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蒲松龄俚曲的创作特点剖析 摘要:正如陈玉琛先生在聊斋俚曲一书中说:“聊斋俚曲乃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而又独树一帜,它不拘一格而又自成体,成就了用俗曲讲唱大型故事的崭新事业,成为集我国历代说唱、戏剧之大成者。”俚曲是曲与诗相结合的文体,又是曲与戏剧融合一体的结晶,也是集歌、舞、乐于一身的妙笔华章。它在我国文学史、戏剧曲艺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珍品,它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与不断研究。 关键词:聊斋俚曲蒲松龄风格 聊斋俚曲是文人思维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文人思维与地方特色集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品种。在三百多年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它吸取了各种音乐文体的因素,又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
2、的“一书兼二体”,即兼说唱与戏剧的风格特点。 一、俚曲语言方面的风格特点 蒲松龄的15部俚曲作品全部都是运用白话及其家乡山东淄川的方言土语写成的,语言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在那个年代,文艺创作都是以文言创作的,像聊斋俚曲用方言俚语写成的极其少见。聊斋俚曲音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其语言的大众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使俚曲成为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的艺术文体。正如其子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说的:“使街衢里巷之中,见者歌,而闻者亦泣”,说明俚曲为人民接受的普遍性。时至今日,在每年的春节等节日,蒲氏家乡淄川还有唱俚曲的传统节目。俚曲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俗性 俚曲广泛吸取和运用普通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口语白话、方言
3、土语、谚语俗语以及歇后语等,使得俚曲的语言淳朴自然、通俗易懂。这些方言土语的使用,使俚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芳香,使当地群众倍感亲切,也推动了它的流传与发展。俚曲中民间语言的生动描写比比皆是,如俊夜叉中张三姐痛斥丈夫因赌博而造成自己的苦难生活时说:“俺一日吃了碗菜汁子,拾了一把烂辣子,着咱家里小妮子,借把盐来炒虱子,章丘的话头好日子。” 2形象性 俚曲善于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形象,使口语呈现性格化特点。具体针对各种人物的性格,运用与其形象贴切的语言,使欣赏者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一目了然。对文人、农民起义领袖、贪官、妇女等形象,分别运用不同的语言来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蓬莱宴中文
4、人文箫对初见彩鸾时的描述:“哪里的神仙下九也么霄,俊脸儿好像芙荚子苗。美娇娇,一派风流在眉梢。身子软窈窕,一捏杨柳腰,走将来看着她影也俏。蝴蝶儿被狂风飘,花枝儿趁月影摇。我的天,引吊魂,教人把魂引吊。”此语言既通俗又有其文人的典雅,与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极为贴切。 3民间风格 俚曲中用俗语方言对人物淋漓尽致的描写,使作品具有通俗质朴的民间性和乡土气息,另外其中衬词、衬字的运用也使得描写上更加灵活和口语化,更加显出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例如哭皇天中,“哩溜子喇,喇溜子哩,合你一对好夫妻,好夫妻。好夫妻,亲又亲,虽是两身是自身。着你看见心胆战,奴家如何是个人!咳咳!我的皇天哥哥呦!” 二、俚曲曲牌方面的风
5、格特点 曲牌,也称牌子。它是在汉魏乐府、唐宋曲子以及金元剧曲、散曲的基础上,通过传唱加工而成的。蒲松龄在15种聊斋俚曲中,共使用了50多个曲牌,这其中明清俗曲曲牌就有34个之多,另外南北曲曲牌也有17个,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曲牌。这么多曲牌,形成了聊斋俚曲独特的风格特点,现详细分析如下: 1俚曲曲牌的来源 聊斋俚曲曲牌大都是明代以来民间流行的时调小曲,即使是见于唐宋词曲和南北曲的,也只是仅袭其名,或是俗化了的南北曲,因此,明清时调小曲的特点也形成了俚曲的主要风格特点。其曲调来源大体是:(1)明代中期到清代康熙年间民间教派宝卷中的小曲。(2)明代戏曲选集中所吸收的时调小曲作品。(3)明代和清初(至
