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众演讲:全国特级教师韩军演讲摘录语文之眼全国特级教师韩军演讲摘录举三反一大家对“举三反一”不是太了解,但对“举一反三”是比较了解 的。什么是“举一反三”呢 ?也就是我们讲一篇课文,比如讲一篇 春,讲完之后,就希望我们的孩子会写像春这类文章的作文, 会写春夏秋冬,这不就是“举一反三”了吗 ?学了一篇背影,就以 为我们的孩子能写像背影一样的文章,写我的爸爸我的妈 妈这就叫“举一反三”。这个“举一反三”的思路,就是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包括高中语 文教育的大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就必须抓牢这个“一”,就这个篇课文实行详细 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什么要详细深人、全面系统呢 ?因为只有这 样,我们的孩子才
2、能“反三”。所以举“一”要讲细、讲深、讲透、 讲全,要求甚解,求深解。要做到这个点,我们就需要花时间了。讲 背影,一节课行么 ?一节课不行的,两节课也不够,至少三节课吧。小学的,我没有统计过,咱们算算中学的吧。中学,从初一到高 三,六年,我们能学多少文章呢 ?先看一个学期。一学期最多学 30 篇, 其实还学不了 30篇。因为这 30 篇是分等级的,有的是精讲的,有的 是自学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只完成了精讲的 18 篇文章。假设全国 各地所有的小学、中学老师每学期都教完 30篇、每年都教完 60 篇,6 年就是 360 篇。何为“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就是通过 360 个例子, 让学生会读
3、会写远远超出 360 篇的语言。我们的数学教学确实需要“举一反三”。一道题,两节课讲了 20 种解法,然后布置学生去做 50 道习题,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 举一反五十了。语文这样行吗 ?学了一篇背影,马上让孩子去写我的爸爸我的奶奶我的爷爷 很困难,吭哧吭哧一个半小时写五六百字。我看别说举一反三,反一也很难 !其实,学语言与学数学正相反,应该是“举三反一”。我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教学背影时,我以前利用三节课时间, 让孩子学了 14 篇文章。怎么学呢 ?第一节课,精讲少讲,剩下两节课 干嘛?自己看书。不看课本,我补充了与背影类似的 14 篇文章, 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讨论。结果呢,实验下来,学生
4、读得兴致勃勃, 讨论得热热闹闹,从课上读到课下,讨论到课下,欲罢不能,有的学 生还为阅读过的所有文章都洋洋洒洒写下了批语。可见,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不是搞各种修修补补的改 革,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思路:从“举一反三”调整到“举三反一” 上,把学生引入名家名作等语言精品的海洋,浸润其中,长期熏陶, 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提升上去。关于背诵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特点是繁琐到无以复加的分析讲解。我们能 把一篇文章分析上几个课时,怎么就不能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把文章 “吃”进肚子去呢 ?所谓“吃”,就是背出它。巴金能背出全部的古 文观止,茅盾对红楼梦能够脱口而出,这就是茅盾、巴金能够 成为文豪的原因之
5、一,没有古文观止红楼梦垫底,他们的文 字功夫不会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小学语文教育不是培养作家, 但是这种学语文的方法是能够借鉴的啊。你问问巴金、茅盾,你们的 语文老师是谁呀 ?都不知道了,他们的老师就是书,就是经典,就是诵 书、背书。学语言有相通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例子。有一 个中学生,很少听英语老师上课,这是得到老师允许的,因为他自己 无论是上课、下课,无论放学、吃饭,都是录音机不离身,一直在听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有时候一边听一边默写,有时候一边听一边 跟着录音大声朗读。听多了,写多了,两百多篇短文都烂熟于心了, 高考前他扎扎实实做了四五十套模拟试卷,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北大
6、。 到了北大,他继续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四册,最后以极高的 托福成绩考到美国的大学。到了美国,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作文,他写 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美国老师一看,说你是从哪里抄来的呀 ?这个 孩子没有直接回答老师的疑问,而是说:“我背过了新概念英语 二、三、四册的全部文章。老师你点吧,你点哪儿,我背哪儿。”结 果老师无论点那篇文章,这个孩子都能倒背如流。美国老师不禁惊呼: “背诵竟有这样大的功效 ! ”毛泽东说,学语言本无捷径可走,非下苦功不可。这个苦功就是 指的背诵。邓小平对他女儿毛毛说,学语言没有别的法儿,就一个字, “背”!学语文有聪明法子吗 ?有。但无论什么样的聪明法子,都必须有丰富的积
7、累作基础。没有词汇的积累,没有语言的积累,没有经典诵读 的积累,你无论用多么巧妙的方法,孩子的语文根基还是无法打牢固。在座的各位,不但是老师,还同时是母亲、父亲,或者将要成儿 母亲、父亲,那么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好语文。我是过来人, 一个学语文、教语文的过来人,一个教孩子学语文的父亲,我把自己 的全部的经验和教训在这里整合起来奉献给大家:要想你的孩子学好 语文,请牢牢抓住“一二三”,即 100 篇古文背过、 20 篇现代文背过、 300首古诗背过。有了这“一二三”,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应试训练,加 上一些扎实的读写训练,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孩子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而且,不但仅是考试,更重要的是
