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毕业设计_第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毕业设计_第2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毕业设计_第3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毕业设计_第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询依祠人天涉 毕业设计书 题目117医院部队干部用房脚手架施工方案 专 业土木工程 班 级结构103班 姓 名韩少杰 指导教师 盛黎(副教授)、张国庆(教授级高工)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完成时间:2014年4月 承诺书 我谨此郑重承诺: 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 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凡涉及他人观点和 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如有抄袭 或其它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接受学 校处分。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 117医院部队干部用房脚手架施工方案 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韩少杰 摘要: 本项目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40号,分为1#、2#两幢楼,本方案为1# 楼专项方案

2、。 本脚手架方案四层及四层以下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四层以上部分,采用工 字钢悬挑脚手架,每六层架为一个挑架段,外防护脚手架满挂密目网,确保安全和隔离施工 的噪音。 计算书部分主要涉及大小横杆的计算、立杆、扣件以及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关键词:落地式脚手架,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悬挑梁 Real scaffold con structi on pla n of 117 army hospital Shaojie Ha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Major in Civil Engineering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3、 located i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ee, Jianggan District Airport Road No. 40, divided into 1#, 2# two build in gs, the program for the 1# floorpla n. The scaffold scheme four layer and four layer below the scaffold with floor typedouble row scaffolding, four layer above, using I-beam cantilev

4、ered scaffold, every six layers frame as a can tilever frame, the outer protective scaffoldi ng hanging over the dense n et, to en sure the safety and isolati on con struct ion no ise. Calculati on, calculati on part mainly relates to the size bar vertical rod, faste ners and can tilever beam stress

5、 calculati on Key words: Floor type scaffoldi ng, scaffoldi ng suspe nsion beam, can tilever beam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施工目标 1 3.1质量目标 1 3.2安全目标 2 4. 搭设方案 3 4.1 脚手架搭设方案 3 4.2脚手架基本参数 4 5. 施工准备 5 5.1材料准备 5 5.2施工组织准备 6 6. 脚手架的搭设要求 7 7. 检查与验收 9 8. 脚手架的拆除 10 9. 落地式脚手架计算书 11 10. 悬挑式脚手架计算书 23 11. 悬挑式卸料

6、平台计算书 35 12. 致谢 42 13. 参考文献 43 1 工程概况 第 117 医院部队干部专用房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杭州市机场路40 号。本工程为二层地下 室(局部一层) ,地上二十层加跃层。上分 1#、2#两个单体, 二层商铺,三层及以上为住宅。 总建筑面积为32828怦。地下建筑面积为10028怦。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00 相当于黄海标高 6.3米,现场场地标高为黄海 5.15 米。本方案设计对象为 1#,建筑物高度 64.45m. 。 2 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3) .建筑施工扣

7、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2011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6)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0 )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文本 3. 施工目标 3.1 质量目标 (1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合格要求,并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验收要求。符合 设计、 施工规范及合同中质量等级的规定,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结构安全, 使用功能 符合设计要求。 (2).脚手架施工单位按照审核后的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无擅自

8、修改工程设 计,无偷工减料。 (3).脚手架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 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建立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5).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项目负责人施工作业期间不离岗。 (6).按规定搭设扣件式脚手架,连墙件、剪刀撑、斜撑必须按结构设计要求设置。 (7).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应按相关规范进行。 3.2 安全目标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 安全管理人员,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各工种安全生产操

9、作规程并做好技术交底。 ( 2) .建立项目部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建造师)、技术质量负责人、 安全生产负责人、施工员、机械员、质检员、预算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料员、取样员等相 关人员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落实安全防护用品资金、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保障 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资金。 (4).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公司、项目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 对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下发的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及时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书, 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及施工企业负责人验收签字后,报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 (

