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人民版][学案4]_第1页
汉代儒学[人民版][学案4]_第2页
汉代儒学[人民版][学案4]_第3页
汉代儒学[人民版][学案4]_第4页
汉代儒学[人民版][学案4]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 2课汉代儒学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熟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教学重点】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 的评价。【自学导航】知识导学知识点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一一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1 1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发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 影响,称为显学。2 2 .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1) 原因:秦

2、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 概况焚书: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 + +私人收藏的书+ +严禁私下谈论+ +严禁私 藏禁书秦记+ +博士管理的文献+ +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 筮、种树)L L不焚的书:坑儒:警告文化人(3 3)评价:实质:积极:消极:文化专制政策 在当时是必要的,a a钳制了思想,上的浩劫。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冋题引导1 1、战国和秦朝文化氛围有 何不同?原因何在?2 2、

3、总结儒学兴起的表现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使儒学走向低潮、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孑、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3 3、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 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 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 想来治国。有人认为,儒学 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 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 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 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 为”、“和与中”、“崇德 利用”、“天人协调

4、”等,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b b C C3 3 .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儒家思想逐渐复苏。知识点二:兴起的表现(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一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 1 .原因:(1 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王国问题民族关系:北方:匈奴 + + 南方西南地区 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2 2 )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3 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一一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r a心特点:

5、外儒内法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的官立学校(2 2 )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2 2 .影响:(1 1)(2 2)(3 3)1 1.2 2.3 3.4 4.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统治基础。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三):科举制一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选官制度

6、的变化:世官制一一察举制一一九品中正制一一科举制 确立:隋朝一一完善:唐朝一一发展:北宋一一强化:明清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影响: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 治臣民的思想工具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 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读书- -考试一一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 文化素质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合作探究1、下述材料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主张?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7、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 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2 2 .影响:(1 1)(2 2)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 想的自由发展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扼制了学术思(3 3)(4)(二):汉代

8、的教育体制1 1 .教育体制: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 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 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 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 现代价值的观点。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荀子、董仲舒荀子、孟子商鞅、孟子韩非子、董仲舒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论语.易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B.正统的孔孟学说C.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D. 儒家学说与权术5 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A.A.压制知识分子C.C.完善法律机制B.B.D.D.,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二者的根本着眼点

9、是()()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 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 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秦始皇汉武帝政策原因不 同 点影响目的实质相 同 点作用【当堂检测】1.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A.B B.C.C.D.D.2 2、A.A.人定胜天B.B. 无为而治C.C.君权神授D.D.仁政思想3 3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 A.春秋B BC.C.孟子D D4.4.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里雪飘。沁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