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兴起的原因初探_第1页
小说兴起的原因初探_第2页
小说兴起的原因初探_第3页
小说兴起的原因初探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而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情况有了一小说兴起之缘由初探王素音(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内容摘要:本文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兴起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一是从物质技术一一印刷机的质量提高入手;二是从作家、 出版商、读者的相互关系来看小说的兴起;三是从作为/公共领域的组成部分来 看小说是在大众认可的条件下形成的。关键词:媒介;出版商;公共领域小说(Novel)是在18世纪后期才被正式定名的文学样式,此前的准小说形式是用虚构的叙述文学(Fictio n)来加以称谓的,这二者的不同含义表明了小 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正如其它文学形式一样小说也有它演变的历程,这 就需要

2、我们作追根溯源的工作。本文重点追溯了小说发展的踪迹,从客观与主观 上来探讨小说兴起的主要原因。英语中表示小说的Novel 词,源于意大利语Novella它仅仅指称短篇故事。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社会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引领当时世界 潮流的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的工业革命是技术领域的一次大变革,手工劳动相继被机器操作所代替。这一历史背景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大好形势有利于小 说读者群和作家群的形成,还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传媒的条件。因此,西方小说 从十八世纪开始,相比其它文学形式的发展而言,它的地位得到了快速提升是 情理

3、之中的事。而在我们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万物:“是小说以干县令,其于达达迹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 在远古时代,我国是把小说作为非正统文学样式加以责难的,只有到了近代小 说的地位才得到了提升。随着朝代的更迭,至厅六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志怪小说, 由此激活了小说新的发展契机,最为可喜的是唐代传奇的产生是小说发展史上 的一次大飞跃,这为宋代“说话”的形成夯实了基础,到了清代以后对小说的青 睐程度自不待言。综观西方和中国在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粗略发展史,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是在一定的土壤中扎根发芽的,它是在诸 种社会因素的诱发下才形成的。我们可以凭借社会

4、历史这一视角对小的兴起加以 粗浅的解释说明。印刷术的提高,纸张的廉价生产是小说产生的物质技术条件。英国在 18世 纪工业革命之前,手工印刷是其印刷书籍的主要形式。这种手工作坊的印刷方式 既费时费力又耗费巨大的资金。在昂贵的印刷成本之下,书籍的接受人群极为狭 窄,阅读成了富有的贵族阶层特权的象征。一般的百姓是没有充裕的时间,更没 有多余的钱财去享受读书这种悠闲活动的。些变化,由于各个行业采用了新的技术设备,一切商业运作的成本较以前大大 降低了。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平民百姓开始接触到书籍,但是,当时普通百姓的文 化水平极其低下,而小说作为浅显易懂的文学形式容易与广大消费者发生碰撞,因此便扩大了它的传播

5、面。以英国为例,“虚构故事作品的平均年产量,1700- 1740年间仅为七部左右。而到了 1770至1800年,这一产量又翻了一番。”显 而易见,小说出版数量因技术的改进而加速前行。 这为它的日后繁荣提供了技术 层面的保障。我们国家的印刷技术同西方相比发展要缓慢些,但到了近代深受西 方印刷技术传播的影响,传媒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印刷技术是我国的四大发 明之一,它虽有古老的历史,可是在漫长的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却落后于西方。作为“琐屑之言”的小说是不会有突破性发展的。直到我国在隋代已有了雕版印刷,到唐宋时更为兴盛,但到了清朝后期,手工的雕 版印刷仍为印刷出版业的主要方式。在手工作业的印刷技术下,

6、书籍的生产率是 十分低的。女口 :五代时,刊印130册的九经前后经历了 22年。即使到了雕 版印刷术十分兴盛的宋代,480帙5048卷的5开宝藏6,也花了 12年的时间。在 这样的物质技术条件下,鸦片战争之后,一批仁人志士提出了 “强国富民”的口号,西方先进的出版印刷 技术随之传入中国,为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的印刷出版打开了方便之门。不仅出版社大幅度增加,而且创作和翻译外国小说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印刷技术的发展 无疑是小说发展的福音,技术在小说的兴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先 进的印刷技术,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或许仍处于萌芽状态。小说兴起的一个关键链条是作者与读者的出现,并有作为媒介人的出版商