10、5).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按有关规定实施事故报告、并按“四不放过 ”的原则 调查处理事故。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6).施工用电:施工现场要认真贯彻执行新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必须 使用省登记备案产品;配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 TNh S系统(保护接零),必须使用五芯电 缆,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一机、一闸、一漏电 ”要求;施工现场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应 不少于三处; 施工现场塔机作业半径内的临时设施、 建筑物、 高低压线路及架空线路超出安 全距离必须有防护措施。 (7).现场防火要求:有消防制度、措施;配备合理的灭火器材;易燃易爆物品设置禁火标 志并落实专人管理;操

11、作人员持证上岗。 (8) 安全网:密目式安全平网、 立网必须使用合格产品。 脚手架及立网应超出施工层 1.2m, 底层设首层平网,隔层设置一道平网,严禁使用非专用网绳捆扎 (9)施工机械设备:塔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客货两用电梯)等起重设备使用前 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和检测检验,严禁使用自制吊篮进行高处作业,起重设备拆装必须由专业 拆装队伍进行作业,要编制拆装方案,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安装完毕组织有关单位验收, 并填写验收记录;塔吊办理登记手续和使用登记证。 (10)建立新入场工人(或进入新的岗位)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和班前安全交底制度, 做好安全资料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1)确

12、保本工程事故负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一点五以下工伤死亡事故为零起,重伤事故为 零起。 (12)不发生重大城市设施事故 (1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和拖鞋进入施工作业区。 4. 搭设方案 4.1脚手架搭设方案 外墙脚手架一至四层搭设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五层以上采用工字钢悬挑双排扣 件式钢管脚手架,每六层一挑,分三挑,每一挑为一个悬挑单元,详细数据如表4.1所示。 表4.1脚手架搭设方案 脚手架搭设方式 层数(层) 起始标高(m) 终点标高(m) 架体高度(m) 17-22 层 47.400 m 65.450 m 18.050 m 悬挑式脚手架 11-16 层 30.3

13、00 m 47.400 m 17.100 m 5-10 层 13.200 m 30.300 m 17.100 m 落地式脚手架 1-4层 -1.500 m 13.200 m 14.700 m 说明:根据规范要求,本设计方案最上层的架体高度包含高出女儿墙上端1m。 4.2脚手架基本参数 表4.2落地式脚手架基本参数 立杆横距 1.05m 脚手架钢管类型 48.3*3.6 立杆纵距 1.50m 挡脚板高度 0.18m 步距 1.80m 小横杆上大横杆根数 4根 内立杆离墙距离 0.30m 脚手板类型 竹笆片脚手板 上栏栏杆高度 1.2m 连墙件设置 三步三跨设一 中栏栏杆高度 0.6m 剪刀撑设置

14、 五步五跨设一 表4.3悬挑式脚手架基本参数 立杆横距 1.05m 脚手架钢管类型 48.3*3.6 立杆纵距 1.50m 挡脚板高度 0.18m 步距 1.80m 小横杆上大横杆根数 4根 内立杆离墙距离 0.30m 脚手板类型 竹笆片脚手板 上栏栏杆高度 1.2m 连墙件设置 三步三跨设一 中栏栏杆高度 0.6m 剪刀撑设置 五步五跨设一 5施工准备 5.1材料准备 5.1.1钢管 设计采用 48*36钢管,但考虑到实际市场的货源供应和钢管的腐蚀程度,计算时采用 48*3.0计算。钢管材质需表面光滑,无结疤和焊接痕迹、无裂纹和断痕,无凹陷和突起, 无弯曲,材质均匀,管径和壁厚允许有偏差,但

15、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检查工具使用游标卡 尺,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投入使用前需要通过抽样质量检测,否则不予投 入使用。 5.1.2扣件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 使用。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与底座的力学性能应符 合扣件的力学性能,如表5.1所示 表5.1扣件的力学性能 性能名称 扣件型式 性能要求 直角 P= 7.0kN 时, K 7.0mm 抗滑 旋转 P= 7.0kN 时, 16m ,密度为2000目

