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1琵琶行(节选)_第1页
二、2、1琵琶行(节选)_第2页
二、2、1琵琶行(节选)_第3页
二、2、1琵琶行(节选)_第4页
二、2、1琵琶行(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琵琶行 白居易白居易 目目 标标 1 1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2.读背诗歌,训练朗读能力。理读背诗歌,训练朗读能力。理 解诗歌内容,熟记名句,丰富积解诗歌内容,熟记名句,丰富积 累。累。 3 3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 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 预习展示预习展示 1.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荻花荻花 瑟瑟瑟瑟 拨弦拨弦 掩掩 抑抑 抹抹 幽幽 咽咽 霓裳霓裳 冷冷 涩涩 乍乍 迸迸 帛帛 舫舫 2 2. .琵琶行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 什么故事?什么故事? ( 结

2、合注释结合注释1 1回答。)回答。) 3 3、诗歌分为几部分?、诗歌分为几部分? d s xin y m y n chng s zh bng b fng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字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现实主义诗 人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一个。他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主张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他他 的早期讽喻诗广泛而深刻

3、地反的早期讽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 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 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秦 中吟中吟十首、十首、新乐府新乐府五十五十 首影响尤大。首影响尤大。 被称为被称为“诗魔诗魔”或或“诗王诗王”。 白居易书白居易书楞严经楞严经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讽喻、闲适、 感伤、杂律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 喻喻诗。诗。 他的讽他的讽喻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

4、民的苦难。这其中有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 同情农民的作品,如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杜陵叟,也有哀叹,也有哀叹 妇女命运的悲歌,如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上阳白发人、后后 宫词宫词等。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卖 炭翁炭翁、红绒毯红绒毯等。等。 琵琶行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 长篇叙事诗。诗中虽有较浓重的长篇叙事诗。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感伤 意味意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 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的命运和自己

5、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 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 细致生动,细致生动,比喻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的新颖精妙(如对琵 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 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境地。境地。 琵琶行琵琶行原作原作琵琶引琵琶引。白居易还有。白居易还有长长 恨歌恨歌。歌、行、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 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歌行”。是一种具有。是一种具有

6、 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 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富于变化富于变化。 第一部分:琵琶女的出场 思考 1、诗歌的开头交代了哪些细节?渲染了什么氛围?、诗歌的开头交代了哪些细节?渲染了什么氛围?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四句描写了什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四句描写了什么 场景?场景? 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忽闻忽闻”可以可以 看出作者的心情如

7、何?这一句有什么作用?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4 4、作者是如何邀请琵琶女的?找出相关动词。、作者是如何邀请琵琶女的?找出相关动词。 5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以看出作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以看出作者 当时怎样的心情?当时怎样的心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然环境,渲染,渲染 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础。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础。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主客都下马登船)主客

8、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助兴 的音乐的音乐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没有音乐助兴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只能对饮闷酒, 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惨”字字,直,直 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借用秋 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以上这 些描写,些描写,为

9、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从侧面表现了琵 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 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 声,后见其人。声,后见其人。 )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 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

10、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面。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 “寻寻”“”“问问”“”“移移”“”“添添”“”“回回”“”“开宴开宴”“”“呼呼”“”“唤唤” 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 到弹奏者的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欲语迟”、夸张、夸张 “千呼万唤始出来千呼万唤始出来”和动作描写和动作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犹抱琵琶半遮面”, 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这 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

11、者盛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 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 的犹疑和顾虑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 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浔阳江头夜送客,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

12、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 渲染渲染悲凉悲凉气氛,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奠定全诗基调。 “惨惨”!(离愁、沦落)!(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侧面烘托:音乐的美音乐的美 形 象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 辛酸心事。辛酸心事。 第二部分 写琵琶女高超的演技写琵琶女高超的演技 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 露的幽愁暗恨。露的幽

13、愁暗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掩 抑抑(低沉抑郁低沉抑郁)声声声声思思(悲悲),),似诉平生不得似诉平生不得 志。低眉志。低眉信手信手(随手)(随手)续续弹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说尽心中无限 事。事。(写琵琶女的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了丰,包含了丰 富的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富的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霓裳后后绿腰绿腰。 (写写指法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

14、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 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 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落玉盘落玉盘(用用“急雨急雨”、“私语私语”的的比喻比喻对比对比在不同弹在不同弹 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 比喻来概括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音乐的美。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滑滑”和和“难难”比喻声音的特色,

15、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滑”指流指流 利畅通,像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 悦耳;悦耳;“难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 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冰泉冷冰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形容声音 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 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撩拨人们的心弦,无声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撩拨人们的心弦,

16、无声 胜有声。胜有声。 )银瓶银瓶乍乍(突然)(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破水浆迸,铁骑 突出突出(奔突而出)(奔突而出)刀枪鸣。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比喻琴声在沉咽、 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 的最强音。)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乐曲结束时的动作和声音。写乐曲结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逐渐沉咽-间歇间歇 停顿停顿-激越雄壮。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

17、的地方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听众的反映听众的反映。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衬托演奏的效果,演奏的效果, 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 还久久还久久沉醉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悄无言” 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 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侧面烘托出琵琶出琵琶 女技艺的女技艺的高超绝妙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思考 1、给诗歌的第二部分

18、分层,并 概括每层的诗意。 2、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摹音 乐?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序曲 第一 乐曲 第二 乐曲 第三 乐曲 曲终 前 奏 曲 欢 乐 曲 沉 思 曲 悲 愤 曲 总写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逢何必曾相识 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 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 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 思考: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 的歌女产生共鸣呢?的歌女产生共鸣呢?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烘托了音乐效果 文言虚词“而” 主要用作连词,可以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1,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接着”。 日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