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_第1页
国标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_第2页
国标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_第3页
国标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_第4页
国标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73040d 21园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9560-2008代替gbt 19560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 of high-pressureisothermal adsorption to coal2008-07-29发布 200905-0 1实施丰瞀鹃紫瓣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9gbt 19560-2008刖昌本标准代替gbt 19560一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容量法。 本标准与gbt 19560-2004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标准名称改为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适用范围增加了褐煤;附录a中去掉

2、了“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中“计算”一列,增加了“平衡水分基”的吸附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玲、张遂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9560 2004。gbt 19560-2008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容量法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褐煤对甲烷等气体吸附能力的测定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

3、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iso1722:1999,iso 1171:1997,iso 562:1998,neq)gb 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3方法提要首先,将达到平衡水分的一定粒度的煤样样品置于密封容器中,测定其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 下达到吸附平衡时所吸附的甲烷等试验气体的体积;

4、然后,根据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通过理 论计算求出表征煤对甲烷等试验气体吸附特性的吸附常数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 以及等温吸附曲线。4仪器设备41平衡水分测定装置干燥器;天平:感量01 mg;恒温系统。42等温吸附装置样品缸;参考缸;恒温控制系统:灵敏度03;温度监测系统:温度传感器灵敏度:03;压力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灵敏度:0001 mpa;数据处理系统:微机及数据处理软件。5试剂51硫酸钾过饱和溶液;52甲烷气体:纯度9999;53氦气:纯度9999;54蒸馏水。1gbt 19560-20086样品的制备61样品质量和制样按照gbt 474

5、制取粒度为025 mmo18 mm(60目80目)的煤样200 g。62工业分析按照gbt 212执行。63煤样的平衡水分测定63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样量不少于35 g。632将称量后的煤样置于器皿中,均匀加入适量蒸馏水。633将装有样品的器皿放人湿度平衡的干燥器中,干燥器底部装有足最的硫酸钾过饱和溶液,每隔24 h称量一次,直到相邻两次称量变化不超过试样质量的2。 平衡水分计算公式见式(1):me(,一1g2-rga)mad+号予oo(1)式中: m。样品的平衡水分含量,g1一平衡前空气干燥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g2平衡后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m。d一样品的空气干燥基水分含量,。7

6、试验步骤71试样装缸 将达到平衡水分的煤样准确称量,迅速装入样品缸内。72气密性检查72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22充气 向系统充入氦气,压力高于等温吸附试验最高压力1 mpa。723采集数据系统采集参考缸和样品缸的压力数据,压力在6 h内保持不变,则视为系统气密性良好。73自由空间体积测定731调节温度 设置并调节系统温度,使样品缸和参考缸的温度稳定在储层温度。732充气打开氮气瓶,向系统充入氦气,调节参考缸压力值达到2 mpa3 mpa,然后关闭参考缸阀门。733采集数据 打开参考缸阀门与样品缸阀门,待压力平衡后采集一组数据。734重复732

7、到733两次。自由空间体积重复测定3次,其中两两之间值差不大于01 cm3。735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74等温吸附试验741最高试验压力的确定 最高试验压力通常设置为储层压力的11倍,且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不得低于8 mpa。742试验压力点分布2gbt 19560-2008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为8 mpa时,试验压力点不少于6个; 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在8 mpa12 mpa之间,试验压力点不少于7个; 当最高试验平衡压力大于12 mpa,试验压力点不少于8个。743充气打开调节阀门和参考缸阀门,向系统充人甲烷气体或其他试验用气体,调节参考缸压力至目标 压力。744数据采集

8、达到目标压力,且温度稳定后,启动等温吸附试验程序自动采集样品缸和参考缸内的时间、压力、温vs:(p2 x z2)-(p3 xv3)(z3x ta)(pl xvl)(z1 x t1)f 2 1度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为数据文件。745吸附平衡时问确定 根据煤样的变质程度、样品质量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12 h。746重复743到745步骤,自低而高逐个压力点进行试验,直至最后一个压力点试验结束。8数据处理81煤样体积和自由空间体积计算 煤样的体积计算公式见式(2):xv2)(z2。声2(z2tz)一pl(z171)式中: 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 户1一一平衡后压力,单位

9、为兆帕(mpa); p2参考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加样品缸初始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n平衡后温度,单位为开(k);t2参考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 t3样品缸初始温度,单位为开(k); y1系统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参考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u样品缸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zl平衡条件下气体的压缩因子; z2参考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 z3样品缸初始气体的压缩因子。求得煤样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缸内自由空间体积。 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vfvovs(3)式中: 自由空间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vo样品缸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

10、(cma); vs煤样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s)。82计算各压力点吸附量 根据参考缸、样品缸的平衡压力及温度,计算不同平衡压力点的吸附量。 利用公式(4):pvnzrt(4)gbt 19560-2008式中:户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v气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n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m01); z气体的压缩因子; r摩尔气体常数,单位为焦每摩开(jmol。k_1); t平衡温度,单位为开(k)。分别求出各压力点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和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nz),则煤 样吸附气体的摩尔数(m)为:ni:=n1一n2式中: n;气体的摩尔数,单位

11、为摩(m01); nl平衡前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t001) nz平衡后样品缸内气体的摩尔数,单位为摩(t001)。 各压力点的吸附气体的总体积(y。)见式(6):v。一n。2241 000各压力点的吸附量(v嗳附量)见式(7):v吸附量一vigc(7)式中:y吸附量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 v。吸附气体的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gc煤样质量,单位为克(g)。83计算vl和pl 根据langmuir方程:pvpvl+plvl式中: 户气体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v在压力p条件下吸附量,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 yl最大吸附容量,又称lan

12、gmuir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3g一1); pllangmuir压力,单位为兆帕(mpa)。若令a一1vl和b=pt,vl,可以将方程(8)推导为pv与p的函数:pv一声vl+plvl或tvap+b(9) 依据方程(9),可将实测的各压力平衡点的压力与吸附量数据绘制为以p为横坐标、以pv比值为 纵坐标的散点图,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这些散点图的回归直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进而求出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根据斜率和截距求出langmuir体积(vl)和langmuir压力(pl),即:vl一1apl=ba或pt,=vtb(10)84等温吸附曲线 根据各平衡压力点吸附量v和压力p绘制等温吸附曲线。9精密度91重复性限平衡水分、yl、钆的重复性限均为10。4gbt 19560-200892再现性限 平衡水分、yl、pl的再现性限均为15。10试验报告101报告内容应符合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102试验结果yl、声l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gbt 19560-2008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等温吸附试验报告格式等温吸附试验报告试验编号 采样地点 送样号 煤层 样品质量g 灰分a。d 平衡水分m。 水分厶d试验温度氦气浓度甲烷浓度测定日期平衡水分基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记录号 压力mpa 吸附量 吸附量 吸附量pv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