16、/100 cm 2,供 货商必须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如果是使用旧网则应进行安全测试 试验,并且具备测试报告。 5.2施工组织准备 (1) 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施工应严格遵循规定和方案进行。 (2) 技术部门对脚手架施工队的搭拆方案通过审核后才可实施; 检查与验收,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工作。 (3) 脚手架的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架子工岗位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4) 脚手架的施工高度应该保持高出建筑物在建主体高度一个作业层,保证建筑主体的施 工顺利进行。 (5) 脚手架的工程必须分包给持有资格证书的团队或公司建设; (6) 在脚手架投入使用前,须通过工程部门

17、验收批准,否则不予使用。脚手架工程实行定 期。 6脚手架搭设要求 6.1搭设流程 6.1.1落地脚手架搭设的流程: 纵向扫地杆t竖立杆 t横向扫地杆t小横杆t大横杆t剪刀撑t连墙件t铺脚手板t扎防 护栏杆t扎安全网。 6.1.2悬挑脚手架搭设的流程: 水平悬挑T纵向扫地杆T竖立杆T横向扫地杆T小横杆T大横杆T剪刀撑T连墙件T铺脚 手板T扎防护栏杆T扎安全网。 6.2主杆基础 本工程落地脚手架地基础部位位于地下室顶板,立杆下垫设木板。 6.3立杆间距 (1) 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 ;连墙杆间距竖直 3.6m,水平4.5m(即二 步三跨):里立杆距建筑物 0.3m。

18、 (2) 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 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 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4)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6.4横杆设置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 长度为150mm (2) 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6.5剪刀撑 脚手架外测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

19、道剪刀撑之间的 净距离不应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 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6铺设要求 (1) 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 无探头板。 (2)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 6.7防护栏杆 (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 手架外立杆里侧。 (2) 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

20、要求严密、平整。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0.6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挡脚板。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 高踢脚杆。 6.8连墙件 (1)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 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I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 3.6米设一拉 结点。 (3) 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4)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 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6.9架体内封闭 (1) 脚手

21、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为3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300mm的必须铺设 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 (3)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 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7检查与验收 为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所提供的安全操作场所,各类脚手架必须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 范进行搭设,并加强对脚手架的管理,特制定制度: 7.1搭设过程中的分段验收 (1) 脚手架由架子工严格按规程要求搭设; (2)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方案中要严密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搭接要求; (3) 整体落式脚手架,每搭设一定的高度,由

22、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按规程要求或方案 中要求,进行认真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挂牌使用; (4) 对于特殊脚手架(挑架、爬架)等,每挑一次或爬升一次架子,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 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挂牌使用。 7.2装饰阶段重新验收制度 (1) 在装饰前,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对于装饰时的架子着重检查部位有:整体外观是否稳固、变形、各种杆件搭接是否 牢固,与墙连结点是否有效、牢固,各类的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等; (3) .装饰阶段脚手架必须经项目部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挂牌使用; (4) .装饰阶段在外墙施工时,必须做到每周一次检查、验收记录。 7.3. 重点部

23、位(电梯井、采光井)的脚手架验收制度 ( 1). 重点部位的脚手架必须按规程要求或方案中要求搭设; ( 2). 搭设后,必须由项目部组织人员验收合格,方能挂牌使用。 7.4 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交接管理制度 ( 1). 对于同一脚手架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使用时,总承包方必须明确脚手架的管理单 位; ( 2). 结构结束移交装饰单位时,总承包方应组织相关人员履行交接验收手续,同时再 次明确监护单位和监护人; ( 3) . 对监护单位和监护人必须挂牌公告。 7.5 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方法 ( 1) . 脚手架的任何部件严禁随意拆除; ( 2). 因施工明确需拆除的,必须由作业班组长向工地管理部

