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小学 许健玲教学目标: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五根手指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2.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十个手指,你能说说每根手指的名称吗?这一

2、双手,这十个手指,让我们学会了许多事,干了许多活。现在我们来想一想,说一说你用这双手做过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时,这十个手指是怎么分工合作的。3.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简介作者: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二、自渎课文,整体感知1. 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2.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

3、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学生集体交流:(1)说说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2)课件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学生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大概意思,从而感知课文大意。(3)梳理大意:本文是()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接着以()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和()。最后以手指的全体比喻(),阐明了()的人生道理。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1. 数一数这篇课

4、文有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这篇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2.细读课文,结合下表想一想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那么每根手指各有什么长处,又有什么短处呢?认真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划出关键词。手指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有所侧重地针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指导:(1)细读以下句子,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句子1: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大拇指的作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了解大拇指力气大的特点,体会

5、大拇指的吃苦耐劳。)句子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抓住句中所列举的危险事,体会食指事事处处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句子3: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这句话是说明中指长处的句子,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最”字体会中指长的好处最先找到物体。)句子4: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这句话列举舞蹈演员常用无名指和小指作刚绽放的兰花状,说明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6、的特点,教学时可让学生做一下手势,也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列举来体会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4. 话题讨论:(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四、感悟表方法(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种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如桃花心木一课作者通过与种树人的对话而有所感悟,便把自己的感悟直接告诉大家,给人以启示;匆匆一课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到“日子一去不复返”,他用问题的形式把这一感悟抛给大家,让同学们也能从生活中有所感悟。手指一文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在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