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子兵法与兵家之学孙子兵法与兵家之学 v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v兵学之祖兵学之祖 孙武与孙膑、吴起、司马穰苴、尉缭子孙武与孙膑、吴起、司马穰苴、尉缭子 v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史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v兵学诸书:武经七书(孙子、兵学诸书:武经七书(孙子、 吴吴 子、尉缭子、六韬、司马法、子、尉缭子、六韬、司马法、 黄石公三略、唐李问对)黄石公三略、唐李问对) 孙子其书孙子其书 v曹操注孙子及十家注(曹操、孟氏、李筌、陈嗥、贾曹操注孙子及十家注(曹操、孟氏、李筌、陈嗥、贾 林、何延锡、杜牧、王皙、张预、梅尧臣、杜佑)林、何延锡、杜牧、王皙、张预、梅尧臣、杜
2、佑) v历代对孙子真伪的讨论与银雀山汉简的出土历代对孙子真伪的讨论与银雀山汉简的出土 孙武像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阖庐曰: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 以小试勒兵乎?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对曰:“可。可。”阖庐曰:阖庐曰: “可试以妇人乎?可试以妇人乎?”曰:曰:“可。可。”於是許於是許 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 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長,皆令持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長,皆令持 戟。令之曰:戟。令之曰:“汝知而心
3、与左右手背乎?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 妇人曰:妇人曰:“知之。知之。”孙子曰:孙子曰:“前,則视前,則视 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 背。背。”妇人曰:妇人曰:“諾。諾。”约束既布,乃设约束既布,乃设 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 大笑。大笑。 v孙子曰: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 也。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復大笑。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復大笑。 孙子曰: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 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也;既
4、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乃欲斩左右队長。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乃欲斩左右队長。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 爱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爱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寡人已知 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 愿勿斩也。愿勿斩也。”孙子曰: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臣既已受命为将,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長二人遂斩队長二人 以徇。用其次为队長,於是復鼓之。妇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長,於是復鼓之。妇人 左右前后跪左右前后跪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起皆中規矩绳墨,无敢出声。起皆中規矩绳墨,无敢出声。 v於是孙子使
5、使报王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兵既整齐,王可 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 也。也。”吴王曰: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 愿下观。愿下观。”孙子曰: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王徒好其言,不能 用其实。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 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 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 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
6、孙也。孙膑尝与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孙膑尝与 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 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則以法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則以法刑 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v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說齐使。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說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 见其马足
7、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於是孙子谓田忌曰:於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弟重射,臣能令 君胜。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 千金。及临质,孙子曰: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今以君之下驷 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 与彼下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 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於是忌进孙子於威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於是忌进孙子於威 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其后魏伐
8、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 将孙膑,膑辞谢曰: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刑余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車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車 中,坐为計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中,坐为計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棬,救斗者不搏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棬,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則自为解耳。今梁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則自为解耳。今梁 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內。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內。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 虚,彼必释
9、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 而收蔽於魏也。而收蔽於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 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 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 忌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 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 里
10、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 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 灶,又明日为三万灶。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庞涓行三日,大 喜,曰: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 士卒亡者过半矣。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乃弃其步军,与其轻 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 陵。马陵道狭,陵。马陵道狭,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 白而书之曰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庞涓
11、死于此树之 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夹道而伏,期曰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暮见火举而俱 发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 书,乃鉆火烛之。读其书未毕,书,乃鉆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齐因乘胜尽 破其军,虜魏太子申以归。孙膑破其军,虜魏太子申以归。孙膑 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吴
12、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 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 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 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 大破之。大破之。 v魯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魯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 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
13、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頃之,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頃之,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 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 則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則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 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v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 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克曰:吴起
14、何如人哉?李克曰:起 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 行不骑乘,亲裹贏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行不骑乘,亲裹贏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 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 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 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
15、吮其子,妾不知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 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v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 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v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 文。吴起不悅,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文。吴起不悅,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 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 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 起?文
16、曰:不如子。起曰:治百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 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 東鄉,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東鄉,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 下,而位加吾上,何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也?文曰:主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属之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属之 於子乎?属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於子乎?属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 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