24、门提出书面的申请书; ( 3) . 经项目部确认批准,并采取加固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 ( 4). 脚手架拆除禁止无证人员登高作业,作业区域应设立警戒区和其他预防措施,并 派专人监护。 8 脚手架的拆除 (1)脚手架拆除要有专人指挥,并设置安全禁区,禁止闲人进入。 (2)严格遵守由上而下的顺序逐层拆除,不准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3)拆下的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集中存贮做好维护和管理。 (4)当脚手架采用分段、分向拆除时,暂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设置连墙杆或横向支撑 加固。拆除过程中要先拆小横杆、大横杆,然后拆除立杠及剪刀撑。 (5)拆除过程中应将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

25、松脱连接的杆 件。 (6)在拆除过程中, 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 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7)所有连墙杆件应随脚手架的逐步拆除而拆除,严禁先行将连墙杆拆除。脚手架分段拆 除的高差不应大于 2m (8)脚手架拆除时必须注意对建筑物的保护,防止对建筑物的损坏。 拆下的构配件必须分段集中,采用吊装形式运至地面堆放,严禁高空抛掷 9 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9.1 各项参数信息 9.1.1 落地脚手架基本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4.7 m,立杆采用单立杆; 脚手架侧立面图如图 9.1.1.1 所示;脚手架正立面图如图 9.1.1.2 所示; 1.8 m;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1.

26、05m,立杆的纵距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 0.3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4 根; 计算的钢管截面为48X 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1.0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 m,水平间距4.5 m,采用扣件连接; 地面 mi 图9.1.1.1落地脚手架侧立面图 9.1.2活荷载参数 装修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 2;结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3 .000 KN/m 2 装修同时施工层数:2层,结构同时施工层数:1层; 9.1.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浙江杭州市,基本风压0.3 KN/m

27、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yz为0.65,风荷载体型系数ys为1.13;地面粗糙类别 C类, 9.1.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0.1295 ;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 2):o.ioo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KN/m):0.170 ;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 2):0.005 ;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3 ;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4; 9.1.5地下室顶板参数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板厚250,配筋为10258 9.2大横杆的计算 9.2.1均布荷载值计

28、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 KN/m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1为.05/(2+1)=0.035 KN/m ; 活荷载标准值:Q=3X 1.05/(2+1)=1.05 KN/m ; 静荷载的设计值:q1=1.2 B.033+1.2 035=0.0816 KN/m ; 活荷载的设计值:q2=1.4 *05=1.47 KN/m ; 9.2.2. 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9.2.2.1、图9.2.2.2所示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 *.0816 * 52+0.10 *.47 *.52=0.345KN.m ; 支座最大

29、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 -0.10 00816 K52-0.117 化47 K.52 =-0.405 KN.m ;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产Max(0.345 106,0.405 106)/4239=95.5414 N/mm 2 ;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d = 95.5414 N/mm2小于 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满足要求。 i1 11 1 1 JTI 1 1 1 H II H 1i11131z3i #1*1 4* 图9.2.2.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 (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 fl 图9.222大横杆设计荷

30、载组合简图 (支座最大弯矩) 9.2.3.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JGJ 130-2011 5.2.2) 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3+0.035=0.068 KN/m ; 活荷载标准值:q2= Q =1.05KN/m ; E=2.06 为05 N/mm2JGJ 130-2011表 5.1.6)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V=0.677 0.068 15004/(100 206 105 107800)+0.990 1净5 15004/(100 206 105 X107800)= 2.525 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2.52

31、5 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Max(1500/150, 10) mm ,满足要求。 9.3小横杆的计算 93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i= 0.033 1.05 .5/(2+1)=0.053KN ; 活荷载标准值:Q=3X 1.05 1.5/(2+1) =1.580 KN ;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P=1.2 0.05+0.053)+1.4 158 = 2.336 KN ;、 小横杆计算简图如图9.3.1所示 r呜 r r 1 r 1 11 f1 r w r % r片 r , r 1 r 1 r L r 1 r r Si L/3 j.l, JL- LZ3 1 T T 1 L T 图9

