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考纲考纲 点击点击 1.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考情考情 播报播报 1.结合结合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考查全球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考查全球 气候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对策。气候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以某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全球气以某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全球气 候变化的影响。候变化的影响。 3.以区域图、气候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气候的分以区域图、气候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气候的分 布、特点、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布、特点、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表现: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不同时间尺度的 变化。变化。 冷暖和干湿冷暖和干湿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1)地质历史时期:地质历史时期: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包含时间尺度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包含时间尺度 为千年、为千年、 、甚至上亿年。、甚至上亿年。 (2)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最近最近 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 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十年至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十年至 。 气候变化特点: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气候变化特点:虽有波动,但总
3、的趋势是在 。 气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气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 等气体浓等气体浓 度的增加。度的增加。 万年万年 一二百一二百 百年百年 变暖变暖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影响影响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海平面海平面 上升上升 改变改变 ,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 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对农业对农业 生产带生产带 来影响来影响 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 增加,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提高作物产量 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 加重,造成加重,造成 使作物减产使作物减产 影响整影响整 个水循个水循 环过程环过程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
4、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 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 的的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海岸线海岸线 海拔较低的沿海海拔较低的沿海 积温积温 干旱干旱供水不足供水不足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多使用多使用 能源。能源。 2.植树种草。植树种草。 3.防止防止 。 4.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 。 清洁清洁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 四、气候类型
5、的判断四、气候类型的判断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1)热带热带 (2)亚热带亚热带 热带热带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热带 气候: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热带 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热带 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雨林雨林 季风季风 草原草原 沙漠沙漠 地中海地中海 (3)温带温带 (4)寒带寒带 温带温带 气候
6、: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 节分配均匀节分配均匀 温带温带 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 降水很少降水很少 温带温带 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海洋性海洋性 大陆性大陆性 季风季风 苔原苔原 冰原冰原 2.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判断依据判断依据 气温气温 降水降水 各月均温各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最热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 降水季节分配降水季节分配 降水
7、与气温降水与气温 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读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题。 1.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A.保温作用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 2.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C.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降水增多 解析:解析:由气温曲线可以判断,全球气温在升高,气候变由气温曲线可以判断,全球气温在升高,气候变 暖趋势明显。在此影响下,作物生长地发生
8、改变。暖趋势明显。在此影响下,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答案:答案:1.D2.B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年将升 高高4050厘米。下图为厘米。下图为“ “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 读图完成读图完成34题。题。 3.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滩涂面积减少滩涂面积减少淹没部分淹没部分 耕地耕地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 B. C. D.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9、 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被大量砍伐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 增加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B. C. D. 解析:解析: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根据图上高程标示,能厘米,根据图上高程标示,能 淹没滩涂,但不能淹没耕地,海水倒灌可加剧农田土壤淹没滩涂,但不能淹没耕地,海水倒灌可加剧农田土壤 盐碱化,不利于港口的建设。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温室盐碱化,不利于港口的建设。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温室 气体含量增加有关,森林面积减少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气体含量增加有关,森林面积减少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 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答案:答案:3.A4.B 1.全球气
10、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性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性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农业生产、水循环及生态系统都产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农业生产、水循环及生态系统都产 生了重要影响,分别如下图所示:生了重要影响,分别如下图所示: (1)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 另外,还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应用另外,还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
11、应用 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 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1.(2010宜昌调研宜昌调研)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 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 点分布图,读图回答点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题。 (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据图可以分析
12、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年野象活 动北界动北界 () A.不断北移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不断西移 (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
