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磁性材料.doc_第1页
稀土磁性材料.doc_第2页
稀土磁性材料.doc_第3页
稀土磁性材料.doc_第4页
稀土磁性材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稀土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料1、稀土永磁材料稀土由于其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可以在一些与3d元素化合物组合成的晶体结构中形成单轴磁各向异性,而具有十分优异的超常磁性能。表1 列出了各类稀土永磁体与传统的铁氧体、铝镍钴永磁体的磁性能,显然稀土永磁体比传统永磁体具有高得多的磁性能。表 1各类永磁体的磁性能永磁体最大磁能积( MGOe )备注铁氧体4.6铝镍钴11SmCo522Sm2(Co,Cu,Fe,Zr) 1732Nd Fe B56理论值 64214Sm2(Fe,Co)17N346.51理论值 62纳米晶双相稀土永磁体252理论值 1202稀土永磁体中,钕铁硼的磁能积最高,但它的居里温度低,工作温度

2、低,温度系数高。 虽然现在已开发出工作温度达到 200的钕铁硼, 但在许多地方还是不能替代工作温度高,温度系数低的钐钴永磁。现已开发出工作温度可达 400、 500的 Sm2(Co,Cu,Fe,Er) 17 磁体 3。 10 年前发明的稀土铁氮永磁材料,理论磁能积与钕铁硼接近,但居里温度高,温度系数小,耐腐蚀性能好,与粘结磁体中使用的快淬钕铁硼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的 NdFe 12Nx 永磁是我国科学家杨应昌院士发明的4 ,其 NdFe12N x实验室样品的磁能积已达到22MGOe ,超过 MQ-2 钕铁硼磁粉。纳米晶双相交换耦合稀土永磁材料是高磁晶各向异性的稀土永磁相与高饱和磁化强度

3、的软磁相在纳米尺度内交换耦合而获得兼具二者优点的复合永磁材料,理论计算表明,纳米稀土复合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远远超过钕铁硼,如表2所示。表 2纳米双相稀土永磁体的理论磁能积永磁体最大磁能积( MGOe )Nd 2Fe14B+ -Fe100Sm2Fe17N3+-Fe110Sm2Fe17N3+Fe65Co35120目前,实验结果已证明交换耦合的存在,但实际达到的磁能积远低于理论值,如 Nd FeB 和 Sm Fe N 的磁能积分别达到20.6 和 25MGOe2,“路漫漫7894793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大磁能积超过100MGOe 的稀土新一代磁体,乃是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科学技术是第

4、一生产力。最近有报道,日本三荣化成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出磁能积破记录的各类稀土永磁体5 ,如表 3 所示。表 3三荣化成开发的稀土永磁体永磁体最大磁能积( MGOe )稀土永磁体69.5烧结钕铁硼54.7注射成型钕铁硼粘结磁体17.9压制成型钕铁硼粘结磁体24.9稀土永磁在 VCM (音圈电机),MRI (磁共振),永磁电机(汽车电机,步进电机,微型电机等),计算机主机及外设,办公自动化设备(复印机、传真机、手机、视频及程会议系统等) ,空调,冰箱,数码相机,音响,磁力器械,智能公路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钕铁硼永磁自 83 年问世以来的 18 年中一直保持着年均增长 30% 以上的发展速度,

5、这是值得关注和倾注力量的高技术产品。2、其他稀土磁性材料2.1、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一些稀土元素与 Fe 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REFe2 具有比 Fe 及 Fe,Ni,Co 合金等传统材料大得多(高几十倍) 的磁致伸缩系数。但是, REFe2 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相当大,这使得达到材料的饱和磁化状态所需的外磁场相当高。为此把磁晶各向异性常数 K 值反向的两种 REFe2 材料组合起来,而形成赝二元化合物,如(Tb 1-xDy x)Fe2 , (Tb 1-x Hox)Fe2 , (Sm1-x Dy x)Fe2, (Sm1-xHo x)Fe2 , (Tb 1-x-y Dy xHo yFe2) 等, K

6、值大为降低,从而降低饱和磁化所需外场,给实用以方便。这些化合物中以 Tb 1-xDy xFe2(0.68x0.73)的值最大,常称为 Terfenol-D 。这些材料的应用特性正随应用的开发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电机械能转换功能远优于其他材料:它的应变值最高,能量密度最大,响应快,精度高,可靠性高而运转能力大,可用于小型和微型大功率精密控制换能器,如大功率发射型声纳,大功率超声换能器,微型大功率低频电声设备,精密定位系统,传感器等,在军事,航天航空、海洋、地质、石油、化工、制造自动化、计算机、光通讯等领域已经获得应用。2.2、磁光材料一些稀土元素掺入光学玻璃化合物晶体、合金薄膜