32、.3.1小横杆计算简图 9.3.2. 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小横杆自重的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 =7吹 M qmax = 1.2 033 .052/8 =0.005 KN.m ;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336 15/3 = 0.818 KN.m 最大弯矩M= M qmax + M pmax = 0.823KN.m ; W=4490mm 2 最大应力计算值尸 M / W = 0.823 K)6/4490=183.296 N/mm 2 ;(JGJ 130- 20115.2.1) 小横杆的计

33、算强度小于205.000 N/mm 2,满足要求 9.3.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出 “38457(JGJ 130- 20115.2.2) vmax=5 0.033 氷0504/(384 206 氷05X107800) = 0.024 mm ; 大横杆传递荷载P = P1 + p2 + Q = 0.05+0.053+1.58 = 1.683 KN ;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J vmax = 1683 1050 X3 X0502-4 X0502/9

34、) /(72 2.06 10507800) = 3.114 mm ; 最大挠度和 V =qnVx+ pmax = 0.024+3.114 = 3.138 mm ;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Max(1500/150, 10) mm,满足要求。 9.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 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JGJ 130-20115.2.15)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1.5 12 = 2.363 KN ; 荷载的设计值:R=1.2 0.05+0.017+0.079)+1.

35、4 2.363=3.483 KN ; R ) 0.033/1.80 14.7 = 2.308KN; (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 0.1KN/m2 NG2= 0.1 41.5 (1.05+0.3)/2 = 0.405 KN ; (3)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7KN/m NG3 = 0.17 41.5/2 = 0.51 KN ; (4)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 KN/m 2 NG4 = 0.005 1.5 14.7 = 0.11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N G2+NG3+N G

36、4 = 3.333 KN ; 1/2 取 活荷载为 2 层同时装修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21.05 1.5 2/2 = 3.15KN;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 口 z S W 其中Wo为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的规定采用 Wo=0.30 KN/m 2; Uz 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12 )的规定采用: Uz=0.65 ; U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 1.3 ;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 =0.65 1.

37、3 0.3 = 0.253 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1.2 3.333+ 1.4 3.X5= 8.410N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 1.2 N g+0.85 X.4Nq =1.2 3X33+ 0.85 1.X X.15= 7.969 KN ;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 = 0.9 1.4WkLah2/10 =0.9 1聚 9.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疔心 釧( JGJ 130- 20115.2.6)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8.410 K

38、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 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2.8得: k = 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JGJ 130-2011表5.2.8得:卩=1.5 ; 计算长度,由公式Io = k x jh 确定:lo = 3.119 m ; 长细比 Lo/i = 196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由长细比lo/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 0.188 ; 立杆净截面面积:A= =4.239 cm 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4.49 cm 2;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 2; 尸 8410/(0.188 42X

39、9)=105.505 N/mm 2; b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 N/mm 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7.969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得k = 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得 :卩=1.5 ; 计算长度,由公式lo = k xhK确定:lo = 3.119 m; 长细比:Lo/i = 196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0,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 0.188 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239 cm 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

40、矩):W = 3.582 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 2; =7969/(0.188 42K.9)+0.154 10/4490= 134.271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b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 N/mm 2,满足要求。 9.7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下式计算: Af (1.2NG2k 1.4NqQ 1.2gk (JGJ 130- 20115.2.11)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 = N G2+N G3+N G4 = 1.025 KN ; 活荷载标准值:NQk = 3.15 KN ;

4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295KN/m (规范表 A.0.1 ); H =0.188 4.239 K0-4X205 K03-(1.2 K025+1.4 3K5)/(1.2 0.1X95)=68.571 m ; 本方案设计高度14.7mH,故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按照下式计算: H Af 1.2NG2k 0.9 1-4( NQkM_wk a) 1.2g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 = N G2+N G3+N G4 = 1.025 KN ; 活荷载标准值:NQk = 3.15KN ; (JGJ 130-2011表 A.0.1 );

