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万山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上马家沟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石矸峰组(1 1)测量方法)测量方法直线法:剖面短、地形直线法:剖面短、地形简单实用;简单实用;剖面实测剖面实测导线法:剖面长、地形复导线法:剖面长、地形复杂时用。杂时用。一、目的和要求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第一第一 剖面的实测剖面的实测一、测制剖面的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u目的:了解地层序列(岩性、化石、时代、环境),并确定填图单位。u要求:查明以下信息1)岩性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3)接触关系4)地层的时代5)形成环境野外观察描述,采集标本、样品;室内鉴定测试分析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1.1.
2、选择剖面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7点要求:1)剖面方向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60-90度)2)地层地层出露齐全,具有代表性 可以选择多段剖面,每个时代至少有1个剖面3)构造构造简单,尽量绕过褶皱,断层发育的地段,因为他们往往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4)露头良好,连续,接触关系接触关系清楚(平移或挖探槽)5)尽可能地化石化石丰富6)剖面线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7)剖面通视,穿越条件好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就应选取11000的比例尺绘制;如果要求将出露2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
3、则应选取12000的比例尺绘制等等。所以,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是在图上能表示1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标志层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1mm,也应放大至1mm夸大表示。 2.剖面的起点与终点应作为地质点,标定在地形图上。走向平移探槽6060A ABA AB道路道路大角度或垂直绕过褶皱,断层绕过覆盖区或挖探槽必备工具必备工具 罗盘、锤子、放大镜、GPS、 测绳或皮尺(50米、100米)、直尺或三角板、量角器 铅笔、橡皮、记录本、记录表格 地形图和地质图 测前准备1)野外分层野外分层, , 逐层观察描述,野簿记录逐层观察描述,野簿记录颜色,层厚,成分,结构,构造,标本,照
4、片,产状,其它颜色,层厚,成分,结构,构造,标本,照片,产状,其它2)做信手剖面图组织和分工组织和分工组为单位进行,一般包括: 前、后测手各(身高差不多) 1名 描述人员 1-2人 剖面草图绘制人员 1人 记录、填表人员 1人 定点、样品采集、产状测量人员 1-2人 定时轮换,达到学习、锻炼的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内容和要求 前、后测手前、后测手: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角。 斜距:后测手持0 m 端站定在剖面的起点,每一导线的长度视地形变化确定,前测手沿剖面方位拉测绳至地形折点变化处(导线应尽量放长),使一条导线上的坡角和方位一致。 方位:指导线前进方向,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坡
5、角:取后测手所测的仰角为“+”,俯角为“-”,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注意继续向前测量时应导线间的衔接。测量所得有关数据由后测手通知记录人员。待记录、绘图、取样各项工作完毕后方可前进。 采样和产状测量人员采样和产状测量人员:要按要求系统采集各种标本、样品和测量各种地质要素的产状。每一分层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标本。每一个标本都要有具体的层位,并以导线上的数字控制采样位置。 尽可能采集完好的标本并使其规格化。采样、编号、写标签以及包装有序进行,不可漏采、误采或使标本的编号和位置发生混乱。上述工作就绪后,将导线编号、采样位置、标本类型和数量通知记录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采样的种类(根据地层工作项
6、目而定):标本包括岩性标本、化石标本和光、薄片标本;样品包括化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和古地磁样。 样品编号要求准确、系统编号、不准重复,一般有剖面代号、层号,样品类型、序号、班组代号。准备好“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工作中随时将各种测量数据、有关内容准确及时地填入表中的相关栏内(见表) -地层柱状图的基础地层柱状图的基础。野外填表:填写除水平距、高差、累积高差、视倾角、分层厚度等其余各项。导线号:要写导线起止点的位置编号,导线终点位置编号与导线序号相同。如第一根导线为:0l;第二根导线为:12 等。各项地质内容的记录都要与分层号相对应,如斜距起止点是指所分这一层在该
7、导线测绳范围内的具体起止点数字,如35 m42 m,斜距为7 m。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斜距的终止点不能超过该导线的斜距,即不能跨越两个导线。当某一层跨于两导线之间,这时表内重复记录分层号于两条导线栏内,如“第8 层”记录方法(见表)。填表人员填表人员工作量大且责任重,及时向各工种人员询问所测数据及记录内容,有责任检查各类人员工作情况并掌握整体工作进度整体工作进度,要随时将遗漏或有误之处告知有关人员并及时纠正或补做工作,记录员要将表格填写无误方可移动测绳。填表人员:绘图人员绘图人员:准备好方格纸,根据野外地形特点和剖面的总体长度确定好剖面的起画位置和图的整体布局,并写好图名和比例尺-绘制平面图和剖面