7、等光学材料之中,会显现出强磁光效应。磁光的应用涉猎激光,光电子学、光信息、激光陀螺、磁光盘等许多新技术领域。随着稀土磁光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磁光器件。以 YIG(钇铁石榴石)单晶片,或掺 Bi 的稀土石榴石(如(TmBi )3(FeGa)5O12)单晶薄膜作为磁光介质可制成不同波长的磁光调制器。磁光调制器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红外检测器的斩波器、红外辐射高温计,高灵敏度偏振计,测距装置等各种光学检测和传输系统中。以稀土铋铁石榴石单晶薄膜为磁光介质可制成磁光传感器,用来检测磁场或电流的强弱及状态的变化,可用于高压网络的检测和监控,用于精密测量和遥控,遥测及自动控制

8、系统。以 YIG 为磁光介质制成的磁光隔离器, 能使正向传输的光无阻挡地能通过,而将来自激光源等的杂散光全部阻档。用稀土铁族金属如 Tb-Fe-Co 非晶态薄膜作磁光存储介质可制成可读写的磁光盘。磁光盘兼有磁存贮的可擦写,重现和光存贮的高密度,非接触,长寿命的优点。利用近场光学原理实施磁光纳米存储 6, 7,存储密度大辐度提高,可达到 100Gb/in 2。2.3、庞磁阻( 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 CMR )材料稀土锰化物 REMnO 3 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一般为非导体,反铁磁性,稀土RE 被二价碱土金属部份取代后形成的掺杂稀土锰氧化物RE 1-xT xMnO

9、 3(RE=La,Pr,Nd,Sm,T=Ca,Sr,Ba,Pb)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外加磁场可使其反铁磁性(或顺磁性)转换为铁磁性, 磁电阻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 La .67Ca.33MnO 3 在 77K时加入 4800KA/m 磁场后,磁阻变化率达 1.27 105% 8 ,Nd 0.7Sr0.3MnO 3 在 60K 时加入 6400KA/m 磁场后,磁阻变化率达 106% 9 ,由此它在磁器件,如磁头,磁传感器,磁开关,磁记录及磁电子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用巨磁阻( GMR )材料制成的读出磁头,其磁盘的存储密度比MR 读出磁头磁盘的存储密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记录密度达到10Gb

10、/in 2 以上。2.4、磁泡( Magnetic Bubble )存储材料磁泡是一种园柱形磁畴,在外磁场作用下可以移动。磁泡的有无表示“1”和“ 0”两种信息,用来制作外部信息存储器。磁泡存储器因无机械部件,完全固体化而可靠性高,且具有非易失性,抗辐照等特点。在军事,航天等有较多应用。稀土石榴石薄膜是制作磁泡存储器的良好材料,它用外延方法生长在钆镓石榴石( GGG )单晶衬底上。稀土元素通常用 Y 3+, La 3+, Gd 3+, Sm3+, Eu 3+, Er 3+, Tm 3+, Yb 3+, Lu 3+。利用磁泡畴壁中的布洛赫线可制成存储密度高( 6Gb/in 2)和运算速度快的布洛

11、赫线存储器。2.5、磁热材料磁热效应是通过磁场使体系磁熵发生变化,从而在绝热条件产生温度变化,可用于致冷。在居里温度Tc 材料的磁结构发生突变,磁热效应最显著,磁致冷的效率最高。钆镓石榴石( GGG )的居里温度在1K 左右,因钆的磁矩大,因此居里温度下的磁熵变化大,致冷效率也高,可用作低温冷冻机的致冷工质。镝铝石榴石( DAG )的居里温度在20K 左右,可作为20K 附近温度的低温冷冻机工质。ErAl 2, HoAl 2 和(HoDy)Al 2 复合材料的致冷工作温度是 1577K 。 (GdEr)Al 2 复合材料磁矩大,居里温度范围大,致冷工作温度可在 15 164K内连续变化。在 G

12、GG 中添加钇,则可使居里温度更低,这样可得到更低的温度。一些稀土金属(如金属钆) 或稀土金属间化合物 (如 Gd 6Fe2310, Dy0.5Er 0.5Al 2 11)的居里温度是在室温附近。因此室温磁致冷机就成为可能。美国心用稀土磁热材料在7 特斯拉的磁场下, 一次循环的温度变化为国 Ames 实验室使用 Gd 5Si2Ge2 作为致冷工质,磁熵变化比Gd室温磁致冷,正一步步走向实用化。Lewis 研究中14 度。97 年美工质大 1 倍12 。参考文献1 褚卫国等, Sm2(Fe,M) 17Nx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功能材料, 1999, 30( 5):456 4582 都有为,磁

13、性材料进展, 第十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论文集, 1999:10153 500SmCo 磁体4 Ying-Chang Yang et 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Rare Earth-Iron NittideIntermetallic Compounds, Proc. Of 11 Int Workshopl on Rare EarthMagn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1990,2:1905 三荣化成6 Betzig E, Trauman J K. Wolfe R, et al., Near-field Optical Data Storage Using a Solid Immersion Lens. Appl. Phys. Lett.,1992,61:1427 Reif J, Rau C, Mathias E, et al., Near-field Magneto-Optics and High DensityData Storage. Phys. Rev. Lett., 1993,71:9318 干福熹主编,信息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3959XiongG C, LiO, Ju H L, et al, Giant 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