42、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295KN/m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Mw / (1.4 (X9) = 0.155 /(1.4 X 0.9) = 0.123 KN.m; H=(0.188 4X.239 X10-4X205X103-(1.2 1X.025+0.9 1X.4 X(3.15+0.188 4X.239 X102X0.123/4.49)/(1. 2X0.1295)=53.97m 本方案设计高度 14.7mH, 故满足要求。 9.8 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 0 风荷载标准值 Wk = 0.25

43、3 KN/m 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16.2 m2;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KN), N0= 3.000 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 Nlw = 1.4 WXk XAw = 5.738 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l = Nlw + N0= 8.738 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f = A f 其中$-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i = 300/15.9的结果查表得到0=0.949, I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又: A = 4.239 cm2; f=205 N/mm 2;

44、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Nf = 0.949 4X.239 X10-4X205X103 = 82.468 KN; Nl = 8.738 Nf = 82.468,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由以上计算得到 Nl = 7.014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 12 KN ,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如 13.8.1 所示 V 对件n 1 A f 图9.8.1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9.9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下室顶板板厚250,配筋为10258 单根立杆传递荷载代表值(kN) : N_=NG+NQ=3.008+4.725=7.733kN ; 混凝土板活荷载设计值(kN/m

45、 2): Q=1.4 X 2 X Nl/(L aX Lb) x (LbX La)/(0.7 X LaX Lo)+Qk=1.4 X 2 X 7.733/(1.5 X 1.05) X (1.05 X 1.5)/(0.7 X 1.5 X 1.5)+0=13.747kN/m 2; 混凝土板恒载设计值:(kN/m2) : Gb=1.2 x h/1000 X 25=10.5kN/m2; 板底分布筋 1D200 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 F=3+QB=l0.5+13.747=24.247kN/m 2;按 3等跨均布荷载作用: 24.247kN/m 24.247kN;m

46、 24.247kNm U1U J J1111111111U J1U111111111111 1900 1500 .- 1500 r- Mmax+=4.364kN m Mmax-=-5.456kN m 依据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板的正截面极限计算公式为: M= ai YfyAsho MU= aifcb x (h X /2)+fAs(h0- as); M=f yAs(h 0- as)(当 x 2s时,米用此公式); 式中M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 a -截面最大正应力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c的比值,低于C50昆凝土 a取1.0 ; a s-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默认取20mm f c -混

47、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参照上述修正系数修改; f y-受压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A s-受压区钢筋总面积; X-混凝土受压区咼度,x =Afyho/( tfcbho+f yA s) y -截面内力臂系数,y=1-0.5 , E =Ay/( 1bho) f y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A s-受拉钢筋总面积; hO -计算单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长跨方向取h-30mm其中h 是板厚; Mu+=0.80 X M+=0.80 X 1.00 X 1-0.5 X 392.500 X 360.00/(1.00 X 1000 X 330X 14.30) X 360.000 X 392.50

48、X 330/1000000=36.745kN m Mu-=0.80 X MU-=0.80 X 1.00 X 14.300 X 1000 X 9.594 X (330-9.594/2)+360.000 X 392.500 X (330-20)/1000000=70.735kN m 所以有: Mmax+M u+ , Mmax- 0.068 氷5004/(100 206 X05 107800)+0.990 105 15004/(100 206 氷05 X107800)= 2.525 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2.525 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Max(1500/150, 10) mm ,满足要求

49、。 10.3小横杆的计算 10.3.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3 谄=0.05 KN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1 .05 1.5/(2+1)=0.053KN ; 活荷载标准值:Q=3X 1.05 1.5/(2+1) =1.580 KN ;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P=1.2 *0.05+0.053)+1.4 1龙8 = 2.336 KN ;、 小横杆计算简图如图9.3.1所示 PP 图9.3.1小横杆计算简图 10.3.2. 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小横杆自重的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qma

50、x = 1.2 0.033 1.052/8 =0.005 KN.m ;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pmax = 2.336 1旳5/3 = 0.818 KN.m 最大弯矩M= M qmax + M pmax = 0.823KN.m ; 最大应力计算值(r= M / W = 0.823 106/4239=194.150 N/mm 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 2,满足要求 10.3.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max=5 0.033 10504/(384