8、图绘制平面图和剖面图。描述人员描述人员: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按要求负责层号的编排和地质现象的描述,并告知记录人员、绘制信手剖面图。 组长(副组长)负责制,有分工、有协作。组长(副组长)负责制,有分工、有协作。绘图人员和描述人员:绘图人员和描述人员:4 4、实测及记录、实测及记录( (表格表格1-91-9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l剖面代号剖面代号: : A - AA - Al剖面名称剖面名称: : 太平山南坡太平山南坡C2C2b b-P2-P2Y Y实测剖面实测剖面l导线号:导线号:第一导线为第一导线为0-10-1;第二导线为;第二导线为1-21-2,依此类推。,依此类推。l导线
9、长(导线长(L L):):每一导线的长度。每一导线的长度。l导线方位(导线方位(B B):):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 前后测手平均。前后测手平均。坡角(坡角():):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 .(5)分层号: 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如第1层用代号表示,依此类推。(6) )分层分层斜距(l): 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在同一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总长度。 (7)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测量产状的位置(如”2m”)记录在倾向
10、数字的右上角。(8)岩性描述:尽量简单,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9)标本,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标本: B1-2 (第1号地质点第2个标本)以上9栏在野外必须完成 岩层产状B1-2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导导导导导导坡坡分分分分产状产状岩性描述岩性描述标本、样品标本、样品线线线线线线角角层层层层倾倾倾倾编编位位号号长长方方号号斜斜向向角角号号置置位位距距(m)(m)( () )( () )(m)(m)( () )( () )(m)(m)0-10-1L LB Bl lA A(颜色、厚度、岩石定名(颜色、厚度、岩石定名)F,RF,R野外完成剖面记录计算表野外完成剖
11、面记录计算表19 l坡度明显变化处l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换导线的原则换导线的原则特特别别注注意意三、室内制剖面图三、室内制剖面图1. 记录表的计算(10-25栏)10)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A(倾向)-B(导线方位)11)厚度: 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 公式(坡角采用绝对值)12)分层厚度: 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13)组(段)厚度组中所有分层厚度之和, 并且要注上组或段的代号, 可以标在组厚度的上方14)累计厚度剖面中所有组的厚度之和,主要用于统计工作量或者编地层柱状图选定比例尺时作为参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12、21212222232324242525导线方向导线方向与岩层倾与岩层倾向夹角向夹角厚厚分分组组累累总方向总方向斜斜分分视视分层分层累计累计视视高高累累总方总方视视度度层层段段计计与导线与导线平平层层平平视平视平视平视平坡坡差差计计向与向与倾倾厚厚厚厚厚厚方位夹方位夹距距平平距距距距距距角角高高倾向倾向角角度度度度度度角角距距差差夹角夹角( () )(m)(m)(m)(m)(m)m)(m m)( () )(m m)(m m)(m m)(m m)(m m)( () )(m m)(m m)( () )( () )A-BA-Bd dB-CB-CL L=L=Ll=ll=lL=LL=Ll=ll=lLLH
13、=lH=lHH=A-C=A-Ccoscoscoscoscoscoscoscostantan室内完成剖面记录计算表室内完成剖面记录计算表1025(15)剖面总方向(C)与分导线方位(B)夹角=B C剖面总方向是指剖面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方位。(也可在野外大体测量,也可在地形图上测得,以图纸的横线作为总方位线,在图纸上方标明北的方(N)。)剖面总方向的计算方法:Tan=(L1cosB1+L2cosB2+)/(L1sinB1+L2sinB2+), 剖面总方向C=90- 其中L1指第1导线的斜平距B1指第1导线的方位角(16)(导线)斜平距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法计算 (17)分层斜平距分层
1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18)视平距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总导线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19)分层视平距分层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20)累计视平距各分层视平距之和,他代表了在总导线方向上的剖面的总长度.(21)视坡角,坡角: 过导线的垂直面与山坡有一条交线, 该交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视坡角: 过剖面总方向的垂直面与山坡有一条交线, 该交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公式计算或者查野簿后面数据表(22)高差该高差为视高差,是在总导线上看到的高差,公式(23)累计高差各分层视高差之和(24)剖面总方向与倾向夹角=A(倾向)-C(剖面总方向)(25)视倾角剖面与岩层层面的交线,该交
15、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野簿后面查表或者公式计算1 累积视平距(“20”)2 剖面总方向(C)3 各导线方位(“3”)4 分层斜平距(17)5 累积视高差(23)6 视倾角(25)下一步作实测剖面图需要使用的数据:The end请加深对以上数据计算方法的理解三、室内制作地层剖面图四、室内制作综合地层柱状图第二第二 剖面图和柱状图的制图剖面图和柱状图的制图制作地层剖面图的主要流程:导线平面图线路地质平面图地层剖面图1)图名:太平山南坡C2b-P1s实测剖面图 (居中) 比例尺: 1: 1000(居中)2)导线平面图作剖面图的详细步骤作剖面图的详细步骤: :总导线总导线分导线分导线导线平面图总导线方向的