8、这个“一二三”能够影响孩子一生 的语文修养。山东有个李希贵 (现在已经调到北京工作 ) ,他在一所乡镇中学做 校长时,有一个班的语文老师突然调走了,那时的乡镇中学留不住老 师啊,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想走,老师奇缺,这个班就没有人教语文了, 到教育局去要老师,教育局也没有办法马上派人过来。怎么办 ?李希贵 大胆决定:没有语文老师,语文课照样上,孩子们自己读教材 ; 读完教 材,就扩展阅读 ;作业按时写,同学们互批互改 ; 作文照样写,也是互 批互改。结果怎么样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语文课,无论原先成绩好 还是差,现在都愿意读书了,因为没有人逼他,是他们自己在阅读。 半年下来,期末考试,这个没有语文
9、老师的班级,语文成绩反倒大大 超出了平行班 ! 这说明了什么:语文素养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是孩子们 读出来的。语文之眼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永不过时。推行新课改了,没有人敢说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了,因 为不符合人文性工具性结合的要求啦 ! 语文教育要强调人文性是谁提出 来的?是我早在课改前提出来的。可我看语文课上的“语言文字训练” 永不过时。有几位研究生,都曾当过老师,现在又专门研究语文教学法,应 该是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我去给他们上课,我提供了一段文字 ( 出示 林语堂论趣片断:记得那时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 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为
10、热闹。 )我问他们:“你打算怎么教学生这个段 ?”几位研究生分别执教了这个段。怎么上呢 ?下面这个片断最典型, 基本代表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段文字。他写的人物是谁生:乾隆。 ( 师板书:人物 )师:写乾隆什么事情 ?生:游江南。 ( 板书:事件 )师:什么时间 ?生:有一天。 ( 板书:时间 )师:什么地点啊 ?生:在高处,在江南。 ( 板书:地点 )我一看黑板: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几个要素齐全了。我就 问你讲这干嘛 ?假如你不讲,孩子能看懂吗 ?他们回答:能看懂,没发 现生字。既然孩子都能看懂,何必再讲呢 !那应该怎么讲 ?我就教了一 遍给他们看。我把林语堂的这段文字重新
11、改写一遍:以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笔记,那笔记里面有一段,说乾隆皇帝 到江南浏览,有一天他登到高处观看沧海,看见海面上有几百条船舶, 张开船帆来来往往,有的往北,有的往南,颇为热闹。我问:“孩子们看,韩老师写的这个段,怎么样 ?”学生说:“韩老师写的差不多吧,嗯,挺好!”注意,我是在学生感觉不到的地方切人。这就是一个语文老师应 该下功夫的,讲学生忽视的、忽略的,讲学生麻木的。哪里麻木啊 ?林 语堂的这段文字美在哪里,妙在哪里,学生感觉不到。在座的老师能 感觉到这段文字的美妙吗 ?假如你感觉不到美妙,你就是缺乏一种语文 的慧眼。我对学生说:大家再打开课文对照一下,看看是我写得好,还是 林语堂写得好
12、 ?哎哟,这下发现了,林语堂写的比韩老师写得好啊。你 说说怎么好 ?韩老师,人家“记得那时笔记有一段”, 9 个字,你写了 21 个字:“以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笔记,那笔记里面有一段。”太 啰嗦啊!各位老师,明白了吗 ?我用我的啰嗦来显示原文的简洁。这就是语文老师应该下功夫的地方。接着讲生:韩老师的文字太“水”了,林语堂的文字简洁。师:向谁学习啊 ?生:向林语堂学习。师:韩老师的作文“水”,你们的作文呢 ?生:我们的作文比你还“水”。师:是啊,既然“水”,就要学会锤炼文字,过会儿删删自己的 作文。继续往下看。生:人家说:“乾隆游江南”加上一个“说”才 6 个字,韩老师你写的什么“说乾隆皇帝到江南浏览”,你用了十来个字。师:哪个应该删 ?生:乾隆后面不必加“皇帝”,谁不知道乾隆是皇帝啊 ?“游江南” 多自在,“游”“江南”中国话就这样,谓语在,宾语在,很大气, 很朴素。韩老师你有点像英语,还“到江南浏览”,还“ to ”江南浏 览。你受英语的影响太深。师:看看报纸去。不但韩老师这样写,很多比韩老师更高级的知 识分子写得也这么“水”,这么洋化,没有中国文字的味道,不自然, 不自在。生:“登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悬架系统减震元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湖南邵阳北塔区区外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射频同轴电缆组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ITO靶材项目建议书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 2025年自体血回输装置项目建议书
- 关于2025财务部门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严以律己心得体会范文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版权问题解析与应对
- 房地产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 AI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责任
-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系统压力测试评估执行规范
- 社会救助政策培训
- 工艺管理培训课件
- DB3702-T 0009-2020 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
- 坐大巴车安全教育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博士高层次人才招考聘用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房屋的室内装修合同模板
- 军事训练伤病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