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筛制氧设备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令第 16 号)的要求并结合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为规范该类产品的技术审 查工作和指导该类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该类产品适用于以医疗、保健为目的,以沸石分子 筛为吸附剂,用变压吸附法 ( PSA)制取医用氧气的医用分子筛设备 (以下简称“制氧设备”) 。b5E2RGbCAP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1、产品名称建议规范为“医用分子筛制氧机(装置)”;2、若有商品名称,应注意不应有夸大产品功效和误导消费者的含义。(二)产品的结构
2、组成1、单人用的制氧设备至少应由制氧主机、流量计和湿化器等组成。2、多人用制氧设备至少应由气源、分子筛吸附分离装置、控制装置、氧气流量检测装置 和产品气滤器等部分组成。 p1EanqFDPw图 1 :家用型制氧设备图 2 :大型制氧设备图 3 :制氧设备结构组成(1)空气压缩机: 提供吸附时所必须的气体压力及用于分离氧气的原料(空气)。(2)空气预处理: 主要包括气体降温,除水,过滤等功能。(3)气体控制阀: 由空气压缩机加压后并经过空气预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加压空气,由控制阀按照一定的控 制逻辑,对分子筛吸附塔进行周期性的加压、排气。 DXDiTa9E3d(4)分子筛吸附塔: 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之
3、内,密实地填充沸石分子筛。利用分子筛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特 性,分离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与氧气。 RTCrpUDGiT(5)监控系统:(如适用) 操作气体控制阀,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流程,实现变压吸附。通过一系列传感器、电路 系统,实现产品的氧浓度监测、故障报警、定时等监视、报警和自动控制功能。 5PCzVD7HxA(6)产品气处理系统: 第 5 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如适用)主要指对制氧设备产生的氧气进行收集、过滤、调压、湿化等处理的部分。(三)产品工作原理1、分子筛:分子筛是人工水热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 , 其硅铝比不同生成各种不同型号分 子筛。依据晶体内部孔穴大小吸附或排斥不同的物质分子
4、 , 同时根据不同物质分子极性或可极 化度而决定吸附的次序 , 达到分离的效果 , 因而被形象的称为“分子筛”。 jLBHrnAILg2、变压吸附原理:分子筛对于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分子筛会对某一种气体 具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同时,分子筛对其选择的气体的吸附能力,与环境压力有关。环境 压力越大,分子筛对其所选择的气体吸附能力越强。 xHAQX74J0X图 4 :制氧设备原理图3、制氧设备工作原理:制氧设备利用分子筛的工作特性,向一个装有分子筛的密闭容器 内注入空气,容器内的压力会随之升高。这时,分子筛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会大量的吸附 空气中的氮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则仍然以气体形式存在,
5、并经一定的管道被收集起来。这个 过程通常被称之为“吸附”过程。当容器内的分子筛吸附氮气达到一定程度时,对 LDAYtRyKfE容器进行排气减压,分子筛随着环境压力的减小,吸附氮气的能力下降,氮气自分子筛 内部被释放,作为废气排出。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之为“解吸”。一般的制氧设备,为保证氧 气持续稳定的产出,多采用两个 (甚至多个) 分子筛容器,通过控制,使 A容器处于吸附过程 的同时, B 容器处于解吸过程,反之亦然。 Zzz6ZB2Ltk(四)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制氧设备根据产品自身特点适用以下相关标准:1、GB/T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GB 8982-1998 医用氧3、GB
6、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4、GB 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5、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6、GB/T 16886.1-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 1 部分:评价与试验;(如适用)7、GB/T 16886.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8、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 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如适用) dvzfvkwMI19、YY /T 0298-1998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10、YY 0505-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 1-2 部分:安全通用
7、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注:以上标准适用最新版本。(五)产品的预期用途1、家用型制氧设备:适用范围一般批准为 “适用于常压医用氧气的制备”。2、大型制氧设备:适用范围一般批准为“适用于低压医用氧气的制备”。(六)产品的主要风险应按照 YY/T 0316-2003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 风险:臭氧及其他气态氧化物含量应符合 GB8986-88中第 7 章的规定; rqyn14ZNXI 10 m; 0.5mg/m;(七)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1、外观:a)面板上的图形符号和字母准确、清晰、均匀,不得有划痕;b)制氧设备外表面涂层应均匀,不得有气泡、脱层或明显划
8、痕;2、制氧设备所制的产品气的理化指标:a)氧浓度: 90%( V/V);b) 水分含量: 0.07g/m ;c) 二氧化碳含量: 0.01%(V/V);d)一氧化碳含量应符合 GB8986-88中第5章的规定; e) 气态酸和碱含量应符合 GB8986-88 中第 6 章的规定; f)g) 氧气应无气味;h)固体物质粒径:i) 固体物质含量:3、气密性33 所有紧固件连接应牢靠,不得有任何松动,各种管路、管汇及阀门排列应整齐,其连接 处不得漏气;4、噪声 制氧设备的噪声不大于 85dB(A);(适用于大型制氧设备) 制氧设备的噪声不大于 60dB(A);(适用于家用制氧设备)5、制氧设备开机
9、后,所有电、气动阀以及压力表、指示灯均应工作正常,并有氧气输 出;6、氧产量及氧浓度 制氧设备开机 30min,其氧产量应达到设计要求,氧浓度应 90%;7、指示灯及按钮 (除以文字数字显示外) 的颜色要求 a) 当制氧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使用 连续红灯以向操作人员报警; EmxvxOtOcob) 红灯闪烁表示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 c) 黄灯是在需要提醒注意或需要 重新检查,或意外的滞后等情况下使用; SixE2yXPq5d) 绿灯表示制氧设备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已完成,或表示制氧设备正处于正常运行状态;e)蓝灯仅建议在显示器上使用;8、压力容器上的铭牌至少应标明生产厂厂名、合格证 号