51、2107800) = 0.024 mm ; 大横杆传递荷载P = P1 + P2 + Q = 0.05+0.053+1.58 = 1.683 KN ;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J vmax = 1683 1050 (3 M0502-4 为0502/9 ) /(72 2.06 105 X107800) = 3.114 mm ; 最大挠度和 V =qmax+ pmax = 0.024+3.114 = 3.138 mm ;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Max(1500/150, 10) mm,满足要求。 10.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

52、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 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1.5 12 = 2.363 KN ; 荷载的设计值:R=1.2 0.05+0.017+0.079)+1.4 2.363=3.483 KN ; R ) 0.033/1.80 18.05 = 2.905KN ; (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KN/m 2 NG2= 0.1 61.5 (1.05+0.3)/2 = 0.608 KN ; 0.17KN/m (3)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 N

53、G3 = 0.17 61.5/2 = 0.765 KN ; (4)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 NG4 = 0.005 1.5 18.05 = 0.135 KN ;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NG2+NG3+NG4 = 4.413 KN ; 活荷载为 2 层同时装修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1/2 取 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2 1.05 1.5 2/2 = 3.15KN ;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 = % spW0 其中 Wo - 基本风压 (KN/m 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

54、09-2012) 的规定采用: Wo = 0.3 KN/m 2;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的规定采用: Uz=1.28;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3;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 = 1.28 1.3 0.3 = 0.499 KN/m 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1.4Nq= 1.2 4.413+ 1.4 3.X5= 9.706 KN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 1.2 N g+0.85 M.4Nq = 1.2 4狗13+ 0.85 1 冰 3.15= 9.

55、044 KN ;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3 3.349 K.5 *82/10 = 0.202 KN.m ; 10.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0.128 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得 k = 1.155 ;当验算杆件长细比时,取块1.0;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得:卩=1.5 ; 计算长度,由公式lo = k 3卩3确定:|0 = 3.119 m; 长细比

56、1/ = 196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 0.188 ; 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239 cm 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4.49 cm 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 2; 尸 9706/(0.188 4239)=121.763 N/mm 2; b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 N/mm 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9.044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 得 : k

57、= 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得:卩=1.5 ; 计算长度,由公式lo = k UOh确定:Io = 3.119 m ; 长细比 : l0/i = 196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I。/的结果查表得到:$ = 0.188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 = 4.239 cm 2;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 : W = 4.49 cm 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 f =205 N/mm 2; 尸 9044/(0.188 423.9)+0.303 104490 = 180.942 N/mm 2; 立杆稳定性计算d =l80.942N/mm2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

58、度设计值f = 205 N/mm 2,满足要 求。 10.7 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I = NIw + N0 风荷载标准值 Wk = 0.499 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16.2 m2;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 0= 3.000 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 NIw = 1.4 W.k .Aw =11.317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I = NIw + N0= 14.317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f = $ A f 其中 $ - 轴心

59、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I/i = 300/15.9 的结果查表得到$ =0.949, I 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又:A = 4.239 cm2; f=205 N/mm 2;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Nf = 0.949 4.239 .10-4.205.103 = 82.468 KN; NI =10.915 Nf = 82.468,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由以上计算得到 Ni = 10.915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12 KN,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如10.8.1所示 10.8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规范5.2.10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下式计算:

60、Af (1.2NG2k 1.4NqQ H 1.2g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 = N g2+N G3+N G4 = 1.508 KN ; 活荷载标准值:NQk = 3.15 KN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295KN/m (规范表 A.0.1 ); H =0.188 4.239 W4X205 XI03-(1.2 1.508+1.4 35)/(1.2 0.1295)=65.106 m ; 本方案设计高度14.7mH,故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按照下式计算: M wk H Af 1.2NG2k 0.9 1.4(WkW A)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