13、析:解析:第第(1)题,读图可知,公元前题,读图可知,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年至公元1830年年 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第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第(2)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 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 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该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不断下降,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该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不断下降, 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1 月份月份0等温
14、线的位置南移。等温线的位置南移。 答案:答案:(1)B(2)C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气候带气候带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热热 带带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气候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 10之之 间间 亚马孙河流亚马孙河流 域、刚果河域、刚果河 流域、印度流域、印度 尼西亚尼西亚 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带控制,带控制, 盛行上升盛行上升 气流气流 全年高全年高 温多雨温多雨 热带草原热带草原 气候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 10南南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 之间之间 非洲中部、非洲中部、 南美巴西、南美巴西
15、、 澳大利亚大澳大利亚大 陆北部和南陆北部和南 部部 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带和信风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带交替控 制制 干、湿季干、湿季 明显交替明显交替 气候带气候带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 气候气候 特点特点 热热 带带 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 北纬北纬 10北北 回归线之回归线之 间大陆东间大陆东 岸岸 亚洲中南亚洲中南 半岛、印半岛、印 度半岛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压带、风带 位置的季节位置的季节 移动移动 全年全年 气温气温 高,高, 雨季雨季 集中集中 热带沙漠热带沙漠 气候气候 南北回归南北回归 线南
16、北线南北 纬纬30之之 间的大陆间的大陆 内部和西内部和西 岸岸 撒哈拉、撒哈拉、 阿拉伯半阿拉伯半 岛、澳大岛、澳大 利亚中西利亚中西 部部 副热带高气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带控制 全年全年 干旱干旱 少雨少雨 气候带气候带 气候类气候类 型型 分布规分布规 律律 典型地典型地 区区 气候成气候成 因因 气候特气候特 点点 亚亚 热热 带带 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季风气 候候 南北纬南北纬 25 35之之 间的大间的大 陆东岸陆东岸 我国秦我国秦 岭岭淮淮 河以南河以南 地区地区 海陆热海陆热 力性质力性质 差异差异 冬季低冬季低 温少雨,温少雨, 夏季高夏季高 温多雨温多雨
17、 地中海地中海 气气 候候 南北纬南北纬 30 40之之 间的大间的大 陆西岸陆西岸 地中海地中海 沿岸沿岸 副热带副热带 高气压高气压 带和西带和西 风带交风带交 替控制替控制 冬季温冬季温 和多雨,和多雨, 夏季炎夏季炎 热干燥热干燥 气候带气候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温温 带带 温带季风气温带季风气 候候 北纬北纬 35 55之间之间 的大陆东的大陆东 岸岸 我国华北、我国华北、 东北,日东北,日 本、朝鲜本、朝鲜 半岛半岛 海陆热力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冬季寒冷 干燥,夏干燥,夏 季高温多季高温多 雨雨 温
18、带大陆性温带大陆性 气候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 40 60之间之间 的大陆内的大陆内 部部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和北美大 陆的内陆陆的内陆 地区地区 终年受大终年受大 陆气团控陆气团控 制制 冬寒夏热,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温带海洋性 气候气候 南北纬南北纬 40 60之间之间 的大陆西的大陆西 岸岸 西欧西欧 全年受西全年受西 风带控制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全年温和 多雨多雨 气候带气候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亚寒带亚寒带 亚寒带大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陆性气候 北纬北纬 50 70之间之间 的大陆的大陆 亚欧大
19、陆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全年受极 地气团控地气团控 制制 冬长严寒,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夏短温暖 寒寒 带带 苔原气候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北半球极 地附近的地附近的 沿海沿海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陆的北冰 洋沿岸洋沿岸 纬度高,纬度高,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弱,受极弱,受极 地气团或地气团或 冰洋气团冰洋气团 控制控制 全年严寒全年严寒 气候气候 带带 气候气候 类型类型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典型地典型地 区区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寒带寒带 冰原冰原 气候气候 南北半球南北半球 极地附近极地附近 内陆内陆 南极大南极大 陆、格陆、
20、格 陵兰岛陵兰岛 纬度最高,纬度最高, 太阳辐射弱,太阳辐射弱, 受冰洋气团受冰洋气团 控制控制 全年酷寒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高原和高 山气候山气候 高大的山高大的山 地、高原地、高原 青藏高青藏高 原、南原、南 美安第美安第 斯山脉斯山脉 地势高,地地势高,地 形起伏大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气化明显,气 温随高度增温随高度增 加而降低加而降低 2.气候的分布及洋流、太阳辐射的关系气候的分布及洋流、太阳辐射的关系(如下图,以北半如下图,以北半 球为例球为例) 3.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 (1)以以“ “温温” ”定半球定半球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的南、北半球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
21、的南、北半球 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如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6、7、8月则为北半球,如月则为北半球,如 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2、1、2月则为南半球。月则为南半球。 (2)以以“ “温温” ”定带定带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温度带根据气温判断其所属温度带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大于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大于15为热带的四种气候;为热带的四种气候;0 1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 候;小于候;小于0为其他气候。为其他气候。 根据最热月气温判断:小于根据最热月气温判断:小于5为极地气候。为极地气候。 根据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
22、气温综合判断:最冷月气根据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综合判断:最冷月气 温小于温小于0、最热月气温大于、最热月气温大于16的为温带季风气的为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以以“ “水水” ”定型定型根据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分配判断根据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分配判断 其所属气候类型其所属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大于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大于2 000 mm,温带海洋性气,温带海洋性气 候为候为7001 000 mm。 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小于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小于125 mm,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于小于400 m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小于,亚寒带
23、针叶林气候小于250 mm,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小于小于250 mm。 夏季多雨型:热带草原气候为夏季多雨型:热带草原气候为7501 000 mm,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气候为气候为1 5002 0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 000 mm, 温带季风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为500600 mm。 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为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为3001 000 mm。 表解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异同点表解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相似点相似点不同点不同点 热带季热带季 风气候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气温:终年高温(15) 降水:有明显的旱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干) 季和雨季和雨(湿湿
