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_第1页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_第2页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_第3页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_第4页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 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湿疹皮炎类皮肤疾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 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取 得一定疗效。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包含了 20 多种疾病,由于 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尚未统一, 同时受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一 些患者被笼统地诊断为“湿疹” 、“过敏性皮炎”等,以对症 治疗为主。由于诊断治疗不规范导致的疾病反复或加重、皮 损泛发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不少见。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 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

2、学组组织 国内部分专家就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系统药物治疗达成此 共识。本共识适合于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能明确分类诊 断为某一特定皮炎的患者,而对于能明确诊断为特定皮炎患 者的治疗,应该参照相应疾病的诊疗指南或共识。在治疗过 程中,应该牢记这些治疗只是对症治疗,不应忽视可能的病 因检查。由于时间及能力所限,本共识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系 统治疗方法,还望广大医师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修订。一、湿疹皮炎的分类诊断湿疹( eczema )是病因不明,可能由多种内部或外部 因素引起的一类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凡是具备了瘙痒、 红斑、丘疹、丘疱疹、 水疱、糜烂、 渗液、脱屑、 苔藓样变、 肥厚、皲裂等特点,有渗

3、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均可先拟诊 为湿疹。随着病情的发展或者是对疾病认识的深入, 有些“湿 疹”可能最终会诊断为某一特定的皮炎。 国际疾病分类 (ICD) -10 在皮炎与湿疹的章节中,包括了诸如,接触性皮炎、特 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20 多种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建 议按照中国湿疹诊治指南( 2011 )的诊断流程对湿疹皮 炎进行分类诊断。对于具备湿疹皮炎临床特点,又不能明确 病因的患者 (即 ICD-10 中诊断为非特异性皮炎) ,根据我国 国情,临床上仍习惯地诊断为“湿疹” 。二、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分类及评价1. 西药: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如西替利嗪、 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4、、酮替芬等,临床应用最广,多数学 者认为有效,但是缺乏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疗效,建 议使用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至症状消失;瘙痒 剧烈者夜间加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抗生素:对于不 并发细菌感染的湿疹,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实抗生素治疗有 效。对于伴有广泛细菌感染者, 比如出现超过体表面积 30% 的脓性渗出、脓疱及脓痂的患者,建议应用敏感抗生素 7-10d ;维生素 C、葡萄糖酸钙及硫代硫酸钠:有一定抗 过敏作用,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有效;适用于湿疹急 性发作或红斑、肿胀、瘙痒明显的患者,疗程 1 周左右;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 :抗炎作用强,疗效好,但由于停 药或减量过程中可

5、能出现“反跳”及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应慎用;适用于严重红肿、泛发性皮疹的患者,以迅速控制 症状,疗程 1 周左右,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并停药;建议 与激素替代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制剂或免疫抑制 剂联合或交替应用;免疫抑制剂:多数说明书中没有治疗 湿疹皮炎的适应证;限于其他疗法无效、有激素应用禁忌证 的重症患者,或激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后需减量或停 用激素时的替代治疗;推荐使用环孢素,无效或有禁忌证者 可以选用吗替麦考酚酯,或使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及硫唑 嘌呤;此类药应用中应特别注意骨髓、 肝肾不良反应的监测; 免疫调节剂:种类很多,某些如,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 子、胸腺肽等可能具

6、有调节 Th1/Th2 平衡的作用,但无治 疗该类疾病的适应证,也缺乏足够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有效; 其他,如沙利度胺、利多卡因,对于治疗伴严重瘙痒的慢 性湿疹有一定疗效。 干扰素可增强 Th1 优势免疫, 抑制 Th2 反应, 对特应性皮炎急性期有一定疗效, 对 Th1 优势的湿疹 皮炎可能加重,不推荐使用。氯喹、羟氯喹对于有光敏感的 湿疹有一定疗效。 B 族维生素对于面部及阴囊湿疹有辅助治 疗作用。阿维 A 可以用于治疗严重角化肥厚性湿疹, 但目前 均无临床适应证及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疗效。2. 中药提取物: 复方甘草酸苷, 有些品牌有明确的湿疹皮炎适应证,适用于各类湿疹皮炎,有口服片剂、胶囊

