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 物大二轮复习大二轮复习2生态生态 模块四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31 1重 温 考 纲 考 点重 温 考 纲 考 点2 2知 识 网 络 构 建知 识 网 络 构 建3 3考向梳理考向梳理4 4复习练案复习练案4重温考纲考点重温考纲考点5考点考点考情考情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近五年课标卷对本专题的考查难度较小,命近五年课标卷对本专题的考查难度较小,命题热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题热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种群的特征及种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群
2、落的结构和演替类型。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类型。备考时,要构建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数量备考时,要构建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数量模型及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模型及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利用比较法记准记牢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利用比较法记准记牢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6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78考考 向向 梳梳 理理91(2017全国卷全国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
3、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考向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考向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D 10解析解析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1/2时,种群增长率最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甲、乙、
4、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群处于最大增长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112(2016全国卷全国卷)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
5、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12解析解析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
6、方的种群密度,将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方的种群密度,将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所以B项错误、项错误、C项正确、项正确、D项错误。项错误。A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131理清种群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理清种群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填空据图填空)14(1)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_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一般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一般呈正相关。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出生率、死亡率以及_:影响种群
7、数量和种群密度:影响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_来间接影响种群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密度和种群数量。(4)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数量数量 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152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填表填表)最大最大 0 16(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五点取样法适合调
8、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3)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4)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则出生率越高出生率越高()(6)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7)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8)在理想条件
9、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171(2016浙江理综卷浙江理综卷)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其中正确的是()题型题型1考查种群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考查种群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A 解析解析生态学家通常将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生态学家通常将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等于零,蝉就是最殖后期。有些昆虫
10、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等于零,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蝉的若虫要在地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典型的例子,蝉的若虫要在地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故个夏季,故A项正确。项正确。182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
11、虫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进而影响种群数量19解析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项错误。春节项错误。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B项错误。项错误。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和死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
12、出生率,推出影响出生率,推出为年龄组成,为年龄组成,为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为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C项正确;利用项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性别比例,进而影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响种群数量,D项错。项错。20技巧方法技巧方法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技巧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技巧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系。(1)城市人口剧增城市人口剧增是由迁入率是由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迁出率造
13、成的;(2)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3)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中,干扰雌雄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中,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蛾正常交尾直接降低出生率;直接降低出生率;(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人口增控制出生率,使人口增长率下降。长率下降。213(2017山西质检山西质检)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图中Nt表示第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年的种群数量
14、,量,Nt1表示第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题型题型2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A甲种群在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型增长长C乙种群在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条件得到了改善B 22解析解析Nt1/Nt为为1,代表种群的数目趋于稳定,当,代表种群的数目趋于稳定,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数量先段,数量先
15、减少后增加,减少后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错误;乙种群在0t1段段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型增长,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正确;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因为从时数量最少,因为从t2到到t3种群数量在减少,种群数量在减少,C错误;错误;甲种群在甲种群在Nt1/Nt1,且不变,代表呈,且不变,代表呈“J”型增长而不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型增长而不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错误。错误。234(2017浙江绍兴期末浙江绍兴期末)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根据表中数
16、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第137天,成虫数量呈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型增长时间时间/天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成虫数/只只6102871131207270302237341C 24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可知:第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可知:第1325天,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天,由于环境条件适宜,成虫数量个体
17、繁殖加快,而不是生长加快,成虫数量个体繁殖加快,而不是生长加快,A错误;第错误;第1729天,成虫的数量天,成虫的数量虽然增加,但其增长率下降,虽然增加,但其增长率下降,B错误;第错误;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因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导致成虫增长率的度的改变有关,因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导致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下降,C正确;第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天,成虫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S”型增长,型增长,D错误。错误。2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应用的策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
18、生产中应用的策略(1)对于濒危动植物,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其对于濒危动植物,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其K值变小,通过建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2)在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的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的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
19、,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不影响资源的再生。但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应使种群数量位于但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应使种群数量位于K/2以下,数量少,而且增长速以下,数量少,而且增长速率小,越早防治越好。率小,越早防治越好。265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20、: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题型题型3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捕获数捕获数(只只)标记数标记数(只只)雌性个体数雌性个体数(只只)雄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只只)初捕初捕50502822重捕重捕5010321827D 28296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随机选取一个该种群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随机选取一个该种群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
