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宵节的习俗与来历导语: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大抵古代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而古时 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 会之日。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习俗与来历,欢 迎阅读参考。元宵节的习俗与来历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按照中 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 元”一一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 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 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2、。“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 思。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 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 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 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 加至十天,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 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 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 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 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 到了唐代, 赏灯活
3、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 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 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 悬 ”o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 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 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 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 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
4、欢迎。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 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 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 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 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大抵古代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而古时 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 会之日,如欧阳修亦有诗云:“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因此,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元宵节的习俗与
5、来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 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孚L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 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 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 ;按制作方 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 ;按粉制区 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 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 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 2种,常
6、用的有卷帘、秋 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 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 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 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 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 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 辉煌。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 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
7、富 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 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 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 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 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 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 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 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 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
8、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 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 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 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 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 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 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 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 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 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
9、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 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 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 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 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 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 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 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 动。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 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 北朝时开始
10、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 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 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 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 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 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 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 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 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 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 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 假狮子。刻木为头丝
11、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 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 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 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 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 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 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 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 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 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 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 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 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 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 鹤、中山的 “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4533-3:2025 EN Processes,data elements and documents in commerce,industry and administration - Long-term signature - Part 3: Profiles for PDF Advanced Electronic Sign
- 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赋艺网页设计制作合同
- 防洪铁路考试题及答案
- 俄罗斯商务考试题及答案
- 动画绘制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余邻氨基苯甲酸项目申请报告
- 电子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电网考试题原题及答案
-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 2025江苏苏州市姑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协理员招聘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全面流程审计管理模板
- 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六校联考英语试题卷
- 医院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酒店用品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销售人员薪酬体系及晋升通道
- 阿基米德的故事课件
- 【全国旅行社名录(名称、电话、传真、地址、邮编、传真等相关信息)】
- 2022届上海宝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 查莉成长日记双语剧本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