24、)季季 降水量较多降水量较多(7月份降月份降 水突破水突破600 mm) 热带草热带草 原气候原气候 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量相对较少 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 温少雨温少雨(雨热同期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关键关键) 0,雨季较长,雨季较长 温带季温带季 风气候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0,各月,各月 降水分配较均匀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大陆温带大陆 性气候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关键关键)0,降水,降水 集中在夏季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温带季 风气候风气候 气温冬冷夏热,气温冬冷夏热, 降水状况都是降水状况都是 夏季相对较多夏季相对较
25、多 均温低于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有明的月份少,有明 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温带大陆温带大陆 性气候性气候 均温低于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一般的月份多,一般 无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少无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少 2.(2010江门一模江门一模)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3)题。题。 (1)有关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冬雨夏干 (2)b地肯定位于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南半球大陆东
26、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南半球大陆西岸 (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解析:第第(1)题,图中题,图中a地地7月气温高,且此时降水量大,月气温高,且此时降水量大, 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第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第(2)题,从气温情况来看,题,从气温情况来看, 图中图中b地地1月均温高于月均温高于7月,故位于南半球;从降水量来看,月,故位于南半球;从降水量来看, b地地1月降水量大于月降水量大于7月,即雨热同期,由此可判断月,即雨热同期,由此可判断b地为地为 季风性气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第季风性气
27、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第(3)题,对比图中三题,对比图中三 地最热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即地最热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即1月和月和7月气温,结合气温分月气温,结合气温分 布规律即可得出答案。布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答案:(1)B(2)C(3)D (2008上海高考上海高考)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 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回答(1)(2)题。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东海出现南海的鱼
28、种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B. C. D.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 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 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B. C. D. 课堂笔记课堂笔记(1)全球气候变暖,气
29、温升高,蒸发旺盛,天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天 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错;东海水温以及华北的气温都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错;东海水温以及华北的气温都 会上升,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会上升,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 频率将会增加,正确,选频率将会增加,正确,选A。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 小,减弱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将小,减弱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将 增大,部分岩石裸露,风化作用加剧;由于地表温度年变增大,部分岩石裸露,风化作用加剧;由于地表温
30、度年变 化增大,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会升高,地热温度是由地球化增大,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会升高,地热温度是由地球 内部的能量决定的,与外力因素无关,所以内部的能量决定的,与外力因素无关,所以D正确。正确。 答案答案 (1)A(2)D (2009浙江高考浙江高考)读下图,完成读下图,完成(1)(2)题。题。 (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
31、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分布在北半球仅分布在北半球 B.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主要分布在纬度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的大陆西岸 D.主要分布在纬度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的大陆东岸 课堂笔记课堂笔记 (1)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可以判断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可以判断 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为温带季风气候,为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为温带季风气候,为 热带草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地中海气热带草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地中海气 候。候。(2)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
32、亚洲东部,热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 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亚热带季风之间,亚热带季风 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之间的大陆西岸。 答案答案 (1)C(2)A 2009年年8月月6日,为期两天的第日,为期两天的第4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届太平洋岛国论坛 领导人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与会的领导人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与会的 15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向太平洋岛国提供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向太平洋岛国提供 帮助,共同应对气候
33、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据此回答帮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据此回答1 2题。题。 1.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增加了灾害危险 解析:解析: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水量增大,增加了灾害危险;冰川加速融化会导致水量增大,增加了灾害危险; 水量增大,可以加速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当地地貌的变水量增大,可以加速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当地地貌的变 化。冰川加速融化在近期内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化。冰川加
34、速融化在近期内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水资源, 但随着冰川数量的减少,从长远来看,当地的灌溉条件但随着冰川数量的减少,从长远来看,当地的灌溉条件 会越来越差。会越来越差。 答案:答案:C 2.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冰川消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 高对今后高对今后5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普遍变得干旱全球普遍变得干旱 B.山地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等温线将上移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海平面将上升 解析:解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将改变各地区的干湿温室效应使全球
35、气温升高,将改变各地区的干湿 状况,某些地区将变得干旱,另一些地区将变得湿润。状况,某些地区将变得干旱,另一些地区将变得湿润。 答案:答案:A (2010广州模拟广州模拟)右图甲、乙、右图甲、乙、 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 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读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读 图回答图回答34题。题。 3.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B.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 C.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D.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解析:解析:根据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甲为根据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甲为 热带雨林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受热带雨林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受 季风影响,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