21、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BCDB 30解析解析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在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在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随机选取10个样方,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个样方,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样方种群密
22、度的平均值作为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B正确。正确。31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有关种群调查数据统计的有关种群调查数据统计的2个错混点个错混点(1)标记重捕法误差归纳标记重捕法误差归纳标志物易脱落或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导致最终统计结果偏标志物易脱落或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导致最终统计结果偏大。大。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捕捉,使统计结果偏小。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捕捉,使统计结果偏小。(2)样方法误差归纳:样方法误差归纳:未未“随机随机”取样;取样;未找到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分布比较均匀”的的地块;地块;未对未对“多个多个”样方取平均值。
23、样方取平均值。321(2017天津理综卷天津理综卷)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见下图考向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向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据图回答: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演替。与相比,相比,中群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更复杂的_结构。结构。次生次生 垂直垂直 33( 2 ) 火 烧火 烧 1 5 年 后 , 草 本 、 灌 木 丰 富 度 的 变 化 趋 势 均 为年 后 , 草 本 、 灌 木 丰 富 度 的 变 化 趋 势 均 为_ _ _ _ _
2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主 要 原 因 是 它 们 与 乔 木 竞 争 时 获 得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它 们 与 乔 木 竞 争 时 获 得 的_。(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植_,以加快氮磷循环。,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种面积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
25、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小样方面积是_。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光逐渐减少 阔叶树阔叶树 S3 34解析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植物和由图中信息可知,火灾后群落中迅速出现了多种草本植物和灌木,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可能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灌木,这说明大火后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可能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他繁殖体,所以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光能的充
26、分利用。于群落对光能的充分利用。(2)从图中可以看出,火烧从图中可以看出,火烧15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年后草本和灌木丰富度下降,到下降,到40年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年后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和灌木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得到的光逐渐减少。得到的光逐渐减少。(3)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因为针叶树的凋落物不易被分解,物质循环速度慢,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的凋落物不易被分解,物质循环速度慢,而由题知乔木中除了针叶树就是阔叶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树,因此应该种植的是阔叶树。(4)从样方
27、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判断,坐标从样方大小和物种数间的关系可判断,坐标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当样方面积为曲线中最下面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当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时乔木的物种数就达到最大,所以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352(2015全国理综卷全国理综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草本阶段比灌木
28、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D 361辨析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辨析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据图填空据图填空)(1)A图为群落的图为群落的_结构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现象。现象。垂直垂直 分层分层
29、37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B图为群落的图为群落的_结构结构表现: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表现: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_分布。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_的的不同、生物不同、生物_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阳光阳光 水平水平 镶嵌镶嵌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自身生长特点自身生长特点 382明确群落结构的三个易错点明确群落结构的三个易错点(填空填空)(1)不要认为不要认为“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是群落的
30、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属于_范畴。范畴。(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_范范畴。畴。(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布属于_结构。结构。种群种群 群落群落 水平水平 39(1)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洪泽湖近岸
31、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6)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竞争实例竞争实例() 40(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8)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32、9)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411(2017河北滦南一中河北滦南一中)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或饲养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题型题型1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C 42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
33、系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解析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与图甲相符,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与图甲相符,A正正确;据图可知,甲表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乙是捕食,丙是竞争,噬菌体确;据图可知,甲表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乙是捕食,丙是竞争,噬菌体是寄生生物,是寄生生物,B正确、正确、C错误;根据丙图可知,开始时两物种都能存在,说明存错误;根据丙图可知,开始时两物种都能存在,说明存在种内互助与竞争,
34、后来一种生物消失,在种内互助与竞争,后来一种生物消失,X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正确。432(2017河南三门峡模拟河南三门峡模拟)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解析
35、解析由题图可知,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水由题图可知,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水平,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平,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b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得最快,故增长速率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得最快,故增长速率最大;最大;c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食物;由图中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食物;由图中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D 4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解答种间关系相关曲线题的策略解答种间关系相关曲线题的策略
36、在分析种间关系坐标曲线时要关注曲线的走势、消长和结果。曲线同步在分析种间关系坐标曲线时要关注曲线的走势、消长和结果。曲线同步变化变化(同生共死同生共死)的为互利共生关系;曲线不同步变化,表现为此消彼长的为互利共生关系;曲线不同步变化,表现为此消彼长(不会导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致某种生物灭绝)的为捕食关系;如果曲线最终的结果是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的为捕食关系;如果曲线最终的结果是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则为竞争关系。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则为竞争关系。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关系,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37、重叠范物,则必为竞争关系,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重叠范围越大,竞争越激烈。围越大,竞争越激烈。453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题型2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D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落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但动物没有分层现象现象,但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46解析解析该图中的所有植物并不能构成生物群落,还缺少了动物和微生该图中的所有植物并不能构成生物群落,还缺少了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物;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地形、湿度和盐碱度是影响群落水平分布的主要环境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熊与大树的对话童话作文(13篇)
- 个人成长潜能呈现承诺书6篇范文
- 公司出口商品质量保障承诺书(7篇)
- 2025南平市延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驾驶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尊贵艺术珍品保真购藏承诺函(9篇)
- 2025年烟台市公费医学生考试选聘(1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企业资产采购标准合同范本
- 商业计划书制作流程工具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地理试卷(解析版)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公司车辆使用登记表
- 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
-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置操作指引
-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
- GB/T 4854.7-2008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7部分:自由场与扩散场测听的基准听阈
- OTN技术与应用(阿法迪)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 财富沙盘流程课件
- 旋挖钻桩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