7、、 静脉等多种制剂,口服剂型中胶囊剂吸收更好;雷公藤制 剂:临床应用有效,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有湿疹皮炎适应证; 其他,如白芍总苷、苦参素等:临床有效,但无湿疹皮炎 适应证。这些药物目前均缺乏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疗效。3. 中成药: 常用的药品很多, 但多数缺乏高等级循证医 学证据证明疗效。已有的报告多是小样本非双盲随机对照试 验。中成药可分为以下几类:养血润燥类:湿毒清胶囊有 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润燥止痒胶囊有养 血滋阴、祛风止痒、 润肠通便之功效; 肤痒颗粒有祛风活血、 除湿止痒之功效;清热燥湿类:百癣夏塔热片有清除异常 黏液质、胆液质及败血、消肿止痒之功效;二妙丸有燥湿清

8、热之功效;苦参片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黄柏胶囊有清 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当归苦参丸有凉血、 祛湿之功效;祛风止痒类:祛风止痒口服液有养血活血、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消风止痒颗粒有消风清热、除湿 止痒之功效;益气固表类:玉屏风颗粒有益气固表、疏风 散表、祛风止痒之功效。4. 中药汤剂: 中医认为湿疹为素体禀赋不耐, 复感风湿 热邪,蕴结肌肤。病情反复迁延日久,耗气伤阴,至血虚风 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一般分三个证型:湿热浸淫证: 相当于急性湿疹,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相 当于亚急性湿疹,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血 虚风燥证:相当于慢性湿疹,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

9、消风散加 减。三、系统用药推荐方案1. 急性、亚急性期:皮损面积 30% 的患者,可以 外用药物配合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等口服;皮损面积 30% 的患者,可以使用 10% 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或 复方甘草酸苷制剂静脉用药;严重患者短期应用激素,相当 于泼尼松 30 60 mg/d 共 1 周;配合或交替使用复方甘 草酸苷或雷公藤制剂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激素停药后继续应 用这些药物 2 周左右,酌情给予抗组胺药。或单纯使用雷公 藤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至病情缓解;有感染时应用 抗生素;反复发作者可以试用免疫调节剂。急性和亚急性湿 疹一般辨证为湿热蕴结型和脾虚湿蕴型。湿热蕴结型可使用 龙胆泻

10、肝汤加减,适用的中成药包括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 丸、苦参片、黄柏胶囊、当归苦参丸等。脾虚湿蕴型使用除 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可选用中成药二妙丸、湿毒清 胶囊等。使用中草药要恰当调整方药:皮损集中在头面或迅 速弥漫全身者, 加桑叶、 菊花、蝉衣;皮损集中在双下肢者, 加牛膝、黄柏、薏苡仁;瘙痒剧者,加地肤子、白鲜皮、白 蒺藜;皮损有脓疱者,加野菊花、蒲公英、大青叶。皮损鲜 红伴发热者,加栀子、丹皮、连翘;渗出多者,加车前子、 猪苓、泽泻。2. 慢性期:皮损面积 30% 的患者,可以外用药物 适当配合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等口服;疗效不佳者可以 短期加用雷公藤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后停药;

11、皮 损面积 30% 的患者,多数需要口服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 制剂或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组胺药;不推荐激素。 中医辨证多为血虚风燥型,内服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 加减。可根据情况灵活加减:如伴夜间瘙痒明显者,加珍珠 母、夜交藤;伴口干心烦者,加玄参、生地、知母;病情顽 固、皮损以暗红色斑块为主,加丹参、秦艽、乌蛸蛇。中成 药宜选乌蛇止痒丸、参苓白术丸、玉屏风颗粒、肤痒颗粒、 祛风止痒口服液或润燥止痒胶囊等。 配合药物湿敷、 熏蒸等。四、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湿疹皮炎的具体类型以便选择用药。要详细 了解各种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 反应并监测。比如雷公藤制剂,除了常见的对血象和肝肾功 能的影响外,对生育能力可能有不良影响,不建议用于有生 育需求的患者。急性期使用的中成药或中药原则上病好即停, 不宜久服,因其多含苦寒之品,对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不 宜应用;慢性期使用的中成药或中药疗程可稍长,一般 1 个 月为 1 个疗程,如确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