17、以居子之上也。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v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 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 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 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 侯即曰:侯即曰: 柰何?君因谓武侯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试延 以公主,起有留心
18、則必受之。无留心則必辞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无留心則必辞 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 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則必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則必 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 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 即之楚。即之楚。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 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 兵,
19、破驰说之言从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兵,破驰说之言从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 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 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 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 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 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 v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太史
20、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 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 设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设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 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 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說武侯以形势不如德,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說武侯以形势不如德, 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史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v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 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甄,而燕侵河上,
21、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 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 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 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 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 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 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 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
22、约曰:旦 日日中会於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日日中会於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 v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 則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則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 束既定,夕時,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束既定,夕時,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 期为?賈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期为?賈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 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 军约束則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军约束則
23、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 敌国深侵,邦內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敌国深侵,邦內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 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 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後至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後至 史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v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 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 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 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赦贾,驰入军中。穰苴
24、曰:将在军,君令有所 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 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 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 军。遣使者还报,然後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军。遣使者还报,然後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 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 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 史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v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兵。病者皆求行,
25、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 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於是追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於是追击之, 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 解约束,誓盟而後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解约束,誓盟而後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 劳师成礼,然後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劳师成礼,然後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 马。田氏日以益尊於齐。马。田氏日以益尊於齐。 v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於景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於景公。 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 此怨高、国等。其後及田常殺簡
26、公,尽灭高子、此怨高、国等。其後及田常殺簡公,尽灭高子、 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 史记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v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 v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於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於 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孙子兵法的内容孙子兵法的内容 v十三篇:十三篇: v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 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 地篇、火攻篇
27、、用间篇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的注解孙子兵法的注解 v曹操注孙子曹操注孙子 及十家注(曹及十家注(曹 操、孟氏、李操、孟氏、李 筌、陈嗥、贾筌、陈嗥、贾 林、何延锡、林、何延锡、 杜牧、王皙、杜牧、王皙、 张预、梅尧臣、张预、梅尧臣、 杜佑)杜佑) 曹操像曹操像 孙子兵法的地位孙子兵法的地位 v兵学圣典兵学圣典 v司马迁:司马迁:“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 篇。篇。” v曹操:曹操:“吾观兵书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吾观兵书多矣,孙子所著深矣。” v诸葛亮:诸葛亮:“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 远。远。” v唐太宗:唐太宗:“朕观诸兵书,无
28、出孙武。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v茅元仪:茅元仪:“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 子者,不能遗孙子。子者,不能遗孙子。” 武经七书武经七书 v孙子、孙子、 吴子、尉缭子、吴子、尉缭子、 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 略、唐李问对(李卫公问对)略、唐李问对(李卫公问对) 宋版武经七书宋版武经七书 汉书汉书艺文志对孙子的艺文志对孙子的 记载记载 银雀山汉简银雀山汉简 v1972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大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大 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尉缭子、六韬、晏子春秋、尉缭子、六韬、
29、晏子春秋、 守法守令十三篇、地典、唐勒、守法守令十三篇、地典、唐勒、 相狗、曹氏阴阳等。墓主人是一位相狗、曹氏阴阳等。墓主人是一位 军人,墓葬年代为汉武帝前期,在公元前军人,墓葬年代为汉武帝前期,在公元前140140 年至年至118118年之间。年之间。 银雀山汉简 慎战与备战慎战与备战 v兵者兵者, ,国之大事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不可不察也。 v主不可以怒而兴師,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主不可以怒而兴師,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 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愠可以復说,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愠可以復说, 亡国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
30、以復生。故明主慎之,亡国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 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v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 战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战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 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v孙膑兵法孙膑兵法见威王:乐兵者亡。见威王:乐兵者亡。 v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无恃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无恃 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慎战与备战慎战与备战 v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
