 在艺术家群体中, 女性艺术家也堂堂正正地走到了艺术大堂,对性的思考、生育的幻境以及女性更加敏锐地对社会角落人和物的思考都作为文化现象在画家笔下所表现。轻松自由的创作形态下,“泼皮艺术”“唯美艺术”“消费艺术”同 时被不同的受众所接受。 在这里,艺术家所具有的审美愿望和大 众的审美理想皆得到实现。艺术家在揣摩受众审美理想的同时, 不但获取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同时也满足了人生社会价值的理想 实现。人们像在欣赏周星驰的电影一样,轻松地对待艺术和欣赏艺术。更有甚者,现代的“消费艺术家”能把肉皮、动物毛发、 蚊虫脚、儿童喜爱的果冻等都作为
8、观念符号运用到艺术作品创作 当中。瞬时即逝的艺术形象再也没有传统艺术的永恒,就像果冻一边被吃又一边被大量的生产一样,艺术家大批量的生产着能够 满足受众的短暂艺术,又在快速的艺术品消费中获得了金钱和荣 誉。艺术家的社会价值理想也在这种文化的创造和消费过程中得 到了满足和实现。第四,追求角色本位的艺术创作理想。在后现代语境下,中 国现代艺术家力求使美术创作能满足欣赏者角色本位的审美理 想,如刘晓东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死水;岳敏君的表情 系列等都是这种艺术理想的体现。 这种艺术不是要大众艺术向精 英艺术看齐,也不是要退缩到反精英文化的层次上面,而是将所有可能成为它的欣赏者的人放在同一框架内去,各种身份
9、的人都可在此中找到其能够认同的方面,欣赏者扮演的什么社会角色, 那么它就同这一角色有着某一方面的同化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它是对作为“人”的本性, 即潜意识进行的沟通。这就如同一场 重要而精彩的足球赛,拉拉队中可能有绅士淑女, 也可能有流氓 娼妓,但在为自己球队助威这一点上他们都处在同一营垒,并且在助威中产生心心相印的共同参与感。 这已经是一种全新的艺术 文化,它一方面使得虚缈的远离现实人生理想而只以艺术为美的 家园、只以艺术为陶冶生活情趣的精英艺术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也使得意图创立不同于经典艺术的大众艺术找到了一个新的 创作支点。这种艺术既包括了现实人生理想的内容,同时也具备了经典艺术那种代表人类艺术文化创造的胸襟。这种角色同位的艺术实际上表现的东西是“空框”,无非是如同每一个人走到镜 子面前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它显得可以容纳很多人, 其实待人 走开后它里面是空无一人。而这一点若作形而上的终极追询,也 许更近于艺术的实质。的确,具有现代工业文化要求下的大众性和大众审美特性, 促使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与“繁荣”,但它并没有真正切入到中国具体的问题和现实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小额入股协议书
- 饭店招聘厨师协议书
- 酒吧卡座外包协议书
- 2025年员工培训计划全攻略
- 农家乐入股合同协议书
- 项目文明施工协议书
- 养老院老人退养协议书
- 判决书双方协商协议书
- 酒店转让居间协议书
- 设备临时使用协议书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MOOC 行政管理学-西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JGJ7-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
-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 太赫兹光纤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