7、阶层的形成,这是小说产生的核心条件。西方社会自18世纪以来,深受笛卡尔 把人上升到了 “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这一观念的影响,人的价值和地位得到 了充分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人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阶层。科学技术的革新给 18世纪以后的时代带来了巨大 的财富和发展契机,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悠闲的阶层,这为读者阶层的壮大准备 了条件。另外,在人人平等的口号下,贫民百姓受教育的限制条件有所松动,其 次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业也是工人获得相对多余的闲暇时间。这些所有的有利因素都对读者大众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读者大众数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拉 动了出版事业的发展。“

8、1724年,一个叫塞缪尔尼格斯的印刷商抱怨说,伦 敦的印刷机数量已增加到七十台了 ,但到了 1757年,另一位叫斯特拉恩的印刷 商,则估计有一百五十到二百台印刷机在不停地被使用。”读者有需求,出版商在此时已作为合法职业得到了认可,他们与作家联手便会出版出适合大众要 求的文学形式小说。作为传媒中介人的书商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起着一种纽带作 用。书商应读者的要求,全力敦促作家开始创作,以满足读者的阅读口味。作家、 读者和书商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下,作家也变成了职业写作者。书商相当于一 个大资本家,他是制造商或雇主,若干作家是撰稿人,业余作家和其他以笔墨 为生的人,都是书商雇佣的劳动者。职业作家这一阶层

9、的形成,给小说创作带来 了繁荣景象。职业作家以写作为谋生手段,客观上提高了小说的数量。对某些作 家来说,还可以为读者带来高质量的小说作品。读者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情况下,又会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反过来又督促了作家的创作,这样 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在我们中国,由于经济技术发展缓慢。直到“五四”时 期,小说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现代 思潮的冲击下,在一些大城市得到了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市民阶层在现 代城市的形成中出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 观念和文化需求。由于他们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又由于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形 式易

10、于为市民阶层所欢迎。加之印刷技术的提高对小说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当 然,小说是在书商的控制下在市场(当时的书市也可暂称一种市场)上流通的。 市民阶层的需求,书商的炒作为职业作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小说是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文学形式,深受读者大众的认可。我国的职业作家大多出身于士大夫 阶层,但是在当时的商业运作下,士大夫不可脱离社会,在书商与市场的共同 作用下,士大夫成为职业作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作者与读者之间,书商与作者 之间,书商与读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循环的流通过程 ,这更加有利于小说的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三联书店1998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大量生产。近

11、现代我国小说产量与销售量都是十分可观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书 籍出版、作家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流通环节,其中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 影响小说的发展。德国人尤根哈贝马斯在研究世界发展趋势时,提出了 “公共领域”这一概 念。“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 域,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小说作为一种适应读者大众趣味,作家作为自由创作人,出版商把它推向市场的 文学形式。在18世纪的个人主义的引导下,许多创作者体现了公众心态。笛福 的鲁滨逊形象就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典型,他是18世纪个人发家的引路人,后来 相继有许多小说都涉及到这一题材。在我

12、国近代深受西方“民主”与“自由”的 影响,也体现在对小说这一形式的热衷与创作主题大多表现个人主义这一趋势。 作家以写作谋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重利润的趋势 ,书商作为盈利主体更是绞 尽脑汁大量出版读者喜欢的作品,以便赚得更多的钱财。以印刷机、书商等媒介 为主体的市场运作因素努力参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设,使小说凭其独特的优势 博得了众人的喜好。它优越于其它文学形式而被社会所公认,从而成了“公共领域”的一分子。只要成为了 “公共领域”的成员,小说的发展就更加迅猛了。在 文学史上各种文学形式出现的时间是不相同的,这里面一定有它们自己的缘由。 小说作为近代新出现的文学形式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为因素决

13、定的,我们只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会对小说的兴起有一个粗略的估计。 注释:(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35页、第35页.哈贝马斯.公共领域A.年版,第1250页.出师表两汉:诸葛亮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

14、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