31、上,破国次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 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 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v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 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v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
32、能尽知用兵之利 也。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v將者,智、信、仁、勇、严也。將者,智、信、仁、勇、严也。 v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強,辅隙则国必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強,辅隙则国必 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 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 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則军士惑矣;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則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則军士疑矣。三军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則军士疑矣。三军 既惑且疑,則诸侯之难至矣。是謂乱军引胜。既惑
33、且疑,則诸侯之难至矣。是謂乱军引胜。 v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 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 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v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v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v六韬六韬龙韬龙韬论将:兵者,国之大事,论将:兵者,国之大事, 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 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
34、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 v六韬六韬龙韬龙韬奇兵:将者,人之司命,奇兵:将者,人之司命, 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 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v六韬六韬龙韬龙韬将威: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将威:将以诛大为威,以赏 小为明。小为明。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 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 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 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及牛竖、
35、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 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v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 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 宝也。宝也。 就地取材,以战养战就地取材,以战养战 v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車千乘,帶甲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車千乘,帶甲 十万,千里馈粮。则內外之費,宾客之用,十万,千里馈粮。则內外之費,宾客之用, 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
36、十 万之師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則钝兵挫锐,万之師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則钝兵挫锐, 攻城則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攻城則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 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 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 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就地取材,以战养战就地取材,以战养战 v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 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 输则百姓贫
37、;近师者贵卖,贵卖則百姓財竭,財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則百姓財竭,財 竭則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费,竭則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费, 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軍罢馬,甲胄矢弓,戟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軍罢馬,甲胄矢弓,戟 盾矛櫓,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將务食于敌,盾矛櫓,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將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車战得车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車战得车 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杂而乘之,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杂而
38、乘之,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強。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強。 就地取材,以战养战就地取材,以战养战 v凡为客之道,深入則专。主人不克,掠凡为客之道,深入則专。主人不克,掠 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 积力,运兵計謀,为不可測。积力,运兵計謀,为不可測。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v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 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v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 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必先知
39、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 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v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 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 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 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 也。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v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 奉,日費千金,內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奉,日費千金,內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 操事者,七十万
40、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 胜,而爱爵祿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胜,而爱爵祿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 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 也。故明君贤將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也。故明君贤將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 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 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 者也。者也。 v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呂牙在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呂牙在 殷。故明君贤將,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殷。故明君贤將
41、,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 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v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內间,有反间,有死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內间,有反间,有死间, 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 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內间者,因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內间者,因 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 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 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
42、,赏莫厚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 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 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 不用间也。不用间也。 v史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v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 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 民不诡也
43、。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民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 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 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 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集中兵力,避实击虚集中兵
44、力,避实击虚 v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实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实是也。 v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 避实而击虚,避实而击虚, v故为兵之事,在順详敌之意,并敌一向,故为兵之事,在順详敌之意,并敌一向, 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v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 速而不可及也。速而不可及也。 v吴子:用兵必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吴子:用兵必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待机而动,夺取胜利待机而动,夺取胜利 v吴子: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起,不胜吴子: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
45、起,不胜 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则止。故曰:无恐惧,无犹豫。用兵之害,犹豫 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v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 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其殃。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 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赴之若惊,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赴之若惊, 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v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为之灾。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为之灾。 v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
