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的昆曲服饰_第1页
姹紫嫣红的昆曲服饰_第2页
姹紫嫣红的昆曲服饰_第3页
姹紫嫣红的昆曲服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姹紫嫣红的 xx 服饰这张言慧珠和俞振飞夫妇的照片,可能不符合现在的审美了吧。但请看那 服装的料子和刺绣,这才是上品的中国丝绸和手艺,有一种端庄稳重之美,就 像我们的民族文化本身,有一种质感。青春版虽飘逸,但古典韵致不足,服装 的工艺实难称得上上品。新版这种服装处理,比较类似一些新兴的剧种,也是 新编剧目的思路,可能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但实际上确实改变了戏曲的固有审 美。其可以作为大剧院声光电形态下的存在,而放到传统的厅堂戏楼中去演 出,则显得薄气。这是张君秋版的杜丽娘。画面极具中国古典绘画的构图美。青春版,虽说 总体上我认为他很成功,也是大功一件,但我认为最失败的地方是杜丽娘的深 闺佳人形象被

2、改变了。总有点小寡妇思春的感觉。张继青的版本虽然年纪不小 了,但那种清纯却是沈丰英不具备的。还有就是人物的表演缺乏那种构图美。 过去大师的版本,可以抠下来放到纯色的纸上,仍不失国画效果。而新版的, 如果只看演员,则不耐看。不过,说来说去,青春版牡丹亭还是整体不错的,至少看得出白先生的苦 心孤诣。但他的玉簪记则将这种淡、 “雅”、外在的附加(不附加,光靠演 员本身缺乏内在美感),发挥到了极端。不但老观众不喜欢,新观众的评价也一般。昆曲在 06 年左右达到关注高 峰,近几年的缓慢回冷与一些新版本的导向有关。一开始就导向了一种个性化 的创作,而使得根基尚浅的新观众,很难在更多的剧目中找到曾经的 “感

3、动 ” 话句话说,不少的新昆迷是以青春版为昆曲标准的,前人精彩的演绎反倒被无 端贬低了。这是很可悲的事情。白先勇其实不太懂舞台艺术,后来排 “玉簪记 ”的时候,华文漪其实提出过 戏服颜色不能太素,在舞台强光照射下看着并不好,以前的戏服看着可能大红 大绿但那是完全根据舞台的视觉效果做出来的 1/ 4看过 “白牡丹 ”的现场,实话实说, “白牡丹”的行头适合拍照,在舞台上光一 打看就太素,白惨惨的,老派的那些行头照片上看着花,但在舞台上看应该非 常好 正是呢。虽没看过梅氏的现场。但传统的现场看过不知多少,图上艳,现 场就恰到好处了。这版牡丹亭真的还可以了,【杷园】不必过于贬低了。但是 演员的功力确

4、实有问题,大家看新版的剧照,除了柳梦梅和杜丽娘对戏有一些 精彩的剧照之外,其他片段,如果没有背景的映衬,人物自身很缺乏构图美。 没了昆曲的底蕴,反倒像越剧之类。不是说越剧不好,本身我也是越剧迷,但 越剧确实在表演上更注重话剧元素,演员自身的造型功力是不足的,因此越剧 离不开好的背景道具。昆曲之雅,在于精致,人的精致胜过其他。越剧之美, 在于隽秀,人为 “大气 ”,就不可取了。近几年一些新编越剧,真没有当年徐玉 兰、王文娟、尹桂芳等大师的感觉。遗憾。中国的传统戏曲,包括昆曲和京剧,还真是博大精深, “一花一草都是有讲 究”的。比如说这戏装和桌椅帔什么的,戏台上用的绣品,在我国一些省份,直 到解放

5、前,还是主要由男性绣工绣制的。至于为什么,您老人家才高八斗,请您给大家讲讲吧。另外,说到戏曲中的行头和道具,乾隆末年的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 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衣箱中有大衣箱、布衣箱之 分。大衣箱文扮则富贵衣(即穷衣)、五色蟒服、五色顾绣披风、龙披风、五 色顾绣青花五彩绫缎袄褶、大红圆领、辞朝衣、八卦衣、雷公衣、八仙衣、百 花衣、醉杨妃、当场变、补套蓝衫、五彩直衤罢、太监衣、锦缎敞衣、大红金 梗一树梅道袍、绿道袍、石青云缎挂袍、青素衣、袈裟、鹤氅、法衣、镶领袖 杂色夹缎袄、大红杂色绸小袄;武扮则扎甲、大披挂、小披挂、丁字甲、排须 披挂、大红龙铠、番邦甲

