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姓起源-淦姓的由来-_第1页
淦姓起源-淦姓的由来-_第2页
淦姓起源-淦姓的由来-_第3页
淦姓起源-淦姓的由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淦姓起源|淦姓的由来岳 州:亦称巴陵郡、岳阳郡,今湖南岳阳。古称 通衢,新石 器时代人们就在巴陵地区休养生息。夏商时期为荆州之城、三苗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周敬王五十年(丙申,公元前505年)筑起了西糜 城,是为境内建城之始。秦朝统一六国,岳阳市大部分地区属长沙郡 罗县。西汉时属长沙国下隽县,汉建安十五年 (庚寅,公元210年), 东吴孙权在今平江县东南的金铺观设汉昌郡,这是岳阳市境内之始。 三国公立之时,东吴派横江将军鲁肃率万人屯驻于此,修巴丘邸阁城。 晋武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建立巴陵县。汉惠帝元康元年(辛 亥,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设在巴陵城,从此岳阳城区一直作 为

2、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己卯,公元439年)置巴陵郡。隋文帝时 期精简郡县,废巴陵郡,建为巴州,隋开皇十一年 (辛亥,公元591 年),改巴州为岳州。宋朝恭宗赵显德祐二年(丙子,公元1276年), 改岳州为岳州路。元朝至正二十九年(己酉,公元1369年),改岳州 路为岳州府。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清政府开辟 岳州为通商口岸。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陵县为岳阳 县。1964年10月,设立岳阳专署。1975年12月恢复岳阳市建制, 属岳阳地区管辖。1983年岳阳市升为省辖市,1986年2月实行市 管县。吉 州:亦称吉安府。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 在这

3、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从其河东案山古文化遗址 2可以得到证明。夏、商时期,吉安为中原九州之一的扬州西南境域;西周时期属周文王五世孙周章圭寸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周元王三年(戊 辰,公元前473年),地入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 年),地入楚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11年),分天下为 三十六郡,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故吉安古称庐陵。汉朝时期庐陵属豫章郡。三国时期,豫章郡属孙吴国,孙吴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十五公 里处。曹魏建安四年(己卯,公元199年),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江西 泰和)。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

4、元291年),庐陵郡治迁石阳城(今 江西吉水)。东晋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太守孔伦迁建郡 城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隋朝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改 庐陵郡为吉州,故吉安又有吉州之称,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赵公 塘一带;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改吉州为庐陵郡。唐朝 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再改庐陵郡为吉州;唐永淳元年(壬午, 公元682年),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北门街道辖区内;唐天宝元年(壬 午,公元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 复改庐陵为吉州。宋朝开宝八年(乙亥,公元975年),置吉州庐陵郡 军事。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

5、元1277年),废吉州军事,置吉州 路总管府,领庐陵等八县;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 3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县,取吉水、安福两 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路,寓 吉泰民安 之意,吉安 之名自此始。明 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吉安路,置吉安府,辖九县。清朝初期沿明制;清乾隆八年(癸亥,公元1743年),析永新及安福地 置莲花厅,领九县一厅,直至清末。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 废吉安府,直属江西省。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置庐陵道 于宜春,辖二十一县,改庐陵县为吉安县。民国五年(丙辰,公元1916 年),庐陵道迁至吉安。民国十五年(

6、丙寅,公元1926年),废庐陵道, 直属江西省。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全省划行政区, 置第九行政区公署于吉安。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改 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吉安。民国三十八 年(己丑,公元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召开第三次会议, 决定成立中共吉安地方委员会、吉安公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月16日,吉安城解放、地委、专署机关人员进驻吉安城;9月,吉安分区改 为吉安专区;中共吉安地委初属江西省委和赣西南行政区党委领导。1951年7月赣西南行政区党委撤消后,一直归属江西省。1968年5 月,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地区。1979年7月再度改

7、为吉安地区。2000 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辖吉 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吉安县、吉水、安福、峡江、新干、永丰、 泰和、万安、遂川、永新共一市二区十县。巴 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 4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 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 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 其时辖地在今 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 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 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 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 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 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 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 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 成为重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