6、康熙年间)文献中提到的小曲曲调。(4)一些地方性的土腔杂调。 2俚曲曲牌风格 俚曲曲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现选俚曲中最有代表性的四个曲牌耍孩儿、银钮丝、叠断桥、玉娥郎来逐一分析。其中耍孩儿是俚曲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曲牌。其音乐在叙述中充满着感叹,形成一唱三叹的风格。其风格与一般的民歌小调和曲艺音乐不同,它具有叙、唱皆可,灵活性、适应性、表现力强等特点。银钮丝整个曲牌由主导乐句的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自由变奏曲体。所以,此曲既整齐统一又灵活多变。乐曲结尾的回环句式和固定衬句的使用,加深感情,概括全曲,使全曲别致有趣,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曲牌叠断桥是羽调式,曲调悠长,以抒情见长,音
7、乐风格深沉而委婉。叠(叠句)、断(旋律中的停顿、休止)、桥(以衬句搭桥,连接乐句)是该曲牌的独特艺术特点。此曲有浓郁的小调色彩。玉娥郎此曲牌词句细腻典雅,古朴深沉,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又不断变化。其曲调色彩明亮、柔和,节奏平稳舒缓,是俚曲中极具文人风格的思念性主题的曲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总结出俚曲曲牌风格的共性之处,即:(1)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旋律优美,艺术性强。(2)曲体简洁、精炼,富有可变性与多义性。(3)俚曲曲牌丰富多彩。(4)音乐的通俗性和传统的作曲方法。 三、俚曲唱腔方面的风格特点 聊斋俚曲是吸收了明清时多种声腔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文体形式,说唱性即是它的一大突出特点。俚曲唱白相
8、间,散韵交织,而它的一书兼二体的独特风格,叉使它既具说唱,又有戏剧的特点。聊斋俚曲是以明清俗曲为主要声腔,又集南腔北调,融南北曲与时调为一体,不同于四大声腔系统(即昆腔、高腔、梆子腔、二黄腔)而自成一体的声腔系统。它有通俗性、时代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它虽是多种声腔的集合体,但实际俗曲在演唱中占绝对优势,一般以山东当地方言来统一演唱,这才突出俚曲的民间气息和乡土风味。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俚曲唱腔以明清俗曲时调为主要声腔,以淄川方言为演唱基础,为当时群众广泛接受。正如慈悲曲开篇中写到的:“情真词切韵缠绵,恶煞的人也伤心动念”,这表明了俚曲在唱腔上的通俗性、时代性、包容性等特点。 四、俚曲的影响 聊斋
9、俚曲是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白话口语和山东淄川的方言土语为语言基础,以明清时期的俗曲、时调为曲调的堪称通俗艺术之最的伟大作品,它对当时的各种艺术文体及对后世戏剧、民歌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俚曲以生活化的内容为题材,描述的大部分都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所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切人生活,为平民百姓所关心理解,它也表达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它的很多内容都有反对封建压迫、为民请命的进步思想,作者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在当时的社会发展变革中表现出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萌芽。 俚曲语言的口语化,给当时以文言创作为主流的文坛注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使俚曲做到了文野并存,雅俗共赏。 俚曲中以明清俗曲、时调为主,继承了从唐代变文、宝卷、唐诗、宋词、鼓子词、唱赚、诸宫调、元杂剧到明清俗曲中的诸多因素,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蒲松龄在这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使俚曲成为“一书兼二体”,即既有说唱体音乐的特点,又开创了戏剧体的雏形,对后来戏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配送采购合同协议
- 衣柜材料自行购买合同协议
- 装修公司材料合同协议
- 药材收货机出租合同协议
- 装修水电维修合同协议
- 蓄能电池租赁合同协议
- 火锅店销售合同协议
- 签证用劳动合同协议
- 聚甲醛废料销售合同协议
- 维修员工聘用合同协议
-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课件
- 2023重庆中考英语试题A卷及答案
- 《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模板 2016
- 鼻咽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 大客户销售管理培训方案(共31页).ppt
- 土建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500题)
- DB4201∕T 650-2021 武汉市排水管网隐患数据库标准
- 毕业设计(论文)-蜗轮丝杠升降机的设计
- (完整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 霍尼韦尔IPM-Vista网络接口模块安装使用说明书
- 外墙钢管脚手架施工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