10、、出厂日期和工作压力,并应提供经劳动部门认可合格的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9、吸氧面罩、吸氧管(如有)a)如为自制产品:I 、应有尺寸的要求;II 、应有材料的要求;III 、应按照 GB/T16886系列标准进行生物学试验; b) 如为外购产品,应购买已取得医 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并且明确所使用吸氧面罩、吸氧管的规格。 6ewMyirQFL10、安全性能:应符合 GB 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要 求;11、环境试验:应符合 GB/T 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要求。注: GB/T 8986-1988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气检验方法已被
11、 GB 8982-1998医用氧 和 GB 8983-1998航空呼吸用氧代替。 kavU42VRUs(八)产品的检测要求1、外观、电气动阀及压力表、指示灯正常工作、铭牌标记,采用目测法;2、氧气理化指标a) 氧浓度氧气的取样应在产品气过滤器的出口端采集,在一个出氧周期内采集三次,取其样气浓度的均值。按 GB8986-88中第 2 章的规定进行;b)水分含量氧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露点法,按 GB5832.2的规定进行,在温度 20和 101.3kPa(760mmHg的) 气压下; y6v3ALoS89c) 二氧化碳含量按 GB8986-88中第 4 章的规定进行;d)一氧化碳含量按 GB89
12、86-88中第 5 章的规定进行;e) 气态酸和碱含量按 GB8986-88中第 6 章的规定进行;f) 臭氧及其他气态氧化物含量按 GB8986-88中第 7 章的规定进行;g)气味按 GB8986-88中第 10 章的规定进行;h) 固体物质粒径按 GB8983-1998中的规定进行;i) 固体物质含量按 GB8983-1998中的规定进行;3、气密性将制氧设备管路系统逐渐加压至设计压力的 1.05 倍,保压 10min,再逐渐降至设计压 力,然后用皂水检漏法检查 M2ub6vSTnP系统管路,阀门和连接处,不应有气泡出现;4、噪声将声级计放置在离制氧设备前、后、左、右 1m的位置,高度为
13、制氧设备中心的水平面位 置;5、氧产量及氧浓度量,II 、材料8 、安全性能9 、环境试验(九)检验规则要求2)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工6)国家质量检查监督机构提出1。制氧设备开机 30min 后,测量此时的氧产量和氧浓度。测定氧产量所用的仪器为转子流 量计,精度不低于 1.5 级。 0YujCfmUCw实测状态下测得的氧产量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氧产量,按公式计算:3式中: QSH标准状态下的氧产量, m/h; QS使用状态下流过流量计的氧产量, m/h; TH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 K; ZSH被测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压缩系数; PH标准状态下气体绝对压力, mPa; PS使用状态下气体的绝对压
14、力, mPa; TS 使用状态下气体的绝对温度, K; ZS使用状态下气体的压缩系数。 6 、指示灯及按钮eUts8ZQVRd指示灯及按钮按 GB9706.1-1995中 56.8 的规定进行; 7、吸氧面罩、吸氧管(如适用) a) 如为自制产品: sQsAEJkW5TI 、尺寸 通用量具测量; 检查材质证明文件; III 、生物学试验应按照 GB/T16886系列标准进行试验; b) 如为外购产品 应检查有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 按照 GB 9706.1-1995 进行试验; 按照 GB/T 14710-1993 进行试验。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2 、出厂检验
15、a)产品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准出厂。 b)出厂检验为全数检验,其检验项目见下表表 1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项目c)判定规则若有不符合 A类必检项目中任意一项,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若有不符合B类检验项目中任何两项,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GMsIasNXkA3、型式检验 a)有下列情况之一,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时; 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TIrRGchYzg(3)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 进行一次性检验;(4)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
16、较大的差异时; 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b) 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样一台,检验项目见表7EqZcWLZNXc) 判定规则如电击防护类型分别为 I 类、若有不符合 A类必检项目中任意一项,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若有不符合 B类检验项目中 任何两项,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lzq7IGf02E(十)产品的临床要求 鉴于目前该类产品在市场上已有同类产品批准上市,且其原理、技术较为成熟,因此, 适用本规范的产品可豁免临床试验,在产品注册的过程中可提交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和 对比说明。 zvpgeqJ1hk(十一)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暂未发现。(十二)产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 说明书应当符合医
17、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10 号令)和 YY /T 0298-19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的特点至少还应关注以下 方面的内容: NrpoJac3v11、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照医生给出的吸氧时间、吸氧量等建议进行使用;2、对于该产品的吸氧管、吸氧面罩、湿化器等配套用附件应采用具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 证的产品;3、应有过量使用高纯度氧气,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警示性说明;4、应有在使用时远离火源、易燃物品等的警示性说明;5 、不应有容易让人产生已经有缺氧症状的宣传性语言或图片; 1nowfTG4KI6、应有产品使用寿命和定期更换分子筛的说明; 7 、应有不能作为呼吸骤停的抢救工具 的说明; 8 、如为给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供气的制氧设备,应有产品与中心供氧系统配合的说 明; fjnFLDa5Zo10、包装箱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特色农业社区协议
- 环保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书重点报告
- 退税代收协议书模板
- 路面承包协议书范本
- 道路消防井采购合同协议
- 部队食堂承包协议书模板
- 进口小电梯订购合同协议
- 无偿漏水协议书
- 狂犬疫苗协议书
- 造纸设备出售合同协议
- 临床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人有远近情有亲疏-《差序格局》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保利拍卖行合同模板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共10087题
- 开发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国家建设部110号文件《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
- 医院捐赠合同范例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