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13)_第1页
教学设计 (13)_第2页
教学设计 (1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 影教学设计 大鲸港中学 黄丽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推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搜集整理作者的相关介绍。(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4)编写阅读提纲,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思路。学生课前讨论完成,大多数同学编写如下: 背 影(线索) 朱自清 难忘背影 (引出回忆)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父子惜别) 再现背影 (照应开头深化感情)二、教学课题:背影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名家经典散文,这篇平中见奇的散文精品语言朴实无华,在生活琐事中传达了无限深情。全文通过刻画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父亲蹒跚着穿过

2、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这一背影,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禁不住与作者一起热泪盈眶被父亲所表现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以及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所打动。这对当代学生很有现实意义。于是我为本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3懂得和体会亲情之爱,从而学会孝敬和报答亲人。3、 教材分析背影是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朱自清的名篇佳作,文章没有华美的语言,写的是生活中的平常琐事,但在极其质朴的字里行间 ,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之爱父爱,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之爱的理解。它浓缩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父爱,被奉为

3、经典,当之无愧。它对于改变学生情感体验缺失现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效果十分明显。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2内化情感,学会孝敬和报答亲人。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背影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网上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根据本人及所教班级学生情况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四、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我制定了教学方法如下:1以阅读为主线,注重与文本对话。阅读主体在阅读中发现、体验、探究、创新,走进作者的内心,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领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学生可独立思考,可合作探究。3以情感为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积极

5、的、深层次的投入学习。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5、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激发共鸣:(预计6分钟)导语:(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提问:歌曲让你想起了什么?(学生有感而发,畅所欲言,用一两个词或一件具体的事说说父亲)然后自然引出课文。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名人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名人儿子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亲情之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将要进行的讲课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二)初读感知“背影”(预计12分钟)1、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学生相互补充)、课件出示本课重点的字词,检测预习效果。

6、2、听范读录音,初步体会浓浓亲情。配乐朗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将自己认为重点语句圈点勾画出来。3、整体把握文章,让学生谈听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听有所知”的听力训练,学习批注法,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三)再读品味“背影”(预计17分钟)1、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一环节结合不同的诵读方法,在诵读中把握文章脉络。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再找准线索,围绕线索理出文章思路。(设计意图: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中把握文章脉络,既培养了学生

7、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也提高其感悟分析能力。抓主要事件,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并不难,本文的线索也很明显,所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应该可以完成文章写作思路的归纳。这样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2、深入品读,感悟真情。(1)体味文中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2)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3)父爱如山。朱自清面对父爱他会想些什么呢?请揣摩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将“我看到了一个_的背影”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细读,或沉思,或圈点评注,或与同学交流来解决以上问题。(设计意图

8、: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预计5分钟)1、归纳总结:学习了课文“我看到了一个 的父亲,从 看出来的;我还看到了一个 的儿子,从 看出来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感悟父爱子,子爱父的深情。2、老师略做总结,补充有关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和艺术魅力的感悟。1988年在朱自清先生诞辰9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诗:“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1998年为了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不仅为“朱自清故居”题名,又激情满怀地挥笔写下诗句:“晨鸣共北门,谈笑少年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3、作业:(1)课后第一题。(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