16、确定总导线方向的确定导线平面图CB1L1B2B3B4L1 + 2A 1A 2A 3L1 + 2 + 3L1 + 2 + 3 + 4NNNNC0C234101234L1:导线1的视平距L1+2:导线1和2的累计视平距C:剖面总方向B1:导线1的方向B2:导线2的方向导线平面图所涉及的参数:1 累计视平距(“20”)2 剖面总方向(C)3 各导线方位(“3”)0点到1点的长度为导线1的斜平距注意正北方向注意正北方向记住正北方向在哪记住正北方向在哪N3)3)线路地质平面图线路地质平面图在导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要素而成:在导线上或跨越导线: 地质点(直径2mm; 点位)和地质界线(长1.5cm;
17、延伸方向;注意平行不整合的表达方式), 分层界线(长1.0cm; 延伸方向)在导线上方: 地层产状(5,1mm), 标本号, 地质点号在导线下方: 层号, 组的代号C2b, 地名地物点(高地, 村等)0C23411 0111 02 02 0B11-112345O1 mC2 tC2bC2b李 家 村涉及到的主要参数涉及到的主要参数: : 斜平距斜平距, , 地层走向地层走向 u地形线: 根据累积视平距和累积(视)高差作出, 并平滑u分层线: 长1.5cm; 分组线2.0cmu充填岩性花纹: 长度1.0cmu标注: 地形线上方: 地质点号; 地物名称, 标本和化石采集地以及编号: B11-1地形线
18、下方: 分层号; 组的代号; 岩层产状0C23411 0111 02 02 0B11-112345O1 mC2tC2 bC2 b李 家 村1 5 51 7 51 9 52 1 52 3 5N 0 . 1 0N 0 . 11李 家 村B11-112345O1mC2bC2bC2 t1 2 02 05) 5) 图例图例( (剖面图的下方剖面图的下方) ) 图例中的花纹按国标(发放图例)充填, 与剖面图的内容一一对应 长12mm, 宽8mm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排列整齐美观灰 岩白 云 岩粗 粒 砂 岩细 粒 砂 岩千 枚 状 板 岩6) 6) 责任表责任表( (右下角右
19、下角) )单 位中 国 地 质 大 学 ( 武 汉 )班0 11 0 4 1图 名太 平 山 南 坡实 测 剖 面 图O-P12my制 图王 平图 号0 4清 绘李 明比 例 尺11 0 0 0:导 师日 期队 长资 料 来 源袁 晏 明实 测责 任 表1.5cm2.5cm1.5cm2.5cm注意美观最最后后成成图图的的样样式式3. 3. 审核与上墨审核与上墨 审核后上墨审核后上墨 先自己先自己( (或同学相互或同学相互) )仔细检查所有要素是否齐全仔细检查所有要素是否齐全 导师检查导师检查 上墨上墨O1mC2bC2tP1sP2y 一、目的和要求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三、室内制作地层剖面图
20、 四、室内制作实测地层柱状图实测地层柱状图实测地层柱状图 XXXX XXXX地点实测地层柱状图地点实测地层柱状图年 代 地 层岩 石 地 层界系统群组段代号柱 状 图厚度岩 性 描 述 及 化 石矿 产1cm1cm1cm1cm1cm1cm1cm1cm12cm2cm3cm1: 1000定义定义: : 由某个地点的实测地层数据整理而成由某个地点的实测地层数据整理而成, , 反映了某个地点地层在时空的变化反映了某个地点地层在时空的变化. . 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left空3cm)5030cm方格纸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群和组 段: (上中下或上下) 地层代号: 建议统一使用”年代+组名” 柱
21、状图: 按规定的花纹充填,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层厚有区别, 厚层状3mm,中层状2, 薄层状1mm 2)碎屑粒度有区别, 砾,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3)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实), 平行不整合(虚), 角度不整合(新生界和J, J和T之间), 断层接触(太古和中元古) 4)相变(锯齿状线) u厚度厚度: : u岩性描述及化石岩性描述及化石: : 对岩性对岩性, ,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 , 化石化石, ,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进行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进行描述描述 注意注意: 1): 1)层间界线为接触关系线层间界线为接触关系线; ; 遇到不整合遇到不整合, ,标明构造运动名称标明构造运动名称, , PtPt3 3x x和和PtPt2 2t t 为平行不整合为平行不整合, ,标明标明”芹峪运动芹峪运动” 2)2)文字描述空间不够时文字描述空间不够时, , 用用 处理处理u矿产矿产: : 煤煤, , 水泥材料水泥材料, ,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u责任表责任表: : 同实测地层剖面图同实测地层剖面图 先审核再上墨 文字描述厚度祝大家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必备工具必备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监理工作报告√
- 电站运行规程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铁与电磁继电器
- 电石炉料面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电瓶车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高空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北师一年级下考试卷子及答案
- Mitochondrial-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海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温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660题)
- 圆锥曲线大单元教学设计
- 水轮机类型与构造-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部件
- 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 中建硅墨烯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墩柱专项施工完整方案
-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 散裂中子源项目进展课件
- 华住酒店集团讲义
- 送货不达应急预案
- 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