6、、绿虫甲、五色龙箭衣、背搭、马挂、刽子衣、战 裙;女扮则舞衣、蟒服、袄褶、宫装、宫搭、披莲衣、白蛇衣、古铜补子、老 旦衣、素色老旦衣、梅香衣、2/ 4水田披风、采莲裙、白绫裙、帕裙、绿绫裙、秋香绫裙、白茧裙。又男女 衬褶衣、大红裤、五色顾绣裤、桌围、椅披、椅垫、牙笏、鸾带、丝线带、大 红纺丝带、红蓝丝绵带、丝线带、绢线腰带、五色绫手巾、巾箱、印箱、小 锣、鼓、板、弦子、笙、笛、星汤、木鱼、云锣。布衣箱则青海衿、紫花海 衿、青箭衣、青布褂、印花布棉袄、敞衣、青衣、号衣、蓝布袍、安安衣、大 郎衣、斩衣、鬃色老旦衣、渔婆衣、酒招、牢子带。盔箱文扮平天冠、堂帽、 纱貂、圆尖翅、尖尖翅、荤素八仙巾、汾阳

7、帽、诸葛巾、判官帽、不论巾、老 生巾、小生巾、高方巾、公子巾、净巾、纶巾、秀才巾、 石聊巾、圆帽、吏 典帽、大纵帽、小纵帽、皂隶帽、农吏帽、梢子帽、回回帽、牢子帽、凉冠、 凉帽、五色毡帽、草帽、和尚帽、道士冠;武扮紫金冠、金扎镫、银扎镫、水 银盔、打仗盔、金银冠、二郎盔、三义盔、老爷盔、周仓帽、中军帽、将巾、 抹额、过桥勒边、雉鸡毛、武生巾、月牙金箍、汉套头、青衣扎头、箍子、冠 子:女扮观音帽、昭容帽、大小凤冠、妙常巾、花帕扎头、湖绉包头、观音 兜、渔婆缬、梅香络、翠头髻、铜饼子簪、铜万卷书、铜耳挖、翠抹眉、苏头 发及小旦简妆。杂箱胡子则白三髯、黑三髯、苍三髯、白满髯、黑满髯、苍满 髯、虬髯、

8、落腮、白吊、红飞鬓、黑飞鬓、红黑飞鬓、辫结、一撮一字。靴箱 则蟒袜、妆缎棉袜、白绫袜、皂缎靴、战靴、老爷靴、男大红鞋、杂色彩鞋、 满帮花鞋、绿布鞋、 西场鞋、僧鞋。旗包则白绫护领、妆缎扎袖、五色绸 伞、连幌腰子、小络斗、连幌幌子、人车、搭旗、背旗、飞虎旗、月华旗、帅 字旗、清道旗、精忠报国旗、认军旗、云旗、水旗、蜘蛛网、大帐前、小帐 前、布城、山子、又加官脸、皂隶脸、杂鬼脸、西施脸、牛头、马面、狮子、 全身玉带、数珠、马鞭、拂尘、掌扇、宫灯、叠折扇、纨扇、五色串枝、花 鼓、花锣、花棒棰、大蒜头、敕印、虎皮、令箭架、令牌、虎头牌、文书、 砚、签筒、梆子、手靠、铁炼、招标、撕发、人头草、鸾带、烛台、香炉、茶 酒壶、笔砚、笔筒、书、水桶、席、枕、龙剑、挂刀、短把子刀、大锣、锁 哪、哑叭、号筒。把箱则銮仪兵器备焉,此之谓 “江湖行头 ”。盐务自制戏具, 谓之“内班行头 ”,自老徐班全本琵琶记请郎花烛,则用红全堂,风木余恨则用白全堂, 备极其盛。他如大张班,长生殿用黄全堂,小程班三国志用绿虫全 堂。小张班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金;百福班一出北饯,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