46、断不断,反受其乱。 待机而动,夺取胜利待机而动,夺取胜利 v战国策战国策秦策三:圣人不能为时,时至秦策三:圣人不能为时,时至 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 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 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 v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 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调动敌人,出奇制胜调动敌人,出奇制胜 v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v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
47、示之不用,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強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实而备之,強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 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 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v三軍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三軍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 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 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靜待哗,此治心者也。以气者也。以治待乱,以
48、靜待哗,此治心者也。以 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 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调动敌人,出奇制胜调动敌人,出奇制胜 v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 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 兵之灾也。覆軍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兵之灾也。覆軍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v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49、能使敌人自至者,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 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 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 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 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 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 不知其所攻。不知其所攻。 调动敌人,出奇制胜调动敌人,出奇制胜 v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凡
50、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 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 更生,四時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更生,四時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 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 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 端,孰能穷之哉!端,孰能穷之哉! v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 如风,
51、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 陰,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陰,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先知迂直之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调动敌人,出奇制胜调动敌人,出奇制胜 v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 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 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 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來,待之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來,待之 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則听矣。
52、兵之情主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則听矣。兵之情主 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 戒也。戒也。 v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 无穷之源。无穷之源。 调动敌人,出奇制胜调动敌人,出奇制胜 v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 取之。取之。 v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 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 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v兵非贵益多也,惟无
53、武进,足以并力、料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 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 于人。于人。 巧用形势,夺取胜利巧用形势,夺取胜利 v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時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故五行无常胜,四時无常位,日有短长,月 有死生。有死生。 v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 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 此
54、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 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 主,国之宝也。主,国之宝也。 巧用形势,夺取胜利巧用形势,夺取胜利 v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 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 发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发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 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风
55、起之日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 也。也。 v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 精心策划,兵贵神速精心策划,兵贵神速 v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 胜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于无算乎!胜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v兵贵胜,不贵久。兵贵胜,不贵久。 v兵之情主速。兵之情主速。 v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 者,未之有也。者,未之有也。 v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军无辎重则亡,无
56、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同心协力,齐勇如一同心协力,齐勇如一 v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 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 中则首尾俱至。敢问: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兵可使如率然 乎?乎?”曰:曰:“可。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 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 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 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 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
57、得已也。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察微知著,胸有成竹察微知著,胸有成竹 v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來也;众草多障者,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來也;众草多障者, 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 车来也;卑而广者,徒來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车来也;卑而广者,徒來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少而往來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少而往來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 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进驱者,退
58、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 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 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 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 軍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軍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 也;杀马肉食者,軍无粮也;悬甀不返其舍者,穷也;杀马肉食者,軍无粮也;悬甀不返其舍者,穷 寇也;寇也; 战争与谋略战争与谋略 v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v兵者,诡道也。兵
59、者,诡道也。 v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v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v辛弃疾辛弃疾 :“阴谋之守坚于城,阴谋之攻惨加阴谋之守坚于城,阴谋之攻惨加 兵。兵。” ” 三十六计一书流传情况三十六计一书流传情况 v南齐书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 计。计。 v叔和关于叔和关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十几年:十几年 前,我在成都一个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一本土纸印前,我在成都一个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一本土纸印 的小册子,的小册子, 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 字字“
60、秘本兵法秘本兵法”(19611961年年9 9月月1616日光明日报日光明日报 “东风副刊东风副刊”) 这个底本是这个底本是1941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的,年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的, 翻印本上有简短的说明,说原书是抄本,翻印本上有简短的说明,说原书是抄本,19411941年在年在 分州某书摊上发现,抄本前部分州某书摊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都系养生之谈,而 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 知其果为兵法也。知其果为兵法也。” 三十六计三十六计 v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瞒天过海、围魏救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销售合同范本
- 平台采购校服合同范本
- 建筑包木工合同范本
- 精细家具工厂合同范本
- 窄改宽合同范本
- 花卉种植采购合同范本
- 水厂送水合同范本
- 维修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文具外包加工合同范本
- 小区贴砖工程合同范本
- 食品合规管理中级 课件 上篇 第二章 食品合规标法义务及监管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课件 第12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2024-2030全球胃肠标记物胶囊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GOLD COPD指南解读 课件
-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课件
- 蔬菜配送安全管理制度
- 老年人心理疏导与沟通培训
- 康复技术服务规范 (一)
- 养老院护理九防内容课件
- 天然气管网项目背景及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